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第168章 新老對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任豬飛 本章︰第168章 新老對決

    “老板,這是長江地產目前的財務情況表,拿給您過目一下。另外,本月的分期款已經如數到賬。”郭德明走進辦公室,遞上一沓資料。

    陳光良點點頭,隨即翻閱起來。

    長江地產目前賬上現金流為68.65萬大洋,愚園路項目近一個月需要支出31.23萬大洋,暫且可動用資金約為37.5萬大洋不到。

    “新城花園項目的首筆建築費要30萬大洋,12月9日要打給人家的。”陳光良皺眉道。

    這錢,也太緊張了吧!

    郭德明當即說道︰“一般在12月9日前,我們能將當月的分期款全部收齊,進賬16萬8。所以,老板若是想動用資金發展出租車,可抽走二十萬大洋。”

    一般來說,他作為財務總管,是不建議如此緊張使用資金的。

    但郭德明也是長江錢莊的顧問,知道老板還存著大量的金條,所以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陳光良思考一番後,說道︰“我想了一下,長江出租車那邊或許能獲得銀行的支持,這邊先不要急著借款給那邊。你現在要處理的是,每月分期款到賬後,第一時間換成黃金或美元。”

    思來想去,覺得拿自己的錢去發展,豈不是浪費他的影響力和信譽。

    現在各大銀行和錢莊的存款量非常大,他們需要支付利息給儲戶,所以就必須為資金找出路。

    設立地產信托部只是個小產業,更多的還是給予貸款。

    “好,我會及時兌換貨幣的。”郭德明也沒有再多說。

    現在老板是看漲黃金、美元,看跌白銀和銀元,那麼這個時候努力借錢,再兌換美元、黃金,便是在賭外匯差。

    “兌換好之後,也方便我隨時支取。”

    “是”

    訂購汽車之事,不急于一時,倘若將長江地產的資金搞得緊巴巴的,一旦出現什麼問題,容易引起連鎖反應。

    所以資金的事情,陳光良決定另外想辦法。

    他前面雖然貸款已經高達415萬大洋,但實質上都是靠著‘地皮抵押’、‘地產收益抵押’來的,是明確毫無風險的——因為房子已經賣出去了。

    接下來,他訂購汽車一事,則可以考慮利用‘信譽’,將汽車本身作為抵押,獲得一大筆貸款。

    11月中旬。

    程霖生來到‘上海金業交易所’視察,他詢問‘永大金號’的負責人吳桂貞道︰“最近金業交易所的期貨場,是不是來了個厲害的人?”

    吳桂貞隨即回應道︰“是的,對方是長江錢莊的陳光良,也就是那個新晉的地產大王!”

    程霖生立即狂道︰“他算什麼地產大王,不過是用些小手段,賣了些小洋樓而已。對了,他是買多還是賣空?”

    出身于1886年的程霖生,今年其實已經四十四歲,但他本身是富二代。

    其父親程謹軒佔有“二條龍”︰一條“龍”是從河南路的拋球場至XZ路,另一條“龍”是從新世界至卡德路及石門二路一帶。程霖生繼承父業,因上海日趨繁榮,地價猛漲,收進房地租極多,累計約3 000萬銀兩(還在漲),被稱為上海“地皮大王”,是上海最富有的華人之一。其還曾開設根泰和合粉廠生產味精,投資大新公司(上海四大公司之一,開設永大金號、衡吉錢莊等。

    從1926年開始,程霖生便熱衷于炒金,並開設永大金號、衡吉錢莊等。

    吳桂貞知道自家老板的脾氣,當即說道︰“是買多、看漲,現在和我們是對手!”

    很明顯,他們是在賣空。

    程霖生說道︰“他不算我們的對手,只是他的名氣夠響亮而已。這樣,我們加大賣空的力度,在金業交易所好好的教訓他一下,不要以為哪里都可以投機!”

    他自視甚高,加上資金雄厚,將上海標金市場看做自家的場子,認為憑借自己的資金,讓它跌就跌。

    事實倒也不是在夸張,畢竟一旦大量的賣空出現,市場必然會出現恐慌的拋潮。

    說到底,黃金期貨市場也是‘人’在操作,當然除非歷史大勢。

    “明白”

    隨著。

    程霖生的大筆資金賣空,上海金業交易所的期貨標金,果然跌至400以下。

    面對這種行情,胡金順也知道他們被人盯上,隨即匯報給陳光良。

    “那就大手筆買進啊,這是有人在給我們送彈藥,怕什麼?”陳光良不怕反喜的說道︰“而且,專吃他們的賣空單子。”

    胡金順提醒道︰“只是這個程霖生財大氣粗,若是他打壓標金,怕是影響很大。”

    陳光良笑道︰“放心去做,一切後果有我來承擔。”

    胡金順不再猶豫,說道︰“好,我明白了!”

    雖然長江錢莊在標金期貨市場的額度也就500萬大洋(100萬保證金),但陳光良卻不懼怕一丁點程霖生的財勢。

    很簡單,只要倫敦紐約巴黎的黃金市場上漲,那滬市的標金也會上漲,這是大趨勢。

    當然海外只是普通的上漲,那麼程霖生的大手筆資金就非常有用;反之,如果是海外市場大漲,那麼程霖生的作用就會削弱。

    陳光良看著手中的《東方日報》,截止到11月中旬,美國股市已經下跌40%出頭,而且還在下跌。

    顯然‘股災’已經差不多進入最低潮了,這個時候陳光良可以發表一篇文章,將‘美國股災’延伸至‘美國經濟大蕭條’,再進一步的‘世界經濟大蕭條’,這樣也完全是有理有據。

    當然現在不急,畢竟長江錢莊才吃進不到200萬大洋的標金,接下來才正式進貨而已。

    而且11月底是不交割的,要12月底才正式交割,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急。

    上海金業交易所。

    “長江錢莊、永大金號,兩家掐起來了!”

    “怎麼回事?長江錢莊好像是地產大王陳光良的,永大金號那是老牌地皮大王程霖生的,他們兩人怎麼掐起來了!”

    “你不看麼,最近幾天永大金號、衡吉錢莊大量賣空,長江錢莊就大量買進,接下他們的單子。”

    “我說呢,最近交易有些活躍了,原來是這兩家打出肝火來。不過這新晉的地產大王,能是老牌地皮大王的對手嘛?”

    “怕不是喔,陳光良最多也就三百萬的資本,人家程霖生至少是三千萬的資本。”

    “那我們跟不跟程霖生賣空?”

    “我跟程霖生,畢竟他勢大。”

    隨著越來越多的錢莊、金號,卷入這場‘標金大戰’,上海金業交易所業的交易量更加活躍起來,平均每天的交易額都在二十萬根大黃魚以上(期貨,僅一個交易所的量)。

    而陳光良和程霖生的較量,也逐漸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賣出50手(5000兩、500根大黃魚)、395.55(10兩、1根的單價)”

    “吃進50手”

    次次都是大手筆,但顯然長江錢莊這方的多頭,佔據了下方。

    而空頭在程霖生的帶領下,佔據了主動。

    這一日,嚴智多找到陳光良詢問情況。

    “你畢竟是這一行的新手,一踏進去,就有人來欺生。這次又是踫到程霖生這個身家豐厚的地皮大王,你有沒有把握?”

    陳光良笑著拿出一張紙,說道︰“嚴伯父,這是剛寫好的文章,你替我把把關!”

    嚴智多倒是也沒有特別的焦急,畢竟炒期貨雖然做的大,但長江錢莊一共也就投資500萬大洋進去,就算虧也虧不到哪里去。

    現在整個上海的標金交易一天是8000萬的‘交易量’(有統計1926年時6800萬根大黃魚),但這畢竟是期貨,漲跌1%已經算是劇烈波動了。

    嚴智多接過文章,只見紙上寫著《世界經濟大蕭條要來了》,文章根據‘美國股災’為導火索,接下來世界經濟將迎來大蕭條,將出現︰工業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經濟損失嚴重等情況。最後指出,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黃金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故價格長期看漲。

    “你是想通過輿論的方式,將黃金炒高?”嚴智多不可置信的說道。

    這個年輕人,居然已經成長到能左右金融市場的人物,因為他擁有《東方日報》這個輿論利器,再加上文章寫的非常的好。

    陳光良笑著說道︰“這篇文章我準備12月中旬左右發表,屆時《東方日報》還會報道其它關于這方面的新聞,大肆看漲黃金。所以,這個時候空頭跳的再厲害,也無濟于事,只會拉低我的成本而已。”

    想起陳光良上次預測出‘美國股災’,嚴智多也說道︰“那不如繼續增加標金期貨的額度,畢竟你現貨標金也是擔保,還有你的信譽。”

    假設標金從405跌至380出頭,其實也就相當于跌5%,投資一千萬也就50萬來去。

    但實際上,以人力的手段,想操作這5%,可不是那麼容易,畢竟一天交易額就在8000萬大洋,這還僅是上海金業交易所。

    程霖生雖然號稱有3000萬的資產,但絕大部分都是固定資產。

    陳光良說道︰“我正有此意,打算將額度放開至1000萬大洋,準備和金業交易所的理事會溝通。”

    金業交易理事會,會監督會員的額度,如果你最近買賣超過這個額度,他們也會評估危險,要麼讓你追加保證金,要麼要求你證明資產情況。

    “對,程霖生他有巨大的資本,但你有巨大的輿論。一旦輿論形成,很多資本就會轉向做多,價格自然就抬起來了。”

    “老板,長江錢莊繼續買入,似乎打算頑強到底的程度!”吳桂貞第一時間匯報交易場的情況。

    “那我們繼續雙倍的賣空,這有何難,將價格打壓至390以下,讓他看看我程霖生的本領。”程霖生根本沒有放在心上的說道。

    假設長江錢莊的額度是1000萬的話,那麼程霖生此時都無需去貸款,就能做到五千萬的額度。

    吳桂貞說道︰“沒問題,目前不僅僅是我們在大肆賣空,還有不少上海同業的跟隨,價格今天也是已經打壓至394.5元。只要我們再次出力,價格很輕松跌至390元以下。”

    在這個階段,顯然‘人’佔據了上風。

    至于美國的‘股災’,自然不會有人去關注,大家關注的也是紐約、倫敦、巴黎的黃金市場,只要那邊的波動不大,再加上金業交易所有強勢人物打壓金價,問題自然就不大。

    就好比這一次,月初黃金還在406的樣子,如今足足跌了11.5元,這就是程霖生帶頭打壓金價的結果。

    待吳桂貞離開後,程霖生站在二樓的欄桿,望著下面熱鬧的場景,頓時有種芸芸眾生都在他腳下的感覺。

    “這種掌控市場的感覺真好!”程霖生心中如是的想到。

    陳光良並不會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炒標金上面,每天只是去檢查和監督一番,時間還是放在地產上。

    在11月上旬,長江地產和江裕記營造廠簽署‘建築合同’,還特意邀請《東方日報》記者來進行報道。

    ‘新城花園’從開始動工,就會在媒體上頻繁的報道,作為商業新聞的一部分。

    能報道的事情可太多了,主要是‘新城花園’的‘大型社區’的概念,首先出現‘城中城’的說法等。

    “江老板,下個月9號,資金會準時支付給你們三十萬大洋,不過到時候是黃金結算!”陳光良簽完合同,開口說道。

    同時也是9號進場,當天進場,當天付款。

    江長庚隨即說道︰“沒問題,黃金白銀都不是問題!陳老板也放心,我們一定會建造好這個項目,將它視為我們‘江裕記營造廠’的代表建築物來做。”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陳光良和建築公司是不講交情,只是講對方是否能保證質量和工期等。

    合作的好,打款就及時,後續還能繼續合作。

    合作的不好,那就是是讓其名譽掃地。

    ‘建築合同’簽署後,雙方在一起進行了合影留念,主要是陳光良要求的。在他商業的生涯,每一次重要的事件,他等會進行拍照留念。

    隨後,陳光良和江長庚又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這個新聞倒是不要拍照,只是文字上的采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168章 新老對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168章 新老對決並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