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

第二章 小手段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任豬飛 本章︰第二章 小手段

    <b>最新網址︰..<b>    車水馬龍的乍浦路橋,附近是鱗次櫛比的萬國建築。

    和蕃瓜弄的棚戶區,宛如兩個世界。

    此時的滬市,是遠東第一大城市,亞洲的金融中心,繁華景象遠超想象。

    但這一切,顯然還和陳光良無關!

    陳光良手里拿著報紙,站在他的黃包車前面,眼神正在盯著路上的行人。

    手中的報紙,並不是他要馬上看的,而是他的一種攬客手段。

    距離他成為一名‘人力車夫’已經過去三天時間,他已經初步掌握這一行的門道。

    當然,也多虧他有一個‘老行尊’的二舅,提前很久就傳授他這一行的知識,甚至體驗過數次。

    而在這三天時間,他一共賺了1.2元錢,已經能保證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

    當然,要想學‘祥子’攢錢購買黃包車,他必須平均每天要賺六毛錢,這樣才有可能在兩年內買得起一輛價值一百二十大洋的全新黃包車含上牌照等)。

    很艱難!

    除了‘世事無常’外,陳光良也發現他穿越過後的胃口變大了,每天四毛錢才能夠基本生活。

    所以他現在的目標是——每天至少要跑出1.1元錢,即賺六毛錢一天。

    力氣他有,但前提是有那麼多的單!

    所以,他干脆每天花個2分至4分錢,購買一份報紙。

    即可以用來招攬客人,也可以供自己閱讀而了解這個時代的信息。

    旁邊的黃包車師傅老周,好奇的問道︰“我說....小陳,你看得懂報紙嘛?”

    兩人才剛剛認識不到三分鐘,是陳光良主動介紹自己的。

    “讀過幾年私塾,看報沒有問題!”

    老周不屑道︰“看得馬馬虎虎,還不如不看,我們人力車夫自己就是消息圈子.....還有,你看你讀過幾年私塾有什麼用,還不是和我們一樣拉黃包車。”

    這話有幾分道理,人力車夫本身就是走街串巷的信息渠道,更是一股社會力量。

    不過,陳光良顯然不同意老周的觀點,但也懶得爭辯什麼。

    但他卻很巧妙的轉移話題︰“我覺得看看報紙還是有用的,比如我最近看到報紙上的一則新聞說︰有個英國的研究團隊,通過他們多年的調查和分析,得出了一個關于我們人力車夫的結論。”

    說完,他沒有接著往下說。

    這時候,還有其他車夫被吸引過來。

    老周很給面子的問道︰“得了個什麼結論?”

    陳光良這才說道︰“他們講,我們人力車夫一般活不過四十歲,因為我們長期從事的高強度體力活動.....所以,這個英國學者建議我們這一行,最好不要做超過七年時間。”

    老周氣呼呼道︰“一派胡言”

    “就是,一派胡言,老周這不就快四十歲了嘛!”

    陳光良很淡定的說道︰“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學者團隊說他們做過很多調查和研究....所以,我想做六年就轉行的.....”

    老周不再吭聲。

    但陳光良卻能感受到,他剛才的一席話,老周是听進去了,而且是听進心里去了。

    其實,陳光良又怎麼會好心講給老周他們听這些。

    不過是些小手段而已!

    “先生,坐車嘛?”

    陳光良眼觀八路耳听四方,很快就朝著一名四十多歲的胖男人大聲招呼。

    戴著眼鏡的胖男人,本來還想就近坐車的,一看陳光良揮著報紙,便抬腿走了一段。

    “請坐....先生要看報紙嘛,免費的?”

    “小赤佬,會做生意的嘛....給我去跑馬廳,記得跑穩點,不然當心我不付錢!”

    胖子理所當然的接過報紙,嘴里也絲毫的不客氣,表情更是有些不屑。

    小赤佬,肯定不是一個好稱呼。

    但在人力車夫身上,卻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稱呼,包括更常听的‘赤佬’。

    陳光良曾是一個現代人,若是當時听到這句話,就算不揍人,也會罵回去。

    但如今嘛,他卻沒有表現出憤怒,甚至臉上還掛著笑容。

    這可是個大單子,收費三角錢呢!

    他們離開現場後。

    <d,那小子挺會做生意的嘛,居然還知道提供免費的報紙。”

    “老周,你認識那小子,是哪家車行的?”

    被搶生意的胡三,憤怒的來到老周面前,有些憤憤不平。

    就在那麼電光火石間,他的一個大單就被人撬走了,他甚至還沒有反應過來。

    “他說是顧氏車行的”

    “咦,我怎麼沒有見過他,而且他會說甦北話嘛?”

    顧氏車行,乃是閘北區‘流氓頭子’顧竹軒的車行,乃是滬市數一數二的黃包車車行,旗下有上千輛黃包車。

    顧竹軒早在二十年代初就已經事業大成,不僅掌握著黃包車行,更是涉獵大戲台、茶館、飯店等產業。由于早年拜青幫頭目劉登階為老頭子——劉登階,江甦泗陽人,是青幫嘉興衛幫大字輩首領,再加上顧竹軒在巡捕房做過事,可謂非常吃得開。

    目前顧竹軒手下的門徒上萬人,其中就有數千的人力車夫,因為他出身甦北,故門下多為甦北人。

    “這就不知道了,可能是新來的吧!”

    老周無心追究陳光良的背景,反倒是被剛才那些話給嚇住。

    之後他又忍不住告訴其他人——關于英國學者團隊的研究,一時間形成人傳人的跡象。

    一路上。

    陳光良拉車很穩,勻速推進,絲毫沒有新手的那些問題。

    究其原因,便是他不僅前面有被二舅傳授和體驗,還有就是陳光良的力氣確實大,也懂得控制。

    ......

    五點前,陳光良來到王宅交車,並結束一天的工作。

    一輛贊新的黃包車僅一百大洋出頭,就算上牌照和打點也不會超過一百二十大洋。

    而車行老板一天一輛車可以收租九毛錢,理論上僅需要五個月不到就可以回本。

    當然。

    車行老板還負責維修、保養、納稅、交涉等問題,但半年時間回本是沒有問題的。

    而滬市的人力車夫,憑借本事購入自己的黃包車,也不在少數。

    當然,幾個‘黃包車大王’也確實壟斷著很多黃包車,他們憑借各種社會關系,以及壓榨人力車夫,顯然更容易生存。

    雖然僅當了四天的人力車夫,但陳光良從第一天入職開始,便已經是和‘祥子’一樣的想法——那就是擁有屬于自己的黃包車。

    “小陳,你很準時的嘛!”

    “應該的,王老板。”

    正巧踫到王承運,他還主動和陳光良聊,當然這也是拉攏人心的一個必要過場。

    王承運看著陳光良的好身板,和氣的說道︰“這幾天有沒有賺到錢,要是錢不夠,也是可以賒幾天的。大家都是同鄉,無所謂的!”

    陳光良很恭敬的說道︰“有賺到生活費,每天交完車資,還能余三毛錢做生活費。”

    實際上,他今天就賺了七毛錢。

    王承運拍著陳光良的肩膀,說道︰“有什麼事情,可以和我們商量,反正就當這里是自己的家,不要客氣。”

    “謝謝,王老板。”

    陳光良面露感動之情,隨後便告辭離開。

    區區資本家的小把戲,又怎麼糊弄得過他這種社會老油條。

    比畫餅,自己能做王承運的祖宗。

    王承運並沒有真的付出什麼,不過是想三言兩語,讓陳光良有‘歸順感’,以後好成為他的門徒,那有什麼事情就可以讓他沖鋒陷陣。

    真當自己是愣頭青了!

    他和‘祥子’是不一樣的。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方便以後閱讀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二章 小手段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第二章 小手段並對從上海灘的人力車夫開始崛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