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𡖂┤可_始

第二百零二章 研究完成!張碩的時間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小南瓜 本章︰第二百零二章 研究完成!張碩的時間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

    ns方程論證辦公室。

    羅勇軍正翹著腿悠閑的喝茶,李偉華則在對面低著頭刷著手機,兩人都表現出一副悠閑的樣子。

    這已經是近來的日常了。

    在加入ns方程論證項目以後,他們都是非常有動力的,但動力不可能一直持續,即便每天都感覺研究有進展,還是需要適當的休息,否則精力也跟不上。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每天的研究都有進展已經成為了習慣,就讓他們的心態變得很淡定了。

    等有空閑的時候,他們就淡定喝茶、閑聊八卦,當然,工作也不能耽誤,每天還會花費很多時間在研究上,只不過比不上最開始自覺加班兒的奮斗了。

    李偉華刷完了手機,也給自己倒了杯茶,感嘆的開口道,“最近幾天,張碩悶在辦公室好像是做什麼研究,他真是很努力啊,怪不得能達到這種程度。”

    “努力是其次。”

    羅勇軍搖了搖頭,“我帶了三個博士生,,說實話,劉成杰是最努力的,每天都花費很多時間去看論文、做研究,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也會很努力。”

    “但是,你看看……”

    他說的都感覺很郁悶,數學這個東西真的是需要天賦,努力不能說沒用,但必須有天賦,努力才會有價值。”

    “是啊。”

    李偉華也跟著感慨,“我就是缺少那麼一點點的天賦。”

    “運氣也很重要!”

    羅勇軍道,“你看看其他人,想有點兒經費都很難,我們直接加入了大項目,這就是運氣呀!”

    李偉華深有同感的點頭,回想一年前自己的尷尬情況,還去科技工程研究所蹭經費,做了好多的工作,只能拿到一點點的補貼。

    他甚至準備申請加課,因為每堂課會有課時費,但課時費也是少的可憐,就只有幾十塊錢而已。

    現在的境遇真是想都不敢想。

    李偉華道,“不過張碩好像對理論物理更感興趣,他最近都沒有關心研究。”

    “是啊。”

    羅勇軍無奈的搖了搖頭,“這種天才我作為老師也看不懂,早就超出了常規標準,有很多天才都對理論物理感興趣,張碩也很特殊,他研究的理論已經被國際認可了。”

    當談起這個話題,兩個人就有說不完的內容了。

    最近一段時間,輿論上都有很多的報道。

    能量力場規範理論、基礎力關系模型,都成為了被國際物理界熱捧的理論,國內外好多的學者,都準備加入到研究中。

    只需要幾年時間,相關領域就會有大量的成果,也會促進基礎力關系模型(源點論)得到完善和更深入的研究解析。

    “也許,張碩就是另一個愛德華威騰,不應該說比愛德華威騰更加成功。”

    “這個我相信,他塑造的源點論,我覺得有可能趕超弦理論。”

    “不敢想、不敢想……”

    愛德華威騰是什麼人物?

    那是物理學界的數學家,是菲爾茲獎得主他塑造的超弦理論,統一了弦理論,其中的數學內容被用在方方面面的解析中。

    即便是粒子標準模型相關的理論,都用到了超限理論闡述的數學邏輯,更不用說前沿的暗物質、超對稱問題等領域,數學邏輯都和弦理論直接相關。

    這些助推了愛德華威騰成為國際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

    張碩比愛德華威騰還要厲害,因為他是自己創造了一個理論。

    若是能發展到弦理論的程度,就可以說是超越了愛德華威騰。

    這種,怎麼敢想呢?

    反正他們兩個人是不到那種級別的,也感覺自己根本沒有評價的資格。

    最後話題還是說起了研究的事情,羅勇軍道,“論證完成是肯定能完成,只是時間問題了。”

    李偉華點頭道,“最近,感覺進度很穩,但也不知道有用,沒用,反正就是按照大方向去做。”

    “希望最終能完成吧。”

    兩人正說著的時候,譚友銘出現在了辦公室門口,他帶著笑走進來,開口道,“羅教授、李教授,研究做的怎麼樣了?你們覺得這個論證能完成嗎?”

    譚友銘問出這樣一個問題,頓時讓羅勇軍感到很不滿,“譚院士,你這就是質疑我們了。這個項目就是論證ns方程,張碩是負責人,我和李偉華也一直在研究……”

    “論證,必定是能完成的!”

    他說的非常有信心,隨後補充道,“我剛才還和李偉華討論,感覺吧,三年之內必定能完成!”

    譚友銘開始听的還正常,他在張碩那里听到說要在華人數學家大會之前完成,羅勇軍又表達了信心,就感覺已經沒問題了。

    最後一句,三年?

    譚友銘帶著疑惑看向了李偉華。

    李偉華心里吐槽羅勇軍的大嘴巴真是不靠譜,跟著道,“如果三年完不成,五年也肯定完成了,反正在項目支持時間內,就爭取能夠完成論證。”

    譚友銘用力抿了抿嘴,滿是疑惑的問了一句,“你們兩個是真參與這個研究了嗎?難道所有都是張碩做的?”

    “……”

    羅勇軍和李偉華對視了一眼,有點兒不理解譚友銘的意思。

    譚友銘則是很無奈的搖了搖頭,小聲嘟囔一句,“兩個混子啊!”

    然後就走出了辦公室。

    羅勇軍、李偉華都感覺莫名其妙,怎麼就問了句研究是否能完成就走了?

    “譚院士是不相信我們?”

    “可能是吧,畢竟是ns方程的論證,前幾年七大數學猜想啊!”

    “也對……”

    兩人討論一番,決定要好好的工作,一定要努力完成研究,否則真讓人看扁了。

    他們的斗志維持了一天。

    第二天的時候,王輝過來轉了一圈兒,話語間的閑談也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譚友銘會表情怪怪的了。

    “張碩說,華人數學家大會之前完成?”

    “這怎麼可能!”

    “張碩是怎麼判斷的?我們一直做研究,怎麼不知道……”

    他們懵懵的去找了張碩。

    張碩正悶頭待在辦公室里,一般是不讓人打擾的,有時候,李劉雙悅就是守在門口,羅勇軍、李偉華顯然是例外。

    羅勇軍和李劉雙悅打了個招呼,就直接走進了辦公室,發現張碩並沒有在工作,馬上說起了他們的來意。

    “沒錯,是我說的。”

    “該很好判斷吧?我們不是已經完成了大部分論證嗎?後續就是做收尾,把邏輯進行完善。”

    “比如說,級數證明的部分,還包括多參數的分析。”

    “只要再減參數,就能夠完善證明了。”

    張碩聯連續說了很多都是和後續論證方向有關的問題,也牽扯到已經完成的論證。

    羅勇軍、李偉華自然是听得懂的,但他們依舊感覺有些發懵,後續的論證從張碩嘴里說出來,就好像能夠輕松的完成。

    但這不是小學的數學題,不是肯定有答案的題目。

    有些想好的論證方向也許就會走不通,即便是能走通,有些關鍵點想不到還是想不到。

    羅勇軍、李偉華听了張碩的說法,最後帶著疑惑走出了辦公室。

    他們在樓梯口停住了腳步。

    李偉華感嘆了句,“是不是因為差距太大?”

    “張碩好像已經把握了全局,知道怎麼去研究就能夠完成論證,而我們……完全不知道,所做的研究都不知道是否有意義。”

    羅勇軍也搖了搖頭。

    實際上,他們的情況才是正常的,一個全新的研究、論證,很難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完成證明。

    即便是有研究方向,並確定是正確的方向,但具體研究會持續多久很難說。

    這就好像是從一個點起始畫一條線,線可以隨意的彎曲,順著線一直往前走,很快就會迷失方向,更不可能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再次回到原點。

    張碩就不一樣了,任務系統清晰的說明研究的進度。

    現在已經達到了87362,距離完成研究已經很接近了。

    ……

    ns方程論證的研究只差十幾點進度,但因為每一點進度需要70個科研幣,進展相對還是有些慢的。

    另一個研究,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論論證,相對就容易太多了。

    任務剛建立的時候,進度就已經達到了40。

    張碩悶在辦公室里,一直在做研究,有足夠多的基礎知識,再加上氪幣帶來的快速增長,大概花費一個月時間,任務進度也增長到百分之百。

    【任務二】

    【研究項目名稱︰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論論證(難度評估︰b)。】

    【進度︰100。】

    (任務已完成,可提交。)

    等任務完成以後,張碩感覺渾身輕松了很多,他馬上提交了任務,獲得了任務獎勵的100個科研幣。

    之後就是總結歸納了。

    這個研究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得到了一些很重要的結論。

    原子核核力拆分的需求比基礎粒子的強力拆分低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和電磁力的共性問題,直白來說,就是制造混亂力場所需要的磁場強度低。

    準確的說,最低需求不到2t。

    這已經是可以用常規導體制造出來的磁場強度了。

    雖然對于磁場的需求低了一些,但理論研究還是發現了一些需求高的特性,比如說粒子制造微觀場力的傳導效應問題,還有,理論研究無法解決不同元素(原子核不同)的需求差異,以及會在核力拆分中的表現。

    此外,還牽扯到了無法做研究的原子排列問題。

    這些問題都需要實驗來解決。

    理論研究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沒有任何實驗支持下,就以理論推導出一切。

    張碩對于理論內容進行組的總結,並找出了最關鍵的實驗方法,“首先,選擇一種元素,並使其進入到離子狀態。”

    “只需要極少的離子態元素,就能夠瞬間制造出微觀的場力。”

    “因為場力傳導的延時性,當場力接觸到實體物質時,可能就會爆發出來,但不同元素表現是不同的。”

    “這些都需要實驗。”

    張碩思考著做出了總結,然後把內容打包進行了提交。

    這些都是要用實驗進行驗證的。

    上一次陳偉、佟智國等人來的時候,他是建議暫停實驗,因為實驗的風險非常大,而現在理論研究有了一些進展,並且發現了場力傳導的延時性問題,就能讓實驗變得安全很多。

    他希望科技工業局能繼續支持進行實驗,並對各個元素的核力拆分表現進行測定。

    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針對每個元素進行詳細的實驗測定,就能以此對照各個元素,來研究原子核組成與核力拆分的關系。

    同時,也能讓理論聯系現實物質,補足理論物質解析方向的缺失。

    其他理論是以能量和物質為基礎,通過物質和能量的變化,來闡述四大力的作用和變化,並對四大力進行解析。

    源點論,則正好相反,是以四大力為基礎,以力的關系進行論述,就要反過來去連通能量和物質,才能夠讓理論完善起來。

    ……

    科技工業局。

    張碩提交的資料內容,直接就被送到了科技工業局。

    第一個看到內容的就是李老師,他簡單看了一下內容以後,馬上找了兩個理論物理方向的專家,然後又找了陳偉過來。

    在進行了一通分析後,他們對于資料內容也有了基本了解,“張碩是完成了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論研究。”

    “原子核核力,指的是質子、中子結合的力,也是一種強力。”

    “從內容上來看,最重要的有兩點,一點就是需求的磁場強度不高,但是控制也不容易,因為需要考慮‘離子態物質’內部粒子的排列問題。”

    “第二就是延時性。”

    陳偉說道,“如果場里擴散具有延時性,按照資料上所說就可以打出去。”

    “這樣就能最大化實驗的安全性。”

    “換句話說,實驗是可以做的,想有更多的發現也必須去做實驗。”

    “唯一就是,安全性能保證嗎?”

    陳偉連續說了一大通。

    李老師疑惑的問道,“上次張碩不是建議不要做實驗,把資料保密封存嗎?”

    “怎麼又支持實驗了?感覺變動速度也太快了吧……”

    “可能是因為有新的研究。”

    陳偉道,“其實已經不一樣了,這個看起來相對安全的多,只是控制必須精準。”

    “我當然知道是因為新的研究,問題是速度太快了。”

    李老師說著都有些好笑,“資料保密封存才剛提交,第二個研究就完成了,感覺吧,張碩的時間觀和我們完全不一樣。”

    “他所謂的暫時保密封存,真的只是暫時,三、四個月而已。”

    “我所理解的暫時保密封存,時間跨度怎麼也十年,二十年吧?”

    陳偉一听還真是這樣。

    某個資料保密封存,肯定要持續個十年以上,否則還封存干什麼?

    他們的時間觀還真的是差很多,或者理解為,張碩的研究速度真是快到讓人反應不過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研𡖂┤可_始》,方便以後閱讀科研𡖂┤可_始第二百零二章 研究完成!張碩的時間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研𡖂┤可_始第二百零二章 研究完成!張碩的時間觀和普通人完全不同!並對科研𡖂┤可_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