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𡖂┤可_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碩︰你是要和我討論數學問題?(二合一大章)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不吃小南瓜 本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碩︰你是要和我討論數學問題?(二合一大章)

    在去首都之前,張碩一直在研究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簡化計算問題,但並不是專注于研究任務,大部分時間還是看各種資料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量。

    當對相關知識有足夠多的了解,再以數學分析手段去進行研究就是事半功倍了。

    現在任務進度接近‘70%’,速度可以說非常快了。

    這和S方程數值模擬的研究也有關系。

    S方程數值模擬中的一些方法框架、一些想法框架,也可以用在物理模型計算模擬的簡化上。

    數學模型和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不一樣。

    偏微分方程,以數學角度去進行研究,就是純粹的數學問題。

    物理現象的數學模型,則要從物理描述的理解開始。

    數學模型比方程要復雜的多,僅僅是模型表達的含義都需要理解很多的問題,也因為模型太過于復雜,單純以數學的方式是研究不了的。

    所以,簡化算法的研究要從物理方向的理解開始。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上,每一個參數都對應一種物理表達,以物理方向的理解著手,就無法再進行簡化。

    這就是矛盾之處。

    模型表達太復雜,以純數學的方法無法做研究,但物理方向上又無法再進行簡化。

    張碩已經找到了明確的方向,並且研究的已經很深入,初始就是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哈密頓量進行分析。

    哈密頓量是所有粒子的動能的總和加上與系統相關的粒子的勢能,對于不同的情況或數量的粒子,哈密頓量是不同的,因為它包括粒子的動能之和以及對應于這種情況的勢能函數。

    研究本身是對于計算模擬的簡化,並不是對于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簡化,所以針對模型的哈密頓量進行研究,考慮的方向也是如何運算才能簡化整體的計算過程。

    以物理角度的理解,對哈密頓量的分析,再考慮運算問題,等等,一系列的研究,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

    數值計算!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可以簡單理解為‘對超導體內電子狀態的描述’。

    模型的數值計算,也就是通過計算得知超導體內電子的即時狀態。

    有關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數值計算,國際上已經有很多的研究,包括集合量子蒙特卡洛、張量重正化群等,都是數值分析手段。

    張碩看了很多的資料,他的研究主要在兩個方向上,一個是計算模擬。

    一�是數值法。

    S方程計算模擬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方法框架可以用在數學模型的計算模擬簡化上,但前提是完成數值法的研究。

    所以兩者還是一個研究。

    數值法,也就是對費米子哈伯德模型進行數值求解,類似的研究已經有很多了,但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簡化數值求解。

    張碩找到了一種方法,並命名為‘多重無窮盡離散分析’。

    多重無窮盡離散分析,並不是做無窮盡的計算,而是進行列舉計算,計算的越多分析的數值結果就越準確。

    這就像是找一個最接近一的數字。

    在進行一次分析後,得出的結果是0.9;進行兩次分析得出的結果是0.99;三次分析結果是0.999……

    無窮盡,不斷的接近。

    這會讓數值法變得更精準,若是只進行接近性的計算,計算量相對會小很多倍,計算模擬也就得到了簡化。

    ……

    整整一周時間,張碩都專注于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研究中。

    當專注進行研究的時候,再加上‘氪幣’帶來的方向指引,任務進度增長就會很快,進度已經提升到了‘91%’。

    張碩每天都會查看進度,他對于進度的增長感覺很平淡,甚至覺得相對有些慢了。

    “一個星期,七天,進度增長21%多一點,換算下來每天只增長3%。”

    “3%,相對于‘6’個科研幣。”

    他考慮的是S方程奇點問題的研究。

    S方程奇點問題,需要的科研幣數量達到了7000個,每天六個科研幣的進度,算下來就需要三年才能完成。

    相對于S方程論證的難度以及影響力來說,三年時間並不長,甚至說非常的短暫,但能短時間完成當然是最好的。

    “還是有些著急了……”

    張碩思索著搖了搖頭,他一直以來做研究的速度都很快,想到一個研究需要三年的時間,就感覺很漫長。

    他暗自提醒自己,“還是應該放平心態,不能總是想一口吃個胖子。”

    張碩放下手頭的工作,打開郵箱隨意看了幾眼,就發現有十幾封邀請郵件。

    有些是國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邀請,邀請他去做講座,邀請他過去參觀,甚至直白的說,希望他能過去工作。

    還有一些是國內的郵件,也同樣是科研機構和高校的邀請。

    類似的郵件,不回復就有些不禮貌了。

    張碩還是耐下心寫了兩個版本的回復郵件,一種是中文版本,一種是英文版本,但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感謝邀請。

    本人最近工作非常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其他問題。

    很抱歉,再次感謝。”

    在完成了郵件以後,他直接分兩批進行統一回復,然後就半躺在椅子上刷起了手機。

    一段時間沒注意,他的網絡賬號粉絲已經超過五十萬了。

    網絡賬號,粉絲量百萬是一個門檻。

    五十萬粉絲,相對來說還是有些少,但要知道他的賬號極少發布內容,注冊以來,總結也只發過三條信息,直接可以歸在‘不活躍’行列中。

    即便如此,關注數量還是不斷增長。

    賬號上也有很多新消息,都是各種點贊、轉發、評論。

    私信,倒是沒有。

    張碩設置了只接受關注人私信,而他關注的就只有孫興利一人,顯然是不可能收到私信的。

    評論倒是有很多,都是在他發的信息下的留言。

    他打開了新評論消息界面,本來只是想把新消息變成已讀,發現最上面的一條詢問,頓時來了點興趣。

    “張碩教授,請問你研究的S方程計算模擬中的方法,能不能用在復雜數學模型上了?”

    這條消息來自一個很普通的賬號,名字就是一大串字母,上面什麼資料都沒有,但能做出這種提問,顯然對S方程計算模擬方法有了解。

    張碩給了個反問式的回復,“比如呢?”

    他回復後就在廣場上刷刷信息,沒想到對方很快有了新回復,“費米子哈伯德模型?”

    張碩頓時一愣,旋即回消息道,“你在研究這個?”

    對面快速回復,“不是研究,是會用到。”

    “可以。”

    張碩發了兩個字,隨後又補充一句,“是什麼樣的研究?”

    對方回復道,“關注下我,私信聊!”

    張碩點了下關注,對方很快發來了私信,也說起了本人的身份,是科學院超導實驗室的研究員甦志國。

    甦志國解釋道,“我們研究的是非常規超導電性發生機制與電子-電子自旋相互作用的關系。”

    “主要針對的是銅氧化物進行研究,但是涉及到電子-電子自旋相互作用,好多實驗問題就要牽扯到復雜的數學模型計算。”

    “我們用大型計算機模擬計算效果非常差,如果費米子哈伯德模型,也能像是S方程那樣做計算模擬就好了。”

    甦志國給張碩留言也只是隨意問上一句,現在也只是和張碩聊上幾句,根本沒想過張碩能有什麼方法。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模擬,是量子計算機研究的學術性課題,也是國際級別的超級難題。

    哪怕只是數值求解,都是國際要開會討論的研究議題,國內相關的研究領域也召開過不止一次的討論會。

    他就去參加過一次,什麼收獲都沒有,就只是總結已有的幾種數值分析手段,分析手段也只能說研究方向,可不代表能夠求解。

    張碩沒有給出明確的回復,他只是了解式的問了幾句,隨後說了句,“費米子哈伯德模型太過于復雜,想做到大規模計算模擬很難,但數值求解,可能很快就會有了吧。”

    “希望如此。”

    甦志國根本沒往研究上想,他只是覺得張碩在安慰自己。

    張碩和甦志國聊了幾句,心情都變得很不錯,因為他發現自己的研究,直接可以應用在超導機制研究領域。

    他關掉了私信頁面,發現評論上又多了幾條信息。

    新信息還是在他和甦志國聊天的下方,來自一個叫‘新奇博士’的博主。

    “S方程計算模擬中的方法,能用在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模擬上?”

    “張碩教授,你上面說可以指的是這個,對吧?”

    “那豈不是說,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模擬能夠簡化?”

    “據我了解,這不可能吧!”

    張碩看著幾條留言只感覺莫名其妙,他點開對方的資料看了一下,發現是個百萬粉絲的網絡博主,發的消息都是一些前沿科技研究的科普,還有幾條是對各類學者的采訪視頻。

    他想了一下,給了一條詢問性回復,“你是要和我討論計算數學問題?”

    他是真心做詢問。

    對方似乎是來討論數學問題的,有什麼計算數學研究理解上的分歧,確實也可以討論一下。

    ‘新奇博士’,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名字叫楊超。

    楊超是個物理博士,博士畢業後工作了幾年,就離職開始做自媒體,隨後以發布獨特的前沿科技內容,以及對前沿科技研發學者們的采訪,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作為一名科技類的博主,自然會關注新進崛起的天才張碩。

    他偶然注意到張碩和一個普通賬號的對話,了解了內容以後,還特別到網上搜索一番,隨後就發出那幾句問話。

    楊超沒想到張碩會給出這麼一句回復,“你是要和我討論計算數學問題?”

    張碩是詢問的口氣,但反映在文字上看起來就有點嘲諷意味了。

    楊超頓時感覺自己被鄙視了。

    什麼意思?

    是說我沒資格和他討論數學問題?

    作為一名百萬粉絲的科技博主,楊超自認為還是有些水平的,很多人都贊嘆他的知識廣度,也有很多粉絲對他很崇拜。

    結果……

    連和張碩的討論數學問題的資格都沒有嗎?

    楊超越看就越生氣,他干脆截了個圖發了個微博,還配上一句文字——

    “雖然張碩大神這麼說。

    但我依舊堅持認為,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計算模擬根本不能簡化!”

    這句文字配的很有意思。

    他根本沒提‘自己被鄙視’的事情,而且要繼續和張碩爭議學術問題。

    在微博消息發布了以後,下面很快就不少粉絲留言,但普通人根本不懂數學問題,他們發表的觀點就是支持哪一方。

    “這不純粹蹭張碩大神的熱度嗎?”

    “你確實沒資格和張碩大神討論數學問題,有什麼疑問嗎?”

    “噌熱度,取關了!”

    “模型計算什麼的我不關心,但在計算數學上,張碩大神才有發言權吧?”

    當然也有不少人支持奇異博士,“博主還是有點水平的!”

    “張碩大神的回復有點不禮貌了!”

    “這個什麼什麼模型我不懂,就說正常的聊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

    “明顯看不起人的口氣啊!”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看著各種評論,楊超忽然有個新的想法,“如果能證明我是正確的,豈不是能給人留下‘很厲害’的印象?”

    “在一個學術問題上辯過了張碩,能增加專業性的權重……”

    “可能會上熱搜,再火一把……”

    楊超思考著眼前一亮,他馬上買機票去了西京市。

    在抵達西京市以後,他聯系了西京科技大學的教授,憑借著同學關系,第二天就見到了西京科技大學的黃立波教授。

    黃立波是西京科技大學量子計算研究所的副主任,所做的研究項目正是‘構建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量子模擬器’。

    楊超是被介紹過來的,他不是正式的媒體記者,只是一個自媒體網絡博主。

    黃立波還是感到很高興,他們的研究根本登不上大眾輿論版面,主要因為研究內容過于晦澀,有成果都很難被媒體報道。

    有個專業進行前沿學術科普的網絡自媒體來采訪,後續也能在網絡輿論中出現,想想感覺也是挺好的。

    所以他非常的配合,上來就介紹了一下研究內容,“我們做的是量子計算研究。”

    “現在的量子計算技術,已經可以研究解決一些學術問題,我們的主要方向是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目標是制造出求解費米子哈伯德模型的冷原子量子模擬器……”

    “烏拉烏拉~~”

    黃立波連續說了一大堆,讓楊超都感覺頭疼了,他還是很耐心的听著,好像是听懂了一樣頻頻跟著點頭。

    這也讓黃立波感到很欣慰。

    以前也有記者上門采訪,但是說起專業內容以後,記者明顯就是听不懂了。

    這個網絡博主有個物理博士學位,看起來還是有點兒水平的。

    楊超裝作耐心的听完趕緊進入了提問環節,“黃教授,你們的研究方向是以量子計算技術,完成費米子哈伯頓模型的計算模擬,對吧?”

    “也可以這麼說。”

    黃立波點頭糾正道,“區別在于是以構建量子模擬器的方式進行物理性的模擬,過程中以量子技術進行計算。”

    “這和普通計算機計算差別是很大的。”

    楊超趕緊點頭同意繼續問道,“據我了解,費米子哈伯頓模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超導模型,那麼它的計算模擬能不能簡化?”

    “比如,張碩教授完成的S方程計算模擬研究,對于S方程模擬的計算量、計算方法進行了簡化,是不是可以用類似的方法……”

    他的話還沒說完,黃立波立刻搖頭道,“你還是沒理解啊!”

    “量子計算和常規計算機計算是完全不同的。”

    “費米子哈伯德模型是非常復雜的,常規計算機根本無法進行模擬,甚至連數值求解都非常非常困難。”

    “求解都做不到,怎麼模擬呢?”

    “量子計算,事先要構建出量子模擬器,也就是把物理現象圈在量子計算過程中,這樣才能夠進行計算模擬,這樣說�f靼琢寺穡俊br />
    “那些計算數學的方法,都無法用在費米子哈伯頓模型的計算上,否則我們也不用做量子模擬器了,對不對?”

    黃立波說完以後,楊超頓時露出了笑容,他要的就是這句話。

    計算數學的方法無法用在費米子哈伯頓模型的計算上,自然,S方程計算模擬的方法也同樣是無效的。

    在費米子哈伯頓模型的研究方向上,黃立波可是最有權威的專家了,他們的研究還登上過頂級學術雜志。

    黃立波說的話總可信了吧?

    楊超並沒有結束采訪,而是又繼續在研究上詢問了好幾個問題。

    之後返回了酒店,立刻開始做起了視頻。

    視頻自然要進行剪切的。

    他答應黃立波把所有的視頻放上去,但關鍵性的問答可以放在最前面。

    後面都是專業學術性的話題,網友也根本不會有興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研𡖂┤可_始》,方便以後閱讀科研𡖂┤可_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碩︰你是要和我討論數學問題?(二合一大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研𡖂┤可_始第一百三十三章 張碩︰你是要和我討論數學問題?(二合一大章)並對科研𡖂┤可_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