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30號,海城市委市政府在海城市公安局召開新局長任職大會。
海城市委書記孫芳苓和市長劉志豪,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董智宸,市委組織部部長劉燁華, 城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陸良駿一同出席了此次的會議。
除了以上主要領導出席了這次召開的任職大會意外,海城市公安局黨委班子全體一記局機關干部、民警等一百多人也是參與了任職大會。
任職大會由市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書記的董智宸主持,並由劉燁華宣讀了 城市委組織部對于李儒京同志任職海城市公安局局長的決定。
隨後由新擬定任職海城市公安局長的李儒京作出了表態發言等一系列場面話語,總結下來就是堅決服從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公安局黨委組織的工作安排。
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將不負組織的重托,與海城市的黨委班子成員一起齊心協力爭取把海城市的公安事業再推上新的台階,做大做強。
在就李儒京已經在海城市發表任職大會感言的時候,廣南省委書記郭建國正將一份檢查好的文件交給了吳月生以後,陽光透過窗台照進了辦公桌上。
郭建國見狀也是朝著窗外的陽光看去忽然想起了現在應該已經到海城去上任的李儒京,心里暗暗地說道。
“現在你應該已經到海城了,你要的權利我已經給你了。”
“希望你不會辜負我的期望,不會讓我大跌眼鏡吧。”
.......
與此同時,海城市公安局的禮堂中李儒京正穿著警服帶著剛毅沉穩的眼神看著台下的眾人在做任職感言。
而市委書記孫芳苓此時看著李儒京的眼神里面卻是閃過了一絲寒芒。
在李儒京即將調任海城市的消息傳開了以後,她就去了解了李儒京這個人,也知道他在廣華縣大鬧天宮做出來的成績,但是她並不相信在這里他還能掀起什麼風浪。
因為這不是廣華!這是海城!一個公安局長在四年內換了五任局長的地方,其中兩任局長落馬,一任局長被撤職,另外兩任的公安局長則是都是死在了前去辦案的路上。
既然李儒京已經踏進了海城市的地界那麼她們這些人給予李儒京的選擇只有兩個!
要麼同流合污,要麼就是死!
而孫芳苓打定李儒京在海城市掀不起浪花也是有著她自己的判斷,一來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他在這里沒有任何的根基,二來真的是太年輕,甚至比她身旁坐著的劉志豪市長還要年輕!
終究只不過是蜉蝣撼樹,打打過場的角色罷了,海城不是你們可以掀起風浪的地方。
同一時間在關注李儒京的不止有著孫芳苓,市長劉志豪自然也是在打量著發言的李儒京,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李儒京之所以到海城來任公安局長,這個決定八九不離十是省委書記郭建國做的決定。
按照常理來說,李儒京的到來也是給了他這個一心為民做好成績的市長如有神助,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他對于李儒京有著強烈的排斥感甚至是濃厚的敵意。
這其中不止包含了郭雲熙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敏銳的感覺到李儒京的威脅,這個威脅讓他非常的不安。
他覺得李儒京按照目前的情況恐怕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就能追上甚至是超過他,成為他在仕途上的對手。
市公安局的政委喬斌陰沉的目光也是深深地凝視著李儒京的身影,他原本以為上任局長到了接任海城市局長的人應該會是他,並且這個事情不是他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市委領導之前親口許諾給他的。
但是現在卻萬萬沒想到居然半路出來了一個截胡的,硬生生把到嘴的鴨子搶走了,讓人最可氣的是搶走的人居然看上去還是毛都沒長齊的小子。
頓時他的心里也是認為李儒京是一個有著背景的官二代,這個提拔任命其實不過是走後門進來鍍金的。
而對于喬彬的憤憤不平,市局的常務副局長彭堅強就顯得十分平靜了,雖然這次他也沒有成功升任局長的位置,但是喬斌也沒有上去這讓他的心里就十分平衡了。
我上不上去不要緊,只要你不上去我就覺得可以接受!
除了以上的幾人其他的公安局的黨委班子成員此時也是心思各異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是他們無形之中都是有著一個共識。
無論李儒京到底是不是個官二代,但是他這個局長太年輕了,海城這潭水他淌不起!
所以以後市公安局的工作十有八九還是跟以前一樣,只需要給他面子上過得去當他是來鍍金的其實就可以了。
而不止台上的人有著自己的想法,台下來參與會議的民警見到他們的新局長居然如此年輕也是忍不住交頭接耳小聲議論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