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五。
    魏淑芬特地提前半小時回家,就是為了打個出其不意,抓到兒子玩手機的證據。
    兒子劉欣今天剛上小學二年級,成績麼,一般般。
    但有一個讓家長很頭痛的愛好——刷短視頻APP“慢手”。
    她自認為不是不開明的母親。
    但听到才九歲的孩子滿嘴“老鐵六六六”、“是龍你就臥著,是虎你就趴著”諸如此類的網絡流行語,甚至時不時蹦出兩句髒話,魏淑芬就氣得直打顫。
    剛開完家長會,老師提起上次班會課,請大家聊一聊自己的“夢想”。
    一半的學生寫的是當網紅。
    因為網紅不僅受歡迎還來錢快,不用背課文也不用學數學,無痛實現資產千萬。
    而劉欣目標更明確——要當龍國搖花手第一人。
    他甚至不是最夸張的一個。
    據說高年級有兩個小女孩沉迷“慢腳文化”,通過吸煙擺拍,軟色情擦邊的行為模仿成年人行為,在網絡上發布視頻,還吸引了一大群同齡粉絲。
    平均不到十二歲的孩子,竟然天天在網上喊著要嫁給十八歲“大叔”!
    孩子不像個孩子,倒成了被過度催熟的果子,還沒等到開花的那一刻,就要在枝頭搖搖欲墜了。
    這個問題目前已經引起了校方的嚴肅注視。
    家長會後,魏淑芬呼應學校的“戒網癮”計劃,對兒子玩手機的時間嚴格把控。
    一開始還能管住。
    可時間一長,這鬼精鬼精的孩子摸清了她把手機藏哪,每次趁他們出門的時候玩個天昏地暗,又抓不到把柄。
    開門的那刻,魏淑芬輕輕嘆了口氣。
    她也不盼著兒子能成龍上天。
    就想他健健康康長大,三觀正一些,也就足夠了。
    不過設想中的手忙腳亂並沒有出現。
    家里當了大半年擺設的電視機倒是被打開了。
    兒子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
    一只灰撲撲的狼被打飛上天空,嘴里哀嚎著“我還會再回來的”,極具喜劇感的畫面逗得二人忍俊不禁。
    “劉欣,看什麼呢?”
    “《喜羊羊與灰太狼》啊,我們學校現在都看這個,就是太短了!”
    一集十五到二十分鐘,工作日播一集,周末播兩集,每天能看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劉欣雖然意猶未盡,但還是依依不舍地關了電視去寫作業。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竟然還有主動寫作業的時候?!
    魏淑芬面露喜色︰“今天作業很多嗎?要不歇會再寫?”
    劉欣擺擺手,干勁十足︰“美羊羊說了,她不喜歡拖拖拉拉的伙伴,今天的事就要今天做完!”
    被巨大的驚喜擊中,魏淑芬打開班級里家長拉的小群聊。
    原來早幾天前,就有人在討論這件事了。
    他們都驚訝于《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對孩子的吸引力,甚至還有家長特地追到了最新集。
    可以完全肯定,這不是什麼跟慢手一樣的“新型d品”,反倒是一部價值導向良好,完全純粹的“動畫片”!
    比起那些精神毒藥,他們寧可孩子多看看真善美的東西!
    一時間,《喜羊羊與灰太狼》好評如潮,加上之前有歌曲《左手右手》的鋪墊,不少生活壓力大的年輕人都把其當成糧草,意外地成為了主力觀眾之一。
    “你以為這只是一部動畫片?那是我缺失的童年!”
    “灰太狼都知道要疼老婆!”
    “懶羊羊說得對︰既然這樣,就睡個覺再說吧!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我比較羨慕他們一人一套獨棟別墅。”
    “...”
    開播僅三天,這部動畫片為少兒頻道創收將近一個億,廣告商數量翻倍,亮眼的數據為電視劇投資方打開了一個新突破口︰
    原來看似不賺錢的兒童市場,居然這麼有潛力!
    真正的收益甚至比他們想象地還要高,晨星快馬加鞭推出《喜灰》周邊系列。
    玩偶,盲盒,貼紙...等等。
    打破慣常的高價和噱頭 ,實現五塊一個玩偶,十塊一個盲盒的驚爆價。
    但即使如此,晨星也輕輕松松收獲幾個小目標。
    大街上放眼一看,小學生書包上的“喜灰”掛件就沒有低于三個的,能抽到限量版驚喜款的少數更成為眾星捧月的對象,聊搖花手和游戲的少了很多,討論劇情的多了不少。
    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灰太狼什麼時候才能吃到羊?美羊羊到底喜歡沸羊羊還是喜羊羊?以及紅太狼的平底鍋是哪里買的?
    眾人一致發出感慨——小學生們,終于有點小學生的模樣了!
    在這個詞成為游戲里侮辱性的詞匯之前,明明他們只是一群單純的孩子!
    教育部特地為此連續發文,夸贊《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正向引導力,在趨勢和市場的吸引下,國內投資人備受啟發,一大批國產動畫片即將在趕來的路上。
    但毋庸置疑,先吃到肉的肯定是快他們一步的葉寒。
    在熱度的推波助瀾下,央台發布公益廣告征集令︰不限主題,不限時長,拍出你心中的溫暖。
    獎品則是以獲獎團隊的名義,免費為山區小學捐贈一萬本圖書。
    拍廣告不拿,但要拍能讓央台看得上眼的廣告很難。
    寫過作文的都知道,命題越短越難寫,越讓你自由發揮,反而限制越多。
    但這一征集令,立刻打動了圈內不少專業拍攝團隊。
    免費的東西越貴。
    看似只是一萬本圖書,無形的收益則是團隊能力的體現,整體含金量的上升,以及央台標準的水平和美名。
    于是征集令一出,不少班子紛紛出動,就連圈內不少拍過電影和電視劇的導演都報名了,對他們來說雖是殺雞用牛刀,但也是能力的一種表現嘛。
    而葉寒也跟著湊了個熱鬧。
    用一天的時間把劇本寫好,在自家的影視基地里找現成的演員,免費的棚子和場地。
    不出三天,大功告成。
    同樣也有參賽想法的張宇宙還時不時來打探︰“你們什麼切入點啊?有沒有請演員?花了多少經費?告訴我唄告訴我唄?”
    葉寒被他煩得不行,只能說了個關鍵詞︰“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