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滿滿一竹簍的青草,李向東牽著小黑羊回家。
趕羊進雞圈,竹簍里的草倒在地上,他剛把雞圈門上的鐵絲扣子掛上,李大嫂端著一盆切好的涼粉走進院里。
李向東打聲招呼後去水房洗漱,李大嫂被周玉琴迎進了廚房。
拎著空盆的李大嫂回老宅,李曉江幾個孩子後腳端著大海碗找上了剛從水房出來的李向東。
“找我干嘛?還有你們碗里的涼粉怎麼沒有料汁?這干巴巴的能吃嗎?”
“嘿嘿,三叔,我們是來找你弄料汁的。”
“三叔,你調的料汁好吃。”
“對,三叔,我娘不舍得放香油。”
李曉江幾個紛紛開口,李向東明白他們幾個好好的為什麼會抱著碗找過來。
這年頭不是誰家都舍得下重料的,李大嫂和李二嫂調的涼粉,李向東不用猜就知道最多放點醋和鹽,再撒點蒜末。
香油也會放,但不是往碗里倒香油,而是用筷子頭蘸一下後在碗里攪一攪。
“碗放廚房去吧,我這就去給你們調料汁。”
“謝謝三叔!”
“三叔你真好!”
李曉江幾個端著碗去廚房,李曉濤站在原地沒走。
“三叔,你瞧我這個碗是不是有個豁口?”
李向東點點頭,“對,怎麼了?”
李曉海嘿嘿笑道︰“三叔,你記住這是我的碗,你等會兒多給我的碗里倒點香油唄?香油多了吃著香。”
“濤子,我把香油瓶子給你吧,你蘸著吃更香,好不好?”
“不用,不用。”
李曉濤听到李向東說的反話,不敢再提要求,急忙轉身快步離開。
李向東看向回家後跟在李曉江幾個身後跑的李曉海,“你妹妹呢?她怎麼沒有跟著你們一起回來?”
“妹妹在老宅跟爺爺玩呢。”
“行,我知道了。”
李向東去廚房替換下周玉琴,拿出來一個干淨的碗,沒用多長時間便調好一碗料汁。
“曉江,曉梅,你們別玩了,過來吃飯。”
“來了,來了。”
李曉江幾個魚貫而入來到廚房,李向東抬手指了指案板上的蒜末,蔥花和青紅辣椒。
“吃多少自己放,辣椒有點辣,不能吃辣就別放太多。”
“知道了三叔。”
李曉江端上各自的碗,排隊兌好料汁後從廚房出去,他們幾個也不進屋去桌上吃,齊齊在正房門口的牆根底下抱著碗蹲成一排。
“爹,我的呢?我也要吃,我餓了。”
“給你,碗捧好,小心點別給摔嘍。”
李向東知道自己兒子的口味,把提前拌好的一碗涼粉遞了過去。
李曉海屁顛屁顛捧著碗的走到李曉波身邊,兩人也不嫌熱,擠在一起拿著勺子舀著碗里的涼粉往嘴里塞。
出門溜達,今天又不知道去哪玩了一天的李老頭回家,李向東和周玉琴一人端著兩個碗走進正房,這是他們四個大人的。
“爺爺,我孫叔讓我給您捎句話,這兩天他不出門了,準備在家好好休息兩天。”
“出去累著了吧?南邊肯定比咱們京城還要熱,行,我知道了。”
爽口開胃的涼粉吃完,李向東收好桌上的碗從正房出來。
回家送碗的李曉濤,再次找上正在廚房刷碗的李向東。
“三叔,我師父他沒過來吃涼粉,院子的大門也上著鎖,他是回我侯奶奶家了嗎?”
“沒有回你侯奶奶家,你師父出門辦事去了。”
李向東沒說侯三去買電影票的事,他可不想跟佷子聊《廬山戀》,他擔心李父會拎著老布鞋過來抽他。
“三叔,你有沒有給我師父留一碗涼粉?要是沒有我家還有呢,我回家去端一碗過來。”
“留著呢,在竹飯罩下扣著呢。”
“好 三叔,我去屋里看電視了。”
李曉濤從廚房出去,李向東刷干淨碗,擦擦手後腳也從廚房走了出來。
“爹~”
從老宅回來的李小竹身子藏在垂花門後只露出一個腦袋,“我在這呢~”
李向東轉身拍拍手,“快過來。”
“咱們不過去,爺爺抱著你。”
準時準點過來看電視的李父出現在垂花門下,彎腰抱起李小竹快步往正房走。
李向東跟在他們爺孫倆身後進屋,屋里的電風扇吹著,一屋子人各自坐在自己經常坐的位置上。
電視里的新聞剛播完,出門去買電影票的侯三回來了。
李向東听到院里的動靜,起身出屋來到屋門口,停好自行車的侯三手里甩著電影票,得得瑟瑟的來到李向東身前。
“電影院排隊的人老多了,東哥,我跟你說,輪到我的時候正好沒票,這兩張票還是我加價從別人手里買的。”
李向東聞言有些咂舌,他知道《廬山戀》這部電影播出的時候很火,但沒想到會火爆到這樣的程度。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廬山戀》這部電影打破了自建國後的很多影史記錄。
比如說放映場次最多,因為長時間放映導致電影拷貝損壞數量最多等等。
這部電影在票價只有兩毛五的現今,放映一周後票房過億。
廬山風景區更是因此專門建造了一座小型影院,全天不斷播放這部電影。
以至于後來世界吉尼斯專門授予該電影,世界上同一家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證書。
“侯三,這兩張票你花了多少錢?”
“七毛。”
“為了看人家親吻的鏡頭,你是真舍得。”
“我不看,大妮沒在家,這兩張票給你吧東哥,你帶著嫂子去看,明天上午的場次。”
侯三說著手里的兩張電影票遞到李向東面前。
“你嫂子不去。”
李向東拒絕好意,面前的票推了回去。
侯三看看李向東,再看看手里點電影票。
“東哥,票都買了,總不能浪費吧?要不明天上午咱們倆一起去?”
“...”
PS︰祝願所有的書友端午節安康,還有一章,正在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