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吶!這錢不多,你別嫌棄,湊個熱鬧!我也來沾沾喜氣,這紅磚房我還是頭一回進來呢!”
    “真舒服呀!又不透風,冬天住著暖和,夏天住著涼快!趕明兒掙了錢,我也要起一棟紅磚房!”
    ……
    來來往往的都是親朋好友。
    石水村不大,雖然都是從外頭搬進來的比較多,但是這麼多年相處下來,還是十分團結的。
    村民們相處和和氣氣,也算是熱鬧。
    這會兒謝友振家里上梁做喜事兒,大部分都來慶祝一番。
    隨禮的不多。
    都是一塊兩塊。
    吃喜酒也有講究,這年頭家家戶戶都困難,隨禮一兩塊,一家子去吃,那是仇人才會這樣做。
    頂了天就是一個大人帶一個小孩兒。
    吃飯的時候大人坐在一桌,小孩兒坐在一桌,得去分開來。
    辦喜酒再找一個村子里的“大總管”,這總管得眼熟村子里的村民,誰家隨了禮,誰家來了人,都要總管辨認一番。
    石水村的大總管基本上就是村長的大兒子——李三刀。
    他四十出頭的年紀,早些年還是掙工分的時候,他爹生了病,李三刀就當了一年的代理村長。
    李三刀性子好,講義氣,掙工分那幾年,經常有老弱病殘欠工,他都悄悄給人記上工分,最後拿自己的工分去填補。
    因此人緣極好。
    家家戶戶有喜事,都去找他幫忙。
    一來二去,他就成大總管了。
    謝友振塞了一包煙給李三刀,又給了一個紅封,一個勁兒道︰“三刀,真是辛苦你了!這跑前跑後的忙活,這點錢和煙拿著,別和我客氣!”
    李三刀哪兒能要?
    他皺著眉頭,一把將錢給塞了回去。
    “謝二哥!早些年你可沒少幫我!我媳婦兒生娃難產,還是你用板車和我一起拖著去向陽鎮找醫生的,這麼大的恩情我都還不上,這會兒你還給我錢?太不像話了!”
    李三刀認真道︰“煙收了,錢就不用,給我你就是瞧不起我!我可真要生氣了啊!”
    謝友振是知道他脾氣的。
    這才作罷。
    那邊。
    小娃娃們圍在了新屋子前頭,謝誠正在上梁。
    “這邊一點!往里面進去一公分!大哥!小心些!”
    謝昭在下面指揮。
    一群小娃娃在起哄,眼珠子盯著謝誠腰間掛著的糖果兜子,怎麼都挪不開。
    “啪嗒。”
    一聲木頭入扣的聲音響起,上梁完成。
    謝誠擦了一把汗,也露出了笑臉。
    “撒糖咯!”
    他喊了一聲。
    頓時一大群人圍了過來。
    “嘩啦!”
    他抓起一把糖果,朝外撒去。
    買的都是好糖。
    小龍人,大白兔,還有透明包裝紙的水果硬糖。
    “哇!是奶糖!”
    “是我的!二狗子!你擠到我了!”
    “誰搶到就是誰的!”
    ……
    小孩兒們大聲叫嚷,大人們也笑著跑過來在地上撿漏了的糖。
    謝誠的糖買得很多,壓得夠實,足足撒了二十多把才灑完。
    他從房梁上下來,撤去梯子,招呼著院子里的村民們幫著抬家具。
    床,木櫃,八仙桌等等。
    村民們幫著抬,越抬越心驚。
    乖乖!
    謝老二家掙了這麼多錢嗎?
    瞧瞧這家具!
    都是上好的樟木打的!
    木頭可以到自家山上去砍,可是手工費可不便宜哩!
    而等到抬到兩台縫紉機和兩輛自行車時,所有人都驚得瞪大眼!
    縫紉機!
    自行車!
    這可都是如今的尖貨,多少人夢寐以求的玩意兒?!
    他謝老二家買了一台就算了,居然買了雙份兒的!
    “我媳婦兒一台,我嫂子一台!”
    謝昭笑眯眯嗑著瓜子,“自行車是我和我哥的。”
    田秀芬正在和村里婦女們洗菜準備做飯。
    這年頭,擺酒席可不是請大廚來幫忙的。
    基本上都是各家出女人,幫著一起操持一頓好的就算完事兒。
    就像男人幫著干活一樣,不用付工錢,心里頭記著誰來幫過忙,下次辦喜事兒再幫回去就成。
    你來我往,這就是人情世故,也是村里生活獨一份兒的熱鬧。
    “哎呀,這倆兒子,掙了錢也不知道省著點花,以後日子還長著呢!淨買些沒用的玩意兒,怎麼說都說不听!”
    田秀芬嘆口氣,擼起袖子洗菜。
    劉翠花眼尖的看見她手上的大金鐲子。
    “哎?田嬸兒!這麼粗的金鐲子,謝二叔給你買的?!你可太有福氣了吧?”
    田秀芬無奈。
    “他哪兒有這個錢呀?”
    她說著,似乎是有些不高興,又把另外一邊袖子給捋了起來。
    金光閃閃又一個大金鐲子。
    “吶,兩兄弟,愣是一人一個買給我叫我戴呢!我說這東西中看不中用,拿去換兩頭豬回來也比這強,可他倆愣是不听!可叫我生了幾天的氣!”
    劉翠花︰“……”
    眾人︰“……”
    “真是只有羨慕的份兒了!我那臭狗蛋,不問我要錢花都不錯了!”
    “可不是麼!哎,還是咱田嬸子命好,倆兒子,一個賽一個孝順!”
    “听我家三頭說小妹兒都念書去了!成績頂呱呱呢!”
    ……
    人群高聲交談,食物飄香。
    溫馨又熱鬧。
    …………
    縣委大樓。
    閔東升正在看報表。
    為了往上一躍,他已經準備了足足三年了。
    這三年來,他狠抓政績,親臨現場,哪里出問題,他都是第一時間趕到,去年一條夾江決堤,他更是去親自監督解決民生問題,三天三夜都在泥水里奔波。
    政績一片紅,百姓們對他好評一片。
    可是。
    還差一點。
    差在了經濟上。
    這年頭,湖東縣經濟發展勢頭極緩,別人不清楚,他是最清楚原因的。
    三角債。
    如今湖東縣看似國企蒸蒸日上,但是轉來轉去的三角債卻像是一只蛀蟲,吃空了經濟。
    只要其中一個鏈條斷裂,那麼大廈崩塌,經濟垮台,下崗工人無數。
    他看著面前的裁員申請。
    這是縣內三家國有集體打的申請報告。
    要裁掉一部分工人,加起來名單足足一千三百人。
    如果謝昭在這里,那麼他就會知道,接下來湖東縣要面臨的,是逐漸冒頭的下崗熱潮。
    閔東升臉色有些難看。
    年底就要評選政績。
    這一千三百人對他而言,就是一枚隱形炸彈。
    他決不能容許這件事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