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 北海寶地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井烹香 本章︰931 北海寶地

    人參?

    一听到這兩個字, 馬翠英的耳朵就是一動,立刻伸手揪住了這小賊的脖領子,皺眉問道,“野山參?”——見這小賊不像是能听懂漢話的樣子, 便換用建州土話問道, “沃爾霍達?你怎麼敢偷這東西?”

    這是個渾身髒污, 連臉都黑漆漆的, 只有一雙眼珠子發亮的孩子, 年歲倒也不小了,大概十一二歲左右, 只是身量生得矮而已,見這個漢地來的婦人會說建州話,他也有些吃驚, 但卻當然不可能回答馬翠英, 而是用力掙扎起來,還想轉頭去咬馬翠英的手, 不過, 這時候他懷里掖著的人參也掉下來了︰一個木匣子,上頭還系著紅絲線,這一看就是老女金人請參後常見的處理辦法,有的是拿樺樹皮包裹著,有的會在外頭再裝一個小原木匣子,系著的紅線綁法都很特殊, 起到一個防備的作用,一般來說,除了采參人自己以外,別人是很難解開再復原的, 這樣就減少了被調包的危險。

    “哎,小心!”

    馬翠英一個是怕被咬,還一個是擔心人參,不由就松了手,那小賊得了空檔,一扭身,魚一樣地就從她手里滑走了,金帳侍衛追了幾步,卻也沒追上,也不知道他鑽到哪個地窩子背後的柴堆里去,此時城里處處都是柴堆、煤牆,視線受阻,想要找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只好有些喪氣地轉回馬翠英身邊,馬翠英拾起盒子,遞給追出來的商人,那商人喘著粗氣,一邊擦著額前的汗珠一邊道謝,氣哼哼地道,“多謝姑娘!你也是買地來的吧?勸你出入也小心些!你們建新這些小賊真是越來越猖獗了!依我說,就該把他們全都送礦山去!城里的治安才能好呢!”

    這明顯也是個北上來收藥材的漢人商戶,而且听口音,這是個晉商,或者說至少出身是山陰,後續是否去了買地也不好說。當然,這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晉商有地利之變,本來就常跑口外貿易,之前兩國交戰期間,他們太貪財,覺悟不夠,鬧了走私資敵的丑聞。可買賣是絕不會就這麼斷絕的,自從遼東獻土之後,草原也內附買地,有了內外韃靼之別,晉商往內韃靼的貿易立刻就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現在甚而還有膽大的商人,經過外韃靼,跑到建新來收藥材!而且,看他和金帳守衛都頗相熟的樣子,來的還不止一兩回!

    倘若是丈夫周老七在此,說不定就會聯想到因為走私建賊而被處死抄家的那幾大晉商家族,想到這可能是那些家族孳生的一些遠親,撿起了原本的情分,來跑單幫重新積累本錢。不過馬翠英平時對這些事不太上心,一如既往地走錯了路——她是想到了買地很出名的藥鋪千金堂,千金堂反正也是山陰的鋪子,里頭的伙計說的都是山陰土話,所以,誤打誤撞的,倒也理解這人的來歷,對他點了點頭,立刻一臉認真地掖了一下襖子,好像她有多少銀子藏在胸口的內袋里似的。

    “都是些沒人管的孩子,父親兄長都忙著當差呢……也就這幾年了,再大一點,就編進牛錄里了!不過平時頑皮一點也就罷了,偷人參的確不該——您要是知道是誰,我們去把他抓來給您賠罪!”

    大概是為了在馬翠英面前挽回面子,這侍衛也很講道理,好聲好氣地解釋著,藥材商張嘴想了一會,大概是實在想不出有什麼特征,嘆口氣搖了搖頭,“造孽唷!你們也該建個孤兒院了,要我說,這些孩子成天在家沒人管,以後是要生出事來的……”

    他拿著人參匣子,罵罵咧咧地轉身快步走了,馬翠英回頭看了看連片的地窩子,又看了看那侍衛,她覺得建新城有些欺生了,或者說有欺負漢商,偏著自己人的嫌疑。如果長此以往的話,恐怕漢商對于到建新來做生意,就會存著更深的顧慮了。

    “您不知道,並不是我們不願意管,這些孩子一到十三歲,就會被編入牛錄,讓他們去干活了。但是就這麼八歲九歲的孩子……”

    這的確是件犯難的事情,馬翠英意識到,實際上這也是建新城缺少女人的表現——不管是漢地也好,邊番也罷,除非大家都不出去干活,否則留在家里做家務順便照管孩子,這些事情總得有個人來干。建新城缺少女眷,男性長輩缺少經驗打理不好家里,最終便形成了現在的窘境,這些孩子不是孤兒,金帳不可能把他們送走,也管不過來。

    如果是放牧的那還好說,帶著去幫把手就是了,可現在,下礦也好,衙門當值也罷,出去巡邏也罷,都不是能帶孩子的事情,這些孩子,平時在家里的行為又無法約束,再加上從小被迫和母親分離,心里有怨憤在,脾氣也古怪,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建新城的一大困擾︰彼此間拉幫結派,打群架是常有的事情,還喜歡跑到辦事處區這里來小偷小摸,這里的住戶相對于本地人來說,油水更豐厚,而且——說白了就是行事也更有規矩,在建州區,惹怒了長輩們,被倒吊起來抽,別人根本說不了什麼,甚至因為小偷小摸被打斷腿,剁掉小手指的都有,都是自己族人,大不了大家去大汗那里評理,可在辦事處這里,漢商也就是叫叫,不會把他們怎麼樣的,都是出門在外,以和為貴的性子,也怕處置得嚴厲了,家里大人來出頭糾纏。這樣,他們可不就更囂張起來了?

    “最壞的就是那些剛從野人女金歸附過來的生番孩子,本來對于搶劫、偷盜的概念就很淡薄,他們有些族群內是沒有私產的,看中了什麼,直接要就可以了,進城之後,就把這個習慣也帶來了,又被本地的野孩子一帶,非常理直氣壯,家里的大人也不怎麼講理——這些生番孩子,也拉攏了一些本地的孩子王,又和那些被科爾沁母親拋棄的阿哥們彼此對峙,三天兩頭打群架,彼此好勇斗狠的,遲早要鬧出事情來。”

    買地辦事處的吏目,對這件事比金帳侍衛還更清楚得多,這個辦事處人數不少,大概有五十人左右,平時常駐辦公室的也就五六個內勤,也是男性為多——這種危險的環境,有膽量過來的女吏目不會太多的,同樣拿的是最高等級的危險津貼,蝦夷地的規矩會更好,也沒那麼冷。

    整個辦公室就一個膀大腰圓的女吏目,站起來一座小山似的,臉下方還有一道刀疤,不過,此人說話辦事卻很細膩,嗓音也清脆好听,她是韃靼血裔,科爾沁女奴出身,說起來也算是很有來歷的——這曾是四貝勒福晉哲哲的陪嫁女奴,名字很簡單,就叫‘木箱子’,在盛京生活了七八年,後來隨從哲哲兩個女兒一起南下,在買地上學期間,表現卓異,本來只是個善于摔跤的科爾沁健婦而已,在帳下做點粗活,不料到買地一上學,居然發掘出文理天賦來,還被她考中了吏目,工作兩年後,就被派到建新辦事處來了。

    大概也就是這樣的身份,才能在建新如魚得水,並且適應建新這里的寒冬了,馬翠英嗯嗯地點著頭,突然又好奇起來,岔開一筆問木箱子,“你一直都這麼胖嗎?還是到南邊以後吃多了?”

    “到南邊吃多了!以前在盛京哪有那麼多好吃的呀,白食雖然好,但也不能可著來呀。”木箱子笑著說,“建新這里伙食也不差,你瞧那些孩子,雖然一個個泥猴似的,身上的衣服都髒得看不出顏色了,但至少都有一身皮襖,過冬的煤柴都有,平時也能吃飽,這才有力氣鬧事!如果是從前的苦日子,人都快凍死了,偷柴回家燒還來不及呢,還能瞄準了值錢的人參?這也不知道是誰提的議,兩邊這怕是要開始攀比偷盜貨物的價值了,如果金帳那邊不痛管,真恐怕要鬧出什麼大事來。”

    “但要認真痛管,又有點兒不忍心下手吧,也都是可憐孩子,沾親帶故的,尤其是科爾沁留下來的阿哥們,本來可不都是富貴出身?再說這批也就是如今建新最小的孩子了,更小的,當時都帶去南面了,這城里一兩年也沒有一聲嬰啼,怎麼可能真的把這些小孩子送到礦山去干活?”

    幾個男吏目也參與到閑聊里來了,窗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濕漉漉的細粒子——像是雨又像是冰,這說明天氣已經暖和了,大概介于雪雨之間,這種凍雨下過一兩回,就可以開始準備翻地春耕了,如果出苗太早,小苗被這麼一打,都得死。因此,這會兒建新城還沉浸在冬天最後的尾韻里,還沒有完全地活泛起來那。

    辦公室里,大家把爐子的火給捅旺了,燒熱水泡起茶來了,木箱子一邊往自己的碗里掰肉干,準備做咸奶茶吃,一邊說起了礦山的事情,“……雖然用的是新式坑道,遠比老礦山條件要好得多了,但建州人把余下的這點血脈看得寶貴,寧可自己去干活,或者引誘新規劃的野人女金去干,也不會讓孩子下礦的。其實要我說,不听話的孩子每年送往礦山幾天,讓他們干干活,看看父輩有多辛苦,也就自然而然的懂事了,不會如此招貓逗狗的。再怎麼樣冬暖夏涼的,還有電燈照明什麼的,可那畢竟是礦那,一天要運個幾千斤的礦石上來,能不辛苦馬?”

    “幾千斤!礦坑那里規模已經這麼大了!”

    “那可不?咱們這采礦的技術,真不是女金人能比的,他們會什麼呀,原本就算知道有礦,也挖不出來,只能挖一些淺表的礦石,得去漢人住的州縣掠人回來,教他們打洞,就這樣也經常出事,冶煉技術也不行,守著鐵礦卻治不出好鐵來。”

    經過木箱子的介紹,馬翠英這才知道,原來建新的富庶,還真不是買地的支援,建新的確是不怎麼缺錢的,因為當時在此處選址,就是看中了本地的礦產,女金人之前就經過口口相傳,知道這附近有個開產難度不大的煤礦——雖然不是完全露天,但十分淺表,而且這里又依山傍水的,飲水也不是問題,因此才選擇了在此處落腳,至少這樣燃料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采煤礦,還是這樣的煤礦,他們自以為至少一開始是不怎麼需要買地幫忙的,可來了建新以後,發現情況和預想的有些不同——煤礦是有,但一幫人只帶了幾十個工匠,沒一個人有勘察煤礦勘定礦脈的本領,打洞不難,可你不能瞎打啊——還是吃了沒知識的虧,太想當然了,于是趕緊和辦事處商量,緊急請求援助技術員。

    結果,技術員來了以後,在勘察煤礦的過程中,發現此地的煤炭質量非常優異,是可以用于工業生產的無煙煤,質量甚至趕得上山陰的煤礦了,這且不說,和煤礦伴生的還有一片石墨礦,它和煤是間著來的。這可是個好消息,因為眾所周知,買地的鉛筆原材料就是石墨,而以現在買地識字人數之多,所產生的書寫需求之大,對鉛筆的需求已經是一個恐怖的程度了,如果不能持續找到石墨礦,那鉛筆勢必就會失去競爭優勢——

    本來,鉛筆可以擦除,比較省紙,而且價格低廉,書寫效果又比同一個價格區間的松煙墨要好得多,這才能受到普遍的歡迎,可若是價格上漲,那百姓勢必要回到松煙墨那里去,這就要影響到鉛筆和簡體字、四則運算這些新東西的推廣,這種新習慣,和硬頭鉛筆的推廣是完全分不開的,甚至可以這麼說,經過硬頭鉛筆而學會寫字的百姓,要麼也只能是去用羽毛筆寫字,用毛筆他們很可能就不會寫了!

    “這麼說,建新這里還可以開鉛筆廠啦?”馬翠英還真沒想到,建新居然是已經可以給買地帶來好處,而不是還在拓荒期。“這要是把鉛筆賣起來,那建新可還真不缺錢呢!”

    “真是不缺錢的,好東西不少,石墨、煤礦,這不說了,還有中藥材——剛說的人參,就是很多新附的鄂倫春人采來的,這附近的老林子太多了,有些鄂倫春人喜歡喝酒,性格又野,也不願意下礦,也不願意種地,他們就不在建新定居,但是有好東西也會賣過來,人參啊、紅景天、赤芍、蒼術……真別說,越是這樣冷地兒,藥性越強,我們也讓他們盡量都來上課,教他們怎麼辨別草藥。這不是,陸續也吸引了不少跑單幫的商人過來收藥了?這些藥材到南邊都能賣高價,跑一趟雖然要大半年,但買到幾次好貨,也足夠賺的了!”

    至于鉛筆廠,現在的建新人口還不算很多,自然是建不起來的,但也是重點發展的開采方向,如今煤礦還只是開采居民使用的份量,以采石墨為主,采出來的石墨用車子拉到苦葉島港口,從苦葉島南下再送去買地,每年來送補給的船只,運來買地的好東西,也不能空船走啊,一樣是滿載而歸,收獲的也是買地急缺的礦產。

    “原來如此!那這麼說,等到海參崴的路能修起來,雲縣和建新之間,通航的次數可是要比現在更頻繁多了!到時候別說石墨,就是煤礦也能多開采些,賣了換建材回來呢!”

    “為什麼是海參崴?”

    木箱子愣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哦,對對,海參崴輕易不怎麼上凍……這麼說的確不假,路要修好了,終年通航,冬日也斷不了貨運的,建新這里很快就能把水泥房都起出來了。只等著粘土磚的配方確定而已——說起來,建新這里其實也有粘土礦,這事兒老汗他們還不知道,探礦他們那邊的小分隊新勘察出來的,我就說嘛,煤礦伴生的常有高嶺土、黏土,這要都找到了,瓷土也有了,還能燒出瓷器來賣去東瀛呢。”

    “就算我們燒不了,運到南邊去也行呀,景德鎮的土都要被挖空了,听說瓷窯東家急得團團轉,在南方到處轉悠著找礦,我們這靠海不說,土那還不有得是!誰說遼東荒涼?六姐講得真不錯,雖冷,但卻蘊含了無窮寶藏,只要把路修好了,想不富都難!女金人來通古斯,倒是選對了地方,不得不說,還是有點運氣的,他們這片地盤底子可還真厚實!”

    雖然在雲縣住了這麼久,但馬翠英還真是第一次如此直觀地認識到了工業礦產對一座城市的價值,仔細一想的確如此,只有農業依賴氣候條件,礦在哪不是礦?只要有礦,就算自然條件這麼惡劣,建州也能讓這些半孤兒都吃飽穿暖,甚至有力氣鬧事,倘若再開出什麼稀缺的富礦來,說不得,建新會把蝦夷地遠遠地甩在後頭,可以和……和雞籠島、南洋這樣的,被買活軍經略有年的地方,比一比生活條件了!

    到了那時候,愁婚配的應該就不是建新,而是蝦夷地了,除非蝦夷地也發掘出什麼礦產來,那倒也好的,蝦夷地就臨海,運輸更方便,還不用走幾百里路了——就不知道有沒有不凍港——

    因為和本部的通話要等時間,這會兒大家也是在閑談,馬翠英正在胡思亂想時,只听得窗外馬蹄䱇䱇,大約三四匹健壯的高頭雜色馬進了院子,上頭下來了幾個穿著棉襖,身形笨重的漢子,屋里眾人隔了玻璃窗看見,都起身迎接——窗戶還被糊死了不能開窗,因此便撩起門簾子喊,“小鄭,都回來了?咋回來得這麼早?出事了麼?”

    “沒事,姐,就是發現了這東西,覺得有點意思,想拿回來送礦里去化驗一下。”

    一個小伙子掀開了頭頂的氈帽,從腰間解下了一個掛袋——這掛袋里全是一根根銅管子,馬翠英好奇地看著,心道,“怎麼不用玻璃管?啊,對了,我們參園到冬天就在大棚里取樣,實驗室也有暖氣,他們出外取樣用玻璃管可能會凍裂了。”

    “啥東西取的?”

    木箱子接過銅管,拔出塞子眯著眼觀察一下,“黑乎乎的,看不出啥來……干的稀的,好稠呀!”

    她輕輕地晃了一下管子,觀察著液體的形態,片刻,眼楮突然瞪大了,似乎是想起了什麼,“石油,這是石油呀!你們發現油礦了?”

    “嗯!就在建新西北方向,快到北海那兒,我們發現了一處地上的自涌點,似乎是地震帶來的變化——”小鄭也是滿臉放光,“如果沒有弄錯的話,建新附近,或許很快就要再多一座小油礦了!”

    “天——”

    “天爺!你們還跑北海去了!這太危險了!”

    “油礦!”

    辦公室內頓時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驚嘆聲,馬翠英也瞪大了眼,她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這建新,恐怕很快就要繁華起來了,但就不知道這對女金人來說是否是件好事,這,有煤、有石墨,還有買地最重視的石油——這所有一切礦產,似乎連成了一條命運般的指引線,指向了處處都被提到的北海……

    就算馬翠英的腦子並不是那麼好使,她也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樣的寶地,六姐又怎麼會任其流落在外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活》,方便以後閱讀活931 北海寶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活931 北海寶地並對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