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另生活

第106章 變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八十騼的老 本章︰第106章 變故

    八十歲的老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咱老百姓啊,今晚上真呀真高興,高興,高興(注1)...”

    回家的路上,劉稱欣反復哼著這幾句歌詞,嘴角不停上揚,時不時發出一兩聲怪笑。

    “媽,我回來了。”

    “嗯,吃飯了嗎?”劉母從里屋走出來,急道︰“你頭怎麼了?”

    “沒事,朋友家的床在窗戶底下,早上起急了,磕的。”劉稱欣笑嘻嘻道︰“哎呀,媽,半個月沒見你又漂亮了。”

    “我以前就不漂亮了?”

    “漂亮漂亮,我媽最漂亮,我都想死你了。”

    劉母笑道︰“別貧嘴了,吃飯沒,我給你熱一下。”

    “不用,我吃過了,媽你自己在家?二娘、如意平安,還有老劉呢?”

    “什麼老劉,那是你爸。”頓了頓,劉母臉帶愁容地說道︰“你爸和你二娘帶如意平安回廣陵了。”

    “這時候回廣陵干嘛?如意怎麼沒告訴我呢。”

    “他們怕耽誤你考試,你去考試沒幾天雪怡接到老家電話,如意姥姥病危。”

    “啊?嚴重嗎?”

    “不太樂觀,醫生說手術成功率不高。”

    “我打電話問問。”

    劉稱欣剛拿起電話,開門聲響了起來,劉父領著表情呆滯的如意和一臉疲憊的平安走進來。

    劉父看到他愣了一下︰“你怎麼回來了,不是說考到二十四號嗎?”

    “提前考完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過了。”

    “嗯,那挺好的,民民,我和你說件事。”

    劉父劉母回到房間,劉稱欣走過去摟住劉如意肩膀︰“如意,你沒事吧?”

    劉如意毫無反應,呆愣愣坐著,眼里沒有焦距。

    劉稱欣心里一突,問道︰“平安,如意怎麼了?”

    劉平安頹然地說道︰“哥,我們到廣陵以後...”

    通過他的敘述,劉稱欣知道了大致經過。

    周雪怡接到的是鄰居的通知,當時如意平安還挺奇怪的,他們大舅小舅好幾個舅,怎麼沒有一個電話呢。

    等到了廣陵,他們驚訝的發現老人孤零零地躺在醫院病床上,沒人照顧,而那些舅舅們根本就不接電話。

    恰巧此時來了幾個鄰居,他們這才知道,最近城市規劃,老房子要拆遷,舅舅們因為房子分配的事吵了起來。

    外婆就是被他們氣的。

    舅舅們得知要支付高昂的手術費和治療費以後,一個一個找借口離開,好幾天沒出現了,醫院也在找他們。

    來探望的老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了,邊輪番照顧老人,邊聯系了周雪怡。

    院方見來了家屬,告訴他們老人已經欠了三天的醫療費,要繼續治療就準備好手術費用,不治就抬回家吧,別輕癥拖成重癥,再賴上醫院。

    支付醫療費,預約了手術時間,劉父留在醫院照顧老人,周雪怡帶著如意平安回到老宅。

    千辛萬苦找到幾位舅舅,他們的意思是這麼大歲數,別治了,等拆遷款下來,大家按人數分一下各過各的。

    女眷不算,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孩子又不姓周。

    如意平安和幾個舅舅大吵一架,他倆吵贏了,但也明白了什麼叫廁所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無論怎麼說,他們就堅持一點︰‘要治你自己掏錢,我們不管。’

    放下結論,他們轉身走了,人家一天天很忙的,忙著回去禮佛,哪有空管什麼親情。

    無奈他們只能先回醫院,周雪怡和劉父想辦法籌錢,照顧老人的事情落到了如意平安身上。

    劉如意和外婆的關系極好,回老家就喜歡跟在她身邊亂轉。

    看著外婆蒼老的面孔,瘦弱的身體,劉如意收起傷心,堅強地扛起照顧外婆的重任。

    如意平安害怕外婆出什麼意外,每天守在床頭不敢合眼,睡眠不超過三個小時,直到有一天,如意醒來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醫生說沒什麼大事,傷心過度加上休息不夠,回家靜養就行,最好引導她大哭一場發泄出來。

    劉父和周雪怡想著孩子不能不上學啊,正好如意還需要靜養,就讓劉父先帶他們回來了。

    劉稱欣听的目瞪口呆,一母養七兒,七兒難養母,這種事頭一次在現實里遇到,長見識了。

    他想到了孝道,想到了祭祖,又想到了宗教。

    大部分華夏人很有意思,什麼神啊魔啊的,他們是不信的,只在危難來臨時才隨便拜兩下,實現不了馬上換另一個。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宗教信仰。

    八十歲的老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沒有宗教信仰不代表沒有信仰,更不需要西方人來界定。

    咋的,周末做個禮拜,會念幾句啥啥保佑就是有信仰了?呵,西方的罪犯十之八九有信仰,那是不是說西方的信仰等于犯罪?

    華夏人信仰的大多是祖先,所以對于孝道的遵守是外國人比不了的,可華夏人口基數太大了,難免蹦出些基因突變,打爹罵娘的白眼狼。

    當然還有小部分華夏人是有宗教信仰的,目前國內的幾大宗教在提倡善的同時,也有不小的區別。

    來自印度的佛教是你信我啊,信我來世脫離苦海,大富大貴,乃至榮登西方極樂世界,要求不高,香火錢給夠就行。

    佛教的護道者即和尚尼姑,必須斷人倫滅人欲。

    不事生產不說了,假如所有人都當了和尚尼姑,那誰來繁衍下一代?這和慢性自殺有什麼區別。

    以清朝為例,朝廷為了限制蒙古等地人口而大興佛教,效果斐然。

    除此之外,佛教那幫禿驢極其擅長用輪回轉世蒙蔽世人,反正也查證不了,吹唄。

    四大皆空的他們和太監一樣,把錢財看的極重,古有當鋪私田,現代是死要錢,進門要錢,上香要錢,解簽要錢,跪拜也要捐錢。

    美其名曰集善款為佛祖鍍金身。

    借口找的不錯。

    這些錢真是孝敬佛祖的?別扯了,孝敬的是‘貧僧’。怎麼地,禿驢等于佛祖了?

    禮佛之人‘善’字掛嘴邊,實則有很多偏執狂,暴力狂,比如要請個什麼菩薩吃素,一條街都不許吃葷,飯店賣葷菜居然會被砸。

    這信的是什麼佛,拜的是什麼菩薩?

    來自歐美的基督教、天主教就更離譜了,他們是你信我啊,不信就得下地獄。

    別懷疑,聖經上寫的︰‘約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

    信他的人指信耶穌的人;不信的人指不信耶穌的人。信他的人沒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最終的結局就是滅亡——下地獄。

    他們宣揚耶和華是唯一真神,家里不讓設神龕甚至不允許祭祖。

    好家伙,白蓮教都不敢這麼干,它比邪教還邪。

    這還是傳到華夏收斂了不少呢,在西方發源地,藏污納垢屬于基本操作,其神職人員玩的更花,豢養上萬孌童,‘愛撫’幾十萬兒童。

    呵,莫非教義如此?

    無論是佛是神都不會張口閉口說不信自己怎樣怎樣,完全是需要之人為了自身利益編造出的彌天大謊。

    有個詞叫做功利性拜神,大抵說的就是佛教徒以及基督教徒。

    道教和那倆不同,他是你信我啊,不信?滾邊自己玩去,道爺沒時間理你。什麼?你信了,那你自己玩去,道爺沒時間理你。

    總之一句話,愛信不信,我修我的大道。

    本土的道教相對其他宗教來說好多了,他們信奉無為,道爺們敬鬼神而遠宗教,不太玩那些虛的、忽悠人的把戲。

    可惜,成也無為敗也無為。

    道家人士總能比一般人活得更從容淡定,但也因此容易避世,他們骨子里對世俗的榮華富貴大多不屑,故而極少宣傳,愣是叫虛頭巴腦的外來宗教壓下一頭,連神話傳說都被偷走不少。

    佛教的神佛基本出自于道家,是道家,不是道教,道教是在佛教傳入以後才建立的,初中課本上有寫。

    神話傳說外,佛教還極不要臉的把一些英雄人物往自己身上扯,並控制輿論,顛倒黑白。

    比如關雲長,死後被五台山和尚點化皈依,封為護法珈藍,堂堂關聖為一個山野和尚看家護院,顯得佛教徒高于一切人鬼妖神。

    《佛祖統紀》四十五卷︰感關王父子神力開基造寺乞授五戒。

    同樣,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不少,《新約•約翰福音》第一句‘太初有道,與神同在。’出自南北朝時期道經《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中的‘道者,謂太初也’。

    據傳《聖經》成書很早,早于南北朝,真假姑且不論,單說翻譯,它是1807年,一個叫馬禮遜的家伙開始的。

    還有上帝一詞,是利瑪竇盜用了‘昊天上帝’所得。

    不過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宣傳,提起上帝,大部分人想起的是西方耶和華,很少有人想起東方的昊天。

    ‘哎呀,怎麼憤青起來了?’晃晃頭,劉稱欣甩開思緒,佛有怒目金剛,基督天主有獵魔人,給他弄死咋整。

    這時,劉父劉母從房間里走出來︰“這幾天把自己東西打包收拾好,咱們可能要搬家。”

    “搬去哪?”

    “只是可能,如意外婆的病不能再拖了,先把房子賣了湊上醫療費。”

    劉稱欣問道︰“這樣啊,治病大概需要多少錢?”

    “各種費用加在一起十多萬吧,房子賣了也不太夠,得借一部分。”

    劉家這些年沒攢下什麼錢,三個大人都是普通的工作,工資不算太高,周雪怡還要往家貼補一部分,剩下的還貸款,養三個孩子,日常的吃喝等等,能攢下幾萬很不錯了。

    劉稱欣回到房間,打開筆記本登錄版權注冊網,把他所有的作品標記為可出售。

    他知道這個效果肯定很慢,每天成百上千的作品,他又沒名氣,想要作品被人關注重視幾乎不太可能。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普通人的另生活》,方便以後閱讀普通人的另生活第106章 變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普通人的另生活第106章 變故並對普通人的另生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