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線的安裝已經七七八八了,目前正在做技術調試。
兩個甦省過來的專家還在廠里,每天按點上下班,盯著產線設備,同時教導廠里的技術團隊,倒是認真負責。
楊從新不太會“招待”人,許知泉便安排行政主管吳悅幫忙,隔三差五帶著兩個技術專家吃吃飯、玩一玩。
保證兩個專家心情愉悅,生產線的落地也便安穩很多。
……
晨風科技引入最新電機技術的事情,目前公司僅限不到十個人知道。
許知泉也專門吩咐,一定要對兩個甦省的專家保密。
畢竟是未來的同行業競爭對手,還是把晨風科技的一個技術底牌藏一下為好。
許知泉和楊從新去京城簽“技術買斷合同”時,也順便把“電機采購合同”簽了。
華科院本身有合作的電機廠,就在津市,給到的報價也有一定優惠。
許知泉也和許晨商量過,等未來資金充裕了,可以考慮收購或自己建一個電機廠,這樣更利于技術沉澱和升級。
華科院物理所那邊,許知泉這次過去也算是建立了一下人脈關系。
將來可以考慮建立更長線的合作,甚至直接挖一兩個技術人才過來。
許知泉和許晨提起,那里面的幾個博士、碩士生給導師“打工”,其實薪水低得可憐,將來是有機會挖過來的。
現在楊從新團隊的技術底子還是稍顯薄弱,後面考慮做技術升級,還是考慮補充高端人才進來。
另外,許知泉也從華科院那里,想辦法了解了更多相關制造領域的信息。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制造生產線,都還是來自于日德。
等晨風科技有了一定規模和積累之後,還是要考慮從日德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和生產線。
對此,許知泉回來後也跟吳永銘簡單聊過。
目前國家也鼓勵海外的先進技術引入,市里和省里還能匹配相應的幫扶政策。
不過這是後話,當下也並不著急。
……
……
晨風科技園區,綜合樓大會議室。
這天中午,楊從新組織了一個內部閉門會議,參會的也還是最核心的那幾人。
“目前的幾個產品設計方案,都已經回收回來了。
我們需要盡快選定一個方向,再修改幾輪就需要盡快往後推動了……”
設計方案來自京城和省城的幾家設計院和設計公司,都是做過摩托車、電動雙輪車工業設計的有經驗公司。
其中有兩家能力強一些,曾參與過津市、錫市兩個電動車公司的產品設計。
他們除了工業設計,也還能配合技術設計及後續的生產環節。當然相應的報價也會高一些。
……
楊從新了將近一個小時,把幾個產品方案都投屏展示完了。
其中有兩三個方案,還是挺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受。
當眾人開始認真討論,便還是陷入了一些爭論之中……
“踏板形式的方案當然好,但是總體造價怕是要超過兩千塊了,這種偏高端的產品咱們來賣,能否賣出去是個問題。
畢竟也還沒人听過晨風電動車……”
“帶腳蹬子的這種電動車,我們在津市看到不少,當地人基本也都是騎這種……”
“但在南方,就幾乎見不到腳蹬子了,不知道是供給側的原因,還是用戶喜好的原因。”
“這款的造型設計,倒是符合‘晨風冰動力’這個名字的聯想,看上去挺有科技感的。”
“還有個問題是,我們的目標用戶。現在的整體設計風格,有的明顯偏女性,有些明顯偏男性……”
……
……
許知泉抽著根煙默默听著,忍不住轉頭看了眼許晨。
他心中想的是,把那個郭亮招進來可真是很正確的決定。
明顯在這個產品討論會上,郭亮的貢獻度非常大。
楊從新和另外兩個技術線的主管,關注點都太偏向產品和技術,幾乎考慮不到市場需求、用戶喜好。
而郭亮的出現,則恰恰跟他們形成了互補。
現場還有方駿在場,她面前攤開個本子,還擺了個計算器。
她幾乎面無表情一言不發,但每當預算明顯要超標時,她便會伸手打斷,冰冷的說一句︰
“超預算了,做不了。”
……
討論了一個多小時後,“戰況”稍歇。
眾人把目光投向老板許知泉,許知泉抽著煙,卻又轉頭看了眼坐在後排的許晨。
許晨捧著一盤葡萄在吃,看上去有些無辜。
“小許總怎麼看?”許知泉笑著開口道。
許晨想了想︰“其實剛剛討論的都差不多了,結論也比較明朗了。”
幾人有些面面相覷,其實剛剛的討論並沒有達成共識。
有幾個方案很快出局了,但最終還是有兩個方案擺上台面,陷入了一些爭吵撕扯。
現場幾人里,只有楊從新和方駿跟許晨做過項目,知道這位“小許總”的眼界和本事。
當初光明廠的收購競標,在絕對弱勢的情況之下,小許總的一系列操作下,竟然把東晨股份變成了最終贏家。
楊從新手下的兩個技術主管,只知道許晨是老板的兒子,至今也就見過一兩面,其實並不知曉他在公司和項目里的角色。
但听說他還沒讀大學,以為今天只是來旁听的……
郭亮也算是見識過許晨的本事,見他開口,心中還是有些期待。
……
許晨又低頭想了想︰
“我也只說個人的看法,還是要看大家的討論,以及最後‘許總’的決策……”
“好些結論,其實前面也都討論到了,都是擺在明面上的。”
“目前國內的電動雙輪車還沒形成規模化,但總體已經分成南北兩派。”
“北派其實就是津市為主的兩三家企業,還有周邊一些小作坊。
整體產品都是‘簡易’路線,很像是自行車加上個電池,帶著腳蹬子。
造價便宜,目前北方市場基本都是這種……”
“南派就是甦省的幾家企業,咱們引進的生產線,也是甦省的。
產品設計偏向于‘豪華’,有類似摩托車的踏板,造型也會時尚一些。
造價貴了大幾百,覆蓋南方市場……”
這些結論,是當前的市場現狀。
其實現場幾人隱約都有感受,但並未形成完整的認知。
許晨作為重生回來的人,前世對國內電動車的發展歷程還是有所了解,這與他在前世時,曾經參與過一個電動車的推廣項目有關。
“北簡易、南豪華”,是零幾年到一幾年左右,整體電動車市場的產品格局。
形成原因方方面面,最核心的可能還是產業集群和消費者認知的關系……
許晨接著道︰
“電動雙輪車,其實有兩個區分的聯想方向︰
第一種,‘電動自行車’。
是對自行車的升級,相當于自行車加上個電池電機……
第二種,‘電動摩托車’。是摩托車的降級,相當于把摩托車的油箱發動機,換成電池電機……
這其中沒有好壞,自行車家家戶戶都有,認知度高。‘電動自行車’,推廣起來比較容易理解。
這也是大部分人,會把電動雙輪車,叫作電動自行車的原因……
摩托車相對比較高端,用的人少。但也就意味著高端。
‘電動摩托車’,听上去比電動自行車要有面子些……”
“綜合來講,目前跳出來的兩個方案……
一個就是‘電動自行車’,偏北派的市場風格,造型簡單,有腳蹬子,造價便宜。
一個就是‘電動摩托車’,偏南派的風格,造型時尚,有類似摩托車的踏板,造價貴不少……”
眾人又看了看投影幕布上的兩個方案,確實是如許晨所講。
其實這些都算是淺顯的洞察,但如果不是許晨說出來,還真未必可以意識到。
尤其是“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的概念比較,一開始還真是沒有想到。
許晨接著道說︰
“我個人,傾向于‘電動摩托車’的方向,也就是帶踏板的、豪華型的高端產品。
我們如果做‘簡易型’的產品,基本上沒有競爭力。
津市的幾個廠子都在生產這類電動車,價格也已經打到很便宜了。
咱們除非不賺錢,犧牲利潤去傾銷,才有機會打開市場……”
“現在南方的‘豪華型’電動車,在北方還沒有大的經銷舉措。
我們在北方市場推出帶踏板的、豪華型的車子,相較于津市的‘簡易型’便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當然定價上,可能我們還是要犧牲一些利潤,不能定價過高。
否則用戶還是會貪便宜,去選擇簡易型的產品……
不過當前市場情況下,各家的定價都還是有很大利潤空間的,也就給了我們操作的空間和幅度。”
楊從新輕輕點了點頭,卻又開口問道︰
“你覺得哪個定價區間合適?”
許晨想了想︰
“要結合成本去看……
我的建議是,價格上比北方主流‘簡易型’產品貴1525%。
成本上,控制在比其高20%30%的區間。
利潤上,10%20%差不多了……”
他頓了頓︰
“以這三個標準,平衡各方面的成本和最終定價。
基本上就可以保證咱們的利潤,同時也有一個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格區間。”
郭亮想了想,點頭說道︰
“這個算法,倒是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
他又看向楊從新和方駿︰
“那產品的造價上,還是得仔細盤一下。”
許晨接著道︰
“還有一個,我們的定價,最好比南方、甦省的‘豪華型’產品,能低10%25%左右……
我估計一年之內,南方的那兩家公司,也會開始嘗試打開北方市場的經銷了。
這樣等他們進來時,我們的產品還是有價格優勢的。
他們全國統一定價,也沒辦法南北方價格差異過大……”
楊從新扶了扶黑框眼鏡︰
“這樣的話,方案基本就確定是這個方向了。”
說著,他指了指投屏上的一個產品圖。
“不過在造價上,我們還是得仔細算一算,也會影響具體的整配件采購等等……”
許晨點了點頭︰
“我的建議,也是這個設計方向。
當然一些具體細節還是可以優化一下,主要是一些設計元素和顏色上的。
我建議可以在這個方向上,做四種有差別的概念圖出來,郭總拿去做一下用戶調研。”
郭亮笑著道︰“我剛想說呢,車子的外形設計,最好還是看一下真實消費者喜好和反饋。”
許晨點了點頭︰
“目前的這個方案,有些太偏女性用戶了。
我建議我們的第一款產品,還是稍微普適一些。
在性別感受上無需特別女性或者特別男性,偏中性一些,這樣覆蓋的用戶面也會大一些。”
郭亮︰“是這個道理,目前這一版的造型,很多男性用戶可能就不會買。”
方駿插了句嘴︰
“就是要中性一些的設計,這樣跟代言人冰哥的形象也還匹配。”
許晨哈哈笑了笑︰“方駿老師說的在理!”
他掏出手機,翻了翻幾個文件︰
“楊主任,我發了幾個圖片給你。
這是我找外面的設計師,給‘晨風科技’和‘晨風冰動力’做的lo標志,後面迭代產品設計,可以直接把lo印上去。”
楊從新收了文件,這便投屏到了幕布之上。
眾人盯著瞧了瞧,忍不住心中皆是有些贊嘆。
“你還真別說,把這倆lo放上去,真就顯得高端了!”
“這個好啊,再調整一下車子的設計,我看已經是國內最好看的電動車了!”
……
許晨的一通輸出,很快便是達成了共識。
尤其兩個lo擺上去後,會議室眾人對晨風科技的新產品,瞬間便感覺有了更大信心。
楊從新忍不住有些感慨,“小許總”真的是不一般。
他又想起當初做收購方案時的種種,當時方駿讓去咨詢許晨,楊從新剛開始還心有懷疑來著……
而楊從新的兩個下屬,那兩個年輕的技術主管,此刻卻更是訝異。
原來許總的兒子“小許總”,竟然也是公司的“決策核心”。
最關鍵的是,他說的都好有道理……
他們先前沒跟許晨開過會,此刻還是覺得驚訝異常。
他不是剛剛高中畢業,還沒讀大學的嗎?是如何做到專業度這麼高的?
產品、設計、市場、定價……怎麼感覺他什麼都懂?!……
郭亮仰頭看著投屏,心中亦是有些欣喜。
他忍不住心想,自己加入晨風科技,看來真是個正確的決定。
其實他當初能夠答應下來,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也確實是出于對許晨的信任。
畢竟跟許晨結識的半年時間里,這位“小許老師”確實給了他太多的震撼和驚喜。
……
方駿始終面無表情,轉頭看向許知泉道︰
“許總,怎麼看?”
許知泉爽朗的笑了笑,把煙頭丟在煙灰缸里︰
“同意!”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