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蘨羋S_始造反

第265章 賑災和買糧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神武之�本章︰第265章 賑災和買糧

    條件談妥了,李毅返回饑民營地,宣布了他和延安府官員達成的一致條件。</br>听到不用被趕回原籍等死,接下來繼續由賑災官署管理自己,不用受貪官污吏的剝削壓迫,饑民們都激動萬分,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br>有些將李毅神化的饑民,紛紛跪在地上向著李毅叩頭祈禱。</br>他們相信,李毅是上天派下來搭救他們的菩薩,有他在,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總有一天會降臨。</br>李毅也沒有想到,至此之後,自己天下大同的理念,居然漸漸的發展成類似宗教的教義,而自己卻成為菩薩的化身,被當成宗教領袖崇拜。</br>無論是官員,還是李毅都不想將這件事擴大化。</br>眼下朝廷十分提防民變,這件事若是鬧大了,情況無論如何發展,都會超出李毅的掌控。</br>他現在要做的不是把事情鬧大,而是拖延時間,等待史可法就任巡按御史。</br>李毅帶領農會照料受傷的饑民,穩定人心。</br>而官府也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原本劍拔弩張的局面一下子變得風平浪靜了。</br>對于官府鎮壓刁民失利,王薄均對整個延安府官吏都發下了“禁口令”,不允許任何人談論這件事。</br>雖然如此,天下依然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傳十十傳百,許多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br>因此農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特別是李毅,在延綏幾乎是無人不知。</br>無論是官紳大戶,還是商賈百姓,都在談論農會,談論李毅,談論那人人暢想的天下大同。</br>李毅沒有功夫理會這些事,他所要做的就是安置好饑民。</br>有了李毅坐鎮,饑民們頓時有了主心骨。</br>如果之前農會改善饑民的生存狀況,讓他們心存感激。</br>這次農會和李毅冒著危險,為他們爭一條活路,就是讓所有饑民徹底信服。</br>經過這次官府的鎮壓,饑民們更加團結的簇擁在農會的組織下,踴躍的加入農會,參與農會的宣講和集會。</br>就在李毅和李過忙著購買草藥,雇佣郎中治療傷者,安葬死去的饑民時,延安府官員並沒有放過對付農會。</br>鎮壓雖然失利,但是他們不會放過掌握賑災事務的機會。</br>直等到風頭漸消,王薄均身穿緋袍,領著十幾名青袍官員議事。</br>帽翅晃動,各色補子上繡著禽獸。</br>王薄均面向不怒自威,帶著上官的權威听著一眾官員談論如何對付李毅,剿滅農會,按照旨意將饑民趕回原籍。</br>“這世道真是怪了,咱們為官體察民情,朝廷憐憫饑民,這些刁民竟然不識抬舉,對抗國法,對官府百般怨懟。長此以往,官府威嚴何在?國法綱常何在?”附郭知縣大聲道。</br>周圍官員聞言紛紛點頭。</br>他們詩書傳家,金榜題名,天生就是老爺。</br>如今為了官,就是牧民一方。</br>牧民牧民,自然是老爺們管理百姓,如何能讓百姓爬到頭上,讓他們吃了憋?</br>“要我說,不如找個機會率軍沖入營地,搜捕農會。農會的人被抓,其余刁民翻不起什麼浪。”延安府通判冷聲道。</br>“這可不行。若是一個不好,饑民作亂成了賊寇,到時候朝廷怪罪下來,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有通判小聲道。</br>“那該如何是好?朝廷的政策難道就不管了嗎?”</br>王薄均輕咳一聲。</br>常年的威嚴,讓一眾官吏皆是安靜下來,等著知府說話。</br>“饑民愚昧無知,不懂王法,但也只是芥蘚之疾。最讓本府擔憂的是農會蠱惑人心,定然有心思叵測的奸賊在收買人心。若是他們與賊寇勾連,對抗官府,那可就遭了。”</br>一眾官員紛紛點頭。</br>“可是有李毅在,咱們也答應了條件,接下來又如何插手饑民的事務呢?”</br>王薄均冷笑道︰“咱們只是答應李毅,賑災事務還是由賑災官署管轄,可哪些該賑災官署管,哪些官府負責,就不是李毅一個人說的算了。”</br>眾位官員眼楮一亮。</br>很顯然,雖然饑民營地官府插手不進去,可官府擁有最終解釋權,有的是辦法能針對饑民。</br>“秦知縣,你身為附郭知縣,賑災事務也是你的分內事。如今朝廷已經讓官府接管賑災事務,那麼錢糧也應當官府來管理,你明白嗎?”</br>秦知縣微微一愣,有些擔心道︰“府尊,李毅膽大妄為,若是他不願將錢糧之權移交給下官,那該如何?”</br>王薄均眼楮一瞪,怒聲道︰“官府有權掌管賑災錢糧,李毅管得了饑民營地內的錢糧,難道還能管得住上面撥發的錢糧嗎?”</br>秦知縣心中一凜,立馬躬身道︰“下官明白了。”</br>議事結束,秦知縣走出府衙。</br>他回頭怨毒的瞪了一眼府衙大門,坐上綠色軟轎,回了縣衙。</br>進入縣衙之後,秦知縣叫來了聘請的師爺,將今日的經過說了一遍。</br>“東翁,府尊這是借此事敲打你,報復你之前輕易退讓,讓他顏面盡失的舉動。”</br>秦知縣長嘆一聲道︰“我自是知道,可是當時也是迫不得已。”</br>“王薄均對上極力奉迎,對下過分苛責,為邀清名不擇手段,這次鎮壓饑民以圖討好朝廷,就是他的決斷,可誰曾想竟踫上個更厲害的李毅。</br>當時若非我和一幫官員極力阻止,一旦釀成大禍,王薄均只會將一切罪責按在我們頭上。”</br>“東翁顧全大局,實屬不易。”師爺連忙奉上彩虹屁。</br>“可是眼下王薄均讓我想辦法接管饑民錢糧,這不是逼我和李毅作對嗎?”</br>“東翁,其實此事並不難。”</br>“此話怎講?”</br>師爺狡黠的笑道︰“如今賑災錢糧的來源並不多。朝廷撥發兩成,官紳大戶捐獻一成,其余七成皆是賑災官署自籌。東翁只要扣下那三成,就可以說是掌握了賑災錢糧,向府尊交差。”</br>秦知縣眼前一亮。</br>要讓他對付李毅,那他確實不想,也不敢。</br>可扣下錢糧,推卸責任,虛與委蛇,這就是他的強項了。</br>與此同時,王薄均將張勇叫到了府衙。</br>這次張勇本想能夠立功獲賞,更進一步,沒想到竟被李毅在大軍中生擒而回,使得延安衛軍心震蕩,駐足不前,鎮壓饑民的事情失敗。</br>這件事讓他成為整個延綏甚至是陝西官場的笑柄,張勇因此恨李毅入骨。</br>王薄均自然猜到張勇的心思。</br>他讓丫鬟給張勇上茶,端起茶碗輕聲道︰</br>“本府當初本想提拔你,可惜你竟然兵敗。如今李毅坐鎮營地,此事不知道如何才能收場。“</br>“不過本府不會輕易放棄,只要你盡心做事,之後本府自然會寫信給朝中師長,為你請功。到時候入京中為官,一步登天,前程廣大。”</br>王薄均明白張勇想要什麼,一上來就給他畫了一張巨大的餅。</br>果然,听到能入京城做官,張勇心花怒放。</br>“多謝府尊提攜,接下來但有差遣,下官定然盡心盡力。”</br>王薄均瞥了張勇一眼,笑著點頭道︰“既然如此,本官確實有些事情要交給你。你盡心去做,但也要守口如瓶,本府不想听到什麼風聲。”</br>……</br>一連幾日,李毅帶領農會終于處理好善後的事情。</br>他讓高小甲從碎金鎮運來一批急用的藥物,又讓秀娘帶了護士隊前來幫忙。</br>上千受傷的饑民都被妥善安置,戰死的饑民被安葬,饑民營地又回歸往日的平靜。</br>這一天,李毅正在巡視搭建的臨時醫所,就看到李過慌里慌張的跑了進來。</br>“發生了什麼事?”李毅皺著眉頭道。</br>“師父,賑災的錢糧被官府扣押了。他們說賑災錢糧是用來安置饑民的,現在饑民不配合安置,他們就沒法發放錢糧。”</br>李毅帶著李過走了出去,冷聲道︰“到底是哪個衙門扣押的賑災錢糧?”</br>“是延安縣衙。”</br>李毅冷笑道︰“看來他們不會這麼輕易放過我們。現在營地里的糧食還夠用多久?”</br>李過立馬道︰“加上官府賠償的糧食,大概能撐十天。”</br>李毅點點頭道︰“你先不用擔心。你要做的是管理好饑民,糧食的事情,我會解決。”</br>等到李過離開,李毅回去換了身衣服,去了延安府。</br>他這次去,是為了見範永年。</br>範永年一直管理農會在延安府周圍的生意,經常待在延安府。</br>為此碎金酒樓還在延安城開了一間分號。</br>李毅剛進碎金酒樓,一個少年就迎了上來。</br>“師父,您如何來了?”</br>李毅笑著道︰“你們大掌櫃的呢?”</br>“在後院,我這就去叫他。”少年連忙去叫人。</br>這些年李過以李毅的名義收容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孤兒。</br>這些孤兒進入少年隊,就要讀書識字,接受天下大同思想的教育,李毅有空也會為他們講課。</br>所有少年隊的人都會稱呼李毅為師父,算是李毅最忠心的一群追隨者。</br>而等少年隊的人考過算術課後,會進入農會和商隊任職,也算是李毅變相掌控農會和商隊的手段。</br>隨著農會的發展,現在農會已經發展成擁有上千管事,三萬成員的龐然大物。</br>而商隊也在範永年的發展下將私鹽生意做到整個延綏,還發展了諸如紡織、鐵器、兵器等生意,利潤每個月能達四千兩銀子。</br>這些大都是範永年的功勞,商隊也是他一手創立的。</br>只不過範永年雖然是大掌櫃,可商隊事務大都控制在高小甲和一眾少年隊掌櫃的手里。</br>“大人,你為何來了?”範永年恭恭敬敬的行禮道。</br>李毅指了指旁邊的凳子,示意他坐下說話。</br>“這段時日你采購草藥,尋找郎中,做的很好。”</br>範永年笑著道︰“大人過譽了,我只是跑跑腿,可比不上大人勇冠三軍,千軍萬馬取上將首級的威風。”</br>李毅哈哈大笑道︰“市井流言已經傳的如此離譜了嗎?”</br>範永年坐了下來,“此事之後,百姓對于農會,對于大人都十分感興趣。已經有說戲之人,打算將此事編成戲劇來說。”</br>“哦?”李毅微微驚訝。</br>“這些年官府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都想出現一個英雄人物,能教訓官府,為民做主。”</br>李毅欣然道︰“有壓迫就有反抗,這是一件好事。”</br>“我這次來找你,是要你從糧商那里買糧。”</br>範永年道︰“大人只管吩咐。河南、山西的糧商我已經溝通好了,只要大人需要,就能運過來。”</br>李毅點點頭道︰“這次不僅是賑災官署的名義買糧,還要以農會、商隊的名義去購置糧食。只不過農會和商隊購置的糧食要存放在延安和碎金鎮兩地。”</br>“大人打算拿出多少銀子買糧食?”</br>“賑災官署現在有七千兩銀子,全部換成糧食。而農會將購置三萬兩銀子的糧食,商隊購置兩萬兩。”</br>這加在一起就是五萬七千兩銀子,按照市面價格,能購買差不多十萬石糧食。</br>範永年有些疑惑道︰“大人,如今西北雖然缺糧,可還不至于購買這麼多糧食吧?”</br>李毅笑著道︰“形勢變化很快,要不了多久,河南、山西的糧食怕就無法運來陝西了。”</br>範永年不太明白的問道︰“大人為何會這麼認為?”</br>“你不必懷疑,商隊早做準備就是。”</br>接下來幾日,範永年去了山西。</br>眼看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饑民營地的存糧越來越少。</br>李過憂心忡忡的道︰“師父,糧食還能撐兩日,若是範掌櫃運不回來糧食,那可怎麼辦?”</br>“你先帶人去延安府周圍買一些散糧,應該能多撐兩日。”</br>“要不然咱們縮減配額呢?”</br>李毅苦笑道︰“現在饑民的配額也只是勉強果腹,又能怎麼縮減?”</br>李過咬牙切齒的罵道︰“這幫狗娘養的官府,扣押賑災糧食看著饑民挨餓,難道就不怕天打雷劈嗎?”</br>李毅神情肅然的沉默不語。</br>眼下還遠遠沒到起事的時機,他不想這些饑民成為賊寇,被官府圍剿十不存一。</br>希望範永年不要辜負期盼,早點運糧食進來。</br>好像是听到了李毅的心聲,第二天,晉商那邊第一批糧食就從山西運來過來。</br>糧食就是人心。</br>有了糧食,饑民們本來浮躁的心頓時安定下來。</br>無數饑民圍了過來,就是想看到糧食入庫,這些糧食可是他們活命的本錢。</br>這邊糧食一到達饑民營地,消息就傳到了王薄均耳朵里。</br>王薄均大怒,把秦知縣叫來痛罵一頓,讓他務必斷了饑民的錢糧來源。</br>只要掌握了賑災錢糧,就拿捏住了饑民的七寸。</br>接下來官府說什麼,饑民只能听從。</br>秦知縣沒有辦法,只能叫來師爺商議。</br>當第二批糧食運來的時候,官道上的關卡立刻多了不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蘨羋S_始造反》,方便以後閱讀明末︰蘨羋S_始造反第265章 賑災和買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蘨羋S_始造反第265章 賑災和買糧並對明末︰蘨羋S_始造反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