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陸伯伯開始演示燻香。
他先用香勺舀出適量沉香粉,鋪在香篆的凹槽里,再用香壓輕輕壓實,動作輕柔得像在呵護易碎的珍寶。
“香粉要鋪得均勻,壓得緊實,點燃後才能勻速燃燒,香氣也更綿長。”他說著,拿起香篆,小心翼翼地將成型的香粉扣在宣德爐中,然後用火柴點燃香粉的一角。
火星緩緩蔓延,一縷青煙從香粉中升起,漸漸散開。
香氣先是帶著沉香的清冽,隨後轉為甜潤,最後留下淡淡的余韻,縈繞在院子里。
阿二從海棠樹上跳下來,湊到宣德爐旁,鼻子輕輕抽動,然後蜷縮在爐邊,閉上眼楮,一副享受的模樣。
“以前你外婆最愛在雨天燻香,”姨婆看著青煙,輕聲回憶,“我們坐在窗邊,听著雨聲,聞著香,能聊一下午。她總說,沉香能靜心,檀香能暖身,不同的香,能品出不同的日子。”
甦木靠在椅背上,感受著香氣在鼻尖縈繞,連日來因木槿漫改項目積壓的焦躁,竟像被溫水化開一般,漸漸消散。
他忽然明白,為何古人總說“香能養性”,在這裊裊香氣中,時光仿佛被拉長,連呼吸都變得平緩。
陸伯伯看著他的模樣,笑著說︰“年輕人平日里工作忙,難得有機會靜下來。這香啊,就像一面鏡子,能照出心里的雜念,也能撫平那些焦躁。”
他又取出幾種香材,教他們辨識︰“崖柏的香帶著松針的清新,降真香的香中帶著一絲藥香,還有這龍涎香,雖然稀少,但香氣最為持久……”
徐佳瑩拿出筆記本,認真記錄著每種香材的特征,甦木則用手機拍下香材的模樣,打算回烏鎮後,也學著燻香,給家里添一份寧靜。
轉眼到了傍晚,陸伯伯起身告辭,臨走前,將一小盒沉香粉和一個竹制香篆送給徐佳瑩︰“拿著,回去試試,燻香不用刻意追求儀式,只要心誠,在哪里都能品出香的韻味。”
徐佳瑩接過,緊緊抱在懷里,連聲道謝。
看著陸伯伯拄著竹杖遠去的背影,姨婆輕聲說︰“你陸伯伯這輩子,就守著香道這門手藝,以前有很多人來拜師,他都婉拒了,說香道講究緣分,不能強求。”
那晚,徐佳瑩和姨婆在客廳聊到深夜。
姨婆從衣櫃里翻出一個舊木盒,里面裝著母親年輕時的照片和書信。
“你媽媽年輕時,性子比你烈多了,”姨婆拿起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子穿著旗袍,眉眼間帶著幾分倔強,“當年她非要去江城讀書,你外公不同意,她就絕食三天,最後還是你外婆偷偷給她塞了路費。”
徐佳瑩湊過去,手指輕輕拂過照片,這是她第一次看到母親年輕時的模樣,竟與自己有七分相似。
“還有這件事,你肯定不知道,”姨婆又拿出一封信,信紙已經泛黃,字跡卻依舊工整,“你媽媽在江城讀書時,認識了一個學戲的姑娘,兩人想一起組戲班,結果被你外公知道了,派人把她接了回來。她回來後,躲在房間里哭了三天,後來就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了。”
徐佳瑩接過信,看著母親寫下的“我不甘心,想活出自己的樣子”,眼眶漸漸濕潤。
她一直以為母親是個溫和的人,卻沒想到,母親年輕時也曾有過這樣熱烈的追求。
“你媽媽性子烈,但心善,”姨婆紅著眼眶,握住徐佳瑩的手,掌心的老年斑硌得她有些疼。
“當年巷口王奶奶家的孫子生病,她把自己攢了半年的零花錢都捐了出去。要是看到你現在過得這麼安穩,有甦木疼你,錦兒懂事,不知有多高興。”
徐佳瑩緊緊回握姨婆的手,淚水落在手背上,心中百感交集。
她想起小時候,母親總是默默為她付出,卻從未提及自己的過往。
如今听姨婆說起這些細節,她才真正了解母親,也更明白,母親對她的期望,從來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安喜樂。
而另一邊,甦木自從前幾日在社區公園看老人們下象棋後,便養成了午後去公園的習慣。
這天,他剛走到公園的象棋攤,就被幾位老爺子圍了起來。
“甦小子,快來,顧老爺子等你好久了。”一位穿著藍色中山裝的老爺子笑著招手。
甦木走過去,見石桌上擺著象棋,紅方已經擺好了棋子,顧老爺子正坐在一旁,手里拿著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著。
“年輕人,昨天輸了一局,今天可要好好下。”顧老爺子笑著說。
甦木點點頭,坐在黑方位置,拿起棋子,卻沒有急于落子,而是仔細觀察著棋盤。
他棋風向來穩健,不喜歡冒險,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謹慎。
顧老爺子一開始攻勢凌厲,車、馬、炮齊出,試圖佔據主動,可甦木總能巧妙化解,不急不躁地鞏固防守。
周圍的老人們看得入迷,不時發出陣陣贊嘆。“甦小子這步走得好,既保住了馬,又牽制了對方的炮。”
“顧老爺子太急了,要是先補個士,就不會被牽制了。”
棋局漸漸進入膠著狀態,顧老爺子皺著眉頭,思考了許久,才落下一子。
甦木依舊從容,手指捏著棋子,在棋盤上停頓片刻,然後輕輕落下。
這一局,兩人下了足足一個時辰,最後以和棋告終。
顧老爺子放下棋子,拍著甦木的肩膀,哈哈大笑︰“年輕人,沉得住氣,好。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急功近利,像你這樣能穩扎穩打的,不多見。”
甦木笑著回應︰“您過獎了,我只是不想因為一時沖動,打亂全局。”
從那以後,每天午後,甦木都會準時出現在社區公園的象棋攤。
有時是和顧老爺子對弈,有時是看其他老人下棋,偶爾還會給新手指點一二。
他從不炫耀棋藝,遇到輸棋的老人,還會主動安慰,說幾句“您這步走得妙,我只是運氣好”。
漸漸地,公園里的老人們都喜歡上了這個沉穩的年輕人,每次看到他來,都會熱情地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