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怎成文豪了

第29章 這稿子可太勾人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花啊肥 本章︰第29章 這稿子可太勾人了

    <b>最新網址︰</b>朝內166號,劉培文望著眼前的招牌,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初吹下的牛。

    這天早晨,劉培文請了半天假,終于來到了人文社的門口,他一時有些百感交集,頗有些朝聖者的心態。

    作為國內領域當之無愧的頂刊,每期發行都能破百萬冊的人民,就在人文社的前樓,這里不知道是多少作者期望的“證道”之地。

    不過今天他不是來投人民的。而是要去當代編輯部。

    能跟收獲、十月、花城並稱為四大名旦的當代,自然也不是藉藉無名之輩。

    但比之同在一個地址辦公的人民,還是差一點意思。

    兩個刊物,人民的編指導下輯部在人文社的前樓、跟領導們在一起,當代的編輯部在人文社的後樓,一旁就是人文社的招待所,孰重孰輕一望可知。

    但是由于人民這本雜志的超然地位和與文協的密切關系,特別是去年人民刊物在管理上重回文協之後,人文社事實上對人民這本刊物的影響力就已經很弱了。

    所以基于自身工作出發,人文社社內對于當代的支持力度是相當大的,自創刊之初,可以說諸多名家的精品文章在此匯集,才能有創刊幾年功夫,發行量就能穩定在三十萬的成績。

    自從今年改了雙月刊,當代的影響力在進一步擴大,但是優質稿源卻被更高頻率的刊發攤薄了,所以當代的編輯們對于組稿、約稿也是非常重視。

    之所以劉培文今天會來當代,也是因為在上次座談會的時候,何其志臨走給他遞的約稿信。

    當時約稿信中言辭懇切,極具熱情,不但對劉培文的作品給予了高度肯定,同時也表達了無論長篇短篇皆可優先發稿的特殊待遇。

    邁進紅磚樓後樓二層的當代編輯部,推開門,只見幾個編輯正在伏案工作,一時無人說話。

    “咳咳,那個,我找何其志。”劉培文有些尷尬的開腔。

    辦公室里的幾個人忽然同時抬起頭來。角落里有一個中年男子站起身走了過來,正是曾與劉培文有過一面之緣的何其志。

    “培文?你讓我等的好苦啊!”何其志沖過來就抓著劉培文的手猛搖,搖得劉培文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其志轉過身來就興沖沖地開始對著其他抬起頭的編輯們介紹,“這位就是《雙旗鎮刀客》、《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作者,劉培文!今年可是才二十歲!青年才俊、一表人才!”

    “來,培文,這是龍時暉、這是朱昌勝……”何其志又把辦公室的編輯們一個個給劉培文做了一遍介紹。

    劉培文被何其志的熱情弄得有些無措,不過好在大家的歡迎過後,並沒有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他這里。

    “來,培文!坐!”何其志興沖沖地搬了個凳子,把劉培文按在凳子上,又找了個茶杯,要給劉培文沏茶。

    一通流程走完,他才又重新在桌前落座,本來不算大的眼楮里此刻都是渴望的目光。

    “難得你來找我啊!怎麼樣,今天是不是有什麼好消息啊?”說罷,他的眼神不自覺地往劉培文的背包上看。

    劉培文從包里掏出厚厚的手寫文稿,遞給何其志,“我寫了個小說,是諜戰題材的。”

    何其志接過文稿,這壓手的感覺和文稿的厚度都在告訴他這是一個長篇。

    25萬字的內容,哪怕粗粗的看一遍也是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劉培文也沒打算這里等何其志審稿,而是大概給他描述了一下故事的內容,然後給何其志留了自己的工作地址,就直接開溜,給何其志留下了一個瀟灑的背影。

    何其志這一天算是被施了定身咒,一部小說從早晨看到晚上,本來以他一目十行的速度,看完問題不大。

    奈何這本小說的信息量可太大了!有些地方不看仔細,後面就看不懂。

    等到下班時間,陸續有編輯收拾東西離開了,何其志還在那里一頁頁地翻閱著,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孟委哉是經過編輯室的時候,已經很晚了,發現編輯室還亮著燈,他皺了皺眉,還以為是有人走的時候忘記關燈鎖門,走進去一看,何其志正捧著一沓文稿看得正出神。

    “其志!”他走近問道,“還沒走呢?”

    “啊?”何其志恍然,抬起頭來,望著空蕩蕩的編輯部,才明白已經下班很久了。

    “這稿子可太勾人了,我一時間有點入迷。”看著孟委哉一臉的好奇,他主動把稿子遞過去。

    “誰送來的?”孟委哉翻看著開頭,只見上面寫著題目《黎明之前》,隨口問道。

    “劉培文,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作者。我上次去參加燕京座談會給他遞了一封約稿信,這都快兩個月了,今天找過來,居然拿了一部長篇,說是這兩個月剛寫的。”

    “哦!”孟委哉沒見過劉培文,不過對這部作品印象很深刻。

    原因無他,平常發行量二三十萬,跟當代水平相差仿佛的燕京,10月號突然支稜起來了,一個小說專號居然加印兩次,單月累計發行量破了百萬。

    這可是除了收獲和人民,其他國內第一梯隊的刊物都沒有達到過的高度,雖說燕京是月刊,定價相對便宜,但也足以引起所有業內同仁的關注了。

    孟委哉跟主編秦朝陽深入研究了好幾天,又多方打听,最終確定了兩個主要原因。

    一個是這篇小說專號匯集了很多名家作品,稍微有點閱讀基礎的讀者幾乎可以說是翻開目錄一看這一串名字,就會決定購買。

    第二個原因,就是開篇放的這個大衛星。一個作家,兩篇作品同時出現在連在刊物上,而且高居第一、第二篇的顯著位置。這可以說也是極為少見的。

    可就是這個從未有人知曉的劉培文,兩篇作品,道盡了西北邊陲的風情,無論是黃沙滾滾的雙旗鎮,還是草木豐美的可可托海,這樣的異域風情疊加上優秀的故事內核,對于讀者的震撼可想而知。

    尤其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由于這個故事是一個悲劇結尾的感情故事,可以說是在情感上俘獲了眾多讀者的心。

    孟委哉跟秦朝陽研究了一番後,正準備明年開年也學習燕京搞一次專號試試。沒想到,劉培文居然把稿子送上門來了。

    他沒來得及看完,只是草草翻了翻內容,大概明白了故事背景,就遞還給了何其志,“對了,這個劉培文,跟你談稿費的事情沒有?”

    “啊?沒有啊!”何其志此刻並不明白孟委哉的用意。

    “我听燕京的周燕茹說,這個小伙子,老家是中原的,如今在燕京是臨時工,父母雙亡,家境很不好,所以對于稿費的要求挺高,而且催的也急。”

    “您的意思是?”

    “這篇稿子如果你覺得沒問題,明天我跟老龍一起看,盡快過審,到時候你去找他一趟,跟他談談稿費的事兒。只要質量過關,可以給到千字十塊,而且可以過年之前就先支給他。”

    1982年的春節是在一月下旬,而改成雙月刊之後的當代,年度第一期是在二月二十日出版,能夠提前一個多月給發稿費單,可以說非常優厚了。畢竟是二十多萬字的長篇。

    “行!”何其志看孟委哉這麼重視,當即點頭。跟孟委哉道別,他收拾好稿子,準備帶回家連夜看完。

    倒不是為了加班,主要是這稿子,他根本忍不住不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不是,我怎成文豪了》,方便以後閱讀不是,我怎成文豪了第29章 這稿子可太勾人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不是,我怎成文豪了第29章 這稿子可太勾人了並對不是,我怎成文豪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