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去享福

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二蛇 本章︰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

    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

    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

    十幾天的時間,一晃即過。

    春分過後,整個博白又開始為祭祖和鏟山而忙碌起來。

    之前已經說過,根據這邊的風俗,祭祖要麼不祭,一旦祭了就得連祭三年,沒有只祭一年的。

    那耶鄧氏去年開始祭祖,那麼只要不出現那種人力不能抗拒的事情發生,那今年和明年肯定也是要繼續祭祖的。

    經過去年的祭祖儀式,整個那耶鄧氏上至老人下至後生,基本都清楚大抵的流程了。

    再加上有鄧允貴等一幫理事在,根本就不用鄧世榮這個族頭操心,大家就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在祭祖之前,晉升為縣太爺的二兒子比之前更忙了,自然沒辦法回來參加祭祖。

    于是,新婚燕爾的顧采薇,就只能一個人坐飛機回來。

    對于一�宗族來講,族人們越重視祭祖,那麼這個宗族的凝聚力就越強,現在那耶鄧氏的凝聚力那是不用多說,可以說是自那耶鄧氏始祖在此開基至今,就再也沒有比現在凝聚力更強的時候。

    因此,到了祭祖的那一天,只要是在廣西範圍內工作的族人,有條件都會趕回來參加,除非是那種在事業單位工作,又實在是請不到假的族人,才會缺席祭祖儀式。

    除此之外,還有外嫁的阿姑大姐,也都紛紛趕回來參加祭祖。

    至于各地的宗親就更加不用說了,來參加祭祖的人數比去年還要多。

    這也是宗族繁榮昌盛的有力見證。

    清明祭祖,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像兩廣這麼重視的,比如說顧采薇的娘家,對于這方面就沒有那麼看重。

    看到大幾千人聚集在一起,被震驚到的顧采薇小聲的問站在旁邊的張秀萍︰“大嫂,這邊祭祖都這麼隆重的嗎?”

    張秀萍笑著說道︰“是挺隆重的,不過整個雙旺鄉,目前就我們那耶鄧氏祭祖最隆重,其他姓氏听說今年也開始祭祖,但參加祭祖的人數肯定不能跟我們那耶鄧氏比。”

    顧采薇問道︰“這是為什麼呢?是其他姓氏的人沒有我們那耶鄧氏多嗎?”

    張秀萍道︰“有這方面的原因,我們那耶鄧氏在雙旺鄉人數是僅次于陳姓,不過現在陳姓的凝聚力不如我們鄧姓,他們祭祖頂多就雙旺鄉的陳姓參加,其他鄉鎮的陳姓不一定會來。

    而我們那耶鄧氏就不一樣了,不僅博白縣的宗親會來,甚至其他縣的宗親也都趕過來參加,這人數自然就多了。”

    顧采薇眨了眨眼楮︰“是不是我們那耶鄧氏的經濟條件比較好,所以其他地方的宗親都願意給面子過來參加祭祖?”

    張秀萍捂嘴笑道︰“也可以這麼說。”

    事情也是確實如此,如果不是那耶鄧氏這邊越來越富有,發展得越來越好,那各地的宗親肯定不會那麼積極的過來參加祭祖等各種宗族活動。

    也不能怪各地宗親現實,如果那耶鄧氏還是十年前的經濟條件,那各地宗親過來連簡單的招待都困難,這種情況下如果各地宗親還派這麼多人過來,那不是給那耶鄧氏增加負擔嗎?

    到了那個時候,于情于理各地宗親都不會派這麼多人過來,頂多就是派幾個代表過來參加就算了。

    接下來的幾天,浩浩蕩蕩的祭祖活動,讓顧采薇是開了眼界,同時也讓去年經歷過的其他姓氏都羨慕不已。

    如今那耶鄧氏的威勢,在整個雙旺鄉確實是無人能比了。

    當然了,受那耶鄧氏的影響,今年周旺陳氏、那青劉氏、白平蔣氏等姓氏,也都開始了祭祖。

    整個雙旺鄉,幾乎每天都有數量不少的大卡車來回奔波,卡車上面都插著姓氏大旗,坐車的人時不時的敲鑼打鼓,整個雙旺鄉都被清明祭祖的特殊氛圍給籠罩著。

    祭完大眾山後,又接著鏟家山。

    上午,鄧世榮帶著兒女兒媳把老一輩的山鏟了,下午便帶著他們到對面的大窩肚,鏟他的父母以及亡妻。

    鏟父母的墳墓時,鄧世榮照例對父母說道︰“爸,媽,今年你們又多了一個孫媳婦了,她是允衡的老婆,名叫顧采薇,是一個跟大孫媳婦一樣賢惠的人,以後你們要好好保佑她,也保佑咱們家越來越興旺。”

    顧采薇也跪下來,說道︰“爺爺奶奶,我是你們的二孫媳婦,以後我會努力做一個合格的鄧家媳婦,希望你們在天有靈能夠保佑我,讓我為鄧家早日開枝散葉,生一個大胖兒子。”

    其他人也都紛紛說上幾句話。

    這也是鄧世榮這幾年帶的頭,每年鏟山的時候,他都會帶頭講上幾句話,兒女兒媳們有樣學樣,也都習慣了在鏟山的時候跟祖宗們講幾句。

    鏟完父母,最後鏟的是鄧世榮的亡妻。

    在清理完墳墓周邊的雜草,擺上祭品,上了香之後,鄧世榮才說道︰“老婆子,今年咱家允衡可以說是雙喜臨門了,他現在已經是福清縣的縣太爺了,還娶了個賢良淑德的老婆回來,我們這個二兒媳名叫顧采薇,你可要記住了哈!”

    顧采薇照例跪下道︰“媽,我是您的二兒媳,很遺憾沒能跟您見面,您的賢惠我已經听允衡說過了,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向您學習,相夫教子,做一名合格的鄧家媳婦。”

    然後,鄧允泰等人也一一跟母親講了幾句話。

    他們的母親,是非常善良的一個女性,自從嫁到他們鄧家,就從來沒跟任何人紅過臉,也沒打罵過子女,至今村里人提起九嬸或九婆,那印象都非常好。

    祭拜完亡妻後,鄧世榮嘆了口氣道︰“也不知道你們大伯還有沒有命在,這幾十年來音訊全無,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的,就算想給他立個衣冠墓都不好立。”

    鄧允泰問道︰“爸,當年大伯去參軍,加入的是哪個陣營啊?”

    鄧世榮道︰“當然是我們現在的陣營。”

    鄧允泰嘆道︰“那大伯大概率是沒了的,要是加入對面陣營,那還有被裹挾到台灣回不來的可能,可既然加入的是我們這邊的陣營,那解放後怎麼可能會一點聲訊都沒有?”

    鄧世榮點頭道︰“大概率是犧牲了,不過沒有確切的消息,這衣冠墓就沒辦法立。”

    鄧允華問道︰“爸,當年大伯去參軍後,就直接失去聯系了嗎?一封信都沒寄回來過?”

    鄧世榮道︰“那時候我還小,不知道詳細的情況,去參軍的第一年你大伯好像還托人帶過口信回來,具體的你爺爺也沒跟我多說,也不準我多問,所以我對�襝鴃@那榭鍪且晃匏 !br />
    鄧允恆道︰“這到底什麼情況啊,不管有沒有犧牲,都不至于一點音訊都沒有啊?”

    鄧世榮道︰“村里當年也有去參軍的人,在他們犧牲後都會有人專門到家來通知,可你大伯就是一點音訊都沒有,到底怎麼回事我也搞不明白。”

    顧采薇接話道︰“爸爸,你去武裝部問過了嗎?”

    鄧世榮道︰“問過了,但沒有答案,我猜測你大伯當年應該是進入了隱秘戰線工作,至于為什麼至今都音訊全無,我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釋,或許是當年出了什麼意外吧?”

    鄧允泰道︰“不管當年發生了什麼事,大伯已經犧牲估計是改變不了的了,否則這麼多年過去不可能一點音訊都沒有。”

    鄧世榮道︰“算了,不提這事,等你大伯到了百歲之齡,我再為他立個衣冠墓吧!”

    ……

    鏟完山之後,兒女兒媳們便紛紛離開了老家,而鄧世榮則留在村里生活。

    如今,那耶鄧氏新挖的河道兩邊,不僅已經把裝飾用的巨石填上了,就連用來綠化的風景樹垂柳也都已經種上,河水也正式往這條新河道流,已經用不上的原河段,也都填埋好了。

    能有這麼快的速度,自然也有鄧世榮的一番功勞,他去年可沒少動用空間能力暗戳戳的往河道兩邊填巨石,加快了族人們填巨石的速度。

    至于銀杏樹暫時只移植了一部分,這個鄧世榮打算分成幾年慢慢移植,不著急。

    還有別墅群以及污水處理廠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基本留在老家的勞力都參與進去,建設進度還是非常快的。

    而鄧氏集團也開始快速發展,原有的康師傅方便面和八寶粥就不用多說了,集團還在鄧世榮的指導下,成立了一家名叫農夫山泉的礦泉水公司,並派出團隊到長白山那邊尋找優質水源,準備著手建立農夫山泉的第一個水源基地。

    另外,王老吉涼茶的配方也在改良當中,還有康師傅冰紅茶也在研發當中。

    再加上還要在南寧修建鄧氏集團的總部,哪怕現在鄧氏集團的收益非常不錯,但擁有的現金也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開支。

    不說別的,單單是長白山的那個水源基地,想要搞起來就要投入至少幾個億乃至更多資金。

    當然了,這個可以分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倒也不用一次性投入這麼多錢。

    但是,建設鄧氏集團,那也是一筆非常大的投入。

    雖說這個集團總部,只是臨時用一用,頂多過個十多年,等鄧氏集團真正發展壯大了,就要更換新的總部,但這總部的建設也不能太馬虎。

    畢竟要用十多年呢,該有的氣勢還是要有的。

    于是,資金不足的鄧氏集團,就只能向銀行貸款了。

    對此,銀行是求之不得,因為像鄧氏集團這麼優質的企業,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都是銀行最好的合作對象,把錢貸給這樣的企業,就兩個字——放心!

    ……

    留在老家的鄧世榮,也沒有閑著,他整天騎著摩托車四處逛,今天去白平村,明天去漢和村,後天去那青村。

    總之,就是到處逛,每到一條村,都會購買該村的雞鴨鵝以及雞蛋鴨蛋鵝蛋之類的,甚至連各種新鮮的青菜他也買。

    這些雞鴨鵝,全都要那種養了一年以上的,甚至養的時間越長他越喜歡。

    還有大魚、黃鱔、田螺、黃牛、山羊、田雞、各種新鮮水果甚至大米,他也要買。

    在接下來的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鄧世榮不僅僅在雙旺各條村跑,還到龍潭、沙陂、松旺等鄰近的鄉鎮跑,無一例外都是收購這些東西。

    鄧世榮這麼做,自然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以後的食品安全著想。

    到了後世,最讓國人心痛又無奈的,就是食品安全的問題,在市面上真的沒幾樣食品是真正安全的,要麼是農藥殘留,要麼是蘊含各種激素,要麼是有致癌物。

    總之,能讓人放心吃的食品,是真的沒幾樣。

    大人吃了或許影響還沒有那麼大,但小孩子吃了這些有問題的食品,然後各種問題就來了。

    對于這些,鄧世榮肯定是管不了的,他能做的就是趁現在鄉下食品都是無公害的時候,囤積夠他們家一輩子吃的,到時別人他管不著,但自己家人還是能夠吃上放心食品的。

    就在鄧世榮在老家的鄉鎮來回奔波收購食品的時候,遠在福建福清縣的鄧允衡,迎來了他這輩子最大的一次機遇。

    上面下達了文件,福清撤縣,設市,即日起成為了縣級市),直接歸省城管轄。

    這一次的變化,其他人的行政級別倒是沒變,但作為福清縣太爺的鄧允衡,則借助這一次的天大機遇,跨越了處級這個原本還要再奮斗兩三年的級別,直接入常了。

    一躍成為了全國最年輕的副廳。

    這樣的變化,別說其他人沒有想到,就連鄧允衡自己,也是萬萬沒有想到。

    無數人羨慕得眼楮都紅了,別人拼死拼活都上不了一個台階,結果鄧允衡什麼都沒做,就直接躺贏了,登上了不知道多少人奮斗一生都上不了的台階。

    如此巨大的機遇,誰看了能不眼紅啊?

    不過這種事情,不管怎麼羨慕怎麼嫉妒都沒用。

    人家趕上了這趟快車,那是人家的本事+運氣,不管從事哪個行業,運氣都是相當重要的。

    ……

    ps︰感謝各位親戚的打賞和月票。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回1980去享福》,方便以後閱讀重回1980去享福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回1980去享福第393章 鄧允衡,全國最年輕的副廳!並對重回1980去享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