𩣑威四海

第242章河西走廊戰略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逍狸神 本章︰第242章河西走廊戰略

    從劉徹的話語和神情看得出憂患意識,劉章沒什麼好擔心的。

    因為他了解未來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朝周邊的強國只有匈奴。

    其他的王國不足為懼,羅馬距離漢朝很遠。

    派軍遠征需要大量物資供給。羅馬根本無法征服西域一些強國。

    西域諸國背後依靠著匈奴,這個時期漢朝國力不斷上升。

    再過幾年,漢朝就能達到國力最巔峰。

    這個時期,羅馬還在進行軍事改革。

    “你們要對周邊的牆體保持警惕,切不可輕敵大意。”

    劉徹沒有太輕視對手,要做好防備。

    國與國之間會結盟,也有可能會背刺。

    “西域諸國是匈奴的附屬國,匈奴可以從這邊獲得很多優質馬匹。而我大漢缺少大量優質戰馬,你可有好想法。”

    這是劉徹給劉章出的考題,匈奴版圖很大,控制的人口可不少。

    有不少王國臣服于匈奴,東邊有衛氏朝鮮和扶余等國暗地里幫助匈奴。

    尤其是衛氏朝鮮,他本就是漢朝的諸侯國。

    他們的談論重點還是放到了匈奴這邊,他緊盯著西域那塊地。

    西域距離漢朝有點遠,西域那邊盛產千里良駒。

    那邊也有天然牧場,張騫回來之後也向他講述過西域那邊的風土人情。

    西域的地理優勢,這個時候西域那邊水草豐茂。

    並不是兩千多年後的沙漠戈壁,西域那邊河流縱橫。

    很適合種植農作物,劉徹本就計劃打通西域。

    切斷西域跟匈奴的聯系,那就想听听劉章有什麼想法。

    “只要將這里打通,這里是河西地區。一旦被大漢拿下,在這里建造軍事要塞,就等于卡住了匈奴的咽喉。”

    劉章指著河西走廊,他所指的位置是很關鍵。

    河西走廊有著很高的軍事戰略價值,河西走廊猶如一條狹長的絲帶。

    每隔一段距離,建造一座城。進可攻,退可守,可以在各要塞中存儲物資。

    成為漢軍的補給站,有利于漢軍遠征作戰。

    “打通西域之後,跟一些友好的王國經商。從他們那里購買大漢沒有的商品,對于那些不友好的王國,采取武力措施。”

    劉章主張武力和和平手段並用,這樣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西域諸國中也有些王國對漢朝友好,只是礙于匈奴的強大實力。

    他們不能表現得太明顯,他們也想跟漢朝貿易往來。

    劉章拿著細木棒指著河西走廊,從隴西派軍出發。

    雖然匈奴現在佔據著河西地區,拿下來並不難。

    “你繼續說。”

    劉徹讓劉章繼續說,拿下河西走廊也是他的計劃一部分。

    “打通河西走廊,要做好充足準備。而且戰必成功,這關系到大漢未來的軍事戰略部署。”

    劉章不僅是根據歷史發生的事情,對河西之戰了解一些。

    他也仔細研究過地圖,也讀過一些兵書。

    再結合實際戰爭。就有了自己的見解。

    河西走廊必須打通,掐斷匈奴與西域的聯系。

    這就等于斷其一臂,若是能控制住東北地區。

    匈奴就會被孤立起來,為接下來的大決戰提供有利條件。

    “若是匈奴失去了西域和東北區域的支援,匈奴只剩下漠南草原這一塊。漢軍可以從三個方向逐漸縮小匈奴的活動範圍,從而消除匈奴對大漢的威脅。”

    雖然草原面積很大,但匈奴各部族比較分散。

    漢軍從東西中三路向北推進,雖然不能做到地毯式搜索。

    匈奴也跑不掉,他們只能不斷向北退縮。

    “若是匈奴失去了漠南草原,他們唯一的退路就是漠北。這里有一片沙漠,越過沙漠就是一片苦寒之地。”

    那里寒冷時間較長,在那里生存很艱難。

    把匈奴趕到漠北,漢朝也會有不小的損失。

    漢朝最大的優勢,可以休養生息,減少對外作戰。

    而匈奴一旦失去了漠南草原,人口就會銳減。

    削弱匈奴的目的就達到了,匈奴就不能頻繁地在漢朝邊境劫掠。

    “一旦把他們趕到漠北,在漠南草原留下一部分漢軍防備匈奴再南下。”

    劉章的提議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建立北方三道防線。

    防止匈奴狗急跳牆,因為他們失去了適合生存的環境。

    他們肯定會孤注一擲,說不定還能有一線生機。

    沒有了充足的食物,他們只能通過劫掠獲得物資補給。

    漢軍騎兵設定固定的巡邏路線,一旦匈奴來了,立刻采取有效措施。

    漠北之戰之後,一段時間內,匈奴不足為懼。

    一旦匈奴來了,周圍的漢軍可以過來支援。

    “我們要做的就是消耗匈奴人口,也要珍惜漢軍的生命。提升他們甲冑的防護,人命比什麼都重要。”

    甲冑或者其他物質損耗,可以再造。

    人若是沒了,那就真的沒了,那損失可就大了。

    所以要重視漢軍的甲冑防護,武器夠先進了。

    有些漢軍沒有配備甲冑,制作衣服甲冑至少要半年左右。

    將軍穿著的甲冑甚至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做好,一副甲冑的成本太高。

    一般只裝備給漢軍的精銳部隊,大多數漢軍穿著防護力低的皮甲。

    劉章想到了制作紙甲,紙甲防護力還是不錯的。

    只要不是大火攻擊,對漢軍構不成威脅。

    當然,在制作過程中浸泡防火的藥水。

    “臣想到了用紙做甲冑,可以制作幾幅出來。進行試驗,若是可行,配備給漢軍。”

    紙甲可代替鐵甲,鐵甲也有其優勢。

    劉章有著成熟的制作紙甲技術,紙甲的制作成本要比鐵甲低一點。

    其防護力也不弱,紙甲在水中有著不小的浮力。

    “只要陛下允許,臣讓工匠去做。尚方署有現成的材料和工具,讓大部分漢軍能穿上紙甲。”

    “大漢各地武庫有不少鐵甲、皮甲足夠配備漢軍了,紙甲的防護真的那麼高?”

    霍去病有點質疑,听劉章意思,漢軍中部分人分配不到甲冑。

    “紙甲的防護也是有的,等做出來之後。可以進行試驗,若是可行,可進行大量制作。”

    制作紙甲的時間和成本要低一點,可以快速補充鐵甲和皮甲的消耗。

    劉章提供的指甲制作技術,可以防火防水。

    還能防火鈍器傷害,劉章有著絕對的自信。

    對匈奴作戰的漢軍能夠配備鐵甲和皮甲,可是後勤運輸人員沒有甲冑穿著。

    他們有可能會遭到匈奴騎兵的襲擊,就是考慮到他們的安全。

    “這些指甲可以給運送糧草的人穿著,他們在運送糧草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敵人襲擊。”

    劉章了解到漢朝常備軍八十多萬,各種材質甲冑有三十多萬副,擁有戰馬三十萬匹。

    也就相當于十萬騎兵的配備,各種武器不計其數。

    三十萬副甲冑制作與維護,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紙很便宜的,可能制作成本只是鐵甲的三分之二,皮甲的三分之一。

    只要有足夠的縴維材料,可以制造出很多的紙甲。

    劉章並沒有說漢軍甲冑數量不足,以免劉徹听了不高興。

    “制造鐵甲和皮甲時間太長,紙甲是用來作為應急補充。”

    劉章還是有必要解釋一下,他也考慮過要不要制作棉甲和藤甲。

    這些甲冑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

    “這段時間你就讓工匠做出幾副紙甲,若是達到實戰標準。可以大量制造,用作漢軍甲冑臨時補充。”

    漢軍穿的鐵甲和皮甲平時就有損耗,制作時間太長了。

    一旦有大規模戰事,甲冑不能及時補充。

    這會給漢軍造成不小的傷亡,劉章之前說得對。

    人命才是最重要的,像這些物資損耗。

    漢朝的人口才三千八百多萬,听起來很多。

    實際上能參戰的壯年估計也只有五百到八百多萬。

    漢朝常備軍也不足百萬,因為漢朝的財政有限。

    能夠維持龐大的軍費支出極限,只有一百萬人左右。

    一百萬漢軍每天的各種糧食消耗就是天文數字,百姓也要吃飯穿衣。

    最近幾年天災不斷,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𩣑威四海》,方便以後閱讀𩣑威四海第242章河西走廊戰略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𩣑威四海第242章河西走廊戰略並對𩣑威四海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