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二百一十六章 隱世高人,群賢匯聚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隱世高人,群賢匯聚

    關于建立學校這件事,秦也算是謀劃許久。

    自從昔日諸葛亮提起之後,他便細細思考。

    要想普及教育,學校當然是要建立的,不過若只是一所貴族學校的話,完全沒有那麼麻煩。

    既然要建,那他就建立一所新式大學,效仿以後的燕京大學,招天下名師入學校擔任教授。

    其中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都是他想要請來的教授人選。

    因為這三人與一般的經學大師不同,教導的可都是一些極為實用的知識。

    畢竟荊州叫得上名字的大才,或多或少都與這三位有關系。

    而今天一見黃承彥,他就知道自己這一次算是來對了!

    要想建立新式學校,這些隱士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

    可他一番誠摯的話語雖然讓黃承彥心動,可終究只是空口白言,沒點實際的東西。

    黃承彥想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道︰

    “老夫雖在荊州隱居,卻也听過秦君手段!”

    “料想憑秦君由此,建立一所學校卻也不難。”

    “只不過按秦君設想,這學校中當有諸多教授,如今僅憑你我兩人,如何可成此校?”

    “不是老夫不信秦君,自是如此空口白言,卻難叫老夫信任。”

    秦見他這般,自是微微一笑道︰

    “若依黃公此言,則儒家當不至于今日!”

    “須知萬事開頭難,難便難在知而行之。”

    “吾觀天下能成事,當皆先有其心,後有其行,只需心性堅韌,持之以恆,則未有不成之事也!”

    “昔日孔子傳道,先有其道,而後有弟子。”

    “如此開枝散葉,方有當今儒學之盛。”

    “若孔聖傳道之時,只因吾道甚孤,便即知難而退,則儒學當歿矣!”

    “及至如今,此校如我所想,先有黃公。”

    “黃公若有此心,自當與我助力,而後再有群賢,方可得建。”

    “黃公豈可因我言之無物,而拒之門外?”

    黃承彥听得這話,頓時撫須大笑道︰

    “當真好一張利嘴,不怪我那妹夫如此惡之!”

    “便算老夫認了此事,不知秦君又欲延請那些人前來治學?”

    秦見之如此,自是微笑道︰

    “除黃公之外,尚有龐德公、司馬德操、華子魚、管幼安、邴根矩、鄭文公、張公儀等。”

    “這是我軍學校建立所需第一批教授,日後還會招募。”

    “不知黃公以為彼等可否為我學校教授?”

    黃承彥一听,自然又是低頭暗思不已,秦說的這幾個倒也都是一時名士。

    可龐德公和司馬徽是他好友,這兩個未必能去。

    華子魚便是華歆,正在擔任豫章太守,管幼安叫管寧,邴根矩叫邴原,都在遼東隱居。

    只有鄭文公鄭渾、張公儀張範在劉備麾下做事。

    也就是說,秦說的七個人,起碼有五個都不一定會在。

    但秦這個人說話肯定有譜,不會亂說,這麼承諾必然有其依據!

    思慮之間,他抬起頭來又問道︰

    “便算司馬德操與龐德公遠去,秦君又準備如何招募華子魚、管幼安、邴根矩三人?”

    “這三人並不難招,只需叫得一人前來,群賢便將匯集與我淮南之地!”

    “我說此人,黃公必定相識,此人乃關東儒宗,弟子門生上萬。”

    “只需我將此人請來授課,似彼等必當以入我學中為榮!”

    面對秦的言語,黃承彥不由再度一驚道︰

    “秦君所言之人莫非便是鄭玄鄭大家?”

    如此說著,他一時手捻胡須,暗自思慮,要是秦真能把鄭玄請來坐鎮,那這新式學校還當真能建立起來!

    畢竟鄭玄不同他人,不僅是儒學宗師,還精通百家之學。

    即便他們這些人不去,光是一個鄭玄,秦就能把學校給建立起來。

    “可是鄭大家如今正在朝廷擔任大司農,君如何延請入淮南教學?”

    “此非黃公所能知也,總之吾見鄭大家未必真能留在許昌!”

    秦極為肯定的看著黃承彥道︰

    “最遲明年,吾料鄭大家便會告老還鄉,彼時在下自會親自前去邀請!”

    “現在不問他人之意,只看黃公又無此意!”

    實際上現在的鄭玄相對原本歷程也有了一些改變。

    在原本歷程中,鄭玄一到任之後便即辭職,告老還鄉。

    可在這個時間線上,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劉備崛起的原因,讓鄭玄直接和老曹對上了。

    自從當日陳國一別之後,就沒听到鄭老夫子辭職的消息。

    不過在秦看來,鄭玄辭職是早晚的事情。

    因為在曹操的掌控之下,朝廷里面壓根沒有鄭玄可以插手的地方。

    鄭老夫子作為一個忠君愛國之人,絕對容忍不了老曹如此。

    在這種情況下,鄭玄要麼離開,要麼和老曹硬鋼。

    而曹操這個人並非那種輕易屈服之人。

    隨著皇權力量增強,老曹很可能撕破臉皮,把皇權按在地上摩擦。

    到了那個時候,鄭玄即便有心也無力改變。

    只要他們把時機把握好,把鄭玄拉到麾下也不是什麼難事。

    現在的關鍵,是通過黃承彥撬動龐德公、司馬徽等人。

    兒黃承彥現在的態度和決定,顯得至為關鍵。

    他這番言語述說之下,黃承彥自是心動不已,想了一會兒,便笑道︰

    “既是秦君誠摯相邀,老夫也不當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眼下學院還未建成,老夫亦不當前去!”

    “不若待得來日學院建成之後,老夫再行動身,如何?”

    見得黃承彥終于同意,秦自也點頭一笑,心道這校長不好當啊,找個老師還要費這麼多口舌。

    不過終究算是說服了黃承彥,雖然這老頭子不願隨行,卻也算他沒白來一趟。

    當下二人又談了一會兒,听說秦還準備去拜訪龐德公等,黃承彥便起身道︰

    “說來我與龐公已月余未見,正當前去拜訪。”

    “老夫可與秦君一道前去訪之!”

    秦一听老黃要去,就笑著表示那感情好,趁著時間還早,咱們一路前往。

    于是一行人便再度動身,朝著龐德公的居所行來。

    不過即是前去訪友,黃月英就不便隨行了。

    眼見諸葛亮才來不一會兒就要離去,這丫頭自然有些依依不舍。

    秦見狀,便對黃承彥笑道︰

    “算起來孔明也將及冠,不妨待此番我等定下江東之後,便相約成了婚事。”

    “不然這般耽擱下去,也不知何日方才可以成婚!”

    黃承彥一听這話,則是似有深意一撫須道︰

    “秦君此言過矣,以老夫觀之,即便此次不成,至多兩三載時間也可成事。”

    “吾那妹夫實非守土之才,早晚需要退位讓賢!”

    見黃承彥如此言說,秦反倒不好接話,只是臨行之前又特地向黃月英將元戎弩的設計圖借來一觀,默默記下之後,方才再次前行。

    這般再度行了二三里路,忽見林木豁然開朗,于山間建著一處房屋。

    黃承彥見狀,便遙遙一指那一處房屋道︰

    “似那山前一家,便是龐氏居所,隔水而望之處,則是水鏡先生居所!”

    “秦君難得至此,可先叫孔明引著至龐家去。”

    “老夫去喚水鏡先生前來一會!”

    如此說罷,他又騎著小毛驢朝著河岸邊上行去。

    秦則是在諸葛亮的帶領下又朝著龐德公的居所行來。

    相較于黃承彥來說,龐氏的居所雖然大了一些,但也是茅草屋。

    秦看著這一間間茅草屋,不由一陣感慨。

    雖然後世對龐德公等人褒貶不一,有說是世外高人的,有說是沽名釣譽的,實際上這些人都十分簡樸。

    就像黃承彥,家中連個僕人都沒有,簸箕壞了不是去買,而是自己動手。

    又如龐德公,人家是真的在下地種田。

    不僅自己種地,還帶著兒女一道種地,直到最後,甚至隱居鹿門,再也不出山。

    這種人在魏晉之時顯得異常的多,但相比竹林七賢的消極避世,龐德公等人則是真的隱世高人。

    思慮之間,他們便行到了龐德公家門口。

    照例還是諸葛亮上前叫門,便見一個村漢一般的男子探出頭來,看是諸葛亮,便親熱叫道︰

    “孔明自何處來,怎的不先知會一聲!”

    這人便是諸葛亮的二姐夫龐山民了。

    諸葛亮見是姐夫,便對示意了一下身後的秦道︰

    “乃因先生聞得龐公之名,今日特來拜訪。”

    “不知龐公可在家中,能否為先生引薦?”

    龐山民听得這話,便看了秦一眼,笑道︰

    “可不巧,這幾日田間鳥雀甚多,父親驅趕去了,為兄正在家中織網!”

    “既是貴人前來,且先入家中,待我去喚父親回來!”

    秦見他這般熱情,又連道有勞,隨之在他的引領下又進了龐德公家中。

    由此也見了諸葛亮二姐一面,只見其人模樣與諸葛亮三分相似,打扮就如普通農婦。

    听著秦便是她大哥口中的貴人,又連忙上前謝禮,秦連道不敢。

    不過孔明二姐一听眾人還要去臥龍崗,便對其道︰

    “何須費那些事,既是到得家中,便于此歇息。”

    “公公也是好客之人,安肯放先生離去?”

    “汝且去喚大兄下來,一路在此吃了夕食再言!”

    諸葛亮一听也是如此,論起規模,他的草廬還比不上龐德公家中,可招待不了太多。

    于是他又忙趕著天色未黑,急忙上了一趟臥龍崗,又把諸葛瑾給找了過來。

    時隔半年未見,諸葛瑾一見秦,就顯得有些激動。

    實際上他來這里半年,日子過得也是頗為寡淡,哪有在秦麾下干事充實。

    但因為諸葛玄是他叔父,又對他家有大恩,于情于理,他都要在這里盡盡孝心。

    由是見得秦,他便連忙問起了壽春之狀。

    秦見得麾下故吏,自然也是欣喜,見他發問,便道︰

    “壽春一切皆好,只慮如今孫策犯難,故欲伐之!”

    “吾此番前來出使,便為此事而來!”

    “不過終究少了子瑜,麾下少有干才,還望子瑜早些返回才是!”

    諸葛瑾一听秦要討伐江東了,心中自是急不可耐,恨不得馬上回到秦麾下。

    但終究孝道為先,只得表示身為長兄,當再守滿一年孝才能返回。

    左右諸葛家已經在劉備麾下扎根,他準備連帶堂弟和三弟一道帶去淮南。

    秦听著諸葛瑾這意思,又忙問其堂弟姓名。

    結果諸葛瑾直接表示,他堂弟名叫諸葛誕。

    秦聞之,心中自是暗驚,暗道這回可好,他本來只是想要諸葛兄弟。

    現在陰差陽錯,魏蜀吳龍虎狗三兄弟算是齊活了!

    相比諸葛亮諸葛瑾兩兄弟,這諸葛誕也是一個人才,只不過就是年紀小一些,還不能大用。

    當下他自是對諸葛瑾表示,都來都來,一家人就得整整齊齊的。

    二人說話之時,屋外又響起了一陣笑聲,原來是龐德公、黃承彥、司馬徽這哥三路上遇到,一路返回家中。

    一時間龐家這一間屋內已是群賢匯聚。

    見得這等景象,黃承彥索性又對諸葛亮道︰

    “難得此地如此熱鬧,再去將汝那一眾好友喚來,今夜好生論道一番!”

    諸葛亮听著,只得暗自叫苦,又匆匆行出了屋中。

    直到傍晚之時,又將石韜、孟建、崔均、龐統、龐林等人叫了過來。

    看著這一屋子的人才,秦自是心中喜悅。

    什麼叫精華,這就叫精華,若是劉表請了這一群人前去,他怎麼也不至于給劉表甩臉色了!

    當下他便不再端著,好生與眾人結交了起來。

    如此直到夜間,便收到了劉表傳來的消息,讓他明天再度入府內會見,商議出兵之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一十六章 隱世高人,群賢匯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一十六章 隱世高人,群賢匯聚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