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二百一十二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二百一十二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

    針對收徒弟這件事,秦歷來慎之又慎。

    因為古代師徒關系遠比後世要來得親密。

    正是天地君親師,除了親生父母,便是師傅最為親近。

    徒弟犯錯,師傅便有連坐的職責。

    他不收諸葛亮,一是出于自己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諸葛亮年紀不小,沒必要拜他為師。

    除此之外,他雖然廣授知識,卻從未收過徒弟。

    故而現在面對劉先的提議,他便不由一陣猶豫。

    一個足夠有資質的徒弟,確實很吸引人。

    可如果心術不正,以後犯事多半要牽扯與他,這自然也有風險。

    如此思考了一會兒,他便對劉先笑道︰

    “子方六歲,心性未定,難以進學,不妨等日後再言此事!”

    劉先自不知秦所想,見其沒有拒絕,還以為秦嫌棄周不疑年紀太小,索性笑了笑將話題引向了別處。

    由是二人便一路朝著傳舍方向行去。

    同一時間,在秦離去之後,劉表便將眾人聚在了一起開會。

    主題自然是討論秦剛剛提出的條件。

    劉表看著眾人,便直接開口問道︰

    “諸位以為方才秦所言,我軍可能應否?”

    他一說罷,蔡瑁便起身搖頭道︰

    “使君切莫引秦之言而松懈,須知劉備軍眼下已成大患,便是曹操也難以治之。”

    “如今我軍雖有荊州八郡,可終究地廣人稀,不比淮南稠密。”

    “兼之眼下南方張羨蠢蠢欲動,我軍自顧尚且不暇,若再容劉備取了江東,則我軍便有覆滅之危!”

    “秦所言雖不須我軍出兵,可助他糧草、船只,便可解難。”

    “但他在淮南收的大量難民屯田,又建工坊收斂大量錢財,孫策如何能是對手?”

    “若是助力如此,反倒比我軍出兵危害更大!”

    龐季听聞此言,亦是起身道︰

    “在下之見與軍師相同,不能輕易助劉備糧草船只!”

    劉表眼見二人反對助力,一時又看向了蒯良蒯越兄弟道︰

    “德、孝禾皆不贊同,不知二位又是何等看法?”

    蒯越聞之,即對劉表拱手道︰

    “依在下之見,當前難處不在于我軍是否同意。”

    “而是劉備對我軍是何等態度問題!

    “方才秦提了此事,不是在夸口何事,而是在告訴我軍淮南現在的底蘊。”

    “先不說此番天子詔令之事,便說假如我軍絲毫不與助力,劉備能否獨立滅掉孫策?”

    “顯然,劉備現在已有此能!”

    “就如秦所言,劉備軍現在兵力如此之多,卻是降卒佔據大半。”

    “劉備軍還未增兵,就有雄兵十數萬!”

    “兼之眼下屯田、築工坊等事,一旦擴軍,數月之間就能多上雄兵數萬。”

    “比及江東,孫策雖據千里沃土,其兵卻僅有數萬。”

    “其地廣人稀,雖據百萬之眾,卻難養起太多兵力。”

    “若劉備一心要滅了孫策,即便我軍不助,今年不滅,明年又當如何?”

    “明年不滅,後年又當如何?”

    “所以秦方才之意,乃在于告訴我軍,無論我軍出兵與否,江東都不是淮南對手。”

    “故而我軍要想平衡,唯一辦法是資助孫策,而非按兵不動。”

    “但眼下天子詔令在前,我軍不能資助孫策。”

    “同樣,孫策與我軍有大仇,我軍也不當資助孫策。”

    “既不想資助孫策,又不想與劉備軍為難,那唯一的途徑,就是資助劉備軍!”

    “現在與劉備軍示好,尤然不遲!”

    “此即秦方才所言潛藏之意!”

    面對劉表的問話,他並沒有說出自己的意見,而是劉表分析秦的意思。

    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可其話語之間,也偏向了資助劉備軍。

    與之相對,蒯良在思考了一會兒,也開口道︰

    “吾與異度之意相似,劉備終究以仁義為本。”

    “與劉備軍交好,好處多于壞處。”

    “既不能資助孫策,那我軍現在便只有先行示好劉備一途!”

    本來他們兄弟兩個是不想對這件事插手太深的。

    可秦方才的話卻讓他們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淮南戰爭潛力遠遠超過江東。

    唯一的困難就在于水軍擋路,沒法直接南下。

    而這個困難不是永久的困難,會隨著劉備軍的發展而被消除。

    現在他們是可以裝死不理,可一旦等劉備軍發展起來,那奪取江東之後,下一個鐵定就是荊州。

    你不趁現在討好劉備軍,難道要等到以後人家打到門口再討好麼?

    荊州是如此,他們這些世家同樣是如此。

    故而僅僅是一瞬間,蒯氏兄弟就達成了一致,決定幫秦一把。

    他們作為本土士族,必須要為自己留一條退路。

    不過他兩兄弟這番話語,自是惹得劉表有些不悅道︰

    “若依二位之言,秦如此無禮,老夫還需特意交好劉備不成?”

    兩兄弟聞言,互相看了一眼,皆是拱手道︰

    “此事當憑使君自決,我等不敢越權!”

    劉表見他哥倆和稀泥,心中便是越發不滿,可又不能直接表露,只能沉聲道︰

    “罷了,爾等先行退下,待吾細細思慮再議!”

    眾人聞之,紛紛起身離去,獨有蔡瑁被劉表留了下來。

    直到左右無人之時,劉表方才問蔡瑁道︰

    “如今劉玄德來勢洶洶,蒯良蒯越必懼劉備之勢方才如此。”

    “眼下之局,德與我言之,到底該如何是好?”

    蔡瑁听聞此言,就知道劉表心中也很糾結,他考慮了一會兒,便沉聲道︰

    “依瑁之見,此或是使君觀察眾人之機!”

    “劉備在外,又無水軍,不足為懼。”

    “但慮我軍麾下有人內通,助秦行事。”

    “不妨先拖他兩日,看看秦交結何人,來日方便問罪!”

    “至于助力劉備之事,眼下不行不可,或可派遣一支兵馬前去,出工不出力,即可保我軍無事,又能保劉備難以得勝!”

    劉表听著這話,自是點了點頭,可隨之又問道︰

    “德以為,若有朝一日,劉備與我軍相爭,我軍可能自守?”

    蔡瑁見狀,頓時心神一異,暗道劉表莫非是被秦給嚇住了,當下他便連忙表態道︰

    “但叫我軍麾下將士一心,劉備雖雄軍十萬,亦難犯我荊州之土!”

    一番答話之後,劉表方才滿意的一笑道︰

    “有德此言,吾心便安矣,非吾懼劉玄德,為慮彼等為其恐嚇!”

    “既是德尚且不懼,吾又有何懼之?”

    說著,他便勉勵了蔡瑁一番,又讓蔡瑁退下。

    蔡瑁一路行出府來,便在細細思慮當前的形勢。

    實際上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對是錯,但他知道蔡氏已經和劉表綁在了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懼損,不能再像蒯氏這般三心二意。

    至于以後的事情能怎樣,他也無法肯定,只能先保證現在。

    思慮之間,他的車駕一路朝著蔡府方向行來。

    結果一直府內,便見下人來來往往,忙碌不止。

    見此情景,他頓時一陣奇異,忙抓住了一個下人問道︰

    “爾等在此忙碌何事?安得如此陣仗?”

    那下人一听,便直接告知蔡瑁,說是府內有一個秦君來送拜帖,蔡諷準備張燈結彩,好生招待。

    蔡瑁聞言,頓時大驚,心說整個襄陽還有那個秦君!

    除了這個陰魂不散的秦還能有誰?

    虧他剛才還勸劉表防備秦勾結世家,沒想到秦竟然會將手伸到他家里面!

    而他爹居然還收了秦拜表,準備好生招待。

    思慮之間,他急忙踏入蔡府之中,便見他爹蔡諷正坐在堂中招待諸葛亮。

    見得此狀,他便邁入了府內沉聲道︰

    “父親,孩兒听聞秦送來拜帖,欲拜會父親,不知可有此事?”

    他的突然到來,自是驚得蔡諷和諸葛亮紛紛扭過頭來。

    蔡諷一看是他,便皺著眉頭訓斥道︰

    “豎子,不見孔明在此?現在雖未成婚,卻也算汝佷婿,安得一聲不問?”

    他一說完,諸葛亮便對蔡瑁行了一禮道︰

    “小佷孔明,見過舅父!”

    蔡瑁見此,眉頭一挑,點了點頭便道︰

    “孔明,先出外等候,待吾與父親說些家事!”

    諸葛亮一看,便知蔡瑁心中所想,當即起身便要退去。

    可蔡諷一見此狀,就沉聲道︰

    “孔明又非外人,汝有何事說不得?”

    “且莫管他,孔明便在此處,老夫倒要看看他能說何事!”

    諸葛亮听著,又停下了腳步,立在當場。

    蔡瑁見蔡諷這般模樣,一時就沉聲道︰

    “父親,非是孩兒無禮,孔明雖與咱家有親,可如今已出仕淮南,與那秦同屬外臣!”

    “如今秦出使而來,正為相談國事,何以父親便要會見?”

    他現在自是滿心疑惑,搞不清自己父親是個什麼想法。

    明知道秦和諸葛亮身份特殊,劉表又不喜歡,怎麼還要往家里面領!

    難道真要引得劉表忌憚他蔡氏,蔡諷才高興不成?

    他這話一出,諸葛亮便直接對蔡諷一拱手道︰

    “蔡公,小子本是小輩,不當听此,當先告退!”

    蔡諷看他主動告退,這才點頭笑道︰

    “吾知孔明今非昔比,自去忙碌!”

    “且回去告知子,也莫等明日,今夜便即前來即可,老夫就在府內等候!”

    諸葛亮听著,再度拱手,退了三步,方才轉身而去。

    待得諸葛亮離去之後,蔡瑁便想發問,不料蔡諷卻先開口道︰

    “逆子,與老夫跪下!”

    要說蔡瑁也是當爹的人,但面對蔡諷的訓斥,卻一句話都不敢反駁,直接跪到在地,沉聲道︰

    “敢請父親訓斥!”

    蔡諷見之如此,神色方才放緩,沉聲道︰

    “依汝之言,老夫欲見秦,有何罪也?”

    蔡瑁聞言,自然而然道︰

    “孩兒方才已經言明,秦乃是外臣,不可私見......”

    “住口!豈言此大逆不道之語!”

    他話沒說完,便被蔡諷呵斥道︰

    “如今天子尚在,國無二國,爾等皆是漢臣,豈言內外?”

    “莫非劉景升在荊州欲行大逆不道之舉,汝也欲輔佐他僭越?”

    “似汝這般行事,我蔡氏早晚必亡于汝之手矣!”

    蔡瑁听著這話,一時心道蔡諷迂腐,但又不敢說,只得再道︰

    “父親何以言此,使君並無絲毫僭越之意啊!”

    而他此話一出,蔡諷便將拐杖狠狠地往地上一杵道︰

    “當真以為老夫不知劉景升之意?其中豈無爾等煽動?”

    “老夫本已年邁,不願過多操持家事,不料汝之不惠,甚至于斯!”

    “袁公路至今尚且尸骨未寒,爾等欲效袁公路之故事否?”

    “真以為劉景升能護我蔡氏長久不成。”

    “此人已是自身難保,汝怎的還無一絲覺察!”

    眼見蔡諷越說越激動,蔡瑁不由心中一沉,暗道他父親雖然老邁,眼光卻是不差,莫非是看出了什麼跡象?

    “孩兒不智,敢請父親示下!”

    蔡諷見他如此恭敬,方才正色道︰

    “依汝之見,劉景升與那劉玄德何如?”

    蔡瑁思考了一會兒,抬頭答道︰

    “或在仿佛之間,難評一二!”

    “荒謬!劉景升豈能與劉玄德比?”

    蔡諷猛地一杵拐杖,便沉聲道︰

    “劉景升者,吾視之若豚犬爾!”

    听得此聲,蔡瑁的身子猛然一顫,不敢置信的看向了蔡諷。

    這話也是能說的?雖說您是老丈人,可也不帶這麼侮辱女婿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一十二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二百一十二章 淮南底蘊,丈人罵婿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