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建立情報機構這件事,在漢末之時,可以說沒有人比秦 更專業。
實際上情報機構的問題,在歷朝歷代皆有,只不過受限于資源和需求,使得歷朝歷代的情報機構皆有不同。
遠在西周之時,就已經設立士師掌管邦諜之事。
直到戰國時期,各國分立,養士的習慣使得情報機構發展快速。
到了秦朝,已經出現了專門的諜報機構,只不過名焉不詳,後世便虛構出了一個黑冰台。
真正意義上有名字的諜報組織,是漢武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搞出來的繡衣執法。
在情報史上,老曹首創了校事制度,算是創造了特務機構的先河。
自老曹創校事之後,各朝各代的情報組織越發壯大,南北朝有候官,唐朝察事,宋朝皇城司,明朝錦衣衛,制度逐漸更新換代,推陳出新。
秦 在老曹麾下之時,便將校事與後世的錦衣衛相結合,打造出了一個周全的情報機構。
這個機構又分為三個部分,一個為軍事所,一個內事所,一個外事所。
軍事科類似于軍隊之中的糾察隊,不僅有名義上的糾察,各軍之中還安插了暗哨,用以防備麾下將士作奸犯科,有通敵情節。
內事科則是在他們屬地之中,大量建立分部,不斷收集勢力內部的情報。
外事科即負責在各地安插情報人員,這些人可能是農夫,可能是行腳商,也可能是城內小販。
除此之外,還養著大量線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無所不包。
一旦獲取消息之後,這些人便會通過各種信號發至城外的聯絡點,然後派專人將情報送到許昌。
由是只要是他們設立情報點的地方,老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收到消息。
之前他之所以能逃出曹操麾下,一個是因為他提前準備了逃走的辦法;
另一個就是因為他掌握了老曹情報機構的內情,並且可以加以利用,放出各種假消息。
不然的話,就憑他的身份,恐怕還沒逃出潁川,就被人抓了。
而現在劉備的情報組織,在他看來,就跟沒有一樣!
如果任何消息都要靠自己主動去探,那這個情報組織的作用就少了大半。
在知道了詳細狀況之後,秦 便將諸葛亮和劉曄叫了過來,和簡雍一起制定新的情報組織構成。
正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別說現在諸葛亮就在眼前,那效率自然極高。
僅僅只用了一天,一個全新的情報組織——監察司便即脫胎而出。
這個監察司,類似于秦 之前所立的機構,同樣結合了後世的情報經驗,以監察司為情報中樞,設立監察正使一人和監察副使二人。
監察使麾下,分為察事、校事、刺間、巡查、密探、審訊等六個部門,每個部門設置正副監察官。
相較之前秦 設立三個部門,他又增加了察事和巡查、審訊三個部門。
察事,自然是類似于紀律檢查的存在,專門負責監察各部門的貪腐問題,直接對劉備負責。
巡查,則是針對敵軍的細作而設立,專門巡查各個城池,防止敵軍細作滲透!
審訊,顧名思義,就是增加的特別審訊部,負責審訊所查所舉之人。
而情報組織的人選,除了他們的細作營之外,全部由軍隊之中選拔。
如此定下之後,秦 便將組織架構拿到了府內給劉備觀看,並且向劉備推薦了兩個人。
這兩個人便是之前劉勛麾下門客兼謀士董乾和小吏周條。
在劉勛被擊敗之後,這兩人人就進入了秦 麾下當做軍中小吏。
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觀察,秦 發現董乾、周條這兩個人很細心,是兩個當情報人員的好苗子,只不過之前他一直沒時間任用。
現在開始建立情報機構,自然要任用起來。
劉備在看了情報組織的架構之後,又見了董乾一面,心中頗為滿意,不過又有些擔憂道︰
“設立監察司之事吾已觀之,屬實可行!”
“但慮此部建立之後,恐怕我軍麾下眾人懼之!”
身為人君,他自然希望能探知麾下人的詳細情況。
可他這人不喜歡猜忌屬下,也害怕屬下生異心。
一見秦 設立的部門有監察自己人的察事和校事,他就擔憂會引起麾下人的不滿。
畢竟老曹設立的校事,名聲就不怎麼好。
在老曹軍中,甚至流傳有不畏曹公,但畏盧洪;盧洪尚可,趙達殺我之語,可見麾下將官之畏懼。
他若是依照設立這種機構,會不會影響麾下臣子的看法?
秦 聞此,自知劉備所想,便對其道︰
“吾自知明公仁慈,不願行猜忌之舉,然則亂世需用重典!”
“似當前我軍所用主政之人,如劉元穎、袁耀卿、孫公 等人,皆清廉之士,自然無須擔憂。”
“然則眼下我軍橫跨五郡六十余縣,難保所舉之人皆清廉可用。”
“須知我軍仁名獲取不易,似督郵巡縣之舉,難免貪腐成患,致使麾下官員作奸犯科。”
“明公如今以州郡事煩,難以觀之民間疾苦,便須設立監察部門,以保證下層清廉。”
“不求爾等一粟不取,只願彼等不壞我軍之名!”
“如若不然,我等居于此地,不知下層官吏如何,長此以往,必成大患!”
別看現在他們的領土不是特別大,但中原人口密集,麾下人口已經超過了兩百五十萬。
隨著勢力越來越大,權力必然會逐漸下放。
他們能保證上層官吏的清廉和效率,可下層官吏就不能保障了。
常言道滅門知府,破家縣令,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現在流民這麼多,如果官府配合士族隱匿人口,那就會導致他們實力越來越弱。
因而情報固然重要,監察同樣重要,現在先把監察工作做好,等到以後穩定大局,才能憑借這股勢力去反腐和制衡士族。
劉備听其言語,沉思了片刻便即點頭道︰
“軍師言之有理,督郵巡縣之制確實陳舊,設立此部正可行事。”
若秦 用其他理由的話,老劉或許還有話說,可一說起督郵巡縣,他就沒話了。
因為督郵官確實已經失去了其該有的職能,若非如此,他劉備也就不會憤而鞭打督郵了。
而隨著劉備這一點頭,其麾下監察司正式開始建立。
為了保證監察司的順利建立,秦 親自擔任了第一任監察使,以簡雍和董乾分別擔任監察副使。
在其指揮下,大量資源被投入了其中,簡雍負責派出細作前往各大主城布置情報網絡。
董乾則負責招募和選拔人手,建立內部的情報網絡。
秦 以新設立的巡查部,開始對壽春進行細作清除。
常年做情報工作,讓他的眼光極為毒辣,尋常細作,像是袁紹、孫策、呂布等人派來之人,只需一眼就能看出真假。
唯一困難的,就是曹軍的細作,這些人接受了秦 的間諜教育,會混在難民與臣屬家中。
對此,秦 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排查,而是先排查那些工坊之內的工人。
結果不排查還好,一經他排查,才發現壽春已經被老曹的細作給滲透了個遍。
幾乎每個工坊的外圍人員,都存在曹軍的細作。
僅是第一輪排查,就讓秦 逮到了二十余人,其中還包含刺客以及死士。
這個結果不僅老劉嚇了一跳,秦 也給嚇了一跳。
心想郭嘉你小子可真不夠意思,你派點探子查消息,偷點技術要點就算了。
這安排刺客和死士在這里是幾個意思?
是準備刺殺老劉,還是刺殺我啊?咱們之前可是好兄弟啊!
因而在發現之後,秦 便將這些細作抓捕,進行了一一盤問。
在這個時代的嚴刑拷打,還是各種棍棒上場,而秦 盤問卻不一樣,類似水刑、老虎凳等刑罰上了個遍。
最終將壽春城內潛伏的一共七十余個細作全部抓捕歸案。
其中不僅包含各個高官府內下人,就連劉備府內都有探子混入。
只有秦 由于府內下人數量不多得以幸免。
在知道此事之後,凡是發現了探子的高官,無不上門向劉備請罪。
劉備則是一一安撫,表示沒事,人抓了就好。
如此說著,他心中自也頗為忌憚,由是又暗中加強城內的防衛。
而另一邊,秦 巡查的消息傳入了許昌之後,郭嘉自是喟然長嘆,將消息報給了曹操道︰
“今秦子 親建監察司,以巡查衛減除我軍細作,日後再想探知壽春信報便即難矣!”
曹操听聞此言,也是一陣哀嘆,心想秦 這小子越發不留手了!
各種陰謀詭計也就算了,現在埋藏在壽春的細作都給端了。
但他對此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秦 是搞諜報專家。
要是秦 想反間,除非郭嘉親自去布置,不然憑他手下這些情報人員,誰能是秦 的對手?
思慮之間,他自是照例對郭嘉嘆氣道︰
“早知如此,當初就當依程仲德之言先行刺殺,即便不可,也當嘗試。”
“如今彼等一概未用,著實可惜啊!”
實際上那些刺客和死士不是郭嘉派的,而是程昱寫信給老曹建議。
自當日被秦 逃脫之後,程昱殺秦 之心就從未斷絕。
于是在知道秦 投入劉備麾下之後,程昱便寫信給曹操道︰
“今聞秦 投入劉備麾下,久之必成我軍之患!”
“其人用兵了得,實難擒之,不妨遣人刺殺,或可一勞永逸。”
老曹見狀,便從麾下親自挑選死士和劍客前往壽春潛伏。
只可惜對于自身防備十分謹慎,自從身份暴露之後,基本車來車送,即便出門,也是一堆衛士隨行,導致他們一直沒機會。
沒想到還沒等機會到來,這些人就被秦 一鍋端了。
要知道這些死士極為珍貴,需要大量錢財培養,死一個少一個。
若是不管有沒有機會都直接動手,那樣起碼能創造機會!
現在這樣被秦 給抓住鏟除殆盡,饒是曹操也有些肉疼。
郭嘉聞得此言,自是暗忖秦 要是這麼好殺,那早就死在潁川了。
程昱的想法是很好,只可惜刺殺終究是下乘手段。
如此暗中想了一會兒,他又對曹操請示,現在秦 抓得緊,準備暫時撤出壽春周邊的細作。
曹操在猶豫了許久之後,決定還是將壽春周邊的細作先撤出。
不然若是再被秦 給端了,那他們就虧大了!
隨著他一聲令下,壽春周邊大量細作被撤出,同一時間,各家細作紛紛離去。
一時壽春城內為之一淨,再也不像之前那般四面透風。
時間由此來到了七月份,壽春城內也迎來了兩樁喜事。
第一個是在華佗的調理下,劉備的夫人糜氏和甘氏竟然雙雙懷上了孩子;
第二件事,便是壽春城內的秦某人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終于要將二橋娶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