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劉備和老曹的真正交鋒,實則只有漢中之戰。
因為劉備大多數時間在曹操眼里都算不上大敵,打不死,但也造不成多大阻礙。
然則在這個時間線上,劉備卻提前了整整二十年讓老曹感受到了什麼叫難啃!
要知道他曹操自七年前入主東郡之後,便是連戰連勝,即便有敗績,那也是因為他太飄或者外因導致。
可現在隨著劉備將腳放在了中原之地,曹操便覺得自己無往不利的軍隊遇到了阻礙。
就如現在的陳縣和新平二城,僅僅只是劉曄和梁習二人,便讓他有種啃不動的感覺。
由此,他問出了這一句靈魂發問,劉備憑什麼能得這麼一些人輔佐?
既然這些人要輔佐劉備,那之前干什麼去了?
難道就是因為秦 投靠了劉備麾下,就讓劉備產生了質變?
對于這一點,老曹有些不能理解!
到底是劉備真有能力崛起,還是秦 硬生生把劉備給扛了起來。
若是前者的話,那有點不符合邏輯。
若是後者的話,那他可就太難受了!
因為這意味著他老曹的崛起很可能也是秦 硬生生推起來的,現在沒了秦 ,他曹操的大旗就不靈了!
故而說著這一句話的時候,老曹看著荀攸的眼神滿是詫異和不理解。
而荀攸看著曹操這幅模樣,便對其一陣搖頭道︰
“明公切不可小視劉備其人,吾聞昔日劉備兵敗之時,程公力勸明公殺之。”
“明公乃尊英雄,不願殺之,反倒與之兵馬錢糧,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
“後秦 不尊明公而去,司空縱不殺之,亦不當使之去。”
“古人雲︰一日縱敵,萬世之患。如今之勢便為這般。”
“但今日之勢,非劉備之能,亦非秦 之力,乃此二敵合之,兼納賢士,由此聚而成患!”
“此絕非一人之功,乃我大漢底蘊如此,朝有梓進,野有遺賢。”
“彼等人欲袁術而不得以用,由是劉備提拔,故而為之所用!”
他自能看出老曹有些懷疑人生,便直接老曹表示,這不是對方的問題,而是你縱容劉備滾雪球把雪球滾大了。
這雖然是在指責老曹昔日不對,但也給老曹表明了一點,劉備雖然厲害,但沒你老曹厲害。
歸根究底,要是你老曹當初沒放過劉備,那這些人才就都是你的!
曹操听聞此言,自是一陣後悔,心想早知這般,當初就該趁著劉備兵敗先把這家伙給噶了!
虧得他還覺得天下太過混亂,留下劉備以後還能有個幫手!
如此思慮之間,他只覺喉嚨干澀,言語堵塞道︰
“眼下劉備已成大勢,悔之晚矣,既是陳縣新平難取,如之奈何?”
荀攸見之,直接便對曹操道︰
“某有三條計策,請主公自擇而行!”
曹操听著荀攸還有計策,自是大喜,急忙問計,由是荀攸便開口言道︰
“只今正值春耕,不當興兵,吾斷定劉備亦不願與我軍為難,可自還軍陳縣,招劉備來見。”
“以當前之勢,與劉備就此劃定疆界,兩家收兵,結為盟友,一南一北,互為表里,此為上策!”
“如不願與劉備結盟,便即撤兵,先返許縣,再取西涼。”
“趁袁紹還未南下,奪雍涼之地以為根基,遷都長安,永絕後患,此為中策!”
“若是不願結盟,亦不願遷都,便可自許縣增兵,棄守南陽諸地,調動曹仁北上,程公南下。”
“與我合軍一處,先取陳國,再奪汝南、沛國,將劉備趕至淮南一地,此為下策。”
“只此三策,上策最佳,乃因劉備此人不比袁術,尊王命而布仁德,只要與之結盟,我軍無論先取徐州還是先取西涼,皆是其時。”
“有此人在南,我軍來日對敵袁紹,也可方便行事!”
“中策其次,不與之結盟,便需先駐重兵于許縣,先圖西涼!”
“劉備要取江東,年內不會與我軍為難,待得西涼一定,遷都長安,則我軍便再無後顧之憂!”
“其下策最急,因劉備眼下已成大勢,淮南雖然受災,陳國卻有糧草輜重。”
“兼之其麾下秦 、劉曄、徐庶等皆智謀之士,又有關張武勇,即便我軍全面進攻,未必便能勝之。”
“相反,若是被劉備拖在此地,讓袁紹、劉表看到機會襲我軍後路,則我軍必入萬劫不復之地,再難復起!”
曹操本以為荀攸有什麼破敵之計,沒想到荀攸建議居然是勸自己退兵!
听罷其言,他便是眉頭緊皺道︰
“莫非公達以為,我軍在陳國已不可圖?”
荀攸見狀,自是一陣點頭道︰
“正是如此,眼下陳縣被劉曄堅守,新平又難取之。”
“劉備援兵未至,我軍便被阻于此地,若待劉備援軍前來,我軍如何與之一戰?”
“此二縣難取,此戰便無利可圖,與我軍態勢計,當以撤兵為要!”
實際上他一直都是反對曹操現在和劉備開戰的!
因為他雖然不了解秦 ,但通過各種側面了解,很清楚秦 做事的風格。
這貨就是一個沒有把握就不會動手的人。
現在的局面看似是他們佔得先機,實際上人家早就已經開始謀劃陳國了。
讓劉曄來助守陳國多半只是秦 的第一步計劃,在此之後,定然還有後手。
眼下他們攻勢被阻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可以說從一開始,他們出兵就很可能在秦 的預料之中。
在這種情況下,局面被秦 牢牢把住,你拿什麼和人家開戰?
故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淺嘗輒止,打得下城池就打,打不下城池就退兵!
這個問題,郭嘉和曹操身處局中,看不明白。
但他身在局外,並不接觸情報工作,自能看得一清二楚!
現在他們試也試過了,打不成,自然就該退兵了。
老曹听聞此言,自是一陣猶豫不決。
實則荀攸說得這些話,他當然也能想通其中道理。
可問題在于,因他之前一時姑息,作視劉備壯大至此。
難道現在,還要作視劉備繼續壯大下去麼?
別的不說,光是這一口氣,他就咽不下去!
想到此處,他沉默了一會兒,便即再度開口問道︰
“公達當真以為,我軍非要撤軍不可?”
這話雖是詢問,卻也是松了口,荀攸一听,便欲再言。
然則這時,忽听一人來報道︰
“鄭康成已至營外,欲求見主公!”
听到鄭玄親自來到了營外,曹操不敢托大,不等荀攸說話,便一路朝著營外行來。
及至營門,便見鄭老夫子正挺著腰板,負手立于轅門之下。
見得此狀,曹操急忙擠出了一副笑臉,忙迎上前道︰
“吾昔日上表天子,特請鄭公出仕,還未曾得見,不知何來也?”
可他一說完,便見鄭玄冷眼質問道︰
“今陳王何罪,而公欲伐之?”
曹操一听,頓時愣在了當場,心想自己也沒打劉寵啊,你老夫子來問什麼?
可他細細一想,便覺壞事!
他一心只把劉備當成大敵,下意識便覺得陳國已被劉備所取。
而現在名義上陳國還是劉寵的封地,他昨天夜里攻打新平之舉,某種意義上來說,便是打了劉寵!
看著鄭玄一臉不善之色,他自是搜腸刮肚道︰
“乃因袁術進犯,吾自伐之,不料陳王遇刺,駱俊又與劉備勾結,阻我王師東進。”
“故欲伐逆賊,非伐陳王也!”
可他這點小心思,哪里瞞得過鄭老夫子,一听這說辭,鄭玄便冷笑道︰
“公所言之賊人何也?駱俊歟?劉曄歟?亦或是劉玄德?”
“吾在此只知袁術為賊,欲刺陳王而謀其國。”
“似駱俊、劉曄等,皆忠心盡職,無一絲逆反之舉。”
“劉玄德乃豫州牧,官拜征東將軍,今見袁術進犯,助守陳國,出兵討賊,此乃善舉,何稱為賊?”
“至于曹公,袁術來時,吾未見曹公兵馬,袁術一去,曹公便至。”
“不思先追袁術,卻奪友軍之城,不知何故?”
曹操見狀,頓時面色一沉,他還以為鄭玄是誤會了什麼,沒想到是拉偏架來了!
現在一口一個劉備善舉,合著整件事情就是他一個人的錯?
陳國就該被劉備所取,他曹操就取不得?
思慮之間,他頓時面色越發不善,眯著眼道︰
“似若鄭公此言,此乃吾之過錯,不知鄭公以為吾當如何行事?”
這亦是曹操不同于劉備的地方,劉備這人是典型的喜怒不形于色,尋常看不出其人喜怒。
而老曹卻是個喜怒常形于色之人,現在只是一句話語之間,便能讓人感覺到殺氣。
若是別人見狀,或許退上一步,但鄭玄見之,卻是沉聲道︰
“即知有過,何不退軍許縣,上表天子,言己之過?”
老曹听著這話,一時越發惱怒道︰
“若吾便陳兵于此,並不退軍,鄭公又當如何?”
不過他話一說完,鄭玄便指著他大喝道︰
“曹孟德,休以汝軍盛便即妄為,須知這大漢非汝一人擁此勢!”
“即知有罪,又不撤軍,與我在此耍賴不成?”
“真當老夫身在汝軍中便懼汝之勢?吾知汝有心逆反,然則老夫告訴你,今日要麼就此撤軍,要麼立殺老夫于此!”
“如若不然,待老夫入得朝中,必參汝之罪!”
“老夫倒要看看,汝殺我一人,來日袁本初、劉景升等人可會寬恕汝之罪過!”
他出生貧寒,學經數十年,身上自有浩然正氣,此時一喝問起來,震得曹操頭皮一陣發麻。
自從老曹起兵之後,殺人無數,便是名士也殺了不少,可從未遇見過鄭玄這般威勢之人!
眼下鄭玄一番話語說出,直讓他心神一顫,猛然醒悟了過來。
眼前這個人可不是邊讓,這是鄭玄,當世儒學宗師!
即便袁紹在鄭玄面前都要恭敬行事,他老曹憑什麼威脅人家?
難道用性命威脅?別說他能不能殺,就算鄭玄把頭伸過來他都不敢殺!
因為他一旦殺了鄭玄,麾下立馬會分崩離析,恐怕就連荀攸郭嘉等人都會棄他而去!
而袁紹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劉表自然也會出兵。
到了那時,他恐怕就會變成下一個袁術!
想到了這里,曹操只覺背後一涼,急忙上前鞠躬道︰
“鄭公所言不差,方才是某之過,還望鄭公恕罪!”
鄭玄見他這般前倨後恭,便冷聲道︰
“吾也不願問汝之罪,只問汝一句,現在願不願撤軍?”
曹操听著這話,自是心中一沉,現在的問題不在于他撤不撤軍,而在于這話他不能接!
因為即便他要撤軍,那也得是他主動撤軍,而不是被動撤軍。
現在要是答了這話,讓鄭玄得逞的話,那返回許昌之後,他的威嚴必然會再一步下降!
但他不回答卻又不行,鄭玄逼得這麼緊,就是想要殺他銳氣,壓根不會容他周旋。
該怎麼辦?老曹低著頭,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這時,荀攸卻跟了出來,一臉笑意對鄭玄行禮道︰
“晚輩荀攸,拜見鄭公,多年未見,鄭公風采亦不減當年!”
“鄭公也莫惱怒,實則方才曹公已然準備撤軍而去,只是未曾明示,鄭公何必又在此處逼問!”
鄭玄看著荀攸出帳,自是神色稍緩,算起來他是和荀攸的祖父荀爽一輩,交情匪淺。
既然是故人之後緩和氣氛,他也不好逼之太過,便冷視曹操道︰
“不知公達此言可是孟德之意?”
這一句孟德說出,自也算是給了曹操台階,曹操一听便抬頭笑道︰
“正是如此,方才吾與鄭公玩笑而已,鄭公莫要見怪!”
鄭玄見其這般模樣,自是點了點頭,撫須道︰
“既是如此,老夫也不怪汝之罪,盡快撤軍便是!”
說著,他便意味深長的看了荀攸一眼,轉身朝著新平行去。
荀攸見之如此,自是心下一嘆,忙追上前道︰
“鄭公何往也?既是要往許縣,不若與我等一道返回!”
可鄭玄听著,卻是頭也不回道︰
“爾等先行撤軍,吾自後往許縣,道不同,不相為謀!”
此聲幽幽傳出老遠,听得荀攸心中一堵。
曹操則是看著鄭玄,一臉冷色。
然則還沒等鄭玄遠去,便見一個騎士自遠處奔來,直至營門,見得曹操,便即高呼道︰
“主公,汝南急報,劉備已殺袁術,奔襲南頓,現在南頓已被劉備所取!”
听得此話,曹操便再也繃不住了,拔劍一劍猛然刺入地下,咬牙切齒道︰
“大耳賊,欺吾太甚,吾誓必殺汝!”
荀攸見狀,自是一連搖頭嘆氣,還說劉備援軍未至。
實則人家早就已經開始反攻了!
秦 這家伙,當真最不讓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