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

    建安三年三月,秦攻劉勛,得勝而還。

    但在回軍之前,他又親自率軍繞到舒縣,與魯肅見了一面。

    針對如何應對江東水軍的問題,二人談了一夜,最終魯肅給秦建議︰

    “今我軍雖被江東水軍所制,然則孫策主力仍自須先南下會稽。”

    “水軍于此江面之上,恍若孤軍,看似攔截江道,卻如薄壁,一處即破,處處皆破!”

    “軍師此去壽春,在下當于此尋機而動,若能尋及勝機,吾當為明公破之。”

    “若無勝機,吾觀劉表、孫策積怨已久,或可聯系荊州水軍東進。”

    “待得時機一到,劉表東進,我軍南下,兩面夾擊,必保能破孫策此軍!”

    要說魯肅打仗也穩,對于江東水軍,他和秦看法相差不大。

    短期內憑他們的力量擊破不了,需要求個外援前來幫手!

    只要劉表那邊肯動,江東水軍的末日自然不遠。

    但他作為水軍都督,自然不能把擊破江東水軍的事情一把推給秦。

    于是話語間也在表態,軍師你先不急,等我看看有沒有機會!

    如果實在沒機會,咱們這邊再求外援!

    听著這番話語,秦自是笑著點了點頭,並未過多言語。

    實則他也知道魯肅在擔憂什麼。

    畢竟魯肅一來就被劉備委以重任,這一戰雖然俘虜了劉勛的戰船,卻被周瑜暗算給堵了一次。

    沒有明顯的功勞在手上,臉面上有點過不去。

    需要先表個態度,免得劉備懷疑他能力不行。

    魯肅這種表現,秦自然也理解,實則魯肅不是不行,而是對手太強。

    若論種花歷史幾千年,憑借水軍出名的將領本來就沒幾個,周瑜還是那種第一檔的存在。

    魯肅即便被周瑜壓著打,也是正常的現象。

    他也沒指望魯肅能獨立把周瑜干掉。

    他最看重魯肅的一點,那就是穩如老狗,雖然勝不了周瑜,但也不會被周瑜擊敗。

    這對現在的他們來說,就十分重要。

    因而秦沒有太多的話語,只是反過來安撫魯肅好好練兵,不求能打出去,但求保存好水軍的實力。

    他這邊看看,除了調動荊州軍之外,再給魯肅找個幫手!

    這亦是文人領兵的不好,雖然軍陣對決能行,可還需要一些可用的戰將。

    秦思來想去,這個幫手只有甘寧一個人合適。

    算起時間,甘寧現在應該就在荊州沉寂,在尋找明主相投。

    之前因為他們領地不靠江,又兼地盤太小,怕招攬不到甘寧。

    現在他們已經在江北站穩腳跟,甘寧這個水軍大將,自然得開始準備挖人了!

    不僅甘寧,這一次連帶荊州俊才,他都準備試試能不能挖過來用。

    魯肅自然不知道秦所想,可一听到秦要給他找幫手,便即拉著秦的手不放,只差感動得叫家人了。

    他新建水軍無將的苦楚,當真無人可知。

    之前麾下就一群水賊,算來算去,也就一個胡四可用。

    現在雖然得了劉勛麾下水將耿齊,但也是一個二把刀。

    要是秦能給他把將領找來,他也不至于被堵在巢湖里面出不去。

    如此想著,他就給秦表態,給他三個月,水軍一定能將成效!

    給他一個善于水戰之將,他半年之內就能和江東水軍掰腕子!

    看著魯肅如此表態,秦自然連連點頭,隨之離了舒縣,將江北防線徹底丟給了魯肅橋蕤等人。

    不過在離開之前,橋蕤又悄悄找了他一次。

    意思也很直白,就是問秦自己兩個佷女都願嫁,看秦要選誰。

    對此,秦亦是一陣犯難。

    雖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可這種事要顧及人家臉面的。

    而且納妾這件事不是什麼小事,他得先知會蔡琰才行,于是他便對橋蕤道︰

    “橋氏本廬江望族,二女雖流離,卻是橋氏女,不當如此輕慢。”

    “此雖是納娶側室,吾亦當稟明明公,明媒正娶,不可屈了小姐。”

    “再者,此事自吾妻而起,當由吾妻而終。”

    “今廬江尚不穩定,將軍雖駐軍于此,卻難照拂,不若派人送二位小姐北上安居。”

    “待昭姬見過之後,再行決議,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實則納妾的程序,遠沒有娶妻那麼麻煩,甚至不需要婚禮,但秦覺得既然要過一輩子,那就不能太過隨便。

    家里還有個蔡瑤等著呢,要娶那就全部都用一樣的規格。

    這樣也不至于太過委屈小姨子和橋氏姐妹。

    而面對他這一番話語,橋蕤自然欣然應之。

    終究也是自己佷女,秦如此重視,他臉上自然有光。

    這至少代表秦不會虧待了他佷女。

    至于秦要讓蔡琰選擇這件事,橋蕤自然也能理解。

    因為這個時代妻子的地位極高,丈夫要納妾,需要正妻引進門。

    更別說秦和蔡琰夫妻感情極好,當然需要蔡琰過眼。

    這事他自然也不擔心,因他看來,他這兩個佷女都是萬里挑一的美人,又是大族之女。

    蔡琰只要是真心給秦找側室,那就不會拒絕。

    隨後他索性便傳信自己子佷,備好車駕,又寫了一封信交給他夫人,就讓二橋跟著秦一道北上。

    這一路上,秦多了兩個美人相伴,自也樂得自在。

    這個時代不比後世那般封建,男女之間交往都比較大方。

    秦自也會主動前去探望橋瑛和橋珂二女,一來二去,自也熟悉了不少。

    在了解之後,他才發現,大橋小橋其實各有所長。

    像是大橋,就長于詩賦,喜好女紅,尤其喜歡在家靜讀詩書。

    而小橋則是長于書畫,喜歡音律,還喜歡听故事。

    比較巧的是秦師從蔡邕,書法音律無一不通,又兼知曉不少後世曲目,偶有展露之下,自是又引來不少喝彩。

    唯獨有一點,讓秦比較頭疼,那就是大橋對詩賦的執著超乎他想象。

    不止一次借口想要向他尋求詩賦,想要切磋技巧。

    秦心想,小橋這丫頭頗為乖巧,在原本歷程中和周瑜也挺配的。

    就是大橋這般文藝女青年模樣,嫁給了一個孫策。

    其夫妻生活之間有多難受可見一斑。

    再加上周瑜和孫策都短命,小橋還好,大橋可算是守了一輩子活寡。

    思慮之間,他索性抄了一首曹子建的《洛神賦》送給了大小橋。

    但抄詩賦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需要恰合時間、地點、情景。

    且詩賦之中的典故不能亂用,需要因時而改。

    好在曹植這首賦時間不遠所成,且還未寫出。

    由是秦刪刪改改,抄出了一首《湘君賦》。

    湘君指的是娥皇女英,舜帝之妻,堯帝之女,正好是兩姐妹。

    在記載之中,由于帝舜病故,二妃傷心欲絕,殞身于湘江殉情,化為湘水之神,與洛神相似。

    雖說地點在湘水,但距離廬江很近,自然也能說通。

    至于其中不合邏輯之語,自然被他一一篡改,比如第一段的‘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被他改成了‘建安三年,余征霍山,還濟楚江。聞昔人言,斯水通神,名曰湘君。’

    以此為基礎,凡是地名,皆被他一一改之。

    又有‘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等句,被他改成了‘從洛水之宓妃,攜巫江之神女’等語。

    一番修改之後,一篇嶄新的《湘君賦》就此形成。

    實則他改的部分都是無關大雅之句,曹植這一首《洛神賦》關鍵,在于描繪神女長相的部分。

    諸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兮若輕雲之蔽月,飄兮若流風之回雪”等句,皆是精彩絕倫。

    曹植作為大才子,為了勾搭自己嫂子,可算是各種精妙語句層出不窮。

    只不過這個時間線上,曹植沒了這個機會。

    因為他這首詞已然被秦某人用來泡二橋了。

    直到多年以後,秦也忘不了大小橋看到這首賦的表情,簡單來說,眼神都拉絲了。

    那種眼神讓他這經受了多年風霜的老臉也不由一紅,忙囑咐道︰

    “此賦為吾閑暇所做,不足為外人道也!”

    終究已然過了靠文抄揚名之時,多年未動,他竟有些不好意思,自是吩咐二女不得傳出。

    而大橋小橋听著這話,乖巧的點了點頭,隨之紛紛紅著臉離去。

    不得不說,這首賦的威力屬實極大!

    反正從這天以後,大橋就再也沒有向他求過詩賦。

    小橋每次給他彈琴也是紅著小臉,溫聲細語之間,已然親切許多。

    見得此狀,秦自是暗自點頭。

    他之所以要費力如此,主要是想先培養培養感情。

    畢竟以後是要同床共枕的,沒有感情自然進行不下去。

    現在先培養起來,等到以後自然水到渠成了。

    就這樣,他在返軍的路上,順道就把私人的問題一道解決完畢。

    如此到了三月中旬,他也終于領軍回到了壽春城。

    不過他一到壽春,便見老劉已經帶著張飛等人等候在了城外。

    見得此狀,秦不敢托大,急忙帶著趙雲等人離了軍隊,飛奔而來。

    直到劉備跟前,秦便即翻身下馬,搖頭笑道︰

    “主公親自出城相迎,豈不折煞了在下?”

    一個多月不見,劉備依舊還是那個劉備,只不過身材相比之前更壯了不少。

    見得秦,便即親熱拉住了他的手道︰

    “軍師此次南下出征,共歷月余,轉戰數百里,辛勞至極!”

    “備不過出城相迎,才至城外,又未遠迎,豈言折煞?”

    說著他一臉笑意的上前細細看了看秦周身,不由拍了拍秦身上的塵土道;

    “月余征戰,軍師卻是黑了不少!”

    要說劉備最做得到位的地方,無非就是這些小細節。

    每一次久別重逢,老劉都不會給人生疏感。

    他會細細查看你的變化,問問各種情況,甚至幫你撢去身上的沙塵。

    看似一切都那麼不經意,卻又十分自然。

    讓你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家中一般,極為溫暖。

    饒是秦看慣人情冷暖,見得此狀,心中亦是涌起了一陣暖流,不由笑道︰

    “連日行軍,自然要黑上不少,若論辛苦,當是子龍為最!”

    這一次他出兵,最累的還真不是他,而是趙雲。

    從霍山到巢湖,再從巢湖到皖縣,可謂一路奔波。

    他將話題引向趙雲,趙雲自是上前對著劉備一行禮道︰

    “末將趙雲,見過主公!”

    劉備見之,笑容更甚,又忙上前寒暄。

    秦見此,便即站在了一旁。

    豈料他剛一定,便听一聲喊道︰

    “軍師,月余不見,可想死俺老張了!”

    秦剛一扭頭過去,便見一個黑漢子朝他迎來,正是留守壽春的張飛。

    看著張飛如此,秦笑道︰

    “不想翼德竟然如此念我?不若今夜咱們抵足而眠如何?”

    張飛見他玩笑,便咧嘴笑道︰

    “俺老張倒是願意,但恐夫人不願哩!”

    他一說這話,眾人自是一陣好笑。

    說話之間,似簡雍等人紛紛上前拜見,獨有諸葛瑾不見其人,反倒是一個高大的青年跟在眾人身後。

    見得此狀,秦不由奇怪道︰

    “子瑜何在,怎的未曾一道前來?”

    他心想劉備都帶人出來迎接,諸葛瑾按理不該缺席才對。

    而他話一說完,劉備那邊便回頭道︰

    “子瑜因其叔父去世,未曾服喪,往荊州祭拜去了!”

    說到此處,他便回身對那高個青年一招手道︰

    “說來還未與軍師引薦,孔明,速來見過軍師!”

    秦听著劉備的第一句話,便即點了點頭,心想諸葛玄按理說是在去年死的。

    諸葛瑾確實沒有來得及服喪,理應前往。

    可听到劉備的第二句話,他便是神色一滯。

    啥玩意兒,孔明?莫非是諸葛亮來了?

    驚訝之間,他抬頭一看,便見那個高個青年帶著一臉和煦的笑容,上前對他躬身一拜道︰

    “在下諸葛亮,小字孔明,拜見軍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一百七十五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