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劉備的輩分問題,實則是一樁未解之謎。
因為自其祖劉貞失去爵位之後,劉備這一支就徹底失去了進入史書的資格,難以查其譜系。
至于演義中排的輩分,那純屬臆造。
畢竟在漢武帝施行推恩令之後,劉氏列侯便被大半消減。
不可能會出現演義中記載劉貞後代又全是侯爵的情況。
而且在演義排的輩分,劉備是劉協的五世孫輩,也不可能被認為是皇叔。
因而當劉協招來宗正劉艾詢問劉備譜系之時,劉艾查閱族譜,得出的結論只有四個字——已不可考!
面對此事,劉協自是眉頭緊皺,連忙問道︰
“宗正此何言也,劉備既是宗室之後,何言已不可考?”
劉艾見狀,便即躬身一拜道︰
“啟稟陛下,非臣不盡力,實是中山靖王劉勝共生一百二十余子!”
“唯有其子劉貞,封于中山國陸成縣侯,後因獻金不純,失其侯爵,貶為庶人。”
“其後人于涿郡長居,劉備祖籍涿郡,多半出于此支,若要查其一脈,須遣人往涿郡詳查。”
“于皇宮內庫所載族譜,卻無此記載!”
這里自是得提一句皇家族譜的發展歷程。
實則皇家族譜也是在不斷更迭進步的,其先創立于周朝,為的是奠系世,辨昭穆。
其後秦朝建立,創建宗正一職,專門管理族譜。
可這個時代皇家族譜的作用只有一個,那就是辨別皇室的嫡庶之別、親屬遠近,防止旁族別支冒入。
如果有爵位在身,那自然會記入族譜。
可沒有爵位在身,那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宗室的身份,沒有宗室繼承權,後代自然就沒記載的必要。
像劉備這種狀況,就是屬于主支之外的旁支,只能算是宗室之後,算不上宗室,不在劉艾這個宗正的管理範圍之內。
這種族譜的記載情況,直到唐朝之時,方才改進。
到了宋朝,才開始設立專門宗正寺,有專門的官員和機構負責編修。
所以此時的劉艾才會給劉協一個無從可考的結論。
意思也很明確,劉備即便是宗室之後,也是一個八桿子打不到的後代,只是遠親。
可劉協之所以要查族譜,就是存心認親拉進關系,劉艾這個答案自然不能讓他滿意。
思慮之間,他看向董承與伏完道︰
“劉備祖籍涿郡,如今卻無從可考,二位愛卿以為當如何論之?”
二人見狀,也知劉協之憂,現在劉備的使者近在眼前,拉攏劉備要趁現在。
若是現在派人去涿郡查族譜,那黃花菜都涼了。
故而他們需要想個辦法來給劉備定個身份。
伏完是世家出身,心知此事不合禮制,自是皺眉不語。
反倒是董承聞言,便即對劉協笑道︰
“陛下,依臣之見,涿郡路途遙遠,來回須得半載之久,現在派人已不及時!”
“既是宗正也知劉貞世代居于涿郡,劉備又是涿郡之人,不妨待使者來時,問起劉備先祖,若果是劉貞,便知劉備亦是宗室之後。”
“陛下可下詔恢復劉貞陸成縣侯,又以劉備之功,遷其陸成縣侯,襲其祖爵。”
“如此,即可表劉備之功,亦可彰陛下之德!”
他這個辦法亦是權益之計,既是劉備祖上已不可考,索性來個跨代繼承。
先恢復劉貞爵位,再讓劉備襲爵,那劉備自然而然就成了可認定的漢室宗親。
雖然仍是遠親,可封了列侯之後,卻與劉表劉璋等人等同。
自也可以完成劉協拉攏劉備的目的。
劉協听聞此言,自是大喜道︰
“愛卿所言極是,朕自當如此行事!”
如此商議之後,劉協心里有了底,便下詔劉曄入朝來見。
而同一時間,曹操府內,听著劉曄已經攜帶玉璽前來,又看了程昱書信,不由撫須嘆道︰
“劉備福緣何以如此深厚,先得吾麾下大賢秦子 。”
“今又得一劉子揚,亦是通達之才!”
“兼之如今又取淮南,聯結劉寵、呂布,來日若叫其取了江東,可當如何制之?”
如此說著,他心中自是氣悶不已。
心想一個秦 已然麻煩十足,現在又加上劉曄,著實讓他感覺棘手。
當下又招來一黑衣文士問計。
只見其高冠長須,雙眸上挑,顴骨高聳,容貌頗為嚴肅。
此人,正是曹操麾下新晉軍師,荀攸,荀公達。
要說荀攸其人,實則早就已經加入了老曹麾下。
其之前本欲入蜀,擔任蜀郡太守,可後來因為蜀中賊亂,被攔在了荊州。
後戲志才去世,為補充戲志才的空缺,荀𨘥@憔偌齬 渭尤肓瞬懿稟庀隆 br />
可曹操思慮一人不夠壓制秦 ,就又寫信將荀攸給招入麾下。
奈何彼時秦 已成氣候,荀攸來了之後無處施展,便由曹操先表奏為汝南太守。
這一次至汝南見了秦 之後,曹操歸來便時常嘆息,猛然想起了這個被閑置的大才,便將其招來頂替了秦 之缺。
听得曹操言罷諸事,荀攸便即搖頭道︰
“明公,恕在下直言,如今劉備已成氣候,內有秦子 統管諸事,外有徐元直、關雲長等駐守于外!”
“又兼如今江東大亂,早晚必被劉備所取,我軍已是鞭長莫及,只可和之,不可圖之!”
曹操一听這話,自是皺眉道︰
“吾如何不知此事?然則劉備、呂布一東一南,又有袁紹、劉表在側,不圖淮南,又能圖謀何處?”
隨著劉備崛起,曹操的計劃可算是徹底打亂了。
因為荀𨘥@頹噩荗艙馴L規劃過一個路線,彼時袁紹在河北稱霸已成定局,而他們在兗州之地四面皆敵。
故而二人就給老曹獻策,先剿滅中原勢力,發展內政,增加人口,等周邊沒有後患之後,再和袁紹爭霸。
本來這個計劃實行的好好地,可隨著秦 離去,一切就變得十分艱難。
雖然他順利的擊敗了袁術,但劉備卻趁勢佔據了淮南,現在還和呂布達成了聯盟。
也就是說,他東進之路被兩家死死鉗住。
同樣,在西邊張繡和劉表也是聯盟狀態。
可以說,與原本歷史相比,曹操現在的發展形勢被堵住了!
秦 只用了一個火中取栗之法,就讓老曹嘗到了苦頭。
現在他打張繡有劉表幫助,打呂布又有劉備鉗制,算來算去,只有先打劉備才能破局。
唯有如此,他才能在袁紹滅了公孫瓚之後,有和袁紹爭霸的實力。
因而听得荀攸此言,曹操自然頗為不解。
但荀攸見此,卻是搖了搖頭,對曹操道︰
“明公若是如此思之,則我軍必入死局之中,再難復起!”
“須知我軍之策,皆由秦 所制,此人精通戰略,冠絕天下!”
“如今投入劉備麾下,短短半年便讓劉備雄踞于淮南之地。”
“如此局勢,若再依此人制定之策行事,則我軍必定步步為人所制!”
“故依在下之見,我軍當立即改變戰略,打破原本布局,方有一線生機!”
听著荀攸之言,曹操自是暗暗點頭。
心想還真是這麼個道理,他之所以步步被劉備搶先,不就是因為秦 幫劉備謀劃麼!
在秦 的戰略決策沒有改變之前,那就相當于用秦 戰略打秦 自己。
那樣怎麼可能不被秦 拿捏?
現在的局勢亦是如此,他之所以感覺沒法破局,是因為秦 知道他會怎麼做,以此謀劃出了當前局勢,讓他陷入了困境之中。
如果秦 不知道他會怎麼做的話,那劉備也不至于能走到現在這一步。
想到此地,曹操便又看向荀攸問道︰
“那公達以為,我軍現在該當如何改變戰略?”
他一說罷,便見荀攸起身道︰
“依在下之見,我軍現在應當將進攻方向轉為雍涼之地!”
“因當下中原之地,我軍已然擴無可擴。”
“下一步或是奪取南陽、或是南下淮南、東取徐州都困難重重。”
“而此時袁紹卻在河北之地圍困公孫瓚,至多一兩載時間,便能統一河北數州!”
“眼下我軍所據不過關中、兗州、汝南等地,若是短時間不能攻破劉、呂聯盟,便要面對袁紹大軍壓境!”
“彼時若是劉備、呂布從中作梗,則我軍必敗于袁紹之手。”
“因此我軍唯一生機,便是以關中跳板,將雍涼等地盡納于我軍之手。”
“到時若我軍能戰勝袁紹,那便可先收河北之地,統一北方,再行南下。”
“若是我軍不能戰勝袁紹,便順勢退入關中之地,拒守關口,謀取益州,以為後路!”
“如此,即便劉備佔盡東南,袁紹佔據河北與中原之地,我軍亦可雄踞先秦故地,拒守雄關,俯視中原。”
“只要我軍根基不破,便是袁紹兵強馬壯,秦 學究天人,亦無法奈何我軍!”
听到這話,曹操的眸中便露出了一股莫名之色道︰
“公達是在勸我退出中原之地?”
荀攸見其如此,自是搖頭道︰
“並非退出中原之地,實是為明公後路計!”
“以當前形勢來看,劉備雖已成患,卻不足以動搖我軍根基,但劉備不行,袁紹卻可!”
“眼下只要我軍根基留在中原,便為兩家所制。”
“可若是我軍將根基移入關中,則無論劉備壯大,還是袁紹南下,我軍都無須懼之。”
“正巧如今秦子 屯田之策有效,洛陽與關中百姓並無太大損傷,我軍遷移根基,只需移民二地即可。”
“待得根基移入關中,明公自也無須憂愁劉備崛起于東南之勢。”
這也是秦 引起的一個重大改變。
若是原本歷史,曹操這個時間段是不可能轉移戰略目標的。
因為原本歷程中,關中和洛陽都被破壞的十分嚴重,曹操沒有能力圖謀西涼,只能用鐘繇前去鎮撫。
但由于秦 給曹操救援了大量百姓,使得現在關中和洛陽保留著大量元氣。
憑這點元氣,老曹完全可以轉移戰略方向,向著西涼和益州發展。
這時又听著荀攸之言,曹操自然有些心動。
可細細一想,現在還沒到那種程度,他考慮了一會兒便道︰
“公達之言有理,但吾還需考慮一陣,不過平定雍涼之事,倒也可行。”
“公達且去思慮進軍之策,免得日後無計可施!”
荀攸見此,自是點了點頭。
隨之又見曹操開口問道︰
“那劉備此次獻上玉璽,又當如何處之?”
荀攸聞言,想了想便道︰
“既是明公愛劉子揚奇才,不妨趁機留之于朝中任用!”
“至于劉備所請之事,無非便是尋一牧使之位,索性由他之請。”
“左右劉備孫策皆是大患,拋出揚州,引得二虎竟食,也可讓我軍安心平定西涼!”
曹操听得此言之後,點頭一笑道︰
“公達實乃吾之良輔,若依此言,吾便有決斷矣!”
當下,他自也不在憂愁,安心等待劉曄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