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九十四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九十四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

    放水淹城,也稱以水代兵,並非什麼新鮮策略。

    在秦漢以前,最出名的戰例,即是白起伐楚,水灌鄢城,這一戰導致淹城被水淹沒,城內士兵與百姓淹死數十萬之多。

    而水淹壽春的難度,遠低于鄢城,因為鄢城水位比鄢水要高,施工難度極大。

    壽春卻是反之,壽春地勢較低,位于平原凹處,周邊便有一條淮河支流,可謂天然水渠。

    只需要掘出水渠,引向壽春,再攔河做壩,等水位達到高位,便可行事。

    故而此時在秦提出之後,沒等周瑜回話,呂布便撫須道︰

    “故知先生有計,此策可行!”

    “我等若如此行事,無論紀靈出不出兵,此城都守不住!”

    說著,他就看向了劉備與孫策二人道︰

    “不知二位以為此計如何?”

    孫策听著,看了秦一眼,也點頭道︰

    “此計應該可行!”

    二人這一表態,決定權就落在了劉備身上。

    面對二人視線,劉備有些艱難的看向了秦道︰

    “掘水淹城,禍害百姓,如何可行?”

    “軍師當真沒有其他策略?”

    他在之前沒有收到秦的提前通知,此時一听秦之策是要灌城,就有些猶豫了起來。

    須知水淹城池,對于百姓損害極大!

    即便現在因為旱災水位下降,但要是鐵了心掘水,把壽春城淹上一半也是可能的。

    這或許淹不死多少人,可污水卻會污染城內糧食和水源,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他們取了壽春,也會被壽春百姓給怨死。

    他們想盡快穩定形勢基本不可能,這與秦的所提出的大方向相悖。

    按理來說,秦應該不會如此行事才對!

    而劉備這麼一看過來,秦便是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道︰

    “主公須知,非如此計,難得此城!”

    “我軍不行此策,若是讓袁術卷土重來,那才是淮南百姓的劫難!”

    “如今淮南已旱,民不聊生,袁術若是敗退而歸,為了擴軍,勢必再度橫征暴斂,淮南當前哪里還能再讓袁術如此禍害?”

    他這麼說著,好似真要尸橫遍野一般,劉備听之,心中再度一沉,不由回頭望向了壽春城方向,眸中神色萬般復雜。

    足足沉默了許久,方才沉聲道︰

    “罷了,便依此計行事!罵名便讓我等來當就是!”

    而他如此表現,看在眾人眼里,自然也讓氣氛一陣沉重。

    即便是呂布,此時也笑不出來。

    因為他們能感覺到,劉備心中那種絕望的感受。

    至此,三家一致同意水灌壽春。

    定計之後,眾人便一路回到了營寨之中,商議具體分工。

    畢竟這是一個巨大的土木工程,同時還要應對城內的反應,因而周瑜當即起身道︰

    “諸位,即是現在三家已定此策,咱們不妨分工如何?”

    “分一家挖渠,一家攔河,一家應對城內兵馬!”

    他一提出此議,三家自是開始思慮,可秦見狀,卻搖搖晃晃的起身笑道︰

    “三家分工,斷不可行!那攔河做壩,幾千兵馬即可。”

    “應對城內兵馬一家也難應對,挖渠自也是個勞力活!”

    “依在下之見,如今孫郎兵馬最多,可分兵去攔河做壩,負責掘水,我等三家再各出五千人挖渠。”

    “剩余兵馬繼續陳兵于外,防備紀靈出城,方才妥當。”

    呂布、劉備一听這話,自是點頭認可,既然是背罵名的事情,自然是三家分著干了。

    而周瑜見此,卻是暗中一嘆,所謂一步差步步差,秦提前拉攏呂布這招,當真是制住了他們。

    有呂布在一旁幫襯,看似三家合謀,實則一切都是以秦為主導。

    他們這邊想要謀劃任何事情,都極為被動!

    在加上秦這人心思細膩,幾乎沒有什麼小動作能逃過這家伙的眼楮,屬實難以對付!

    想到此地,他索性對孫策道︰

    “即是先生如此安排,我等自無異議,不知兄長以為如何?”

    孫策見得周瑜同意,自是點了點頭道︰

    “公瑾既然同意,策自無不允之處!”

    他這一同意,事情就算定了下來,秦見之,再度建議道︰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不妨今日就開始動工,好叫那紀靈知曉,此城難以堅守!”

    三人听著,自然沒有意見,再度同意。

    一場議事方才如此結束。

    而待得孫策和呂布行出營去,劉備便起身憂心道︰

    “軍師,我軍真要如此行事?”

    “要知道這壽春城內足有十數萬百姓,我軍如此,日後如何讓百姓心服?”

    但他話一說完,就見秦搖了搖頭道︰

    “主公勿憂,引水並非取城之策,乃是攻心之法!”

    “在下此策,並不是真要淹城,而在于攻紀靈之心。”

    “主公只是覺得我軍引水灌城,會至生靈涂炭,卻未曾想到壽春城內紀靈同樣會如此作想。”

    “他如今確實是受命守城,但此城並非一定要守!”

    “我軍尚且如此顧忌,紀靈安能不顧忌?”

    “若是他城內無兵便罷,現在有兵,又知我等欲行此策,豈敢不戰?”

    “而我軍取城之機,便在于此!”

    劉備听著此言,不由一愣道︰

    “軍師這既然是攻心之計,方才為何不語?”

    他還以為秦是真要引水灌城,剛才可是好一陣糾結。

    而秦聞之,露出了一絲笑容道︰

    “若主公也信了在下之語,那是再好不過。”

    “方才在下之言,乃是迷惑孫策、周瑜之語,讓彼等摸不清我軍破城之法!”

    “因方才主公還未喚在下,周瑜便搶先出言,可見其人存心不良,欲以此發難。”

    “眼下我軍算計還未顯露,彼等就如此行事,便知其人早就已經開始謀劃我軍。”

    “如此,便不可讓其盡曉我軍之慮,方可以彼為用!”

    劉備听罷,一時回想起剛才之事,不由點頭笑道︰

    “原來如此,軍師也不言語一聲,方才可真是嚇我一跳啊!”

    秦自是笑著起身行禮道︰

    “因事發突然,不得言語,還望主公恕罪!”

    “軍師不必如此!”

    劉備不在意的揮了揮手道︰

    “只要不灌此城便可,但不知軍師取城之計如何?”

    “我軍此次謀劃,還在于孫策攔河這支兵馬上!”

    秦當即便對劉備一笑道︰

    “主公且附耳過來,依計行事,管保我軍不日便能奪取此城!”

    劉備聞之,自是附耳上前細細聞之。

    听聞一番話語之後,不由大喜,當即安排了下去。

    另一邊,孫策與周瑜到了營中。

    剛一坐下,孫策便對周瑜道︰

    “今日得那秦一見,不知公瑾以為如何?”

    周瑜聞言,頓時嘆道︰

    “此人心思極深,見微知著,著實非凡,有此人輔佐劉備,實乃我軍勁敵!”

    “如今尚且無力制之,不知來日該當如何應對!”

    在見秦之前,他一心想會會此人。

    可見了秦之後,他就有些後悔了。

    之前不見此人還好,現在一見此人,對方在想什麼,他一概不知。

    反倒是他今日舉動,引起了秦注意。

    方才于城外交鋒之時,他只覺此人笑面如虎,深不可測。

    尤其是那副將他完全看破的眼神,讓他著實心有余悸。

    屬實想不明白,秦一個原屬曹操麾下的謀士,怎麼會這麼了解他!

    與之相對,秦看似名揚天下,行為舉止皆有所知,可其人到底如何,他卻不知。

    正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

    他在見了秦之後,頓時就拿不準了,思慮之間,他便對孫策道︰

    “那秦心思如此深沉,今日看似獻計,或有所隱,可招張公等人前來議事!”

    孫策再度從了此計,又招來張等人議事。

    眾人一听秦竟然準備掘水灌城,心中皆是大驚不已。

    就連張一時間也是頗為詫異道︰

    “若依公瑾之言,劉備即是欲取壽春,如今又要灌城,何以謀能至此?”

    “若那王禾真是秦,其人心狠手辣,簡直令人膽寒!”

    眾人听著,自是無人反對!

    要知道引水灌城,壽春城陷之後,也是一座廢城,需要一段時間修復。

    秦為了快速奪取壽春而獻上這種計策,可不就是個狠人麼

    果然老曹麾下出來的人,沒一個是好相與的。

    而孫策听得此言,思慮一陣,又道︰

    “公瑾言說劉備有隱,我等參詳不出,諸位可否參詳參詳?”

    眾人聞此,自是開始思慮,想了許久,卻想不出什麼東西。

    畢竟,人家就是一個單純的灌城之計,現在又沒動作,他們又能想出什麼來。

    周瑜見狀,心想或許是自己多心,也許秦沒有隱瞞也說不定,不由道︰

    “即是諸位也想不出,我軍不妨先依計行事!”

    “待得此人謀劃顯出,我軍便可知矣!”

    孫策聞之,也知現在唯有如此行事,索性不再煩惱,就依照秦的計策辦了起來。

    為了攔河做壩,他令蔣欽率兵三千兵馬北上伐木攔河。

    又令潘璋率領兵馬與劉備、呂布三家合力開始動工挖渠。

    三家一動,自然瞞不過城內的探視。

    卻說自從之前被呂布敗了一陣之後,紀靈受了箭傷,便依照袁渙之言,閉門不出。

    雖說天氣越發炎熱,但城內糧草尚能支撐月余,故而紀靈雖然受傷,卻也不慌。

    為慮之事,便在于城外兵馬越來越多,隨著孫策到來,聯軍數量已經達到了城內的兩倍。

    眼見敵軍尚無動向,紀靈便將袁渙等人拉來議事道︰

    “現在孫策已至城下,我听探子言說,劉備親自將其邀入營中做客,三家相談甚歡!”

    “由此可見,孫策也被劉備說動,但敵軍兵馬已至四萬,今卻不動,我軍該如何應對?”

    他這邊是袁渙提前打了預防針,故而對孫策前來並無意見,可似陳蘭等一眾將領听著,均是憂心不已。

    畢竟孫策原本是他們同僚,孫策有多能打仗,他們也都知道。

    劉備和呂布本來就已經很難對付了,現在加個孫策,那更是難上加難。

    當下便有一人開口嘟囔道︰

    “早知如此,當初又何必增援合肥!”

    “現在可好,合肥算是保住,我等壽春如何能守?”

    眾人見此,抬眼看去,便見說話之人正是戚寄,被張遼擊敗而回之人。

    他們心思如此,尚不敢言,乃因紀靈壓制,現在戚寄這麼一說,自是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言語之間,似對袁渙頗為不滿!

    紀靈一見此狀,頓時瞪眼道︰

    “若無先生獻策,就憑爾等也想堅守壽春?”

    “莫非爾等以為我軍不增援合肥孫策便不北上?”

    “一群酒囊飯袋,休要再言!”

    眾將听著,自然不滿,但礙于紀靈之威,不敢多言。

    袁渙見狀,心中幽幽一嘆,上前道︰

    “諸位將軍所言倒也不差,此事確實是在下算計之失,難辭其咎!”

    “不過如今大敵當前,還望諸位莫要如此,務須共進共退,方可破敵!”

    如此說了一番之後,他又對紀靈道︰

    “將軍,現在即是敵軍不動,我軍或可主動出擊試試,也可探探敵軍態勢。”

    他一說罷,紀靈就是一陣奇怪道︰

    “先生不是言說敵軍勢大,不可輕動麼?”

    “先前兵馬不多,我軍尚不能動,如今孫策前來,如何敢動?”

    “非也,先前不動,乃因兩家皆有防備!”

    袁渙搖了搖頭,看向眾人道︰

    “如今三家前來,他們以為我軍不敢出戰,反而是我軍可動之時!”

    “可趁今夜嘗試出擊,試試能否突入敵軍營寨!”

    說實話,在探明秦的謀劃之後,他反倒情願敵軍攻城,因為現在敵軍不動,就預示著圖謀更大。

    他們這邊倒不如先去探探虛實,也好安心守城。

    紀靈自不知其所想,心想此言有理,點頭便道︰

    “也好,今夜我軍或可前去一試!”

    他說著,真想安排出戰,卻見一小卒神色慌亂的行入府內,高呼道︰

    “報,將軍,城外有大股敵軍正在修渠!”

    此話一出,眾將皆是一愣,紀靈一撫虎須,便即愣道︰

    “敵軍在城外修渠,這是何故?”

    可他話音未落,便見袁渙面色一白,驚呼出聲道︰

    “不好,敵軍恐是要用水攻之計!”

    果然,敵軍不是不動,而是在憋大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九十四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九十四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