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

    假道伐虢,出自《左傳》‘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之中。

    指的就是通過向對方借路為名用以消滅對方。

    關鍵在于放松對方警惕,而後趁著路過之時一舉將其擊破。

    眾人皆是博學之人,自然知道這個典故。

    但就是因為知道典故,反倒讓眾人有些不能理解周瑜之意!

    簡單來說這則典故,和他們現在所處狀況,不說完全不沾邊,那也是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就當前的狀況,他們取不得合肥,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合肥本來就是堅城,現在增兵數千,又有防備,難以攻取。

    第二,是他們兵力不夠,而且連取四城,士卒疲憊!

    而假道伐虢的關鍵,在于表面上換一個進攻目標,讓敵軍放松警惕。

    從理論上來說,他們北上壽春,確實可以讓合肥放松警惕。

    可問題在于,現在九江就這麼幾座城,即便他們北上,也不足矣讓合肥的警惕性降低到能一舉奪取的程度!

    可以說,從現在狀況來看,周瑜所言的計策,並無可行性。

    但眾人也知,周瑜不是那種妄言之人,故而听得此話,孫策便奇異道︰

    “公瑾此策難解,但不知何為明攻壽春,實取合肥?”

    張聞言,亦是對周瑜道︰

    “公瑾言未盡也,或可細言之!”

    面對二人問話,周瑜微微一笑道︰

    “諸位不明我意,卻也正常,因在下之策,並非單取合肥,而是為讓我軍重新獲取主動!”

    “正如小弟方才所言,劉備麾下有秦謀劃,其必有相應之策奪取壽春,我軍北上應該無用!”

    “但我等卻非完全無計可施,因為無論敵軍如何算計,都無法完全預測我軍舉動。”

    “故而我軍要想掌握主動,便要反其道而行之!”

    “以當前局勢來看,我軍奪取合肥被阻,而劉備卻是將取壽春。”

    “故我軍北上已成定局,不僅我軍會如此想,劉備也會如此想,袁術軍同樣會如此作想!”

    “既是如此,那我軍不妨就依照當前形勢北上,裝作要與劉備軍奪取壽春!”

    “一旦我軍北上,劉備便會心憂我軍與他謀奪壽春,合肥守軍自然也會松懈。”

    “而這時,就是我軍奪取合肥之機,我軍也正可借此圖謀合肥!”

    “這便是明攻壽春,實取合肥!”

    听著周瑜之言,眾人似有所悟。

    孫策其人智謀本就不差,听到此處,便露出了一絲笑意︰

    “若這麼說來,那策便知矣!”

    “原來公瑾之策,並非北上途中奪取合肥,而是北上先松懈合肥守軍,再行謀劃合肥!”

    如此說著,他不由暗自點頭道︰

    “這般行事,確實可讓我軍掌握主動!”

    他們現在之所以被動,是因為不知道劉備有什麼謀劃!

    若是將目標轉向壽春,容易落入敵軍算計。

    而周瑜的應對之策也很簡單,我不管你有什麼算計,我就取合肥!

    只要他們堅定這個戰略,劉備就拿他們沒辦法。

    因為劉備不可能同時防備他們奪取壽春,又同時干擾他們奪取合肥!

    想到此處,孫策點了點頭,又對周瑜問道︰

    “那我軍又當如何假道伐虢?”

    見孫策一經提點就反應了過來,周瑜就是一笑道︰

    “兄長即知小弟之意,怎會不知如何行事?”

    “所謂假道伐虢,無非就是輕慢敵軍,讓敵軍以為我軍意在他處!”

    “我軍北上之後,敵軍就已經松懈,那我軍只需找到一個借口回軍,但不引起敵軍注意即可!”

    “兄長不妨想想,我軍以何借口南下,敵軍不會戒備?”

    “南下,讓敵軍不會戒備?”

    孫策听著,一陣喃喃自語,回想假道伐虢的典故,乃是晉國告知虞國,自己要取虢國,順道把虞國給滅了!

    也即是說,他們選取的目標,應該就在南方回程路的盡頭!

    一想到此處,孫策身子便是一震,猛然反應了過來道︰

    “公瑾之意是我軍北上之後,假意返回江東,順勢奪取合肥!”

    見孫策醒悟,周瑜也不再掩飾,對孫策笑道︰

    “正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我軍方才可以摒棄劉備影響,一舉奪取合肥!”

    “以當前之局來看,劉備要取淮南已是明了之勢,而我軍如此動作,自也瞞不過劉備軍!”

    “正如我軍會算計劉備一般,劉備必然也會算計我軍!”

    “現在我軍一旦北上,便會引起劉備警戒,唯有我軍退回江東,方才能讓劉備放心!”

    “故依小弟之見,我軍可先在南方派些細作散播流言,言說我軍後方遭襲,一則為我軍南下尋機,二則輕慢合肥守軍之心!”

    “待我軍北上之後,假意听到消息,返軍南下!”

    “如此,劉備見我軍返軍,自以為我軍將去,不再戒備,同樣,合肥守軍提前知曉江東生亂,見我軍南下,也難起戒備!”

    “我軍便順勢南下,裝作真要返回江東,待兩家松懈之後,再行回軍殺向合肥!”

    “這般行事,合肥不備,我軍便可一戰而下!”

    “等劉備反應過來之時,合肥多半已被我軍所取,即便他取了壽春,也無法抑制我軍!”

    “到時候,他若還未取下壽春,我軍便可從容北上,與其相爭。”

    “若他取下了壽春,我軍便屯兵合肥與其對峙,待得中原有變,再行北上,奪取淮南之地!”

    說到此處,他方才對孫策一拱手道︰

    “這便是小弟的應對之策,料想秦雖有算計,卻難以阻止我軍之略,如此行事,也可我軍避免北上之後,遭到秦算計!”

    而他一說完,孫策便摸著下巴笑道︰

    “好啊,好啊!好一個假道伐虢之計!”

    “自己散播自己後方生亂之言,敵軍如何能料我軍這般?”

    眾人听著,自是互相看著,頗為奇異。

    要說論戰術,還得是周瑜謀劃,別的不說,就光是自己亂自己,謀求合肥這點,他們就想不到!

    如此思慮了一會兒,張便道︰

    “主公,公瑾之策可行,我軍如此,必能奪取合肥!”

    秦松陳端自然也是上前拱手附議。

    見一眾謀士模樣,孫策便點頭笑道︰

    “既然諸位皆如此想,那我軍便如此行事!”

    “只是現在既要北上,便不可在此休整,索性即日啟程,北上壽春!”

    如此說了一番之後,他便讓眾人下去準備了起來。

    可眾人離去之後,卻見周瑜任舊埋頭苦思,孫策不由笑道︰

    “公瑾何故如此?即已定計,還在憂慮何事?”

    他一說完,便見周瑜抬起頭道︰

    “敢叫兄長知曉,小弟所慮之事,並非此次之策,而是在思慮秦會如何算計我軍!”

    孫策一听這話,自然失笑道︰

    “公瑾這話說的,為兄屬實不解!”

    “既然我軍現在已經定計合肥,敵軍又難以知曉我軍之略,那便依計行事就是,何須再管秦會如何算計?”

    但他話音一落,周瑜就搖了搖頭道︰

    “兄長切不可小視了那秦其人,須知此人謀劃,歷來奇正相輔,即有奇謀,亦有正略!”

    “他既然敢輔佐劉備取了淮南,便會有諸多算計,防止他人爭搶!”

    “我軍若不多思多慮,必然會中敵軍算計!”

    見周瑜如此推崇秦,孫策也無可奈何,只得輕笑道︰

    “那不知公瑾可想到敵軍算計?”

    周瑜聞此,搖了搖頭道︰

    “未曾思慮詳盡,不過小弟方才也說了,若想讓劉備放心取淮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我軍後方生亂,然後退軍!”

    “小弟雖然以此設謀,我軍卻也不能松懈了防備!”

    “兄長需得小心我軍後方,免得遭到敵軍算計!”

    而孫策一听這話,笑容便是一斂,眯著眼道︰

    “公瑾之意是說,劉備為了奪取淮南,可能會謀劃我軍根基?”

    “以秦謀劃風格,多半會行此事!”

    周瑜直接點了點頭,對孫策正色道︰

    “因現在江東未定,尚有諸多賊亂,彼等一經煽動,必然為禍江東!”

    “那秦謀劃大局,自然也能看到此處。”

    “若是看到我軍北上,為了讓我軍退兵,自會謀劃于此!”

    “因而我軍此番既要主動散播消息,也許探知劉備軍動作,看看他們是否真要為此!”

    “若發現敵軍行此事,我軍便可以此為由,聯合呂布主動發難!”

    “如此,即便朝廷知曉,也不會責備我軍!”

    說來說去,其實應對一個敵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攻擊!

    因而周瑜在謀劃之余,還存著一個想法,若是有借口直接攻擊劉備,那他們北上之後,便可尋機動手!

    不過這種事情,不好在張等人面前出口,必須私下示意孫策。

    而孫策一听此言,便即冷笑道︰

    “若劉玄德真敢動我軍之基,那我軍卻也不是好惹!”

    如此笑著,他臉上已然滿是凶厲之色。

    別看孫策平日豁達開朗,實則其本性之中卻有一絲狠厲。

    現在他們是奉詔前來討賊,若是劉備按規則走,那他無話可說,劉備能取城那是劉備的,他們各憑本事!

    雖然其中有各種謀劃,但有一個前提,不要撕破臉皮。

    若是現在劉備為了奪取淮南,將手伸到他的老家,那可就不要怪他翻臉不認人了!

    他孫策十八歲就南下江東,什麼人沒見過。

    只要發現劉備先動了,那他不介意讓劉備嘗嘗自己的厲害。

    想了一會兒,他臉上凶厲便即消去,化作了和煦的笑容道︰

    “公瑾放心,吾自自知如何行事,斷不會讓敵軍討到好處!”

    見得孫策如此,周瑜自是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對于孫策的能力,他還是百分百信任的。

    當下二人謀定之後,便分別下去準備了起來。

    在如此動作之下,當日,孫策便拔軍北上,一路朝著壽春方向行來。

    而孫策並不知道,秦確實謀劃他後方生亂。

    但卻非親自動手,而是假借陳之手。

    隨著孫策北上,便有兩方探子離去,一方乃是劉備依秦之策前來探尋的細作,另一方,便是陳登所派!

    (很抱歉拖更了一天,但並不是沒有原因。總的來說,卡文了。一章寫了十幾遍,寫了刪,刪了寫,加上手里又沒有存稿,只能拖著一起發,很抱歉諸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八十二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