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

第三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鯨二歌 本章︰第三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

    曹昂會加以勸阻,秦並不意外。

    畢竟他在曹營之中關系處的不錯。

    可以說,要是知道他要走,恐怕曹營九成的人都會加以勸阻。

    而這恰恰也是曹操忌憚他的原因!

    他這種人,在曹操麾下想要生存,就只能和賈詡一樣,謹言慎行,不與外臣交往。

    可賈詡能做到,秦卻做不到。

    當軍師這麼多年,榮華富貴他已經享受得差不多了。

    唯一讓他不能放下的,就是百年之後的五胡亂華。

    身為漢家子弟,穿越一世,怎麼也必須改變五胡亂華的歷史。

    因此,秦必須諫言,必須保留大漢的元氣。

    現在的矛盾就在這里,他一諫言就會有功勞,曹操就會越忌憚。

    曹操越忌憚,他就越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

    這顯然已經走到了一個死胡同里面。

    他必須做出一個取舍,是安安穩穩的苟在曹營,等等曹操死去之後再度出山。

    還是從現在開始從頭再來,尋找另一個人輔佐。

    有時候他是真想揭竿而起,就此踏上爭霸之路,可這想法完全不現實!

    招兵買馬是需要名望的!

    現在曹操掌控了朝廷,他一旦反叛,立馬就會背上謀逆的罪名。

    所以,秦選擇了後者,就此離開曹操。

    對于曹昂的勸阻,秦也不掩飾,直言道︰

    “子勿勸,我去意已決,曹公對我已心生忌憚,若此番再敗,定然怪罪于我!”

    “現在不走,來日必成階下之囚!”

    曹昂听此,面色一驚道︰

    “先生這是何言,便真有大敗,先生亦有勸解,吾父豈會怪罪先生?”

    秦聞言,搖頭一嘆道︰

    “子,你不了解曹公!”

    “昔日許子將曾言,曹公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今曹公疑我功高震主,因我功勛,只得言語相璣,不復親厚!”

    “然則此戰若敗,我軍必然死傷慘重!”

    “我身為軍師,難辭其咎,曹公必以此為由,責難于我!”

    “便是不加責難,此回許昌,吾亦難逃一難!”

    他幾乎已經預料到了自己結局。

    本來原本歷程上,曹操兵敗,並沒有責怪任何人,只是後悔自己的舉動。

    可現在不同,曹操對他心生忌憚,可卻不能隨意奪權!

    一旦兵敗,曹操便能以他禍亂軍心,逼反張繡為由,將他驅逐出權力中心。

    好一點的下場,就是像劉曄一般,雖不受重用,但有高官厚祿。

    差一點的下場,就是終生禁足,不準他再外出一步!

    畢竟,曹操是一個奸雄,對他心生忌憚,就不會容許他投往別處。

    這兩個下場,他都接受不了!

    而曹昂听得這番言語,便是越發慌亂,忙道︰

    “先生乃我父股肱,豈能因此而去?”

    “待弟子這就前去中軍,必要勸服父親!”

    說著,他就邁步朝外行去。

    然則行至門口,便听身後一聲呼喚道︰

    “子欲害我?”

    曹昂腳步一頓,忙回身道︰

    “先生這是何言,弟子豈會謀害先生?”

    秦淡淡一笑道︰

    “故知子心善,然則如今曹公已生忌憚,若知我離去,必派兵阻攔!”

    “子若不欲害我,何故前去通風報信?”

    曹昂聞言怔在了原地,突然意識到秦要走他根本攔不住!

    要想攔住,就要告知曹操,那就是害了秦。

    可如果不告知曹操,秦這等奇才,難道真要任其離去?

    他想著,看到了秦臉上的笑意,又是一陣心酸。

    曹操不知道秦的人品,他還不知道麼?

    他的先生從始至終就沒有任何私心,不論干任何事情,都沒有為自己考慮過。

    這樣的人,怎麼會有任何異心呢?

    如今秦被逼到這一步,可見真的是已經對曹操死心了。

    想到此處,曹昂只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泣聲道︰

    “先生即是執意要去,弟子自當相隨,求先生帶弟子一路,也好侍奉先生左右。”

    “傻小子,我算什麼先生!”

    秦見狀,上前扶起了曹昂道︰

    “你我相差不過四歲,我歷來把你當做兄弟,豈能行此大禮?”

    “更何況你是曹公長子,豈可隨我而去?”

    “如今要破此局,還需你留在此地,至于成與不成,且看天命!”

    “即是你不欲前去叫于禁,我這里有三條應對之策,你且依計行事,或可保曹公無恙!”

    說著,他回身來到了案前,提筆洋洋灑灑寫下了三條對策。

    “這三條對策,你務必謹記,今我將掛印而去,你不得讓外人知曉!”

    “若你敢四處宣揚,那你我無論師徒之情,還是兄弟之誼,都將止于今日!”

    看著秦遞過來的布帛,曹昂一時已是淚眼朦朧。

    心中感動,無以復加。

    秦對他曹家當真仁至義盡了。

    即便曹操如此冷落,可臨行之前,秦依舊在盡心盡力的獻策。

    相較來說,現在曹操尚在營帳之中沉迷女色。

    換做誰來,誰心理不委屈?

    念及此處,曹昂心中悲痛,伏地再拜道︰

    “是我曹氏對不住先生,昂為人子,不應責父,只能以此禮,還敬先生,還望先生見諒!”

    “若有朝一日,昂若掌權,必迎先生歸來,再敘師徒之情!”

    “好,好,好啊!”

    秦見狀,一時也是有些傷感的一笑,再度扶起曹昂道︰

    “子休要做小女兒態!”

    “今日離去,來日未必沒有再見之時!”

    “待來日相見,你我一醉方休便是!”

    “是極是極!真有那日,昂必尋得先生一醉方休!”

    曹昂強自擠出了一抹笑容,隨之又問道︰

    “但不知先生何時啟程?往何路去?”

    “待昂整備兵馬,送先生一程罷!”

    秦再度搖了搖頭道︰

    “無需如此,公子萬金之軀,若是大張旗鼓,必引得張繡警戒!”

    “我自備幾匹快馬,即刻啟程,帶上隨從,便往許昌自去即可!”

    听著秦馬上就要走,曹昂心中又是一痛,忙道︰

    “此去許昌,亦有數百里之遙,途中賊亂甚多,待弟子備些親衛糧草,安排人手護送如何?”

    秦笑著回身背上了行裝︰

    “休要再言,我有元直護送,些許賊亂,不必煩憂!”

    “子莫非忘了,我早已言說,不可張揚,還帶什麼親衛?”

    可曹昂一听這話,便是一驚道︰

    “元直竟也要隨先生而去?”

    元直,自然不是名字。

    在東漢末年,有兩個名人字元直。

    一個是荊州天才周不疑。

    另一個,則是潁川游俠徐福,而現在已經改名的徐庶。

    說起秦與徐庶的相識,也是巧合。

    因是多年前徐庶犯事,隱姓埋名逃往,正好遇到了前去投靠曹操的秦。

    兩人就此結成好友,在秦的勸解之下,徐庶棄武從文,跟從秦學習,二人年齡相仿,亦師亦友。

    只不過相較于秦來說,徐庶並未出仕,一直都在秦身邊充作佐吏。

    曹昂作為秦的弟子,自然知道徐庶此人亦有大才。

    雖然比不上秦,卻也是少有的人才!

    如今听著徐庶也要離去,曹昂心中已是越發悲涼。

    看著曹昂模樣,秦搖了搖頭道︰

    “元直早就欲去了,若非我苦苦相勸,決計留不到今日!”

    “如今我去,他如何肯留?”

    二人正說話間,只見一青年文士行入營帳,對著秦便是一拱手道︰

    “軍師,馬匹已經備好,我等可以出發了!”

    來人正是徐庶,束發短須,背負長劍,一身勁裝。

    見徐庶已至,秦便拍了拍曹昂的肩膀道︰

    “去也,公子務必小心!”

    說著,他便將印信懸于案上,朝著營外行去。

    曹昂站在原地,看著秦掛印而去,已是淚流滿面,泣聲不止。

    如此奇才,他父親竟不能用,著實為一憾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方便以後閱讀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三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第三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並對三國︰我轉投劉備,老曹你哭什麼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