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

第四百四十二章 危機到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高月 本章︰第四百四十二章 危機到來

    “那怎麼辦?我們快沒貨了。”

    “怎麼會沒貨呢!你們不是也有鹽場嗎?我知道你們鹽城縣倉庫有大量存貨,你們就用自己的存貨吧!不要總依賴官方倉庫。”

    萬貴平一臉懷疑道︰“魏監君是不是故意用這件事做文章,不給我們發貨了。”

    “萬公子想多了,江都二級鹽商差不多要被你們干光了,你們三家幾乎壟斷了二級市場,鹽不給你們給誰?”

    萬貴平陰陰冷笑道︰“說不定是各郡直接來提貨內呢?鹽監把我們繞過去,那可是八十文一斗啊!”

    魏朝鳳干笑一聲,“我倒是想這樣干,但萬公子覺得可能嗎?”

    萬貴平哼了一聲,“諒你也不敢!”

    停一下他又問道︰“那郡衙有沒有說什麼時候解封?”

    “崔刺史說,不會影響鹽業正常運轉,最多十天半個月,哪怕到時破不了案,也會給我們啟封。”

    “要十天半個月!”

    萬貴平驀地瞪大了眼楮,失聲道︰“我們哪里堅持得住?”

    魏朝鳳平靜道︰“第一,這件事和我沒有關系,第二,萬家如果真的很急,要麼去找崔刺史商量,要麼用自己的鹽,我只是一個從六品小官,就算你們三家捏死我,我也沒有辦法!”

    萬貴平匆匆趕回府中,向父親萬谷匯報這件事,萬谷也意識到事態嚴重,連忙派人將另外兩家的家主請來商議。

    曹家家主叫曹國仁,于家家主叫于甄,兩人年紀都差不多,都是五十余歲,原本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地方豪強。

    所謂地方豪強,其實就是流氓地痞頭子,在普通百姓眼中,這些豪強敢殺敢打,可怕得很,但在官府和世家眼中,他們屁都不是,要見識沒見識,要底蘊沒底蘊,要人脈沒人脈,要智慧沒智慧,無非就是抱上了關隴貴族的大腿,短時間發達起來的暴發戶。

    其實說得也沒錯,江都民間從來都是劉、蕭、陳三家的天下,之前這三家只是私人鹽場的鹽場主,他們的鹽場被關隴貴族收購後,這三家一方面替關隴貴族管理鹽場,另一方他們自己也做了二級鹽商。

    從關隴貴族手中以三十文錢一斗的價格拿貨,價格和鹽監一樣,然後以八十文或者九十文的價格賣給各郡的三級鹽商,然後再把七成的鹽利交給關隴貴族。

    這個時候關隴貴族還比較收斂,不敢直接從鹽監進貨,最多偷偷直接從鹽戶手中進貨,同樣也不敢做得過分。

    也是這個時候,其他二級鹽商都能從鹽監進貨,活得都很滋潤,劉、蕭、陳三家賺了大錢,中小鹽商靠著劉、蕭、陳三家的碼頭和貨運,大家都有飯吃。

    但自從隋文帝巡視江都後,隋文帝楊堅對關隴貴族放開了約束,關隴貴族不再忌憚,不僅壟斷了私人鹽場,同時還逐漸壟斷了官方的鹽,如果鹽監敢不答應,他們就直接從鹽戶手中進貨,鹽監連每斗二十文的差價也賺不到了。

    這樣的後果就是劉、蕭、陳三家以及一百多家中小鹽商拿不到鹽了,被迫改行或者破產。

    最慘是陳家,陳家沒有別的生意,碼頭和船隊都被元家收購,當元氏家族把他們拋棄後,陳家只能坐吃山空,五年後就徹底垮了,由江都三杰變成了靠千余畝田過日子的小地主。

    短短五年時間,江都民間也就變成了萬、曹、于三家的天下,他們每年能拿每斗二十文的鹽利,配合著背後主子,壟斷幾乎整個南方的鹽。

    可是現在出現了新情況,官方的鹽被凍結了,一直在後面給他們撐腰的元敏也被調走了,他們三家商量半天,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江南已經變天,暴利鹽業也要跟著變天了。

    萬谷見大家也分析不出原因,只得嘆口氣道︰“就這樣吧!我們趕緊派人去洛陽匯報,然後把鹽城縣倉庫的鹽調過來應急。”

    以前他們是向元敏匯報,現在元敏被調回朝廷,新的關隴貴族聯絡人還沒有來江都,他們沒辦法,只能直接向洛陽元家匯報。

    這時,于甄忽然想到一事道︰“我今天收到堂弟的一封信,吳郡出現了賣精鹽的商鋪,每斤只要二十文,現在晉陵縣也出現了。”

    “什麼?”

    另外兩家大吃一驚,不由面面相覷,精鹽二十文一斤,他們不就完蛋了嗎?誰還會買十文一斤的粗鹽!

    “于家主,你確定此事是真的嗎?”萬谷追問道,

    于甄搖搖頭,“我不知道,我只是听堂弟說的,他發鴿信告訴我,內容很短。”

    于甄的堂弟于純孝是毗陵縣的豪強,就是他們家船隊卸貨把航道堵塞了,于純孝在前任刺史竇善的扶植下壟斷了毗陵郡的鹽市場。

    現在裴仁基出任毗陵郡刺史,在裴仁基的支持下,西海精鹽店在毗陵郡出現了。

    萬谷想了想道︰“那就先別急向洛陽匯報,派人去吳郡和毗陵郡調查一下,然後一起向洛陽匯報。”

    吳郡,西海精鹽賣得火爆,二十文一斤,只要不腌菜,一斤夠四口之家吃一個月。

    同樣的四口之家,十文的粗鹽要四五斤才夠一月,更重要是口感,精鹽里沒有粗鹽那種糟心的沙土。

    在柴米油鹽上,老百姓們個個都精明無比,一個月節省三十文錢,還能吃到干淨的精鹽,哪個白痴還會買十文一斤的粗鹽?

    所以粗鹽就直接沒有人買了。

    當然,不光是吳縣,吳郡的各縣街頭都有兩家鹽店,都是一家城南,一家城北,同樣的紅頂白牆,西海鹽店,特別醒目。

    也同樣排了長隊。

    五天後,毗陵郡的四個縣,晉陵縣、江陰縣、無錫縣和義興縣也同樣各出現了兩家鹽店,一樣的裝飾,一樣的售賣方式,一樣的排了長隊。

    這天上午,在吳縣城北的鹽店像往常一樣開門了。

    店鋪是每月五百文租的官方店面,大約五六十個平方,紅頂白牆,格外醒目,牌子寫著‘西海精鹽店’五個字。

    鹽店前排了兩排長隊,每條隊伍足足排到里外,幾個店員忙得腳不沾地,將稱好的一碗碗賣出去,鹽都是裝在小木碗中,每碗一斤,每人最多只能買三斤。

    一共兩個店員,一人收錢,一人放鹽。

    “這位大娘買兩斤鹽!”店員收了錢喊了一聲。

    店員用一個小木碗,從大鹽斗中舀一碗鹽,抖抖平,就是一斤。

    撐開大娘隨身攜帶的布袋,把兩碗鹽倒入布袋中。

    “大娘,兩斤了,你走好!”

    兩個年輕人動作麻利,頭腦靈活,效率很高。

    “我是開酒樓,三斤太少,我多買幾斤行不行?”一名中年男子問道。

    “掌櫃對不起啊!以後酒樓可以送貨上門,現在剛開始,鹽不多,煩請您多找幾個伙計來排隊。”

    “那就算了,先買三斤。”

    掌櫃給了錢,店員喊道︰“這位掌櫃三斤!”

    另一名伙計動作麻利的將三碗鹽倒入掌櫃袋中。

    鹽店不遠處,三名捕快挎著刀在來回巡邏,幾名男子鬼鬼祟祟看著鹽店議論什麼。

    捕快立刻上去喝道︰“要買鹽排隊去,在這里商量什麼,想犯事嗎?”

    幾名男子嚇得連忙走開,找到一家茶館把情報記下了。

    吳郡和毗陵縣每縣各有兩家鹽店,店名都叫西海鹽店,店東主身份不詳,但有官府保護,店里只賣精鹽,二十文一斤。

    他們寫下了調查情報,立刻趕回江都向萬家匯報。

    &nbsp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隋朝的棋局》,方便以後閱讀隋朝的棋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危機到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隋朝的棋局第四百四十二章 危機到來並對隋朝的棋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