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夏剛回到長安,父親楊廣便讓他來晉王府相見。
晉王府官房內,楊廣把三封信交給蕭夏,緩緩對他道︰“你皇祖父知道你有這個證據,他讓我把證據還給你,你自己交給他。”
蕭夏點點頭,“或許皇祖父早就知道漢王的問題。”
楊廣嘆口氣道︰“現在回想起來,你皇祖父確實心如明鏡,漢王要撈錢,你皇祖父也默許他撈錢,但要適可而止,但漢王卻不知收斂,做得太過分了,你皇祖父才決定出手,讓你去鏟除彌勒教。”
“我帶回的三十五萬貫錢,漢王還能拿到嗎?”蕭夏有點擔憂道。
楊廣笑了笑道︰“走了明賬就不可能了,已經進戶部了。”
“但戶部現在由漢王掌控!”
楊廣搖搖頭,“你就不懂了,漢王在戶部只是代行天子權力,批準重大支出,批準戶部的各種年度計劃,他管不了錢,他甚至連國庫都進不了,錢入了庫,要撥給誰,那是相國決定,他只能同意或者不同意這筆支出。”
蕭夏笑道︰“這樣的權力,恐怕漢王並不想要。”
“很無聊,很枯燥,但我想要!”
蕭夏點點頭,“我有直覺,皇祖父一定會把這個權力給父親!”
楊廣微微一笑,把信遞給他,“去見皇祖父吧!把信給他。”
蕭夏隨即前去求見天子,半個時辰後,他被領進了後宮,天子楊堅正坐在清涼亭內乘涼,亭內里沒有別人,只有他們祖孫二人。
蕭夏單膝跪下行禮,“孫兒拜見皇祖父,祝皇祖父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子楊堅遠遠望著這個孫子,不緊不慢道︰“你應該先去凌煙閣交差!”
“回稟皇祖父,楊恭仁出差,要後天才能回來。”
“原來如此,好吧!這次你的任務完成得很圓滿,朕很滿意,回頭朕會給你賞賜,你先把漢王的信件交給朕。”
蕭夏取出三封信上前呈給天子,楊堅看了看信,隨即扔在小桌上,嘆口氣道︰“很難辦啊!小七郎,你給朕提個建議吧!怎麼處置漢王?”
蕭夏沉聲道︰“皇祖父要听實話嗎?”
“朕當然想听實話!”
“孫兒建議皇祖父把這三封信扔進香爐燒掉,就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楊堅愕然,“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家丑不可外揚,皇祖父要懲罰漢王,也要用別的借口,洛陽彌勒教之事已經結束了,孫兒認為沒必要再節外生枝。”
楊堅笑道︰“你這樣說,你父親肯定不滿意,太子也不滿意,這是收拾漢王多麼好的機會。”
“孫子只是說實話,作為一個親王,在自己控制的地盤內發展彌勒教斂財,是很愚蠢的一件事,他完全可以壟斷幾個涉及衣食住行的重要行業,多開幾家櫃坊,幾座大酒樓,每年合法賺的錢都遠遠超過彌勒教斂財,他卻選擇了最愚蠢的做法,最後地盤丟了,錢沒了,名聲也壞了,完全得不償失。”
楊堅笑道︰“真該讓漢王來听听你這番話。”
“其實彌勒教斂財只是小事,百姓信仰捐財,也是自己心甘情願,說實話,我並不同情那些百里外跑來信眾,並沒有人強迫他們,完全是咎由自取。
但我必須要維持統治秩序,嚴懲危害大隋統治的彌勒教。
皇祖父,事情已經結束了,它就像個皮膚上的小口子,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愈合、淡化,皇祖父不必再為此事煩惱。”楊堅點點頭,“說得好,小七郎,陪朕在園里走走吧!”
“孫兒遵命!”
蕭夏跟隨在祖父身後沿著石板道緩緩而行。
“朕听說你和父親發生爭吵,足足冷戰了一個多月,其實朕也知道原因,但朕想知道你們父子為什麼會爭吵?”
“我父親希望我什麼事情都要事先向他匯報,由他來決定,但我不肯接受,我的事情我自己做主,不需要向任何人請示,哪怕是我父親。”
“看來你們父子之間隔閡很深啊!你大哥就和你相反,他事事都會向父親請示!”
蕭夏沉默片刻道︰“從我出生開始,就已經注定了今天,一切都是因果,自己種下了豆子,卻希望豆蔓上結個瓜,怎麼可能?”
楊堅贊許道︰“說得很有道理,也很犀利,你是朕所有子孫中最清醒之人,小七郎,如果朕把皇位交給你,封你為皇太孫,你願意嗎?”
蕭夏一怔,果斷地搖搖頭,“回稟皇祖父,孫兒並不願意!”
楊堅一怔,“這麼好的事情,你為什麼要拒絕?”
“立誰為太子,並不是皇祖父一個人說了算的事情,太子雖然平庸,但也沒有大過,您卻要廢了他,立一個姓蕭的孫子為皇太孫,沒有人會同意的。”
本作品由六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