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天還未完全亮,周大福就輕手輕腳地起床,準備去叫趙剛一起前往鋼鐵廠。
他深知趙剛第一天上班,肯定滿懷期待又有些緊張。
當他來到趙剛的房間,輕輕敲了敲門,門“吱呀”一聲開了,眼前的趙剛讓他微微一愣。
趙剛頂著兩個濃重的黑眼圈,眼楮里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周大福一看便明白了,笑著說︰“趙剛兄弟,你這是一晚上沒睡吧?我懂你這心情,我第一天去上班的時候,也是激動得睡不著覺。”
趙剛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道︰“大福哥,我一想到今天就能去鋼鐵廠上班,心里就止不住地興奮,感覺未來一下子有了盼頭。”
他有點不好意思,沒有辦法,太激動,導致一整晚都睡不著,不過精神上還是很精神,並沒有一點困意。
這時,周大忠也走了過來,看到趙剛的模樣,打趣道︰“哈哈,看來咱們趙剛兄弟對這份工作充滿了干勁啊!行,咱趕緊出發,可別遲到了。”
趙剛這時候問道︰“大忠哥,我們不用等周哥嗎?”
周大忠笑著解釋︰“十六叔,他去不去都不知道,要是你想等十六叔的話,估計第一天就得遲到。”
趙剛雖然有點懵,在他的印象當中,工人不是每天都要上班的嗎?除了周日可以休息之外。
“原來是這樣。”
三人簡單收拾了一下,便朝著鋼鐵廠走去。
一路上,趙剛的腳步輕快又急切,他不停地向周大福和周大忠詢問著鋼鐵廠的情況,眼神里滿是好奇與憧憬。
周大福和周大忠耐心地給他講解著,從工廠的規章制度到各個車間的工作內容,讓趙剛對即將到來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雖然他們兩個都不是在車間那里工作,不過都在鋼鐵廠上班那麼久,大概還是了解一點。
所以並不妨礙他們用著這一點了解來教導趙剛。
要是讓趙剛知道的話,不知道會有什麼感想。
三人一邊在路上走著,一邊聊天,很快,他們來到了鋼鐵廠的大門口。
威嚴的門衛站在門口,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門衛看著趙剛,嚴肅地說︰“你沒穿工衣,不能進去。”
趙剛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根本就不知道怎麼應對。
周大福反應迅速,連忙對趙剛說︰“趙剛,快把介紹信拿出來。”
趙剛這才回過神來,手忙腳亂地從口袋里掏出介紹信,遞給門衛。
門衛接過介紹信,仔細地查看了一番,確認的確是鋼鐵廠的介紹信後,點了點頭,放他們進去。
趙剛松了一口氣,感激地看了周大福一眼。
周大福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別緊張,以後熟悉了就好了。”
他們來到人事科,周大福和周大忠陪著趙剛進行登記。
人事科的吳干事是個中年婦女,她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表情嚴肅。
她接過趙剛的資料,認真地填寫著表格,嘴里還不時詢問著一些問題。
登記完畢後,吳干事對趙剛說︰“跟我來吧,我帶你去臨時工的集合地。”
看見有人帶,周大忠和周大福便離開,回到各自的崗位。
趙剛連忙跟周大忠和周大福兩人道謝。
不過周大忠揮了揮手,表示不用在意。
趙剛跟著吳干事來到了臨時工集合的地方。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穿著樸素,臉上帶著緊張和期待的神情。
吳干事把趙剛帶到人群中,簡單交代了幾句便離開了。
畢竟她還有不少事情要忙,尤其是這幾天,一下子招了這麼多人進來,最忙就是人事科,基本上每人,都是從上班忙到下班,幾乎沒有什麼,空余的時間休息。
此時,胡廠長為了讓培訓效果達到最佳,專門請周益民過來。
他找到周益民,誠懇地說︰“益民啊,這行李箱是你發明的,生產流程和工藝你最熟悉,你可得來幫我這個忙,給這些臨時工好好培訓一下。”
周益民本想推辭,可听胡廠長這麼一說,又覺得他說得在理,實在無法拒絕,只好答應下來。
畢竟行李箱也算得上是他的心血,他也不想看見行李箱,在別人手里出現什麼問題。
周益民來到臨時工集合的地方,車間的廖主任早已在一旁等候。
廖主任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他身材魁梧,臉上總是帶著和藹的笑容。
他看到周益民來了,連忙迎上去,說道︰“益民,可算把你盼來了,這些臨時工就等著你給他們開個頭呢。”
周益民笑著和廖主任打了招呼,然後走上前,看著眼前這些充滿期待的臨時工們,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家好,我是周益民,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和廖主任一起,帶著大家熟悉行李箱的生產流程。這是個技術活,也是個精細活,希望大家都能認真學,用心做。”
趙剛沒有想到給他們培訓的人竟然會是周益民,他從昨天晚上那頓火鍋中得知,周益民其實是采購科的股長。
接著,周益民找來了之前熟悉生產行李箱的工人,讓他們分別給臨時工們講解各個環節的操作要點。
他自己則在中間來回走動,仔細觀察著每一個臨時工的表現。
周益民會負責挑選那些人,適合做哪一部分的。
他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學習裁剪布料的時候,手法生疏,動作也比較慢。
周益民便走上前去,耐心地指導他︰“你看,這裁剪的時候,手要穩,力度要均勻,按照這個模板來,不能有偏差。”
說著,他親自示範了一遍,年輕人認真地看著,不住地點頭。
在另一邊,有個臨時工在學習安裝輪子的時候,總是裝不牢固。
周益民走過去,拿起輪子和工具,一邊演示一邊說︰“這個螺絲一定要擰緊,不然行李箱在使用的時候,輪子很容易掉下來。而且,安裝的時候要注意角度,這樣推起來才順暢。”
不少人都有點緊張,導致動作都有點變形,本來就是一些精細活,根本就沒有辦法做。
周益民將這些人的表現都看在眼里,不禁搖了搖頭,這些人想上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除非是能將心態調整好,不然,只能去做一些,不怎麼精細的活,就比如搬運之類。
很快他就在人群中看見趙剛。
趙剛學得格外認真,他的眼楮緊緊盯著示範工人的每一個動作,手中的工具也在不停地模仿著。
他深知這份工作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所以就算是周益民,已經走到趙剛的背後,他的注意力,並沒有被轉移,而是盯著工人的每一個動作。
隨著培訓的進行,周益民心中漸漸有了底。他根據每個人的表現和特點,開始考慮如何分配工作。
他把那些心靈手巧、動作敏捷的臨時工安排到了需要精細操作的環節,比如粘貼標簽、安裝拉鏈等。
而那些力氣較大、手腳麻利的,則安排到了搬運原材料、組裝框架等環節。
在這個過程中,胡廠長也來到了培訓現場。
他看著認真學習的臨時工們,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走到周益民身邊,說道︰“益民,你這安排很合理啊。這些臨時工可都是咱們廠未來的希望,一定要把他們培養好。”
周益民笑著說︰“胡廠長,您放心吧。我會盡我所能,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為工廠出一份力。”
培訓一直持續到中午,周益民讓大家先休息一下,下午再繼續。
臨時工們紛紛散去,他們一邊走一邊討論著上午學到的知識,臉上洋溢著對未來工作的期待。
趙剛一個人獨自走去飯堂的路上,就在這個時候,他的背後,被拍了一下。
他有點奇怪,自己剛進廠沒有多久,跟其他臨時工並不熟悉。
轉頭一看,原來是周益民。
“周哥,有事嗎?”
周益民笑著說道︰“難道,沒事就不能找你一起吃飯嗎?”
趙剛連忙搖頭︰“當然可以,我開心都來不及,怎麼還會拒絕。”
周圍的臨時工,看見這一幕後,他們都沒有想到,平平無奇的趙剛,還有這樣的關系。
不過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忙碌了一個早上,肚子早就餓到不行,拔腿就跑,生怕跑慢一點,飯菜就會被吃完一樣。
食堂里人聲鼎沸,很多臨時工都坐在一起,然後大家都在分享著上午培訓的心得。
周益民帶著趙剛排隊,然後分享︰“趙剛,你平時想吃好一點,就來三號飯堂,這里的炒菜師傅,是平時做小灶的師傅,比其它飯堂要好吃不少。”
趙剛點了點頭︰“好的,周哥。”
兩人一邊聊天,一邊排隊,並沒有等多久,就輪到周益民和趙剛兩人。
打完飯後,沒有想到看見兩個熟人。
周益民便帶著趙剛來到這里,然後直接坐下。
周大福和周大忠兩人看見是周益民和趙剛,連忙歡迎︰“十六叔,你平時不是去小飯堂的嗎?”
雖然說小飯堂的飯菜,跟其它飯堂是一樣,不過油水比較足,時不時還能看見肉沫。
這些在大飯堂這里,可以說是,幾乎看不見。
趙剛听到後,頓時就明白,周益民是故意帶著自己吃飯,是不放心自己一個人嗎?
周益民不好氣道︰“大福,你不說話,沒有人當你是啞巴!”
周大福听到後,頓時就明白,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不好意思,說話沒有經過大腦,十六叔體諒一下。”
周益民也知道,周大福的為人,所以並沒有打算追究。
只是帶著趙剛坐下來吃飯。
周益民一邊吃,一邊問︰“趙剛,你跟著學習了一個上午,覺得怎麼樣?難不難?”
趙剛如實回答︰“並不是很難,我還有一部分不太懂。”
周益民隨即說道︰“你還有什麼不懂,你說出來,我為你解答。”
趙剛沒有想到,周益民會為他開小灶,頓時就把今天上午不懂的問題,一下子全部問出來。
周益民有點無語,一下子說這麼多,怎麼解答︰“趙剛,不要著急,一個個問題來。”
附近的臨時工听到後,忍不住也坐了過來,畢竟有領導專門開小灶,這種機會可不能錯過。
有不少人,也是這樣的想法。
不一會,周益民這一桌子就擠滿了人。
周益民看見這種場面後,開始指揮︰“大家不要這麼擁擠,妨礙到別人就不好。”
其他臨時工,听到周益民的話後,雖然有點不情願,還是乖乖散開。
要是給領導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那就麻煩,要知道臨時工可不像正式工那樣,開除就開除了。
周益民沒有想到,只是想幫助一下趙剛解惑,一下子就吸引到這里多人。
為了不讓趙剛難做,他準備讓大家回到車間後,有什麼不懂的提出來,他再給眾人解惑。
很快臨時工,听到這個好消息之後,十分開心。
周益民吃完飯,就直接帶著眾人來到車間這里,有一些來得遲的人,匆匆扒了兩口飯,就趕回車間,等著周益民解答。
周益民看見人齊,便開始說道︰“你們還有什麼不懂。”
周益民給眾人一一解惑,雖然不能說每個人的問題都能回答到,不過大部分人都有同樣的問題,周益民給大家解釋,或者是演示。
專注的時間,過得就是快,一下子就到了下午上班的時候。
下午,培訓繼續進行。
周益民和廖主任對上午的培訓內容進行了鞏固和深化,讓臨時工們進行實際操作練習。
他們在一旁仔細觀察,及時糾正臨時工們的錯誤。
可能是中文的時候,有周益民開小灶,所以不少人進步還是比較大的。
,到了傍晚,大部分臨時工都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周益民對大家說︰“今天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好,進步很大。接
下來的日子里,大家要繼續努力,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好。
只有這樣,我們生產出來的行李箱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
“而且只有這樣,大家的工作才能保得住。”
臨時工們紛紛點頭,表示一定會努力工作,畢竟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工作,雖然很殘酷,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招聘臨時工,本來就是用來解決生產行李箱的問題,要是連這件事情都處理不好,那這些臨時工,也沒有必要繼續留下去。
趙剛更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工作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周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