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尖的老支書看見一顆雞蛋上有一些明顯的紋路,便問道︰“益民你看這顆蛋是不是變成活珠子?”
活珠子最早便起源于金陵,清朝咸豐年間活珠子即已在南*京非常流行。
活珠子屬于金陵傳統滋補類美食,是金陵市六合區的著名特產、金陵小吃的一種。
其實,所謂的活珠子,是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又沒有完全成形的產物。此時的雞蛋里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這種亦雞亦蛋的雞蛋孵化物便叫作“活珠子”。
“活珠子”是經傳統孵化發育而成的雞胚胎,因其發育中囊胚在透視狀態下形如活動的珍珠,故稱“活珠子”。
周益民看了看,便說道︰“這並不是活珠子,而是毛蛋?”
毛蛋,也被稱為雞毛蛋、毛雞蛋、雞仔蛋等。
這種食品在中國多個地區都有出現,尤其在江浙一帶被稱為旺雞蛋或喜蛋,而在閩南則稱為雞仔胎。
毛蛋不僅在中國有廣泛的分布,還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被視為一種傳統小吃。
據傳,毛蛋與乾隆帝還有一段淵源,據說乾隆帝下江南時偶然遇到一位老婆婆制作的毛雞蛋,這道菜因此得名“雛鳳名珠”。
旁邊的人有點蒙,難道這兩樣不是同一樣東西嗎?便問道︰“難道毛蛋和活珠子不是同一樣東西嗎?”
這兩樣東西,自己都只是听說過,並沒有親眼看見,要知道大部分人,看到這一幕,都會以雞蛋壞,估計會扔掉。
周益民解釋道︰“毛蛋是雞蛋在孵化過程中受到不當的溫度、濕度或病菌影響,導致雞胚發育停止,死在蛋殼內尚未破殼的小雞,而活珠子是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還沒有完全成形的產物。
通常是在孵化12天左右時,通過人工手段中止孵化,此時的雞蛋里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
這兩樣東西,不是一般人能接受,就好像榴蓮一樣,喜歡的人就會很喜歡,不喜歡的人,看見都會有點反胃。
“原來是這樣,我一直以為,這兩樣東西都是一樣的。”那村民感嘆道。
看來還是讀書人知道的東西多,不像自己在周益民面前,有很多東西都不懂。
老支書瞪了他一眼︰“讓你們多讀書,你們玩泥沙。”
周益民接著道︰“老支書,你把村里那些母雞帶過來,讓它們幫忙帶這些小雞,這樣我們也能省心一點。”
老支書點了點頭,這個東西還是知道︰“好的,我等一下親自過去抓。”
看來要派人過來守著這些小雞才行,這可是村里重要的資產,能不能讓村里過得更好,就靠這些蔬菜。
連續趕了三天,大牛終于回到自己的村,榕益村。
不過為了糧食不被發現,他並沒有走大路回去,要知道走大路,可是要經過很多人的家,被這些人看見,估計這五十斤糧食根本就保不住。
所以為了保險,還是走小路,雖然會遠一點,但也沒有辦法。
大牛小心翼翼的抄小路回去,時不時還觀察四周,看一下有沒有人看見自己。
本來兩三分鐘就能回到家的路程,這次足足走了快十五分鐘,不過都是值得。畢竟沒有讓別人發現,這樣糧食就能保住,等到時候把傳家寶拿去換糧食,應該能撐過一年半載。
並沒有敲門,直接推門而入,只見四個人躺在家里床,並沒有動,只是轉了個頭,看見大牛回來。
一個面黃肌瘦小女孩急忙問道︰“三哥去二姐家,有沒有接到糧食?”
她都覺得,要是再沒有東西吃,自己都快要餓死。
這個小女孩已經十一歲,由于長期吃不飽,長的跟那些七八歲的小孩子一樣,身上一點肉都沒有,感覺只要風大一點,都能把她給吹走。
“四妞,你放心,我在二姐家借糧食,我們終于有東西吃。”大牛激動道。
只見一個同樣是面黃肌瘦的中年婦女不敢肯定道︰“大牛,你說的是真的嗎?”
大牛回答道︰“媽,當然是真的,你看我糧食都帶回來。”
說完還指了指身上,那一袋的糧食。
四妞也顧不上由于長期饑餓帶來身體的不舒適,急忙從床起來,來到麻包袋旁邊,迫不及待的打開麻包袋,一打開,金黃色的玉米映入眼簾,驚喜不已。
“三哥,這些都是二姐借的嗎?”
這一袋少說都有四五十斤的玉米,換做是以前,不缺糧食的時候,就沒有那麼震驚,但是現在全國上下,絕大部分人都吃不飽的時期,絕對就是大事。
中年婦女也忍不住起來,靠近觀察,被震驚到,急忙詢問道︰“大牛,你不會把你二姐家的糧食都要過來?”
現在糧食的珍貴,本來以為即便能借到,估計也就是幾斤。
這里少說有幾十斤,一個家庭不可能舍得借這麼多糧食?如果是女婿還沒去世前,這些糧食也能解釋得通,畢竟女婿可是人人羨慕的司機呀!
但女婿走後,女兒家恐怕也過得不好。
“媽你就放心,這些都是二姐借給我們,是二姐的公公把家里的傳家寶賣給一個人,換來的糧食,然後二姐讓我把這五十斤糧食拿回來。”大牛解釋道。
听到大牛的解釋後,大牛媽媽也就放心。
有著五十斤糧食,起碼能多撐一段時間,這些日子,村里已經陸陸續續有人餓死,要是沒有糧食,估計自己家也撐不了多久。
今天當家的把家里僅剩的糧食都煮來吃,補充一下體力,隨即就出去找一些野菜或者是樹皮吃。
要是找不到的話,估計用不了幾天,他們家里也撐不住。
但是沒有想到,大牛竟然能從自己二女兒的娘家借到這麼多糧食,看來自己家是命不該絕啊!
從去年的年末開始,村里有不少人跑去田野里四處尋找可以充饑的東西,把那些紅薯跟蘿卜頭就連爛白菜幫、干蘿卜纓都撿的一干二淨,甚至是平時用來飼喂牲畜的干紅薯秧也洗干淨碾碎,磨成粉,然後用少量的紅薯面摻在一起,做成窩頭充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