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老的那件“裝備”,其實也談不上先進。
釣魚佬應該都知道,釣竿按其節數可分為:單節竿、多節竿和插接式釣竿。
單節竿也稱獨龍竿,由竹或其他材料制成只有一節的釣竿。竿長一般4米左右,具有不易斷裂、柔韌、經久耐用等特點,缺點是攜帶不便。
多節竿有2一20個接口的釣竿。具有攜帶方便的優點,缺點是接口處易斷裂。
而多節竿又分插接式釣竿和抽出式釣竿兩種。
所謂的抽出式釣竿,很好理解,就像我們平時用的縮骨傘一樣,其竿體為空心,可將數節竿收縮于底柄的桿管內。使用時,一節節拉出來,不用時,從底部一節節退入。
這種竿便于攜帶,但堅實性不如插接式釣竿好。
至于插接式釣竿是由數節竿體相互插接組成的釣竿。
在安裝時,是由細到粗一節一節插接起來。特點是接口嚴密,釣竿受力後的整體性能好,竿體較細。
這種釣竿,其實在民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因此,才說趙老的那件“裝備”談不上先進。
有人可能會吐槽周益民拿出有輪的釣竿很不妥,覺得那是現代的產物,那個時代並沒有。沒有輪的釣竿,一律被歸類為手竿。
然而,這種擔心反而多余了。
事實上,有卷線器的車竿形象資料最早見于宋代。
我國宋代名畫家馬遠畫的《寒江獨釣圖》中,釣者手持的釣竿,就是一種帶卷線輪的釣竿,它和現在釣魚用的車釣竿極為相似。
如果以他畫中的形象資料作為我國開始使用遠投竿算起,那麼,帶卷線輪的漁竿在我國出現,至少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此外,《古今圖畫集成》收集有明代《釣車圖》版畫一幅,畫面是一個釣翁,左手持輪竿,右手收線,一只黿正被拉出水面。
這說明在明代輪竿已在民間相當普及了。
也正是如此,周益民才敢大大方方將那套釣具送出。
面對趙老的詢問,周益民並不慌,微微搖頭道︰“不知道,朋友送的,是國外貨也不一定。”
外國貨又怎麼樣?
別看現在中國好像很封閉,但國內的進口貨還真不少,像手表之類,不少都是國外的品牌。
尤其是在友誼商店,外國貨一大堆。
大家也知道,友誼商店和普通百貨店不一樣,最初只對外賓開放和服務。
它賣的東西是市面上見不到的,很多商品在當時屬于“特供”。
比如魔都梅林的罐頭、津門起士林的西點、甦州的雙面繡、杭州的織錦、京城雪蓮的羊絨衫、國人熱望的自行車、手表……
而進口家電和威士忌、萬寶路等,更是這里的專賣。
如今,友誼商店更是有一個口號︰市面上有的商品,我們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們必須有;外國時興的,我們也得有!
所以,哪怕周益民承認是外國貨,也沒啥問題。
趙老也不糾結是不是外國貨,對周益民送的這套釣具非常滿意,愛不惜手。
“益民,有心了。”
如果是別的東西,他可能就不收了。但這麼好的釣具,他真有點拒絕不了。
指望這套釣具給他挽回顏面,在釣場上大殺四方呢!他腦海里,已經想到自己不斷上魚的場面,吸引所有釣友們的目光。
他恨不得現在就去找位置,甩幾竿。
不過,趙老也不會白要周益民的“大禮”。
回敬的,必然也是一份“大禮”,但不一定是今天給而已。
經過一番認識,周益民才知道,丁主任的大舅哥叫趙家棟,在文宣部上班,職位還不低呢!
趙家不缺吃的,有豬肉、羊肉等,所以也給何師傅很好的發揮空間,弄出了六個菜,色香味俱全。
想想也是,別說趙家其他人,僅僅是丁主任一人,管著那麼大鋼鐵廠的後勤資源,給家里弄點吃的,簡直不要太輕松。
這個世界,不管人民怎麼艱難,總還是有一部分人不愁吃的。
按照趙老的說法,自己打了半輩子的仗,出生入死的,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吃好點怎麼啦?
他是一名老紅*軍,參加過抗日,也打過解放戰爭,甚至前幾年還去了漢城溜達一圈,不帶護照的那種。
也就這兩三年才退下來。
對此,周益民覺得合理。
就像在後世,烈士的子女中考、高考能加分一樣。人家為國家流過血、立過功,加點分數怎麼啦?
“爹,你別喝那麼多,醫生……”
老爺子不滿意了。
打了半輩子仗,多喝兩杯怎麼了?
“醫生個屁,老子心里有數,你莫管我。”
哪有兒子管老子的?
張嘴醫生,閉嘴醫生的。對于醫生的話,老爺子嗤之以鼻。
他身上好幾個彈孔,有一次嚴重的時候,醫生還告訴他,活不久了呢!他現在不也好好活著?炫兩三碗大米飯都沒問題。
趙家棟等人無語。
你心里有數?
雖然有周益民這個“外人”在,但宴席觥籌交錯,也算是其樂融融。
周益民放下心中最後的防備,看得出趙老是個可愛的小老頭,性格直爽,不像是計算人的人。
說實話,這次來吃飯,周益民多少還是有些警惕的。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嘛!
都說酒後見人品,好幾杯下肚後,趙老的臉都有點紅了,說話還是那麼直來直去,也就打消了周益民內心最後的那絲顧忌,跟大家暢談起來。
“益民呀!這些話,以後在外面不要隨便說。”趙家棟提醒。
他是文宣部的人,對各種話語、詞匯最為敏感。
剛才周益民跟他們暢談的,其中就不乏一下超綱詞匯。
這要是在外面說,被有心人利用,多少會有點麻煩。
趙老卻笑道︰“你們不能亂說,益民說一點沒事。”
至于原因,他沒有解釋。
趙家棟和丁升泰聞言一驚,心里不由驚疑︰這家伙什麼來頭?
周益民︰“趙叔,你們放心,這不是沒外人嘛!”
他是故意的。
見趙家棟他們好心提醒,以後相處就更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