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依舊是一部戰爭片《鐵道衛士》,今年才上映的,同樣是抗美援朝題材。
此片講述戰爭期間,我國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敵人特務,打入敵人內部,最後將特務抓獲,並排除了列車炸彈。
這讓周益民想起前世老師講的一個笑話。
說他那個年代村里第一次放電影,村民看戰爭電影,有人看完電影後,跑去熒幕後面去找彈殼。
爺爺、奶奶差點站不出來,周益民趕緊扶一把。
兩場電影,都是一百分鐘左右的。尤其是前一部,一百二十多分鐘,兩個鐘頭。
因此,電影結束後,已經很晚了。從七點左右開始,到深夜十一點上下。
晚上十一點對後世人來說不算什麼,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呢!但在這個時代,那就是很深夜了。
要不是看電影,電影精彩,估計都有人睡著了。
哪怕有人感覺困,也強撐著看完,畢竟電影不是經常有,少看一眼,都覺得自己吃虧。
三叔、三嬸牽著來才,抱著倩倩,跟村里的大部隊走路回去。
沒錯!這次周益民讓來福坐車,來才走路。
雖然來福懂事,但也不能厚此薄彼。
“同志們,謝了呀!”周益民跟那四位青年表達感謝,又拿出煙,給他們分別派了一根。
“客氣,太客氣了。”
四位青年笑得合不攏嘴,根本不舍得抽,將周益民給的香煙收起來。
周益民讓奶奶坐穩,來芳繼續坐前面。
現在的月亮很亮,能大致看到道路。此外,周益民還準備了燈,所以晚上騎自行車完全不在話下。
這年代,流行一種摩電燈,就是安裝在自行車上的,車底下有個小的發電機,靠自行車鋼圈帶動銷發電機轉動來提供電能。
其實,就兩個重要配件︰磨電機、車燈。
將磨電機固定在自行車前叉上的安裝定位支架,還包括可旋轉地套配在磨電機外殼上的護套。
護套前外壁上設有一凸起,車燈可旋轉地安裝在凸起上,從而可調節車燈照射距離的遠近,並將燈、機連為一體。
原理並不復雜,動手能力強一點的人,自己都能搞定。
將兩老送回家後,周益民不得不洗個澡,否則睡不著。
第二天醒來,他看了眼腦中商店的1元秒殺區,100斤方便面,以及100個西瓜。
方便面是1958年發明的,不過,現在我們大陸還沒有這東西,得等到1964年,才有台商帶過來,1970年才在魔都開始生產。
而實際上,我國在清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方便面”的雛形。
周益民感覺,方便面似乎也可以搞。
要知道,這東西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它一經誕生,立即引起爆發性暢銷,成為象征高度經濟成長時代的商品,席卷很多國家。
賺外匯的好機會。
要知道,我國如今非常缺外匯。不僅是現在,一直到八、九十年代都是如此。
方便面的市場非常大,不能讓小日子全佔了。
作為後世穿越回來的人,周益民很清楚方便面不難搞。
無非就是通過對切絲出來的面條進行蒸煮、油炸,讓面條形狀固定。而調料包也簡單,就那麼幾樣東西。
可以說,這也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玩意。
這個時代完全可以生產。
而西瓜,在夏天也是好東西。
吃了奶奶給他準備的早餐,周益民回城里了。
回到四合院,大鵬那家伙不在,不知道跑哪里瀟灑去。
周益民在他房間里留了點物資。
想了想,又拿出兩個西瓜。這種情況下,就算他不說,大鵬也能會意,知道兩個西瓜是留給他和李友德的。
“益民,剛回來?”
剛走進中院,就踫到李友德。
周益民跟他說︰“我在大鵬那里留了兩個西瓜,你一個,待會自己去拿。對了,幫我做點事。”
李友德點頭︰“嗯!你說。”
只要是周益民的事,那就是他的事,說什麼幫不幫的。
“村里的學校缺教材,你幫我去收那些用過的,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都要,這兩年出版的版本。每個年級的教材,都給我收十來二十本。”
“行!”
這事不難,他們這條街道就能收不少。
周益民掏出一張10元。
李友德搖頭︰“我這有零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