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周益民的那句話,李友德涮羊肉的動作明顯快了許多,放開吃,吃得很痛快,好多年沒有試過這樣吃肉了,甚至說就沒試過。
哪怕是沒有那麼困難的那些年,家里也不允許他們這樣吃。
“飽了,不愧是東來順。”大鵬撫摸一下自己的肚子,肚子第一次傳來這麼真實的滿足感。
“就這麼點出息?”周益民白了一眼。
只要努力賣貨,以後可以隔三差五來吃一頓,甚至去嘗嘗烤鴨。
如果一天能賣100元的貨,一天就是3元,一個月90元,比鋼鐵廠絕大部分人的工資都高。
當然了,前期也賣不了那麼多,周益民為了他們的安全起見,暫時不會提供那麼多東西。
李友德和大鵬沒理會周益民的調侃,他們其實並沒有太高的追求,能吃肉就是很多人的願望了。
吃飽喝足後,三人回到四合院。
周益民先回自己家還沒裝修的那間房子,把一些東西拿出來,20斤小米,4斤肉干,兩斤紅糖,6個隻果。
這些,都是給李友德和大鵬準備的。
“進來呀!”
李友德和大鵬也懂事,故意在外面跟顧師傅他們侃大山,沒有立即跟進屋來。听到周益民的話後,他們才進屋,還順手將門帶上。
“還是你好呀!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大鵬想到自己那麼大個人,還擠在一個小房間,就有點淚目。
“感慨個屁,我們前院還有個空的房子,有機會我幫你運作下來。”
說完,周益民指著桌上東西︰“你們分吧!”
大鵬和李友德眼珠子都要瞪出來。
小米、肉干、紅糖,還有隻果。
居然還有隻果。
至于周益民的第一句話,他們都選擇忽略。不是房子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沒奢求周益民幫他弄到手,也沒那臉奢求。
周益民又不是他爸。
實際上,周益民也不僅僅為了幫大鵬,在前院搞一個空房子,同樣也有方便自己以後在里面“堆”貨的意思。
“這麼多?都給我們呀?”大鵬難以置信,這得20塊錢以上了。
“就你廢話多,趕緊拿回去,別讓人看到。
等一下你幫我去辦點事,踩我的自行車去一趟周家莊,告訴周家莊的人,壓水井的部件做好了,讓他們進城拉回去。
對了,讓他們把三輪車給我開回來。”周益民說道。
李友德和大鵬趕緊“打土豪”、分東西,每人10斤小米,2斤肉干,1斤紅糖,3個隻果,用布袋子裝好,別人看不出里面是什麼。
“好,我放好東西就過來。”大鵬點頭。
李友德倒是也想搶著幫忙,但他不會騎車。
他們兩人一人提著一個布袋,神情自然地走出去,各回各家。
李友德回家後,趕緊把家門關上。老娘和小妹在家,老娘應該是剛喝過藥,在里面躺著;二妹偷偷吃藥渣,見大哥回來,撞個正著,小臉很慌張。
看到這一幕,李友德很心酸,沒責備她,上去摸了摸她腦袋。
“大哥給你帶好吃的,以後不要吃這個,知道嗎?”
幾歲大的小孩子,正是貪吃的年紀。小丫頭听見大哥說有好吃的,當即就忘了剛才的事。
“大哥,什麼好吃的?”
李友德拿出一個隻果︰“你看。”
小丫頭就隔遠遠地見過隻果,踫都沒踫過,頓時兩眼發光。
“這是隻果。”李友德告訴她。
小丫頭連忙點頭︰“我知道,我知道,姐姐跟我說過隻果可甜了。姐姐的夢想,就是吃隻果。”
李友德將隻果切開兩半,都給二妹。
“拿一塊給娘,你吃一塊。在家里吃,不準到外面,也不準跟別人說,知道沒?”李友德他自己不吃。
不是不想吃,他也很想吃,上一次吃隻果,好多年的事了。但自己剛跟周益民去東來順涮羊肉,已經滿足。
“大哥,我知道啦!”小丫頭很興奮。
應該是听到了動靜,他們娘已經起來,出了房間門,就看到小女兒拿著一半的隻果給她,不由愣住。
李母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擔憂。
“友德,你哪里來的隻果?”
隻果可不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甚至說水果都很難的。
“娘,是這樣……”
李友德沒打算瞞著家里,也瞞不住,畢竟以後是晚上出門。在東來順涮羊肉的時候,他跟益民說到過這個問題,益民沒反對。
李母听完,又趕緊去打開布袋,看到里面的小米、肉干、紅糖,還有2個隻果。
最後嘆了口氣。
要不是她這病,家里就沒那麼困難。
盡管知道去黑市不安全,但她說不出阻攔兒子的話,畢竟家里已經這樣了。剛才兒子明說,不僅僅是為了這個家,也為了他自己。
現在工作崗位非常難得,指望他老子退休,繼承那份工作嗎?都不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
“這事跟你爸說一下,你也長大了,有些事可以自己決定。以後,多听益民的,他信得過,也聰明。”
李母心里感激周益民,那孩子是她看著長大的,知根知底,信得過。
“好!娘,你放心吧!益民說了,真遇到突發情況,貨丟了沒關系,趕緊跑。”李友德給自己娘吃一顆定心丸。
“那就好,那就好!”
李母听了,果然更加安心。
她將小米等東西放起來,糧食、肉,還有紅糖,都是他們家很需要的,尤其是糧食。其他的可以缺,唯獨不能缺糧食,會死人的。
另一半隻果,她也沒吃,留著給去上學的女兒。
小丫頭啃著隻果,感覺那是她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東西。
另一邊,大鵬回到家,自己藏了一個隻果,其他的都交給自己老娘,也說了以後去黑市的事。不過,他沒把周益民供出來,就說是自己在外面認識的人。
“娘,你就別勸了,我再不掙錢,大嫂那眼楮能把我瞪死。”
大鵬的娘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最後也是嘆了口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只能叮囑兒子,以後要小心點。
“手還痛嗎?”
作為母親,怎麼會不知道兒子受傷?有一點異樣,她都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