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

第二十八章 豬油真好吃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影子狸花貓 本章︰第二十八章 豬油真好吃

    等大春將木料擺好,周益民拍下他肩膀︰“進屋喝口水,抽根煙,等會順便將你家那玉米和土豆扛回去。”

    本還想客氣一下,但周大春一听抽煙,還有自己家的糧食,馬上改口︰“謝十六叔!”

    心里那個高興呀!

    周益民又掏出剛才那包大前門,看只剩下兩根,干脆都給了這貨。

    周大春樂得捉了捉頭發,之前好不容易壓下去的頭發,瞬間又豎起來,恢復雞窩頭的狀態。

    進屋後,周大春連忙說道︰“十六叔,太叔婆,水就不喝了。”

    周益民指著角落的兩袋︰“吶!那兩袋就是。”

    這貨嘿嘿一笑,露出大黃牙,左右擰了下脖子,發出  的聲音,然後走過去,首先把那袋玉米扛肩上。

    一百斤的東西,好像很輕松的樣子。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人是真大力。後世很多人肩不能抬,手不能提,跑幾百米就氣喘吁吁,要原地去世一樣。

    “十六叔,幫我把這一包也……”

    還沒說完,就被周益民瞪他︰“不能多走一趟?萬一摔下來,玉米粒無所謂,土豆摔爛了就會壞。”

    再說,那麼重壓著,長不高是有原因的。

    周大春被訓,不敢反駁,只好先把那袋玉米扛回去。

    他回到家,還沒進門,就喊︰“爸!玉米我扛回來了,土豆還在十六叔那里。”

    周志成走出來,面露喜色︰“好,放里面,等會你再去。”

    將玉米放下後,他立即打開袋,從里面捧出一捧玉米粒,發現全都是干的,沒有玉米芯之類混在里面。

    公道呀!

    他眼楮忽然瞄到兒子褲兜里的煙,順手就掏出來,看到有兩根,根本不需要征求意見,就從里面倒出來一根,叼自己嘴上。

    “爸,那是我……”

    “嗯?”

    “孝敬你的。”周大春心里氣呀!但看到自己老子那臉色,只好改口。

    “嗯!”

    周大春的弟弟,已經去他姥姥家勸兩位老人了。

    ……

    上水村,在所有的紅薯全部搬入食堂庫房後,王村長馬上安排人“做飯”。

    幾乎全村人都餓得有氣無力了。

    “給根生家送去五十斤。”王村長吩咐道。

    根生就是那位摔到腿的家伙,五十斤紅薯,算是對他的補償,再多也沒了。

    除了根生家,王村長又分出十幾份,有五斤、十斤的,讓人給快餓死人的家庭送過去。免得再次出現餓死人的慘劇發生。

    昨天餓死的,是一位七旬老人,為了將家里那幾口吃的留給孩子,自願絕食。

    好在王村長在上水村的威望足夠高,這樣分配也沒有人說什麼,起碼不敢明面反對。

    很快,上水村的食堂就飄出紅薯的香味,全村人都在食堂內排隊。

    看到紅薯的時候,他們臉上竟然流露出幸福的表情。

    從古到今,中國老百姓其實很容易滿足,吃飽飯就行。

    “娘!可以吃了嗎?”一個快成皮包骨的孩子問他娘。

    面黃肌瘦的女人點頭︰“吃吧!小心點,別燙嘴。”

    食堂里,村民們吃著紅薯,沒有一個人剝皮,終于有了點歡聲笑語。

    而周益民家,奶奶正在淘洗高粱,準備燒高粱飯。周益民將一只雞剁了,今天做一個蘑菇炖雞。

    來福三兄妹圍著周益民轉,幫忙燒火等。

    周志明帶人去挑石頭,不是什麼石頭都能用來做房基的,他們弄回來一批,堆在周益民家附近的空地上。

    “大家歇一會,下午再干,準備吃飯。”周益民喊道。

    其實,大家已經聞到了高粱的香味,也餓了。

    “回家帶碗過來。”周志明跟那些人說道。

    農村家庭,可沒有多余的碗,一個碗破了還要縫縫補補。

    沒錯!就是補碗,後世恐怕很多人都沒見過。衣服打補丁能理解,瓷碗也打補丁?

    當下就有專門補碗的行當,叫鋦碗,修碗的方法是打鈀鋦。

    手藝人將打破的碗片拼攏起來,用線扎縛固定,計算一下該打幾個鈀鋦,做好記號。

    然後,用金剛鑽在瓷碗外壁接縫兩側分別鑽出小孔,接著取銅質或鐵質的棗核形鈀鋦用小槌細心釘入小孔。

    最後,在打了鈀鋦的地方涂上一種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

    那群人一哄而散,跑回家拿碗。

    飯是高粱飯,菜則是土豆塊,用豬油燜的,雖然不加肉,但也很香。

    周益民給他們打飯,兩勺高粱飯,再加一勺土豆塊,滿滿的一大海碗。這時候的碗有點大,可以把臉埋進去吃的。

    有人吃得留下三分之一。

    “飽了?”

    那人憨笑道︰“哪有吃飽的?留點給家里的孩子吃。”

    周益民無語,跟大家說道︰“都吃了,吃完再裝一碗。”

    干活的人無不感激,心想著後面蓋房子要用點心,幫周益民搞好一些,起碼得對得住人家這頓飯。

    周志明苦笑︰“益民,也就你能給他們這麼吃。”

    高粱飯就不說,還有那土豆塊,滿滿的一層豬油,澆在高粱飯上,味道絕了。也難怪這些家伙都想留幾口,拿回去給家里小孩吃。

    “總不能讓大家餓著肚子干活吧?”

    大家吃完一碗,另一碗沒有動,感謝了周益民後,立即端回家去。

    周志明也不例外,回到家,便把孩子、老婆喊過來,每一個碗倒一點。分了之後,還剩小半碗,準備拿去給父母吃。

    孩子們將碗里的豬肉舔得干干淨淨。

    “娘!豬油真好吃。”

    周志明的老婆揉了揉孩子的腦袋︰“好吃也沒有了。”

    也就益民大方,誰家找人干活,提供伙食外,還允許帶回家的呀?

    而此時,周益民也在吃飯,將兩個雞腿分別給了爺爺奶奶,自己啃翅膀、雞腳等。他就喜歡啃點邊邊角角,吃起來才爽。

    他有點懷念前世的酸辣雞腳、泡椒鳳爪了。

    在爺爺奶奶等人眼中,就成了孝順的表現。

    肉都讓給爺爺奶奶、弟弟妹妹吃了,不是孝順懂事、尊老愛幼,是什麼?

    “益民,你多吃肉,骨頭給來福他們啃就行了。”三嬸說道。

    這年景,有雞骨頭啃就很不錯的了,還要吃什麼雞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方便以後閱讀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第二十八章 豬油真好吃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第二十八章 豬油真好吃並對60年代︰我有一個商店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