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六十章 ︰殖民地置換(上)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瘋藝炯龍 本章︰第二百六十章 ︰殖民地置換(上)

    自1869年到1880年這11年間,古巴殖民地的地位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波旁王朝時期,古巴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殖民地,也是西班牙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當時的西班牙本土並不發達,雖然也有一定的工業和經濟規模,但稅收大多都被貴族和下級政府截留。

    有大量的農民依附于貴族的土地,貴族直接向這些農民征收土地租金和農業稅,教會還要再加收十分之一的什一稅。

    這麼做的後果不僅導致西班牙政府無法獲得足夠的財政收入,也導致西班牙民眾背負了好幾座大山,生活狀況慘不忍睹,生活水平糟糕透頂。

    自普里莫首相的改革和兩次五年計劃之後,西班牙本土的現狀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古巴殖民地的財政收入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自上一次提出置換古巴殖民地的提議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目前就政府官員和議會的反應來看,這件事並非無法促成。

    只要能用古巴殖民地換來一些還算值錢的土地,或者說有戰略價值的土地,就能安撫民眾的情緒。

    至于政府官員和議員的意見,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忽略的。畢竟在首相卡諾瓦斯和國王卡洛的意見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其他的官員和議員是沒有資格擁有其他意見的。

    隨著電力的普及和有軌電車的建設,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轟轟烈烈的進行當中。以德美為首的新興列強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綜合國力會快速提升,美國對古巴的野心也會不斷的放大。

    雖然西班牙的綜合國力也在不斷的增長,但說到底,潛力還是不如美國這個面積高達數百萬平方公里並且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國家的。

    雖然卡洛也不怕美國人對古巴的覬覦,但正所謂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對于古巴這塊燙手的山芋,該放手的時候還是要放手的。

    更重要的是,此時尚處于歐洲列強瓜分非洲的前期,世界範圍內也有許多價值極高的殖民地還沒有被發現其價值。

    如果能夠在此時將古巴殖民地置換出去,西班牙有希望換到非洲的一些重要殖民地,也有希望換到中東地區的部分土地。

    非洲距離西班牙本土較近,一些殖民地有希望和西班牙現有的南摩洛哥殖民地,剛果領地以及幾內亞殖民地連成一片,對西班牙來說也算是不錯的選擇。

    而中東的土地自然不用多說。作為全世界富含石油最多的土地,只要能在中東地區獲得一片土地,未來西班牙在石油方面就不會有任何困擾。

    石油是未來100年甚至200年內最重要的戰略物資,手中掌握越多的石油,西班牙在未來的國際形勢當中就會佔據更多的主動權。

    當然,也得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守住這些擁有石油的土地。畢竟後世有一句話也是相當出名的,那就是石油會滋生美軍。

    如果小國家發現了油田,往往並不是一件好事。不僅油田會被強國佔據,就連自己國家的內政也會被其他強國干涉。

    如果要把古巴殖民地置換出去,那麼卡洛的目標也就只有非洲和中東這兩塊地區。

    在非洲和中東地區擁有殖民地的國家並不多,能和西班牙達成交易的,實際上就只有英法兩個殖民強國外加葡萄牙這個已經衰弱的殖民帝國。

    雖然英國在非洲擁有大片殖民地,但開普殖民地這樣重要的殖民區域,英國人是絕對不可能放手的。

    古巴殖民地雖然具備一定的經濟價值,但明顯不值得英國人這麼重視。如果要和英國人互換殖民地的話,能夠換到的區域基本集中在西非,包括英屬岡比亞殖民地,英屬塞拉利昂殖民地和英屬黃金海岸。

    當然,英國人能付出的並不止這些小型殖民地,還有經濟價值同樣很高的中東地區。

    理論上的中東地區仍舊掌握在奧斯曼帝國的手中,但英國對于中東地區的滲透已經初具規模。

    早在1861年,英國就和中東地區的巴林簽署了條約,巴林也由此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國。

    憑借著巴林這個中轉站,英國能對中東地區施加更大的影響力,並且有希望在奧斯曼帝國完全衰弱之後全面接收奧斯曼帝國在中東的勢力範圍。

    在中東地區沒有國家能和英國進行殖民競爭,畢竟這片土地距離英國的核心殖民地印度並不遙遠。

    有實力和英國競爭的法德俄三國明顯鞭長莫及,他們的手都伸不到這里。

    如果考慮到中東地區帶來的收益,和英國人互換明顯是最有好處的。英國人能夠提供的條件更多,甚至還能包括澳大利亞的采礦權等等。

    澳大利亞擁有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就有工業及其需要的煤礦,鐵礦和其他金屬礦產。

    西班牙國內雖然也有煤鐵礦,但總體規模並不多,無法撐起一個產量極大的工業強國。

    這也是卡洛想要不斷開拓殖民地的原因,因為西班牙本土現有的規模和潛力是無法和英法德這樣的超級列強對抗的。

    法國能夠和西班牙互換的殖民地規模與葡萄牙相差不大,而且法國放棄西非殖民地的概率極低,基本上是不可能與西班牙達成合作的。

    這其實也代表著西班牙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麼和英國人達成合作拿到西非和中東的土地,要麼和葡萄牙人達成合作獲得葡萄牙人控制下的剛果王國。

    雖然剛果王國能和西班牙的剛果領地連成一塊,但實際價值肯定沒有英國西非殖民地外加中東土地合起來的價值高的。

    而且葡萄牙的綜合實力更差,這有可能促使美國更早的發起對于古巴殖民地的戰爭。

    要是讓美國過早的崛起,那將來想要解決美國這個麻煩就更加不容易了。倒不如和英國人達成合作,讓英國人獲得古巴,美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擁有挑戰大英帝國的底氣。

    美國無法獲得古巴殖民地的情況下,想要崛起就變得更加困難。卡洛可不怕美國人盯上菲律賓,雖然菲律賓相較于西班牙本土間隔了萬里之遙,但菲律賓距離美國本土同樣也不近。

    菲律賓殖民地距離美國西海岸大約1.1萬公里,加里曼丹島距離西班牙東海岸同樣也只有1.1萬公里左右。

    這可不像是美國人家門口的古巴,如果美國想要跨洋侵佔菲律賓殖民地,卡洛也不介意讓美國人感受一下西班牙自工業革命以來的變化。

    反正現在的美國還是個軟柿子,給歐洲列強造成不了太大的威脅。要等到一戰以後,美國獲得了一定的利益之後,再想要將其當成一個軟柿子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綜合考慮之下,卡洛更願意和英國人達成合作完成殖民地的互換。

    從歷史上英國的殖民地發展也能看出,英國人對于非洲殖民地的開拓,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完成埃及和南非殖民地的連線。

    最終英國人也確實完成了南北兩塊非洲殖民地的連線,這片龐大的殖民地中並不包括西非,這也代表著在英國人的眼中,位于西非的殖民地並沒有那麼重要。

    雖然大概率能夠獲得英國人在西非地區的殖民地,但這並不代表沒有壞處。

    目前在西非地區進行殖民的共有三大列強,也就是英法外加西班牙。

    如果西班牙全面接手英國的西非殖民地,這也代表著以後在西非地區進行殖民競爭的就只剩下法國和西班牙。

    三足鼎立或許是比較穩定的,但兩國相爭必有一傷。西班牙要想完成對西非殖民地的整合,就必須得直面應對法國人帶來的壓力。

    歷史上的英國確實完成了埃及到南非殖民地的連線,但法國人也不是沒有成果。

    法國獲得了西非和北非的大片殖民地,雖然這里的大片土地都是沙漠地區,但殖民地的總面積和礦產資源的數量除了英國獲得的殖民地之外,也足以問鼎列強第二了。

    要知道,一戰時期貴為世界第二強國的德意志帝國,在非洲殖民地的爭奪中也只獲得了一小片沒什麼價值的殖民地。

    這也足以證明非洲殖民的激烈,稍有不慎,就可能釀成西班牙和法國之間的殖民戰爭。

    好消息是,在三皇同盟尚未破裂之前,法國是不敢和西班牙撕破臉皮的。

    一旦迫使西班牙倒向了三皇同盟,法國所面臨的可就是歐洲大陸對法國的徹底封鎖了。

    而三皇同盟的破裂時間到底是多久呢?歷史上三皇同盟的破裂時間是1887年,但在這個世界或許並非如此。

    俄土戰爭極大破壞了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的關系,戰後的和平談判又極大程度的破壞了德國和俄國之間的關系。

    隨著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盟約簽訂,俄國反而成為了三皇同盟當中的外人。

    法國人自然也看到了三皇同盟破裂的可能性,法國政府正在不斷的拉攏俄國,試圖組建法俄同盟來和德奧同盟對抗。

    不過目前的俄國政府明顯還沒有做好打算,他們一邊在和法國資本進行接觸,另一邊又沒有打破和德奧兩國的條約,這也讓所謂的三皇同盟仍然存在,歐洲的局勢也得以和平。

    既然已經確定要和英國人置換殖民地,那麼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置換殖民地之前的一些輿論布局了。

    西班牙總不能直接找到英國政府商談殖民地互換的事情,這樣一定會引起英國政府的警惕和懷疑。

    想要置換殖民地,就必須得有一個看起來相當合理的理由。這樣不僅能讓英國人放心的和西班牙政府進行商談,也能安撫西班牙民眾,確保損失古巴殖民地不至于引起民憤。

    促使西班牙政府放棄古巴殖民地的最好理由,就是古巴殖民地的叛亂不斷,讓西班牙政府不堪重負,主動選擇放棄。

    這雖然是個很好的理由,但在散播消息的時候,也需要把握一個度。

    本來西班牙就是主動放棄古巴殖民地的,要是散播的消息太過嚴重,難免會讓英國政府坐地起價,導致西班牙獲得的利益更少。

    為了確保殖民地的順利置換,卡洛更是主動召開了一次內閣會議,要求外交部門和殖民地事務部門之間密切配合,推動古巴殖民地的置換。

    當然,在置換古巴殖民地之前,西班牙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從古巴殖民地吸納支持西班牙的人口。

    雖然古巴殖民地中的大部分人都想要獨立出去,但還是有少部分西班牙移民願意繼續臣服在西班牙的統治之下。

    在西班牙的統治之下,古巴的安全還是能夠保證的。但要是獨立出去的話,人口堪堪過百萬的古巴在其他列強面前可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確實殘酷,但這不代表歐洲其他國家的殖民統治就善良了。

    如果不能保證古巴的完全獨立,有相當一部分西班牙裔移民寧願繼續留在西班牙的懷抱之下,至少他們在西班牙的殖民體系當中能夠成為一等公民,利益也能得到足夠的保證。

    雖然都是歐洲移民,但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移民也是有不同的待遇的。

    就拿美國來舉例。在和平時期,不管是英國,德國,法國,俄國,還是意大利的移民,大家都是白人,自然會被一視同仁。

    但等到戰爭時期,和美國交戰國家的移民,在美國國內也會受到一定的歧視和針對。

    一二戰時期移民到美國的德國人就受到了這樣的待遇,狀況相較于其他白人移民來說,也能算得上淒慘了。

    當然,不管什麼時期,白人的待遇始終是要比其他種族的人口要好的。

    部分白人選擇移民到國外的原因,也正是他們在外國可以享受到高等公民的待遇。這個時代對于黑人來說是相當殘酷的,甚至各殖民地和移民國家的法律基本不會保護黑人的利益。

    哪怕是獲得自由民身份的黑人奴隸,他們的利益仍然不會得到保護。

    這一點從後世也能夠看出。哪怕到了21世紀,白人警察仍然可以肆無忌憚的向黑人開槍。

    只要事件不被輿論發酵,白人警察不僅不會獲得任何處分,反而還有希望獲得幾天的帶薪休假。

    而黑人警察就完全不同了。只要有黑人警察槍殺白人的事件爆發,很快就會演變成席卷全美國的政治事件。

    在後世都如此,更別說這個混亂的時代了。1880年的美國白人槍殺黑人是很常見的,特別是那些頗有權勢的白人家族,殺幾個黑人也不會受到懲罰。

    至于黑人反殺白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因為在此時的美國,政府從上到下都奉行著種族隔離政策。

    黑人只能居住在偏遠的鄉下和混亂的貧民窟,繁華的城市中很少能夠見到黑人的蹤影。

    就算能在繁華的紐約看到黑人,這些黑人也絕對是地位最低的那一批。相較于黑人群體中地位最高的那些人,反而是給白人當牛做馬的奴隸更容易進入大城市。

    在美國的議員,資本家和政府官員基本都是白人的情況下,美國黑人的待遇和狀況可想而知。

    當卡洛和首相卡諾瓦斯確定了置換古巴殖民地的政策之後,內閣官員們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反對。

    他們也不傻,知道自己手中的權力是誰賦予的。要是這樣的提議是內閣成員提出來的還好,至少證明他們是有資格進行反駁和辯論的。

    但這樣的提議是首相和國王親自提出來的,哪怕內閣其他成員都不支持這樣的想法,他們也是無法阻止這樣的情況發生的。

    更何況,早在上一次的討論當中,西班牙內閣政府對于置換古巴殖民地就保持著相當曖昧的態度。

    明確反對的內閣成員也確實有,但並不多。更多的內閣大臣們保持著模稜兩可的態度,只要這件事不用他們負責,他們是不介意順水推舟,附和首相及國王的決定的。

    西班牙政府做好決定之後,各種輿論機構也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古巴政府方面,需要放任一些西班牙的反對者策劃反抗活動。

    當然,這樣的反抗活動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規模,至少不能對古巴殖民地產生影響。

    要是在此期間古巴爆發大規模反抗的話,就算最終殖民地也能成功置換,古巴殖民地的價值肯定也會大打折扣。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崛起︰西班牙》,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崛起︰西班牙第二百六十章 ︰殖民地置換(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崛起︰西班牙第二百六十章 ︰殖民地置換(上)並對帝國崛起︰西班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