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零八章 ︰主戰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瘋藝炯龍 本章︰第二百零八章 ︰主戰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和英國政府因為加冕典禮的歡聲笑語不同,位于東歐的沙皇政府,此時的氣氛是相當嚴肅的。

    作為列強之中唯一一個東正教國家,東正教和沙皇俄國的關系遠比其他列強和天主教以及新教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俄國政府一直主張大斯拉夫主義,維護東正教信仰的群體,保護同為斯拉夫民族的同胞。

    巴爾干半島上反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塞爾維亞恰好滿足兩個條件,既是斯拉夫民族,同樣也是東正教。

    對于沙皇俄國來說,絕不可能放棄對塞爾維亞的支持。這不僅是為了打通黑海到地中海的通道,同樣也是為了順應自己的大斯拉夫主義,維護沙皇俄國擴張的理由。

    對于這一點,英國和奧匈帝國明顯低估了俄國的決心。對于沙皇俄國來說,這是完全不能退讓的事情,也是值得放手一搏的。

    沙皇俄國的政府會議上,官員們面色嚴肅的進行著討論。

    雖然有著俄國的支持,但塞爾維亞等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反抗還是陷入了劣勢,甚至有被奧斯曼帝國徹底平復的可能。

    這對俄國來說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要是放任塞爾維亞等反抗勢力被奧斯曼帝國消滅,不僅會破壞俄國在巴爾干半島的擴張,同樣也會讓沙皇俄國顏面大失。

    不管是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對于目前的俄國來說,或許一場戰爭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都說說看吧,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塞爾維亞擊退奧斯曼帝國呢?”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面色鐵青,將目光看向了自己所信任的大臣們。

    1818年出生的亞歷山大二世已經年滿59歲,整個人看起來垂垂老矣。但衰老的年齡並不能減少亞歷山大二世的野心,在他的統治期間,沙皇俄國的國土擴張了上百萬平方公里,這對亞歷山大二世來說是值得歌頌的功績。

    當然,要說亞歷山大二世最為出名的舉措,那當然還是他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被民眾們親切的稱為解放者。

    只可惜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並沒有那麼堅定,反而讓俄國政府走向新的混亂。

    改革派以為更支持自由主義的亞歷山大二世是改革的曙光,但亞歷山大二世的有限改革明顯讓他們失望了。

    在對俄國進行並不堅定的有限改革的同時,亞歷山大二世殘酷的鎮壓了俄國的革命運動,讓自己陷入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局面,站在了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對立面。

    保守派對這位沙皇的不滿只會隱藏下來,等待時機再進行釋放。而改革派的不滿會導致一些更加極端的人采取更加極端的辦法,就比如對亞歷山大二世進行刺殺。

    早在幾年前,革命者就策劃了對沙皇的刺殺。雖然沒有成功,但屢禁不止的刺殺行動確實讓亞歷山大二世苦不堪言。

    對于亞歷山大二世本人來說,塞爾維亞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同樣也是他的一次機會,一次讓沙皇俄國大肆擴張的機會。

    只要完成了國土的擴張,亞歷山大二世就有機會挽回自己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一來,他仍是那個被民眾所信任和愛戴的沙皇,革命者的刺殺也將迎刃而解。

    面對著亞歷山大二世的詢問,大臣們當然知道亞歷山大二世本人的態度。

    改革後的沙皇俄國仍然是一個專制的君主制國家,作為沙皇的亞歷山大二世有著無與倫比的至高地位和權威。

    既然已經清楚亞歷山大二世本人的態度,那麼接下來的事情也好辦了,那就是順應亞歷山大二世的態度,推動俄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

    “沙皇陛下,我認為我們應當開始準備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除非我們願意看到塞爾維亞再次被奧斯曼帝國吞並。”亞歷山大二世最近才提拔上來的大臣率先開口,表達了自己支持戰爭的態度。

    亞歷山大二世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政府中支持戰爭的聲音︰“軍方對于這場戰爭有過考慮嗎?

    如果此時發動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爭,我們有幾成勝算呢?”

    亞歷山大二是詢問的當然不只是和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而是在英國人大力支持奧斯曼帝國,甚至有可能為此加入戰爭的情況下。

    更何況,關注巴爾干半島局勢的也並不止大英帝國一個。奧匈帝國同樣關注巴爾干半島的局勢,對沙皇俄國來說同樣也是個麻煩。

    “沙皇陛下,只要德國人不支持奧匈帝國,他們絕對不會因為反對我們而加入這場戰爭當中。

    如此一來,我們只需要應對有英國支持的奧斯曼帝國。在英國不加入戰爭的情況下,我們當有十成的勝算。奧斯曼帝國絕對不是俄國的對手,哪怕有大英帝國的支持也是如此。”陸軍大臣信誓旦旦的對亞歷山大二世回答道。

    雖然俄國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俄國此時仍然是歐洲最強大的五個國家之一。

    奧斯曼帝國完全不是俄國的對手,就像塞爾維亞完全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對手那樣。

    國家與國家之間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的,哪怕有其他列強國家的支持,也根本無法抹平這種實力差距。

    除非大英帝國願意為了奧斯曼帝國加入到這場戰爭當中,但英國人真的會加入戰爭嗎?恐怕有大概率不會。

    按照英國人攪屎棍的性格,英國只會大力支持奧斯曼帝國抗衡俄國,最多挑撥奧匈帝國動用武力支援奧斯曼帝國,自己大概率不會以身犯險。

    英國人憑借著自己攪屎棍的性格讓歐洲保持了長時間的混亂和互相競爭,但這同樣也是沙皇俄國的機會。

    只要英國人不親自加入到這場戰爭當中,俄國人是不把奧斯曼帝國放在眼中的。

    再加上還有著巴爾干眾民族的支持,這場戰爭或許只需要簡短的時間就能夠打贏,俄國也將獲得自己心心念念的黑海出海口,以及獲得掌控巴爾干半島各民族的機會。

    這對于俄國一直推動的大斯拉夫主義同樣是很好的預兆。如果能夠通過這場戰爭獲得巴爾干半島南斯拉夫人的支持,沙皇俄國的大斯拉夫計劃將初步完成。

    掌控了巴爾干半島的沙皇俄國,是絕對有資格重新站在世界之巔的。到時候,哪怕是海軍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國,也不敢保證能100%正面擊敗掌控巴爾干半島的沙皇俄國。

    听到陸軍大臣的匯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下達了自己的決定︰“

    從即刻開始,俄國將進入戰爭準備狀態。軍隊隨時準備出動,當塞爾維亞無法抵抗奧斯曼帝國進攻的時候,就是我們出兵奧斯曼帝國的時候。

    東正教的信徒絕對不允許異教徒的欺凌,斯拉夫人也絕對不允許異族人的凌虐。巴爾干半島是斯拉夫人的土地,應當由斯拉夫人自己做主。”

    “遵命,沙皇陛下!”諸位大臣紛紛嚴肅的點了點頭,不敢對沙皇的命令有絲毫不滿。

    隨著亞歷山大二世一聲令下,整個俄國進入了緊張的戰爭準備當中。

    對于俄國這個領土高達上千萬平方公里的龐然大物來說,戰爭準備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

    哪怕只是動員一部分軍隊,所需要的時間往往也高達好幾個月。

    這其中除了領土太過龐大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大原因就是沙皇俄國的政治體系太過腐朽,部門與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太過遲鈍。

    確實也有科技比較落後的原因,但其他國家在戰爭動員的時候,需要的時間並不像俄國這麼久。

    德法這樣的列強國家都可以做到在一個月內動員超過20萬的軍隊奔赴邊境,只需要三個月就能動員國內所有的軍隊。

    但對于俄國來說,一個月的時間調動十萬軍隊都不夠,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動員20萬以上的軍隊。

    這還是巴爾干半島位于歐洲的原因。要是戰場在遠東的話,給俄國一年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將幾十萬軍隊運輸到遠東戰場。

    本作品由六九�燒砩洗~

    歷史上的俄國之所以在日俄戰爭中輸給了日本,有很大原因是俄國後勤糟糕,很難向遠東戰場輸送兵員和其他物資。

    日俄戰爭確實是日本證道列強的戰爭,但日本的敵人只是半個俄國,甚至連半個都不到。

    這也是戰爭後的日本雖然被承認為列強,但卻只能位居末等列強的原因。

    只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改革成為一個強大的列強國家,這對日本這個相當落後的東亞國家來說是一個奇跡。

    但不可否認的是,被承認為列強的日本還是有著很多的缺陷,特別是在工業和經濟方面。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在列強之中都只是中等偏下。再加上日本國內缺少礦產資源的原因,讓這個國家難以像德美這些新興的列強國家那樣快速發展。

    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命令之下,俄國的戰爭機器如同遲暮的老人一般開始啟動。

    與此同時,巴爾干半島奧斯曼帝國和其他民族之間的戰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在巴爾干半島,奧斯曼帝國動員了超過28萬的軍隊,由阿卜杜勒克里姆納迪爾巴夏將軍指揮。

    在奧斯曼帝國的亞洲部分,還擁有超過12.6萬的軍隊,由將軍穆罕默德穆赫塔爾帕夏指揮。

    歐洲和亞洲的軍隊加起來超過40萬人,擁有超過850門火炮,如此規模的陸軍力量也算是相當強大了。

    雖然無法和列強國家相提並論,但這些陸軍力量對抗塞爾維亞等掀起叛亂的巴爾干民族,說是碾壓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也就是塞爾維亞等民族對奧斯曼帝國的憤怒情緒太過激烈,這才導致這場戰爭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

    再加上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在紀律水平和整體戰斗力方面並沒有那麼強大,讓這場本來應該一邊倒的戰爭變成了雙方持久性的拉鋸戰。

    雖然英國為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提供了一批步槍和一些比較稀缺的戰略資源,但這仍然無法有效提高奧斯曼帝國軍隊的實際戰斗力。

    而塞爾維亞和其他民族的軍隊那邊,俄國提供的裝備數量更少,質量更差,但他們卻憑借這些裝備爆發了極其強悍的戰斗力。

    也正因為奧斯曼帝國軍隊在這場戰爭中的糟糕表現,讓俄國下定決心干涉這場戰爭,並且以極快的速度解決奧斯曼帝國軍隊,迫使英國政府同意俄國已經擊敗奧斯曼帝國的事實。

    雖然戰場上的奧斯曼帝國軍隊表現糟糕,但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背後的大英帝國,對這場戰爭的態度還是比較樂觀的。

    在奧斯曼帝國軍隊不計傷亡的進攻之下,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塞爾維亞等反叛勢力已經被逼到牆角。

    或許不用一年的時間,奧斯曼帝國就能徹底結束這場戰爭,重新確定對塞爾維亞等民族和地區的統治性地位。

    這也是英國人放心大膽的舉行維多利亞女皇的加冕典禮,並且減少了對巴爾干半島關注的原因。

    局勢可謂是一片大好,英國政府對奧斯曼帝國的援助甚至都已經減少了。

    畢竟經濟危機在影響著大英帝國,能減少支出的地方,自然是減少為好。

    只是英國和奧斯曼帝國不知道的是,俄國內部已經在準備著戰爭了。俄國還將準備戰爭的消息告知了塞爾維亞等反抗奧斯曼帝國的民族,讓這些南斯拉夫人不由得為之一喜。

    在好消息的加持之下,巴爾干民族抵抗奧斯曼帝國的進攻也變得更加激烈,甚至還將奧斯曼帝國軍隊逼退了好幾公里。

    可惜的是,沙皇俄國對巴爾干民族的裝備支持也在逐漸的減少,畢竟這些裝備是要投入到自己的軍隊來打這場戰爭的。

    武器裝備的支援和俄國的親自下場,巴爾干民族自然知道哪一個選擇對自己更加有利。

    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門的內哥羅人翹首以盼,完全不顧正面戰場己方已經節節敗退的局勢。

    千呼萬喚始出來,在巴爾干半島局勢愈加糟糕的狀況下,俄國終于決定了,那就開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帝國崛起︰西班牙》,方便以後閱讀帝國崛起︰西班牙第二百零八章 ︰主戰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帝國崛起︰西班牙第二百零八章 ︰主戰者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並對帝國崛起︰西班牙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