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我的年代

第143章,大上海,遇故人(求訂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三月麻竹 本章︰第143章,大上海,遇故人(求訂閱!)

    最新網址︰瞧眼有些失神的林樹森,老校長問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

    “《文化苦旅》後面還有多篇幅?”

    李恆回答︰“預設還有35篇章左右。”

    老校長意外,沒想到還有這麼長,說道︰“你新書寫得很好,很有水平,繼續保持下去,有需要可以找學校。”

    還沒入校呢,就有人伸出橄欖枝的感覺真他娘的棒,李恆應聲說︰“我明白,謝謝老師。”

    接下來,兩人聊了好一會,老校長最感興趣的是關于他的創作靈感和寫作心路歷程。

    得知他從小到大看過上千本書,得知他為了新書《文化苦旅》的創作準備了140多本書和文獻,得知他為了深切體會和感悟、暑假親歷了大半個中國時,老校長肅然起敬,頷首欣慰道︰“這才是做學問的態度,很不錯。”

    20來分鐘後,餐車進了臥鋪車廂,李恆請老校長和林樹森、以及一伙人吃飯。

    關于李恆的作家身份,麥穗媽媽和孫曼寧媽媽除了花很長時間去適應外,都沒推辭,都很高興地接過了晚餐。

    飯後,老校長又同李恆聊了好會經史地理,直到8點過,因為身體困乏的原因才回了隔壁臥鋪包廂。

    離開時,老校長還笑著對李恆說︰“還好小林沒買到軟臥,不然就同你錯過了,這是緣分。”

    林樹森腹誹,人家車站賣完了啊,您老想買也變不出花來啊,除非等明天,不過這波著實不虧。

    李恆面露笑容親自送他去到隔壁。

    回到車廂,見孫母和麥穗媽媽依舊用一種奇特的眼神看自己,李恆熱情招呼︰

    “麥姨、孫姨,閑著無聊,我們來打牌吧。”

    身份不一樣,號召力成幾何上升。

    孫曼寧母親坐過來,感嘆笑道︰“哎,我家那位要是知道你就是十二月,保準能氣到一個星期吃不下飯,他那樣兢兢業業罵了2個月架,你卻一聲不吭。”

    李恆賠笑道︰“我的錯,寒假回去我得親自登門向他老人家道歉。”

    孫母一邊抓牌,一邊八卦問︰“听你們英語老師講,你已經處了對象?”

    有些話一听就懂,他霎時明白英語老師為什麼會到外面說自己處了對象的事。估計還是怕了劉業江的傳言,擔心別個在背後嚼舌根。

    李恆點點頭︰“嗯,談得比較早,讓師母見笑了。”

    沒想到孫母說︰“作家嘛,談得早好,經歷感情有利于你寫作。”

    听听!听听!這就是身份帶來的影響力嗨,讓老師和家長嫉惡如仇的早戀都能變成美談。

    這特麼的同後世有人說馬雲很帥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李恆和張志勇一邊,孫母和麥穗媽媽一邊,打升級。

    而麥穗、孫曼寧和麥冬則在旁邊圍觀,經常高興地搭嘴指指點點,一眾人七嘴八舌有說有笑,氣氛特別好,一直到深夜才散。

    有麥冬守夜,李恆沒有矯情,爬上床鋪就睡,補覺。

    睡不著的麥母小聲問女兒,“李恆真是大作家?”

    麥穗哭笑不得,“媽媽你怎麼還懷疑?”

    麥母謹慎地看眼熟睡的李恆,搖頭︰“不是懷疑,我身為一個局外人都覺得這、這太不容易了!太不可思議了!這李恆啊,估計是坐了文倉。”

    在邵市農村,往往文倉就是文曲星下凡的意思。

    想起自己當初得知李恆是大作身份時的劇烈心理波動,麥穗贊同這話。

    一側的麥冬附和︰“真想不到大作家會和年紀輕輕的李恆劃等號,還是穗穗同學,我到現在都還沒緩過神。”

    大概眯了個把小時,李恆就被張志勇搖醒了︰“恆大爺!醒醒!醒醒!滬市到了叻!”

    此時外邊天色已然大亮,乘務員正挨個臥鋪包廂通知︰

    “前方就是滬市老北站啊,也是本次列車的終點站,請各位旅客收拾好行李,準備下車,帶小孩的”

    這年頭的乘務員小姐姐很負責,一路過去挨個床位瞧眼,見到還有未醒來的乘客,都會好心叫醒對方。

    李恆的行李不多,就兩個包,等到列車減速停下,他跟隨眾人下了火車,緩緩朝出站口移動。

    “這就是滬市嗎,人真是多,可是為什麼沒我想象的富有呀?”在站台上,孫曼寧東張西望一番後,有些失落地說了這樣一句話。

    李恆安慰道,“這是車站嘛,自然落敗一些,等到了市中心就好多了。”

    孫曼寧問︰“那復旦大學是在市中心沒?”

    “呃…”

    李恆今生也是第二次來滬市,不過好在提前做了功課︰“復旦位于p區邯鄲路220號,雖然在市內,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核心地段。”

    在街頭隨便找一個老滬市都知道,滬市真正的市中心通常指hp區、j區等區域,這些地方才是滬市的商業和行政中心。

    當然了,也有另一種說辭,中心城區有7個。包括hp區、j區、h區、區、p區、hk區和pt區。

    至于後世無比耀眼的浦東新區,如今還是一片農田呢。

    就連復旦大學隔壁的五角廣場,現在也只是一個初具規模的繁華之地而已。

    剛到出站口附近,李恆一眼就瞧見了人群中的編輯鄒平,後者舉一塊紙板牌子,上面寫著“李恆!李恆!”四個大字。

    稍後張志勇也看到了,興奮叫道︰“老恆,有人來接你了。”

    這一聲叫,同行的眾人齊齊望過去。

    鄒平個不高,撐死了也就172,李恆覺得對方真實身高更靠近170,不過人很好,見到他就大聲揮手︰

    “李老、李恆,李恆,這邊,這邊。”

    鄒平本想習慣性稱呼李老師的,但又怕泄露信息,于是艱難地直呼名字。

    李恆走過去,好奇問︰“鄒編輯,你怎麼知道我坐的這趟火車?”

    鄒平幫他分擔一個包,解釋道︰“我昨天給王老師打了電話,她告訴我的。”

    李恆偏頭問孫曼寧,“英語老師知道車票?”

    “知道呀,前天中午她在我們家吃飯時,還特意問過這事呢。”孫曼寧如是說。

    原來如此,就說嘛,出發前壓根就沒通知對方,沒想到鄒平太過熱情,竟然自告奮勇來了。

    見面寒暄幾句過後,鄒平招呼︰“我開車來的,大家跟我來。”

    李恆關心問︰“我們有7個人,坐得下麼?”

    鄒平毫無壓力地表示︰“我把雜志社最大的面包車開來了,可以坐9人。”

    穿過車站廣場時,李恆看到進站口排了三支長長的隊伍,有戴紅臂章的老頭在維護秩序,滿口上海話,聲音粗糙,特別囂張。

    但話說回來,80年代盡管滬市人很囂張,但他們的居住環境是被全國人民嘲笑的,房間面積小不說,光線也不行,很多屋子跟鴿棚差不多。

    後來就不對了,房產私有化,接著就是一路高歌猛漲價,全國人民撲向滬市,租著鴿棚還以為自己來到了天堂,同時又詛咒著這個天堂。

    面包車雖說有9座,但還是被行李給擠滿擠滿,不過這並不影響眾人對滬市的興致。

    當車子開動時,一行人有個算個,包括李恆在內,都把車窗玻璃搖下來,視線跟著車外的街景走馬觀花。

    即使八月末的天氣依舊干燥炎熱,即使大伙經歷了一天兩夜的長途車顛簸。可街面上的美艷女郎和抽絲黑色長襪,中國年輕小伙手挽一位金發碧眼的大洋馬,五花八門的各式店鋪,琳瑯滿目的商品,一行人看的眼花繚亂,新奇不已。

    見大家充滿探究欲,鄒平一邊開車,一邊充當導游︰

    “這是教堂,這是體育館,這是汽車站,這是石庫門,這是火葬場.”

    “什麼?火葬場?”張志勇第一次看到這玩意,頓時把頭探出去︰“是不是人死了都要往這送?”

    “當然,不管生前是多大的官,或者是名流、知識分子,死後都要來這里轉一圈。”鄒平說。

    不過張志勇下一句話差點讓大家吐血︰“人死了要燒多久才化成灰?要是燒的時間長了,一個火葬場夠不夠用?要是燒不贏,晚上會不會全部變成冤魂?”

    李恆額頭擰巴成一條黑線,一巴掌直接呼在缺心眼後腦勺︰“哎,缺心眼你能不能好好講話?不會說話就吃東西,閉上嘴。”

    麥冬這時插嘴道︰“別說滬市這樣的大城市了,邵市一個火葬場都是不夠的。

    我有個朋友就在火葬場工作,有次喝酒聊天時,對方講︰邵市人口基數大,天天客滿。”

    鄒平听得點了點頭,“確實如此。人一批批的老,仿佛昨天還是40歲,轉眼就七老八十了,到點了都得走,誰也逃不過。據我所知,滬市就不止4家火葬場。”

    有鄒平這個本地人陪著嘮嗑,一行人不斷刷新了對滬市的新認知,一路下來並不覺著累,反而精神奕奕。

    一個多小時後,面包車駛進了p區,這時聊天興起的鄒平才後知後覺想起問︰

    “李、李恆,你們餓不餓?要不要先吃飯?”

    鄒平還是覺著喊“李恆”十分別扭,可又不知曉車內眾人的情況,只能硬著頭皮喊下去。

    李恆察覺到了對方的異樣情緒,貼心說︰“老鄒,你以後喊我老李就行,不過強調一句啊,小李不行,只能喊老李。”

    “誒,老李同志。”第一次感受到李恆對自己的認可,鄒平滿心歡喜。

    李恆同麥冬等人商議一番,道︰“要明天才正式開學,麻煩先帶我們去找一家離復旦大學近一點的賓館吧,今晚得住一宿。”

    “行。”

    為了招待好李恆,鄒平顯然事先做了充足準備。幾乎沒走什麼彎路,就把眾人拉到了隔壁五角廣場最好的賓館。

    要了四間房,等到李恆幾人洗完澡換身衣服,鄒平又帶著他們來到了藍天飯店,並介紹說︰

    “藍天飯店的主廚是部隊空勤灶專門為飛行員做飯的廚師。炒菜和鹵菜色香味俱全,蒸出來的包子點心更是一絕,自從有了這家飯店後,以前紅極一時的淞滬飯店就沒落了。

    老李,你以後要是學校食堂飯菜吃膩了就可以來這邊改善伙食,鹵雞爪和肉包子必點,拳頭大的肉包子只要兩毛錢,由于用的是部隊特供面粉,又白又精細,每天一早門口就排起長龍”

    人來人往,飯店里面的人確實是挺多的,李恆順口問了句︰“這飯店的營業額大概有多少?”

    鄒平搖頭︰“營業額是多少我不知情,人家歸部隊管,不對外公開,不過我曾听廖主編說過一嘴,好像一年上繳的利潤額超過了30萬.”

    “咦,鄒編輯?”

    就在李恆和鄒平一邊往飯店走,一邊聊天的時候,後面過來兩人,具體的說是一男一女。

    男的李恆還熟悉,廖主編。

    女的,嗯哼,理論上也認識,見過對方照片嘛,只是對方不認識自己,黃昭儀。

    真是有點冤家路窄了啊,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對方。

    黃昭儀大概30多的樣子,著一身黃色斑點碎花裙,腳踩透明高跟涼鞋,長發飄飄,發梢應該是做了的,微卷,佩戴一副墨鏡,極其時尚,走過來說︰

    “真是你啊鄒編輯,側面看起來有點像,我剛才一時還沒敢認。”

    之前還十分活躍的鄒平,一見到黃昭儀就畢恭畢敬地稱呼︰“黃老師,你也來了。”

    李恆不想太過惹眼,不著痕跡往後退一步,移到麥穗旁邊。然後目光暗暗同廖主編對視一眼,兩人默契一笑,都沒出聲跟對方說話。

    跟鄒平客套完,黃昭儀開始打量李恆等人。

    只見她的視線快速掠過張志勇、孫母和麥母三人,爾後在麥穗身上停留兩秒,接著又在李恆身上同樣停留了兩秒,最後才望向麥冬。

    麥冬被瞧得莫名其妙,好在黃昭儀微微向他點頭示意後,適時移開了目光。

    稍後黃昭儀向鄒平發出邀請︰“鄒編輯,我和廖主編正打算吃中餐,你要不要和朋友一起過來吃?人多熱鬧。”

    鄒平下意識看眼李恆,見李恆沒反應後,委婉拒絕道︰

    “謝謝黃老師,不過我和朋友今天有點事,改天再請您。”

    黃昭儀跟著鄒平的視線再次看了看李恆,隨即笑說︰“好,那你好好陪朋友,下回聚。”

    說完,黃昭儀和廖主編率先進了藍天飯店。

    直愣愣瞪著黃昭儀的背影,孫曼寧忒羨慕說︰“好優雅啊,大城市的女人就是不一樣。”

    接著她挽起麥穗胳膊說︰“不過還是沒我們麥穗漂亮。”

    麥穗柔媚一笑道︰“哪有,我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同李恆類似的文藝氣息,很濃郁,不會對方也是個作家吧?”

    見眾人望向自己,鄒平說︰“麥小姐猜對了一半,不過黃老師不是作家,而是評論家,同時也是滬市戲曲學院的教授和京劇表演藝術家。”

    “哇塞,這麼多頭餃,哪個是主業?”孫曼寧問。

    鄒平說︰“主業是京劇表演,在圈內很有名氣的。”

    一行人嘀嘀咕咕進了飯店,但李恆沒說話。

    麥母同樣沒說話。

    她突地生出一種危險感,剛才這陌生女人瞧丈夫最久,最是讓她無所適從。

    麥冬體貼地拍拍妻子手臂,小聲解釋︰“我第一次來滬市,並不認識對方。”

    听到這話,麥母松了一口氣,半真半假道︰“今後5年都不許來滬市了。”

    這妻子是自己好不容才追求到手的,麥冬珍惜的很,哪有不從的︰“行,都听你的。”

    走在最後的麥穗听到了父母談話,悄悄拉了拉李恆衣袖,故意落後幾步壓低聲音問︰

    “李恆,這位黃老師你認識嗎?”

    李恆沒否認︰“麥穗同志,你反應還挺快,我認識她,她不認識我。”

    麥穗有些不好意思笑笑︰“事出反常必有妖。對方不會無緣無故這樣關注我們,我爸媽和曼寧母女倆都沒來過滬市,和對方沒交集。

    而你和那邊的廖主編互相笑了笑,顯然認識,卻沒直接打招呼,我想另有隱情吧。

    你寫書那麼有名氣,只有你才有那份本事招惹人,黃老師應該是沖著你來的。”

    “真是厲害!我都怕你了。下次能不能不要這麼聰明?我的事一概裝糊涂好不好?”李恆玩笑說。

    麥穗嬌柔一笑,“好。”

    ps︰求訂閱!求月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7我的年代》,方便以後閱讀1987我的年代第143章,大上海,遇故人(求訂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7我的年代第143章,大上海,遇故人(求訂閱!)並對1987我的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