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林威鳴近來很是郁悶。
他做了官卻也是個閑職,不僅沒有什麼正經事情做,而且就連是上朝點卯都是三天才去一次大朝會,平常的時候在家里閑著不鬧事就夠了。
林威鳴對此提出強烈抗議,他都多大個人了,又不是家里的那幾個孩子,怎麼可能會鬧什麼事!
但是柳君瀾和雪芙可不搭理他,這婆媳兩個如今每天忙忙碌碌,天天都忙著店鋪里的事情。
在縣城里的時候人口有限,他們家那小鋪子,兩個人賣東西就已經足夠了,一天下來也賣不了多少,基本上到了下午的時候就能夠收拾攤子回去。
而現在他們是在京城!
京城這地方可和別處不一樣,算得上是大燕國最頂好的城市。
人口也是極多的。
林家這鋪子如今開在金寶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更是多。
雖則在金寶街上來往的有錢人多,但畢竟這天底下還是窮人佔了大多數。
林記鋪子里面賣的烤苕皮菜飯包關東煮還有許多其他吃食,都是極為物美價廉,叫人隨便買一個大飯團子就能吃飽。
那光圖著便宜去排隊的人不少,想借機和攝政王家里攀上關系的人就更要去排隊了,況且這其中還有不少因為上朝時吃慣了他們家早飯的青天大老爺們。
這一下子林家排隊的人簡直能從早排到晚,家里的幾個下人除了一個瘸了腿走不動道的守門人,其余的都叫王有才領著去干活了。
男人們一身干淨利索的衣裳,在前頭招呼客人,女人們就在後頭忙活著前頭要賣的各種吃食。
雪芙撥弄著算盤 里啪啦的算了賬,叫他們不僅可以像之前一樣每月都有五百文的月錢,店鋪里的東西若是賣的好,還另有錢算。
不論店鋪里賣出去的東西有多少錢,都會拿出一成的利來給他們平分。
林記鋪子里賣的東西物美價廉,但也架不住人家薄利多銷,光一天下來就能賺上十幾兩銀子。
他們手里頭雖然沒有自家夫人的算盤算得那麼清楚,但掐著手指頭也能算得出來,那店鋪里一成的利潤也得有幾十兩銀子,給他們幾個平分了,一個月每人都能得幾兩銀子!
如此算起來倒是比在大戶人家做最頂級的丫頭還要賺得更多!
況且雪芙和柳君瀾之前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能干活的媳婦婆子,那些長得漂漂亮亮十幾歲的小丫鬟一個沒留,全給送回了王府里。
這些媳婦婆子就算是再怎麼勤勞能干,若是沒本事,混成個管事娘子,光就那年歲和臉蛋也絕不可能拿得到幾兩銀子的月錢!
但現在他們到了林家鋪子,可就大有不同,只要他們一起齊心協力,將鋪子里的事情做好,賺的越多,他們分的越多。
一個個也就更加賣力起來。
林威鳴一听自家媳婦老娘居然一下子能賺這麼多錢,第一反應就是不信。
“媳婦兒,你該不是叫人給唬了吧?做生意這事里頭一大有門道,怎麼可能賺得了這麼多錢?你快把那賬目給我看看,可別叫人給騙了去!”林威鳴擔心的說道。
雪芙也的確沒做過買賣,認識字還是嫁給林威鳴之後,才跟著大兒子林中元一塊,略識得幾個字,勉強不算是個睜眼瞎罷了。
“不會吧……”現在听自家男人這麼說,她雖然覺得自己沒算錯,可還是將賬本遞了過去︰“那你給我核算核算,應當是沒算錯的。”
“嘖!”柳君瀾在旁邊可不慣著林威鳴,翻了個大大的白眼說道︰“你媳婦算賬仔仔細細的,可比你細心多了。再說了,我不是在旁邊看著嗎?哪能會算錯?”
“你也別逞什麼能,要說做買賣的事情,你媳婦做的不多,但你也就做了那麼半年,能比她強哪兒去?”
“咳咳咳……”老娘一下子將他的老底給掀開了,林威鳴有些臉紅,就當做耳朵沒听見一樣,繼續一目十行的將賬本看過一遍,就驚訝的發現這里頭還真沒啥錯誤。
就是這抄寫賬目的字實在有些丑。
林威鳴找不出毛病,嘴巴里還嘟嘟囔囔的說道︰“這字有些丑了,還是得好好練一練哈。”
“真不知道這京城里的人是不是啥好東西都沒吃過?就那麼點飯團,煮蘿卜,烤苕皮居然也吃得那麼帶勁兒,這麼多人過來買。听說那隊伍排的都讓人過不了車了……怎麼我當時在縣里的時候,一個月才能賺那麼幾兩銀子,現在光一天賺的都不止這個數了。”
“這是當然!你也不想想,看咱們縣城里才多少人?就隔壁兩條街上的人加在一塊,只怕就比咱們整個縣城的人還多了,如何能夠比較得了?”
柳君瀾伸手就把賬本拿了回來,“我們娘幾個賺點錢,字丑不丑的有什麼關系?反倒是你如今做了官,才應該好好去多讀幾本書,練練字,別叫到時候真有啥事落在你頭上,你就啥也做不成了!”
林威鳴想想也是,亓斯塵這個人也是個心眼極多的老狐狸,現在無端端的給自己封了個官,肯定不是打著白送的主意。
以後多半是要找自己干活的。
反正他現在閑的無事,倒不如多看兩本書,精進精進課業,順便也能監督一下那兩個皮小子。
再帶著自家閨女一塊念幾本書。
林威鳴在腦子里想象了一番,覺得那滋味似乎還真不錯。
……
于是第二天,一樣被困在家里的林威鳴就讓林子寒林子秋帶著林挽月一塊兒去念書。
林中元和林哲雲這兩個大的都是另有安排,一個去了太學念書,另一個則去了演武場,自有師傅教他們。
至于林子寒和林子秋,柳君瀾原本也讓王有才去外頭打听過一番,但後來又擔心若是這雙胞胎兩人都一塊去外頭念書了,光叫林挽月一個人在家里豈不是待著無聊。
再者這倆孩子年紀也小,到如今也不過才六歲。
和他們同齡的孩子如今才開蒙呢,他們去了也不過是白耽誤功夫,倒不如依然叫崔夫子教著。
崔夫子雖然算不得什麼名家大儒,也只是個鄉下的窮書生,但他如今夜以繼日,看過了許多書,也一點不比外頭那些先生差了。
大概是不做人之後,崔夫子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里也多了幾分灑脫不羈的靈性,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