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雪了.....大汗!下雪了!!!”
帶著倉皇的喊叫聲。
從突利的牙帳之外傳來。
正喝著酒,看著頡利狼吞虎咽,抱著一個羊腿撕咬的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 的面色瞬間一變。
他急忙起身,朝著帳外走去。
當看著那已然是從零零星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變得密集的雪花。
突利的心頭霎時一顫。
“我們準備了多少的糧草?還有,各部族的牛羊如何了?!”
他神色大變,焦急詢問。
然而。
回應他的卻是一張又一張,宛若死了爹媽一般的蒼白表情。
“沒有多少,我們本來就缺糧,之前部族里面的糧食大半都靠大唐那邊的商隊輸送,眼下距離下一批商隊前來,至少還有五六天的時間.....”
一個部族首領說著,然而。
話音剛落,頡利的聲音卻是從眾人的身後傳來。
“大唐的商隊?別想了,不會有什麼大唐的商隊了......”
頡利疲憊的雙眼,看著漫天飄零,灑落在大地之上的雪花,深吸一口氣。
“突利,這是我們整個突厥的劫難,事情到了如今這個地步了,難道你還覺得.....那琉璃神寶,真的是什麼長生天賜下的神寶嗎?”
“想想吧,本汗剛剛戰敗于大唐,正是大唐空虛最擔心我突厥再次南下的時候,偏偏這個時候,好巧不巧的,降下了三個神寶,而且偏偏還沒有一個是給本汗的?”
突利表情一僵,剛要憤怒反駁,忽然頡利卻是將一件東西,遞到了他的面前。
“這,這是大汗金印!?”
突利眼中瞬間升騰起一股炙熱的火焰。
如果說,他手中那件琉璃神鷹神寶,只是他加上一些子虛烏有的傳說,“打造”出來的突厥神寶的話。
那此刻頡利遞來的這枚金印,就是突厥所有部族公認的長生天神寶!
頡利不給對方伸手的機會。
將金印又閃電般收了回去,然而,說出來的話,卻是讓在場的所有人,瞬間一呆。
“突利,讓你的人聯系阿史那�A力那個家伙,就說.....本汗要融了這突厥大汗金印,讓他前來觀禮!”
“什麼!?融掉?!”
.......
呼啦啦的飛雪在雁門關的上空飛舞著。
大地之上雖說還不至于完全白茫茫一片,然而萬籟俱寂的北境冬時,已然來臨。
雁門關前。
這些大唐突厥族的騎兵們,固執的依舊披甲持弓,等候在這里。
盡管來自前線草原的戰報,已經隨著傳信兵的快馬,傳遞了回來。
太子殿下大勝頡利,追殺頡利近千里。
潞國公侯君集控制定襄城,徹底滅亡了在突厥扶植下的後隋勢力。
“呼呼”的熱氣,隨著眾人的呼吸,升騰起來,又眨眼消散。
風雪之中。
倏然一道道飄揚的白色虛影,從遠處的地平線冒出。
隨著影子逐漸升起,一個個舉著喪杖,身著白衣的身影,帶著身後的隊伍,一個個的映入眾人眼中。
而在這些隊伍的後面,一支風雪之中顯得壓迫感十足的鐵騎,正緩慢的與前面的鄭氏子弟同行。
一口口簡易的棺材,被幾列馬車穩穩的拉著。
隊伍前面。
滎陽鄭氏長房長子鄭午令,滎陽鄭氏二房長子鄭午陽等鄭氏子弟,一個個臉上雪水混著淚水。
手持各自族老喪杖,身上白衣縞素。
收到消息的侯君集,等雁門關東宮屬官們紛紛從關內跑了出來。
人群之中。
當盧文虎為首的,幾十個被盧家送來充數的“青年才俊”,看著滎陽鄭氏那人人負傷,減員近半,甚至族老盡死的隊伍。
全都不由目光駭然,瞳孔收縮。
“嘩啦!”
隨著隊伍臨近養殖區,原本守候在這里的突厥族騎兵們,急忙朝著道路兩邊散開,紛紛翻身下馬。
撫胸低首拜禮。
“臣等(末將),恭迎太子殿下凱旋!”
雁門關前,侯君集等人紛紛肅穆行禮。
李承乾淡淡擺手。
平靜,但卻分明暗有殺意滔天的目光掃過一圈。
“突厥背棄盟約,殺我唐使,自即日起,並州商賈一律不得入突厥走商,互市關停,有膽敢頂風作案者!夷三族!”
眾人紛紛高聲答應。
這份命令,早在兩三天前,就已經有東宮六率的騎兵送回。
所有人,包括此刻這些匯聚生活在養殖區的突厥族牧民們都知道。
大唐和突厥,要真正的開戰了!
果然,下一刻。
李承乾手中長槍倏然舉起。
冷冽中,仿佛讓那飄飛的雪花,都多出了幾分刀片般鋒銳的聲音,傳入在場所有人耳中。
“自即日起!我大唐與突厥!不死不休!”
侯君集眼中光芒迸發。
振臂一呼。
“不死不休!”
霎時間,滿是殺意的咆哮聲,瞬間在雁門關上空響起。
“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回到雁門關。
李泰和程處默他們興奮的去清點這一次出征的收獲,然而李承乾卻是帶著乾英英,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鄭氏子弟,在雁門關之中被安排的住所。
此刻身為在場鄭氏子弟之中,地位最高的長房長子鄭午令。
如今也是明顯在這些天的經歷中,得到了十足的成長,盡管臉上依舊難掩悲痛,依舊能夠強忍著這種情緒,指揮族人將從草原帶回來的鄭氏族人遺體。
裝進早早準備好的棺槨之中。
李承乾的忽然出現,嚇了眾人一跳。
鄭午令更是大腦之中瞬間快速回響,剛才他們眾人之中,應該沒有人說過什麼大逆不道的話語吧?
“臣等,參見太子殿下!”
“好了,免禮......”
李承乾擺了擺手,邁步走到此刻鄭氏八族老的棺槨前。
俯身彎腰拜禮。
一旁鄭氏子弟們紛紛回禮。
李承乾目光平靜,心中盡管對于世族頗為警惕和忌憚,但就滎陽鄭氏八族老這一次,卻是真的受得起他這大唐儲君的一禮。
“孤會奏請父皇,為鄭氏族老八人,以及犧牲在草原之上的鄭氏子弟,賜以國禮。”
鄭午令等人急忙再次拜謝。
“臣等,多謝殿下!列為族老,並非貪功求榮之人,所做一切,也盡是願我大唐江山綿延萬代!”
李承乾微微頷首,伸手從一旁的乾英英手中接過一個卷軸。
親手遞給面前的鄭午令。
“這是孤贈予你滎陽鄭氏的,並州道歲末考舉各地官員,滎陽鄭氏子弟,可來一試”
聞言。
鄭午令瞬間豁然抬頭,注意到李承乾誠懇平靜的眼神之後,瞬間眼淚不爭氣的奪眶而出。
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雙手恭敬接過卷軸。
“嗚嗚嗚,滎陽鄭氏,謝殿下寬仁!願為殿下馬首是瞻!為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鄭氏子弟們的住處出來,李承乾淡淡瞥了一眼,那躲藏在不遠處的範陽盧氏子弟,不屑的撇了撇嘴。
扭頭便直接朝著自己在雁門關的府邸走去。
“哈哈哈,皇兄,沒想到那雷公弩的效果竟然那麼好,竟然真的宛若雷公發怒,要是能夠大規模生產,我大唐騎兵今後必將天下無敵!”
李泰正在馬廄之中,親自給自己的坐騎刷洗著身上的污漬。
看著自家皇兄回來,整個人都樂開了花。
李承乾淡淡一笑。
“雷公弩產量畢竟不多,而且用起來若是一個失誤,反倒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且雨雪來臨,火器受不得潮,真正的大戰,還是要憑借正面的硬本事才是......”
一旁。
隨同來到了雁門關的太子少傅李綱微微蹙眉。
“殿下,如今寒冬已至,草原之上本就因為接連數月亂戰,元氣大傷,各部族糧草和生活所用皆需要我大唐商隊,此間互市關停。”
“頡利他們若是不想死于風雪凍餒之中,就必然要興兵南下,然單單頡利已經被殿下打得兵力十不存一。”
“頡利怕是會說動突利和那阿史那�A力,合流南下進攻我大唐......”
聞言。
李承乾卻是瞬間嗤笑一聲。
“合流?孤要的就是他們合流!”
“草原有多大?部族和部族之間長久不聯系,都不知道對方搬遷到什麼地方去了,若想要真正的讓草原歸于我大唐,就必須要一鼓作氣的將頡利這幫老東西,全部滅殺!”
“呵呵,合流?一塊兒干掉!”
李綱沉吟︰“若是如此的話,突厥南下兵力,怕是至少也有十數萬之多,畢竟.....沒有了食物的突厥牧民,那就是突厥騎兵”
忽然。
李綱目光看向李承乾。
“殿下是準備正式動用養殖區的那上萬突厥騎兵嗎?”
......
“踏踏踏.....”
奔騰的馬蹄聲,打破了長安城清早的熱鬧。
朱雀大街之上,人群紛紛朝著道路兩側閃開。
“雁門關八百里加急!太子殿下大破突厥,追殺頡利千里!”
“急報!快閃開!”
百姓們聞言,無不紛紛嘩然。
要說最近這些日子以來,長安城議論最多的,那莫過于是並州道的新政推行了。
就連天子腳下的百姓們,听說了那《大唐新報》之上的政策。
一步步的真的在慢慢施行,當地百姓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也都難免的生出羨慕。
“嘶!這突厥那個叫做頡利的可汗,是不長記性嗎?這才在渭河被咱們太子殿下追殺的宛若喪家之犬,差點就留在我大唐了。”
“這才回去草原多久,竟然又敢招惹咱們殿下?”
“哈哈哈,太子殿下勇武!不愧是咱們陛下的兒子,我大唐儲君,就該如此!”
“這,這突厥怕不是要和我大唐興兵開戰吧?並州可是要打仗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他們只能夠從《大唐新報》以及剛才那傳信兵的口中只詞片語之間,自己腦補出一個草原之上的大致情況。
然而。
此刻隨著捷報傳入朝中。
太極殿。
正在舉行朝會的百官,無一不是駭然色變。
魏征急忙出列。
“陛下,這,殿下此舉實在是糊涂啊,明明能殺了頡利,為何要把他放跑啊?”
“這豈不是放虎歸山?”
“眼下突厥已然寒冬,食不果腹,牛羊更是極難存活,頡利怕不是必定要說服另外幾部聯合,傾巢之力攻打我大唐啊!”
魏征話音剛落,倏然人群之中擔任鴻臚寺卿的鄭江便是眉頭一豎。
悍然出列。
“陛下!魏公此言謬也!”
他握著笏板的手,在听到急報之中,關于他們滎陽鄭氏子弟的傷亡之後,克制不住的顫抖。
“突厥內亂在先,我大唐太子殿下不忍突厥百姓死于動亂之中,不僅僅出錢安置這些人于我大唐庇護之中,讓他們有安定之所。”
“更是將用糧食和兵器換來的突厥牛羊,也都分發給了他們,讓他們有所生計!”
“此乃我大唐天恩浩蕩,突厥頡利突利等人狼子野心,不感念我大唐太子仁德浩蕩就罷了,竟然還敢公然殺害我大唐國使!”
“陛下,殺我大唐國使,此非殺頡利一人足以洗刷我天朝之恥!”
“臣,支持太子殿下之策!”
“我大唐當對突厥施以絕戶之策!”
“犁庭掃穴!”
“狠狠的和他們所有的草原兵力來一場不死不休的大戰,要讓他們那些部族知道,縱使是他們聯合起來,也絕非我大唐鐵騎之敵!”
“要大破他們的軍心!要擊垮他們的意志!要砸斷他們的骨頭!”
“追殺敵軍!”
“踏平頡利牙帳!踏平突利牙帳!追殺阿史那�A力!”
“殺到北海!殺到金山!”
“凡我大唐所過之處,盡皆焦土!要讓那些突厥蠻夷明白,什麼叫做煌煌天威!!!”
李世民懵了。
不過剛剛說了一句話的魏征本人更是一臉的懵逼和愕然。
此刻鄭江縱然明顯有些殿前失儀。
但就剛才那戰報之中,鄭氏八族老于突厥寧死不降。
鄭氏兩千子弟北上,死傷超過八百之數。
就讓在場,即便是皇帝李世民,都不能因為這種小事情,而責怪對方。
甚至。
就連房玄齡和杜如晦他們這些秦王府出身的老臣,在听到滎陽鄭氏竟然做到了這種地步,都是一個個心中暗自倒吸涼氣。
這幫世族,一旦下定決心做某一件事情。
那是真瘋啊.....
難怪都說鐵打的世族,流水的王朝。
“啟稟陛下,如今之計,想要從長安周邊調動兵力,並不現實,而靈州和河東雖然臨近並州,但卻也需要兵力鎮守.....”
“臣建議,不妨許太子殿下再多節制一些兵力......”
杜如晦緩聲開口。
話音剛落。
鄭江︰“陛下!臣!附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