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示我被審核修改了,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改了哪兒,最後發現是把我原標題刪除了……)
華宜的王仲軍、王仲磊兩兄弟最近可以說是活活煩死了。他們每一次針對張潮的舉動,最後仿佛都變成勒緊自己脖頸的一條繩子。
現在這種繩子已經有3根之多。
第一根繩子,是現在還在看守所里羈押,不時被提溜出來交代問題的胡三。雖然胡三很光棍,至今還不肯交代,但是隨著他其他問題被越挖越多、越挖越深,恐怕把中間人撂了是遲早的事。
王仲磊和胡三之間隔了兩三層,但警方一旦認真起來,這兩三層防線也是和紙糊的一樣。恐怕最終還是要靠大院里的關系來“鏟事兒”。
第二根繩子,就是中影集團和“潮汐文化”在媒體輿論上掀起的“反不正當競爭”風潮。
《你的名字》上映前1個多星期,中影集團召開了新聞發布會,韓三爺親自主持,張潮則是主要的發言者。
張潮坐在桌子後面,手里舉著一迭文件,痛心疾首地道︰“根據《你的名字》日本發行方角川書店在警方處得到的消息顯示,這次影片內容大規模泄露,是一次有預謀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並且通過香港的幫派分子進行……”
韓三爺也在發布會結尾鄭重地道︰“我們呼吁所有影片在市場機制下充分競爭,但不要搞一些偷雞摸狗、損人利己的手段。我們會和香港、日本的版權保護組織積極合作,嚴厲打擊‘未映先漏’‘才映就漏’的犯罪行為……”
王仲軍知道韓三爺現在還沒有找二人和楊老板的麻煩,主要是因為《Baby計劃》在中影控股和參股的各條院線算是重頭戲,等過了國慶檔,他肯定是要有所行動的。
發布會開完沒一會兒,自己的手機就被無數個媒體打爆了,大概都是詢問發布會上說的那家“不正當競爭”公司,是不是華宜?
王仲軍干脆把手機一關,又交代秘書媒體的電話一律不許轉接進辦公室,才消停了下來。
第三根繩子,正是來自《Baby計劃》的票房壓力。
《Baby計劃》的總投資額是1.3億港幣,從票房角度,差不多要3.5到4億港元才能保本,只憑大陸、香港、台灣三地票房肯定要虧成馬。
因為這是程龍大哥的電影,所以有資格“全球上映”,除了中國地區外,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也有望取得好成績。
而內地票房毫無疑問是重中之重,預計至少將佔到總票房的60%以上。華宜即使只是第二大投資方,也砸了超過3000萬,並且還要負責內地宣發。
華宜一直比較迷信香港導演和明星,一方面是港台娛樂在內地還頗有號召力;另一個方面,也能展現華宜的“國際視野”,算是上市題材之一。
從2004年的《功夫》《天下無盜》,再到2005年的《情巔大聖》,華宜對港星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Baby計劃》的問題不是會不會輸給《你的名字》——在2006年這個時間點,幾乎不存在這種可能——而是會被《你的名字》分流走多少票房。
所以為了保住《Baby計劃》的票房,王仲軍提議的“提檔上映”並不是一句沮喪之後的戲言,而是實打實的商業計劃。
眼見得中影和張潮的新聞發布會後,形勢對自己越來越不利,必須要用強有力的宣發行動避免相關輿論進一步發酵,讓大家重新把目光聚焦到《Baby計劃》電影本身上來。
想定之後,王仲軍就撥通了香港方面的電話,把大概的情況介紹一番後,有又說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可以保住我們電影的內地票房。”
電話那頭的聲音很平靜,似乎早就知道他的想法,不過還是道︰“什麼辦法?”
王仲軍道︰“就是我之前和您提的,把《Baby計劃》提前上映!先把觀眾口袋的買票錢搶一波!”
對方再追問道︰“提前?提前到什麼時間?現在還來得及嗎?大陸開始放國慶假了,大家才會出來消費吧?提前上映,真的有用嗎?”
面對連珠炮的提問,王仲軍耐心地一條條分析道︰“我們不需要提前太多,只要提前23天就可以了,比如9月28日。我們分析過,《Baby計劃》的目標人群是青少年、合家歡,尤其是在校的大學生,他們有的是時間。
他們口袋里的錢,一般只夠看1到2場電影。我們可以適當降低票價,並且和影院協調好排片時間,完全可以提前把一一大部分觀眾留給《你的名字》的預算提前給‘透支’掉。
《Baby計劃》有大哥、有古仔、有高媛媛,還有阿sa,全都是現在大學生喜歡的明星,而且影片質量也很高。提前上映、配合宣傳,肯定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在假期持續發酵,讓票房持續走高。
關鍵是,我們這招《你的名字》學不來。畢竟在影片體量和票房預期上,無論《你的名字》現在被炒得多厲害,也和《Baby計劃》不是一個級別。我們臨時提檔院線能配合,他們可就不一定了!”
電話那頭的人,靜靜听著王仲軍嘮完了這套嗑,心中一陣冷笑。一方面,他認可王仲軍所說的理由,有相當部分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這是王仲軍為了自保的賭博之舉。
于是進一步問道︰“王老板,你說得很漂亮。但我們香港人呢,講實際。影片在距離上映時間這麼短的情況下強行提檔,影院那邊恐怕意見會很大,你擺得平嗎?所以我需要一點保證,來證明你的誠意和能力……”
王仲軍深吸一口氣,良久,才下定了決心,道︰“內地的票房方面,我們可以再讓渡……”
掛了電話,王仲軍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氣。王仲磊早早被他打發走了,現在他看見這個弟弟就心煩。要不是王仲磊霸道慣了的性格,也不會惹出這麼麻煩的事來。
本質上他和弟弟是一類人,只是他更“職業”,更懂得隱忍。但是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對付張潮這件事上屢屢進退失據,導致今天的被動局面。
王仲軍也在反思,是不是因為他們兄弟二人從拍廣告到拍電影,一路走來都順遂無比,就覺得90年代的那些“小動作”,也能用在今天、用在張潮身上。
在今年以前,王仲軍兄弟總覺得屬于自己的時代,馬上就要來了——連年拿下國內票房冠軍,拉攏了業界內最多的大腕,打通了文學到電影的通路,只要幾年後順利上市,那麼華宜一定是內地電影圈無可爭議的王者。
而不是現在記者們捧的“無冕之王”。
想不到,自己的時代還沒有來,就好像要結束了。要是三根繩子被一起勒緊……
王仲軍連忙收住聯想,現在不是琢磨這些的時候。娛樂圈比的無非就是人脈和錢脈,只要《Baby計劃》和11月份的《墨攻》能大賣,那麼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包括韓三爺在內人都會出面讓張潮接受自己的講和。
畢竟整個大陸,哪怕算上香港,能成功運作“億”級別影視項目的影視公司和導演,屈指可數,多少人是靠著大片過日子兼發財的。只要能繼續“創造財富”,就不怕前面捅了多大的窟窿。
既然提前上映,那就必須要想到合適的宣傳點。斟酌再三,王仲軍把和張潮有過較多接觸的伊哲給叫了過來,還有華宜負責宣發的幾個高層。伊哲是老制片了,對影片宣發這套也很熟悉,听完老板的訴求,想了半天才開口道︰
“張潮的作品能吸引青少年,很大一個原因是其中的文藝範兒,能滿足青年男女對青春、對愛情、對異性……的美好想象。要想從《你的名字》的觀眾里‘切’一塊出來吃掉,那就得從這方面入手。
但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到大哥的電影能有什麼文藝範兒的宣傳點……”
王仲軍聞言一捶桌子道︰“我不管,現在是9月22日。我們在9月24日前就要宣布提檔,你讓宣發部分加班加點,找到你說的文藝範兒宣傳點,24、25就大規模上線,同時更新院線那邊的物料。
我知道時間緊迫,但是這次是我們華宜的生死關頭,絕對不容有失!所以不計成本也要爭分奪秒把海報、宣傳語和媒體通稿給做出來!”
伊哲等人看王仲軍都紅了眼,知道賭性一向很重的老板這是上頭了,也就不再勸住,開始按照他的指示行動了起來。
很快,經過1天的加班加點,《Baby計劃》文藝版宣傳品終于草草上線。既然是文藝版,那麼重點自然不能放在大哥的身手上了,而是古仔和高媛媛的顏值。
整部電影的基調,增加了“救贖靈魂”的主題在其中,強調了高媛媛飾演的Melody,怎麼通過自己的溫柔、善良和愛心,感化了原本好賭、貪財的主角“人字拖”。
影片的宣傳slogan,也變成了“9月28日,和大哥一起救baby,和媛媛一起救良心。”
也是難為了華宜的宣發工作人員,能在大哥這麼硬核的純商業動作喜劇里摳出這麼一個宣傳點,雖然非常勉強,但是在金錢開路的媒體通稿配合下,一時間風頭終于蓋過了《你的名字》。
尤其是華宜宣布了提檔期間最新的購票優惠政策,如果是情侶購票,可以8折優惠;如果是家庭購票,可以7折優惠,等于是兩個大人可以免費帶個小孩兒入場。
這在購票APP和票補大戰出現之前,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打折力度了。
王仲軍眼見著自己的各項命令都被屬下執行得不錯,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自己這一次總算是賭對了。
《Baby計劃》算是本年度難得的佳片,大哥在電影當中不僅延續了自己精彩的動作戲碼,並且突破了之前的形象限制,出演了一個爛賭鬼。
古仔和高媛媛,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角色。但最令所有內部看過試映的觀眾驚喜的是出現“小baby”的嬰兒演員,不僅可愛活潑,而且和其他演員配合也算天衣無縫,沒有人會看完電影以後不愛上這個小鬼。
電影檔期的爭奪就是這麼殘酷,在影廳數量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每個檔期的票房總容量不會有特別劇烈的增減,這也就意味著別人多吃一口,自己就少吃一口。
如果大片同檔期相撞,能雙贏的情況很少,一般都是你死我活。《你的名字》本來不能算是《Baby計劃》的對手,但是生生被自己這麼一操作,變成了勁敵。
想到這里,王仲軍只想抽自己和弟弟兩個大嘴巴子。好在自己冒險提檔,改變宣傳策略,總算搶回了先手。根據各地反饋的消息,《Baby計劃》的網絡搜索量、影廳咨詢量和票務預售,都有明顯提升。
當然,提檔上映也不是全面提檔,只要在中心城市的重要院線選一些影廳就好了。反正這幾天的電影基本都是炮灰,華宜自己的《夜宴》現在每天也就幾十萬的票房,已經進入下映倒計時了。
想到《夜宴》,王仲軍胸口就堵得慌……
但是很快,讓他更胸口更堵的消息就傳來了——
就在《Baby計劃》正式上映前1天,中影和“潮汐文化”突然宣布了一個非常特別的觀影活動,叫做︰
「明年,你還記得我的名字嗎?」
活動內容很簡單——凡是購買了《你的名字》電影票的情侶,可以領到一張特別的“情侶票根”,在上面分別簽下雙方的名字。
等到明年的10月份,《你的名字》將舉行重映,重映版將增加在這個版本的成片中,被剪掉的鏡頭;還增加了一個被否決的結局……
到時候還沒有分手的情侶,可以憑借“情侶票根”,免費入場再次觀影。
消息一出,當天就在全國的青少年引起了強烈的關注和大量的討論。用“情侶票根”的形式,考驗兩個人的愛情,簡直不要太文藝、太浪漫。
想到兩人在一起看完《你的名字》一年後,還能一同拿著“情侶票根”,來到影院,重溫當時的溫柔和繾綣,不少女生心都要化了。
于是幾個口號很快就流行起來︰
「愛她,就和她一起看電影;一直愛她,就和她看《你的名字》」
「看電影,看的是一種心情;看《你的名字》,看的是一種愛情。」
「今年一起看《你的名字》,明年你還記得我的名字嗎?」
「看其他電影,憑的是興趣;看《你的名字》,則要有勇氣」
「以前表白,用的是玫瑰花;今年表白,用的是《你的名字》電影票。」
……
王仲軍看到伊哲送來的這些資料,眼前一黑,差點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