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三爺怎麼說?”王仲磊看到王仲軍從中影門口出來,連忙迎上去問道。
“上車說。”王仲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鑽進了車,王仲磊也跟著上了車。
一直等車開出了中影的停車場,王仲軍才說道︰“韓三爺說來說去,就一句話——‘我不想看到《你的名字》上映受影響。’”
王仲磊驚道︰“還真是這件事……這種小事怎麼會驚動他?中影一年那麼多片子。”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影集團公司,中影每年投拍、制作、引進、投資、發行的各類電影將近200部,國內全年票房的80%都有它的身影。
《你的名字》雖然影響不小,但是一來是引進片,二來是動畫片,在中影的大盤子里佔比是微乎其微的。作為中影集團的掌舵人,按理說根本注意不到才對。
可是他不僅注意到了,而且還專門把王仲軍叫去談事。
王仲軍陰沉的臉道︰“韓三爺說得很清楚,華宜和張潮的恩怨是我們之間的事,他不想管。但是《你的名字》是中影花了真金白銀的項目。”
王仲磊不服氣道︰“誰不是真金白銀。我們的電影在他們中影的院線上映,他收到的就不是真金白銀?《夜宴》票房都這樣了,也沒見他說句話。這《你的名字》還沒有上線呢,他就給張潮保駕護航了?
再說了,他就算是天王老子,還管得了觀眾愛看誰?”
王仲軍瞪了弟弟一眼,道︰“這種話,你可以在我面前說,在外面漏了半句,我們就準備關門吧。”
然後又道︰“三爺當然沒有這麼小家子氣。如果《Baby計劃》能在市場上打敗《你的名字》,他自然沒話說。但是……”
王仲磊知道“但是”後面,哥哥省略的內容,畢竟說出來也是自己理虧,過了好一會兒才問道︰“那怎麼辦?難道要我們給張潮磕一個去?”
王仲軍淡淡地道︰“我們有什麼怎麼辦?再要做什麼,也是香港的楊老板做的。和我們有什麼關系?”
王仲磊問道︰“那胡三兒那兒?”
王仲軍道︰“胡三兒那兒,你讓人往他家里送點錢,讓他嘴巴嚴實點。如果能放出來,送他去南方躲一陣。”
王仲磊點點頭,又用一種近乎絕望的口吻問道︰“我們就真的……對付不了張潮了嗎?”
王仲軍嘆氣道︰“要搞臭一個人,無非就是‘財’‘色’‘名’‘利’四個字。‘財’和‘利’,張潮這麼年輕,一個人一年的稿酬比大部分上市公司盈利還多。
‘色’,他年紀輕輕,又有‘作家’身份護體,你派個女明星去勾引他,怕是要肉包子打狗。剩下一個‘名’,前天我們倒是試過了,結果怎麼樣呢?
就算你像馬克•吐溫的《競選市長》里那樣,找幾個小孩抱著他的腿喊‘爸爸’,人家也得信啊?”
王仲磊喃喃道︰“年輕……年輕……年輕真的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王仲軍道︰“年輕,意味著他比我們的時間多得多。我們輸了這幾部電影,可能上市就要推遲幾年,甚至可能上不了市。
他呢,就算丑聞纏身,就算票房失敗,甚至身敗名裂……他也才21歲。對他來說,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能重來。我們兄弟倆,過去就是真過去了,還有重來的機會嗎?
又不是那些亂七八糟的網絡,被雷劈了還能穿越,吃兩塊地瓜就天下無敵。”
王仲磊一呆︰“你還看這個?”
王仲軍沒好氣地道︰“別小看網絡,很多故事都很適合改編成電影。今年有個動作冒險的叫《鬼吹燈》,我看就不錯,得想辦法把版權買過來……”
“大小王”麻煩纏身,張潮也好不到哪里去。
昨天傍晚睡醒以後,迎接他的不僅是饑腸轆轆,還有一大堆的未接電話。既有親朋好友的,也有各路記者,還有許多號碼不知道是何方神聖。
張潮給自己煮了包餃子,一邊吃一邊挑揀著回電話、回短信,一直忙活到晚上8點多鐘才消停下來。
吃完打開電腦在各大門戶網站和論壇上晃了一圈,自己的遭遇果然引起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妥妥的熱點制造機。
縱覽新聞內容和跟貼回復,對他的評價好壞大概八二開,大部分網友都從現場照片和記者對圍觀群眾的采訪中,嗅到了陰謀的味道。
尤其是胡三兒踫瓷的手段,實在太常見了,吃過這種虧的網友可不少。
剩下20%的差評,基本集中在他的“豪車”上。雖然這輛寶馬這兩年被他當牛做馬使喚得不輕,平時出遠門不開就扔到公司當公車,保養也不上心,看起來半新不舊的。
但那個藍天白雲的車標還是很容易激起一些人的反感。這些人認為張潮年紀輕輕、名利雙收以後,從來沒有想著怎麼回饋社會、捐贈慈善,反而驕奢淫逸,開豪車、泡女星,簡直就是給當代年輕人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榜樣。
畢竟富布斯排行榜上的數字太過抽象,張潮這張年輕的臉站在寶馬車旁邊就具體多了。
【如果文學創作,只是張潮攫取財富、炫耀名利的工具,那麼我們就不奇怪他為什麼始終爭議纏身、是非不斷了。……】
【張潮一再宣稱自己是“被動接戰”,卻從不反省是否是自己張揚的作風導致的摩擦與沖突。俗話說“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
【不知道張潮坐在寶馬車上瀟灑自在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全國還有那麼多的失學兒童正在等待他伸出援助的手。……】
【那些娛樂明星,尚懂得通過建立慈善基金會、捐建希望小學的方式回報社會,張潮卻過著香車美人、紙醉金迷的日子。……】
【據說,他已經搬到了燕京最豪華的現代化豪宅里,那里的公寓,最便宜的都要300萬一套。……】
張潮看了只想給王家兄弟豎大拇指,局都破了,他們還在花錢砸輿論,生生把這些對他的負面評價砸到了不少新聞和主題帖的回復前列。
在逆風局里還要跟他打輿論戰的勇士,張潮也是第一次見。
其實他誤會了。王家兄弟知道了胡三兒進派出所以後,就已經預感到事情不妙,準備收手了。
但在前期成本已經投下去了,而且通過代理人,把任務層層分包到大量的水軍工作室里去了,不是他一句話人家就能把錢吐了、再把帖子吃回肚子里去。
何況好多水軍工作室是編輯好帖子以後,用腳本設定了自動發帖、回帖的機制,那還管你半夜發什麼指令過來?
結果就在“韓三爺”和王仲軍談話的時候,張潮的第一波反擊就來了,從標題到內容,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沒縫的叫鋼管,不叫雞蛋》
文章用犀利的筆觸指出,指責他“香車美女”“搬進豪宅”的輿論,都試圖混淆他是受害者的事實︰
【……很多老話,粗听有理、細想無端,比如這句——“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是雞蛋一定有縫,沒縫的那叫鋼管,孵不出小雞來。……】
【……可就算是無縫鋼管,要是有人往上面抹了點屎,那蒼蠅肯定也是叮的。所以被蒼蠅叮怎麼一定就是雞蛋的錯呢?……】
【……如果這句老話有道理,那這句“新話”也一定有道理——“瘋狗不咬有褲子的小腿”】
【……踫瓷案的嫌疑人,現在還在看守所等候警察偵辦的結果;網絡上的聖人們,已經把我打進了道德的監獄。……】
【……開寶馬是錯、住豪宅是錯,按照這個邏輯演繹下去,人家踫瓷我肯定也是我的錯,如果我不開寶馬車,他也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
【……正是因為這世界上有人信奉“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這種歪理,所以抹屎者才敢肆無忌憚地把髒水潑向無辜的人。……】
許多和張潮有過筆戰和嘴仗的老冤家看到這里都怒目圓睜、火冒三丈了,又是“抹屎”又是“蒼蠅”,擱這罵誰呢?
不過張潮也沒有一直開大,很快就把筆鋒對準了踫瓷案的“幕後黑手”——
【……同理可得,如果我沒有極力促成引入《你的名字》,沒有花費高昂的代價,讓十多名同事去學習了先進的動畫技術,是不是前晚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誰也沒有想到,張潮會這麼直白地挑明,自己被踫瓷是有人指使的。在“圈子文化”里的人,遇到這種事,無論最終是自認倒霉,還是報復回去,表面的和諧總是不肯撕破的。
但是張潮卻沒有興趣和他們玩這種圈子游戲了。說實話,事情發展到今天,他都有些後悔和華宜這般娛樂圈的髒人走得這麼近了。
鬼知道再糾纏下去,自己有一天會不會被安排在一個陌生的酒店房間床上突然醒來,身邊坐著一個個頭比自己高、體格比自己壯、掏出來比自己大的女裝大佬,然後帽子叔叔突然破門而入。
雖然自己不喝酒,也極少應酬,但是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這次不把華宜打疼、打怕,恐怕很長一段時間擺脫不了。
自己不是劉振雲,沒有那麼強烈地需要影視劇改編來給自己增加財富。
一石激起千層浪。
華宜和張潮之間的矛盾,在媒體圈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只是雙方都是有強大資源的人,還沒有電視台和報紙,在他們態度明確之前,就敢貿然報道出來。
現在張潮先把這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扯了下來,大家自然也就跟著沖鋒了。
關于張潮被踫瓷是否是“某國內佔據龍頭地位的民營影視公司”所為的新聞報道,在兩天內就佔據了各大媒體的主要版面。
【要說張潮引入《我的名字》,受到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前段時間上映的某部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戲劇《哈姆雷特》的古裝大片。據聞電影公司和導演,對本片的票房都寄予了厚望。……】
【由于《我的名字》引發的巨大反響和廣泛討論,這部古裝大片的也受到了一些爭議。尤其是發表在《大眾電影》上的專欄報道,嚴辭批評了古裝大片的媚外心態,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同。……】
【古裝大片的票房預期,也從2.5億,下調到了不到2億,對出品公司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至于張潮為何會與一直合作良好的民營影視公司反目成仇,據說問題可能出在他的緋聞女友,演員宋嘉身上。作為剛剛摘得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的當紅女星,卻沒有在這部投資1.2億的古裝大片出演任何一個角色……】
【據聞張潮曾經極力幫助自己的緋聞女友爭取演出機會,但是都失敗了,雙方就此結怨。……】
“嗯?這都什麼鬼?”張潮看到報道,眉頭立馬皺了起來。這關宋嘉啥事?何況自己早就在香港的電視節目里大大方方的承認兩人的關系,還“緋聞女友”個啥?
不過這就是娛樂新聞的特點了——一切先往男女關系上靠攏!自己是控制不了的。
就在張潮在琢磨第二篇文章該怎麼寫的時候,“滴滴滴滴”的QQ提示聲響了起來,打開一看,是馬伯慵甩了一個種子過來,並且說︰“趕緊下!”
張潮一愣,自己和老馬雖然不像一般的老板員工那樣等級分明,但是好像還沒有熟絡到可以分享種子的地步吧?
帶著將信將疑的心情,張潮用“比特彗星”打開了種子文件,一看下載內容,張潮汗都下來了——
&nvb”
這是盜版?這年頭有盜版不奇怪,張潮上一世就是個資源達人,號稱沒有自己找不到的種子。
但是如果是普通盜版,馬伯慵緊張什麼呢?最主要的就是文件大小。
2006年家庭寬帶最快的下載速度也不過1兆左右,大部分時候只有幾百K。而這個電影文件,足有900多兆大小,大大超過了這時代盜版電影的體量規模。
因為現在所謂的“高清版”,最高分辨率也不過720P;普通的電腦解碼1080P都費勁兒。很多盜版電影甚至是360P、480P。
這樣一部電影有個二三百兆就差不多了。畢竟台式機主流硬盤大小也不過80G、120G這樣。
突然冒出個快1G的真“高清版”,難怪馬伯慵會緊張。要不是他不知道張潮搬的新家在哪兒、方不方便,估計早就揣著移動硬盤打車過來了。
張潮看著“比特彗星”的進度條,內心也陷入了不安當中。
(兩章合一。今天回家又晚了,所以少了點,明天會多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