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拍的節目,無論是直播還是錄播,主持人和嘉賓都要化妝,而且電視妝和日常的生活妝還不一樣,是為了鏡頭服務的,所以比生活妝門道更多。
現場燈光的位置,衣服的顏色,甚至桌面、地面的反光,都會影響到觀眾在電視熒幕中看到的效果。而要上節目的嘉賓是不知道的。
不過張潮這兩年節目真沒少上,經驗已經頗為豐富了,于是溫和地對化妝師道︰“我黑了點,所以你幫我提個亮,鏡頭里不會顯得黯沉就行。”
化妝師拿著大粉刷的手僵了一下,勉強笑道︰“張生不想在鏡頭前帥一點嗎?”
張潮道︰“我又不是什麼大明星。發型、眼影什麼就不用弄了。——哦,你叫什麼名字?”
化妝師道︰“我叫Monika。”
張潮道︰“晚上好,Monika。我來TVB錄節目這個體驗還是挺特別的,後面可能會寫一篇回憶文章,你介意我在文章里提到你嗎?”
化妝師Monika訥訥地道︰“不……不介意。”
原本她接收到的指令是給張潮化一個看起來攻擊性強,又有點尖酸刻薄的妝容,沒想到張潮三言兩語就化解了,後面那句話還隱隱帶著威脅。
你可以質疑張潮別的,但不能質疑張潮文章的影響力。自己要是被點了名,還是負面那種,那就別想在香港電視圈里混了,只能回去當櫃姐。
張潮拿出手機,點開之前在CCTV10上節目時的新聞,指著新聞里的照片道︰“大概這個效果就好。你看,我連這身衣服都是一樣的。”
Monika無奈,只能老老實實地給張潮化了一個簡單的電視妝。為了幾千塊的外快,就丟了現在穩定的工作,不值得。
張潮的直播訪談屬于臨時加塞,時間放在7:30到8:00,原本的社會娛樂新聞《東看西望》取消了其他內容,變成了《東看西望•張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