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4︰獨行文壇

第143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結業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長夜風過 本章︰第143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結業課

    美國編劇協會的劇本注冊制度讓好萊塢電影有了一個穩定的劇本池,所以在幾次編劇大停工鬧待遇的時候,片場也有工可以開。

    就是劇本的質量會下降的厲害。張潮上一世的記憶里,2020年前後好萊塢拍了好幾部外星怪獸憑借碳基肉體消滅全人類的所謂“大片”,故事都是從這個劇本池的原始劇本里脫胎而來。

    所以充滿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科幻片味道,只不過披上了一層CG技術的皮。

    考察完美國編劇協會以後,張潮一行人又在好萊塢參觀了一些開放的片場,對美國的電影工業進行了一番了解後,才回到了愛荷華大學。

    此時已經11月初,距離IWP結束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

    經過兩個多月的相處,住在“五月花”公寓的作家們彼此之間已經很熟悉了,而由于記者們的報道,又讓他們成為多年來最受關注的一批IWP成員。

    有些作家已經受邀在美國的期刊上發表短篇作品和詩歌了,這在以往是極其罕見的。所以大家都頗為感激張潮。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初步擁有了自己在世界文學國度里的影響力——畢竟這些作家在北美雖然籍籍無名,但是在本國,不是成名已久,就是備受矚目的新星。

    張潮在11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完成了《消失的愛人》全部內容,預計在11月中旬,也就是IWP結束的時候,許蕊雅也能完成翻譯。

    然後就是交給出版社那邊審校、排版、設計,最終的出版時間,張潮經過溝通,初步定在了2006年1月1日,也就是元旦。

    中文版出版他沒有再給春風社或者花城社,而是選擇了長江文學出版社。

    今年馬伯慵和長江社合作的兩本書,無論從設計裝幀,還是宣傳推廣,他們都做得非常優秀,也促成了這兩本書的大賣,在多次加印以後,銷量都已經突破了10萬冊,並且還在增長中。

    這無論對于馬伯慵這個新人作者,還是“午夜潮汐”這個新文學經紀公司來說,都開了一個好頭。

    因此張潮願意把《消失的愛人》交給長江社,首印50萬冊,版稅是驚人的17%。

    11月12日,愛荷華冬季的第一場大雪紛紛揚揚,灑落人間,氣溫一夜之間降到了0度以下。

    IWP也迎來了了最後一節公開課,幾乎所有的工作人員也都來了。

    這節課並不是由愛荷華大學的寫作老師,或者IWP的作家們來上的,而是邀請了一位神秘的嘉賓。

    直到這位神秘嘉賓踏進草原之光書店的二樓,眾人看清他的樣貌以後,不禁都發出了一聲驚嘆,甚至有作家站起來要走過去擁抱他——

    因為他是偉大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張潮也震驚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馬爾克斯會出現在愛荷華。

    這時候的馬爾克斯已經70多歲了,罹患過淋巴癌,雖然過了創作的巔峰期,但是仍然筆耕不輟,去年還完成了一部中篇《苦妓回憶錄》。

    他是由聶華苓女士陪同前來的,在正式上課前,聶華苓女士對所有人道︰“我們IWP已經舉辦37年了。很多人把我們這里形容成為一個文學的烏托邦。

    但是Gabo(馬爾克斯昵稱,多用于讀者和朋友之間)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我請他來說說看。”

    在熱烈的掌聲後,馬爾克斯站到了講台上,用他熟悉的西班牙語開始講述,旁邊有一個英語翻譯。

    “……我相信各位來愛荷華以後,都享受到了創作生涯中最安靜、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美麗的校園,幾乎不會有人打斷你的創作,住宿、飲食都有充足的保障,不再有日常生活的瑣碎……”

    “IPW就像是一個專門為作家創造出來的‘脫離現實世界的避難所’,但是這種生活,真的可以讓你們的創作得到升華嗎?我深深地表示懷疑。”

    “早在1985年,IWP就曾經邀請我來擔任客座教授。雖然安格爾和聶,都和我有著深厚的友誼,但是我仍然拒絕了。因為我從來不相信作家、詩人需要這樣的‘避難所’……”

    “當你們避開了苦難或者災難,也就避開了文學中最動人的那個部分——當然,這並不是指你們必須為寫作付出生命的代價,而是指在思想上、精神上,一個作家或者詩人,絕不能有‘避難’的意識。”

    “我的一生,從未進入過任何‘避難所’,我相信我是被那些痛苦所造就的。”

    “1948年,我遭遇了哥倫比亞內戰,從大學輟學;1955年,我因為揭露了被掩蓋的海難事件,被迫前往歐洲;1975年,我為了智利人民的抗爭,5年不曾寫一部作品……”

    “1999年,我得了淋巴癌。而現在,家族遺傳的老年痴呆癥也開始找上了我。甚至有時我會忘掉自己是誰。但是我依然寫作,也依然熱愛這個世界。”

    “所以我在20年後,主動向聶提出要來IWP。因為你們來自世界各地,特別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和很多年前的我一樣,嘗試用手中的筆,來向自己、向人民、向世界,解釋發生在那片土地上種種復雜、迷亂、痛苦的當下與過往……”

    “坐在美國的書房里,你們是做不到這些的。我不希望你們成為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人》作者)。當然,如果你們成為了他,會得到很多錢。”

    “回去以後,忘記IWP吧,忘記這里的一切,忘記這靜謐的校園,忘記公寓里無冷無熱的冬與夏,忘記打開稿紙就能一直寫到天亮的安靜。”

    “請離開這烏托邦、避難所,走回你們那片土地的人群中去,擁抱他們,即使痛苦。如果你們已經回不去了,那也別讓自己的心靈離開那里。”

    馬爾克斯的話講完,整個會場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張潮看向幾個來自社會動蕩地區的作家,他們的眼里似有淚光閃動。卡爾森則臉色僵硬,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馬爾克斯的出現和他的演講內容,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聶華苓女士能請來馬爾克斯給大家上這麼一堂特別的“結業課”,可謂用心良苦。

    這是一個“政治冷感”的老人,為了保護自己和丈夫幾十年來的心血不被美國國W院泛政治化的特殊手段玷污,而做出的最強抗爭。

    2005年的IWP,就在這種沉重又復雜的氛圍中結束了。

    張潮收拾好行李,訂了12日夜間從紐約直飛燕京的機票。不過在動身前,他接到了一個電話︰“潮桑,你的得獎了,趕緊來東京一趟!”

    (月底了,求一下月票!謝謝大家的支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2004︰獨行文壇》,方便以後閱讀重生2004︰獨行文壇第143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結業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2004︰獨行文壇第143章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結業課並對重生2004︰獨行文壇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