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崇楷,來自台島,現在正在美國參加“國際寫作計劃”。
我學生時代開始就是台島最強的文學新生代,拿下過台北文學大獎、全台學生作文大獎。
我30歲就出版了自己的短篇集,並且拿到了“吳濁流文學獎”。
我被譽為台島十年來最有想象力的青年作家,評論界評價我“將現實與虛構交織,拾取並擦亮了台島最美麗的歷史碎片。”
我被聶華苓女士欽點為2005年參加IWP的台島青年作家,而且是有史以來受邀的最年輕的台島作家。
我被台島媒體稱為“華人文學之光”,甚至有媒體預測我以後可以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我來到愛荷華大學的時候,野心很大,我要讓全世界的作家們都看到台島文學獨有的魅力。
萬萬沒想到,IWP的副主任卡爾森給我安排了一個大陸作家做室友。他叫張潮。他比我年輕10幾歲。
我听說他的名字,但沒有看過他的作品;我知道他是對岸最炙手可熱的作家,但肯定只是人造衛星而已。
但是為什麼卡爾森會親自送他到宿舍來,他還說他是坐頭等艙來的,回去的時候也要IWP給他訂頭等艙——幻覺,一定是幻覺。
聶華苓女士邀請的第一個華人作家,為什麼是張潮,而不是和她同來自台島的我——幻覺,一定是幻覺。
張潮的第一場演講我去看了,他講的確實不錯,但是還不至于讓《紐約書評》的專欄作家采訪他吧?——幻覺,一定是幻覺。
卡爾森又來宿舍了,邀請他去參加愛荷華的“藝術之夜”沙龍,還給報銷服裝費用——這個幻覺太可怕了!
這段時間,從早到晚,都有人在敲這間宿舍的門,全是來找張潮的,就連IWP的主任、愛荷華大學的校長梅里爾教授都來和他聊了一會兒——為什麼這個幻覺還沒有消散。
昨天晚上,我坐在客廳,他房間里打電話,聲音不小,一會兒是“首印不能少于50萬冊”“版稅從15%往上談”“單集劇本不少于20萬”;
一會兒又是“親愛的你拍到第幾場了”“劇組收工了記得和我說”——果然是幻覺,他才20歲,怎麼可能,我一定是寫寫多了,真把現實和虛構交織了。
剛剛他經過我面前,我嘆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他為什麼會說出那句那麼奇怪的話——他也陷入幻覺不能自拔了嗎?
……
張潮沒空了解室友此刻復雜的心理狀態。原本他以為自己和王崇楷之間會發生點什麼摩擦。但是自從命運的齒輪開始旋轉以後,自己幾乎忘了有這麼一個室友。
就比如今天,張潮馬上要出門,去IWP的辦公室那邊和卡爾森帶來的出版社編輯談一下新書合同的事。
要出門的時候,他好像听到王崇楷咕噥了一句什麼“魚”“生”,于是就謝絕道︰“不好意思,不太習慣吃島國料理,你自己去吧,謝了。”
然後就匆匆走了。
張潮剛進卡爾森的辦公室,就看到一個將金色的馬尾辮扎得極緊、極高,表情嚴肅的中年白人女性坐在沙發上。
看到張潮進來,卡爾森連忙介紹道︰“張潮,這位是‘蘭登書屋’的資深編輯麥德琳•墨菲;麥德林,這是張潮。”
兩人簡單見禮過後,麥德琳•墨菲非常直白地道︰“雖然我們和……IWP有長期的合作關系,但是如果的質量不好,即使簽了協議,我們也可以拒絕出版。”
張潮道︰“非常合理。作為一名作家,我也不會容忍自己寫出糟糕的作品,並且流通于市。但同樣的,如果我寫出了滿意的作品,我也不會容忍任何人阻撓它的出版。”
麥德琳臉色稍微緩和了一點,道︰“其實我很早就听說過你。溫德華先生對你的評價很高。”
張潮想了半天才記起來溫德華是誰,訝道︰“他不是唄塔司曼中國區的總裁嗎?”
麥德琳點點頭道︰“我們‘蘭登書屋’現在隸屬于德國的唄塔司曼出版集團。去年底的集團全球會議上,溫德華專門提到了和你的合作,你的讀者黏度很高,直接拉高了集團中華區會員續費比例。”
張潮笑道︰“中國作家寫美國故事,你有信心嗎?”
麥德琳道︰“卡爾森介紹得太籠統了。我想再听你說一遍故事的梗概,希望能這次的信息能更豐富一些。”
張潮看了眼卡爾森,卡爾森問道︰“不方便我听嗎?”
張潮道︰“沒關系,听一听無妨。的主人公是一對外人眼中的‘完美夫妻’,丈夫是個專欄作家,還是社區大學的寫作老師……”
麥德琳笑了一下,道︰“看來這靈感是最近才有的。”
張潮點頭道︰“是啊,沒來愛荷華這個‘文學之都’,以及參加IWP活動,是想不到這樣的身份設置的——妻子則是常春藤大學畢業,父母也是知名作家,曾經寫作過以她為主角的童書,暢銷一時。”
“但是很不幸,他們遇到變故——丈夫的專欄被報紙關閉,大學也不再續聘他當老師;妻子很快也失業了。他們不得不匆忙搬離紐約,回到愛荷華的鄉下照顧年邁的母親。”
卡爾森露出了一點驕傲的笑容道︰“看來從紐約到愛荷華的這段旅程,也給你帶來了不少靈感。”
張潮沒有否認,繼續道︰“這時夫妻之間的間隙出現了,妻子留戀紐約大都會的生活,埋怨丈夫逼自己搬到這里;丈夫則認為妻子看不清家庭糟糕的經濟情況,呆在紐約只會讓兩人的積蓄很快見底。”
麥德琳道︰“經典的夫妻矛盾。”
張潮繼續道︰“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最終丈夫出軌了。而妻子發現這一切以後,並沒有聲張,而是在某天突然失蹤了。”
“妻子的失蹤讓丈夫成為了警方眼里的頭號嫌疑犯……”
“其實妻子也沒有跑遠,就在另外一個城市躲藏,但是很不幸,她被人搶光了錢財。迫不得已,她向自己高中時期的前男友、一個富豪之子尋求幫助……”
听到這里,卡爾森露出了曖昧的笑容。
“就在丈夫快要被警方認定為殺人凶手逮捕的時候,他在電視上發表了一段聲淚俱下的演講,感動了很多人。”
“妻子在前男友的湖濱大別墅里看到了丈夫的懺悔,深受感動,她決定回到丈夫身邊。經過努力,她終于擺脫了富豪前男友的糾纏,回歸了家庭。”
“于是真相大白,兩人又重歸于好,妻子也懷上了丈夫的孩子,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再次成為每個人眼里羨慕的‘完美家庭’。”
張潮看了看兩人道︰“故事的梗概就是這樣,當然其中還有很多關鍵的人物、情節,我這里不能全部透露。你們覺得這個故事如何?”
作家自然不可能把把自己的寫作秘密和盤托出,美國作家對創意的保護意識更是固執到變態,能把講到像張潮這樣,已經是非常出格的事了。
麥德琳想了想,給出了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價道︰“新意方面一般,但不是沒有亮點。如果細節處理得好,有可能賣得不錯。尤其是你現在很受關注,這本書越快出版,銷量越好。”
卡爾森道︰“中國的年輕人可能都以為我們美國的婚姻關系很隨便,其實我們也很重視家庭、重視愛情。我覺得這本的切入點不錯。”
張潮見兩人都沒有別的異議了,就道︰“那我們就簽協議吧。我預計能在11月IWP結束前,把這本寫出來並翻譯好。”
麥德琳聞言,就從包里拿出了一份合同,里面的條件給得不錯,起印2萬冊,版稅從13%~15%浮動,視的最終質量而定。
張潮表示先要把合同給律師看看,沒問題的話就會簽下來。
麥德琳最後問了一個問題︰“的名字,你想好了嗎?”
張潮頓了頓道︰“就叫‘消失的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