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農場,六十年代曾是甦北大地的明星。全國學大寨,江甦省學泗水農場。它曾是江甦省農業的一面旗幟。
油菜花開的季節,又到了春游野炊的時候。
今年我們去的就是泗水農場。
一路歡歌笑語。到了地方,選了個河邊,壘起幾個土堆,抓點枯葉點起火,放上小鍋,紅紅火火的搞起來。
一般男生負責鋪塑料布,擺放菜和水果,手藝好的爭著掌勺露一手。
女生撿撿樹枝樹葉,洗洗菜。
我不會做飯燒菜,沒辦法,就去幫女生撿柴火。
她們幾個人,每人一小捧,撿了好幾趟,堆了一小堆樹葉。
我雙手一圈,一股旋風,河邊的樹葉馬上被卷到一起,在火堆旁堆了一大堆。
風一吹,土灶里帶火的樹葉亂飄,忽的一聲,整堆樹葉燃成一團大火焰,同學們尖叫著全都躲得遠遠的。
然後我這個搗亂份子就被他們趕走了,不許我再幫忙。
許多女生跑到油菜花地里去拍照,我也湊過去看看。
林曉燕前段時間換了座位,不再坐在我前面。
新換的女生,是上學期宿遷那邊轉學過來的,叫項艷。留著短發,干練利落,骨子里有點爭強好勝,頗有楚霸王遺風。
油菜花地就像一片迷宮,大家穿行其中,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我鑽來鑽去,忽然看到一家人在上墳。一個新的墳堆前,放著幾個花圈,一個中年男子和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在燒紙。
燒過紙的人應該會發現個現象,一個很玄學的現象,就是燒紙的時候,不管你站在哪個方位,煙火都會向著你吹,烤的你臉疼,這就叫“故人輕撫今生眉,為你散去半生災”。據說是故人顯靈,在心疼你。
我轉身後退想離開,一個女生急急忙忙的從油菜花地里鑽出來,一下撲到我懷里。
我忙扶住她,仔細一看,正是項艷。
她也沒想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下子臉紅紅的,轉身又跑了。
我正要跟著離開,林曉燕卻從旁邊冒出來,說了句,“那邊不對勁,小孩要哭了!”
我回頭的時候,就听見嬰兒嚎哭的聲音傳來。
剛剛還陽光明媚的天空,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陰沉沉的。
我仔細看看墳堆那邊,一團黑氣圍繞著燒紙的一家人。
“為什麼我總能踫到這種事情?”林曉燕走近身邊,竟然拉住了我的手。
我握住她的手說,“沒事,這個世界有黑就有白,這些東西總是會存在的,有我在,它們以後影響不了你!”
“你等著,我過去看看!”
“應該是小孩奶奶舍不得孫子,你能不能不要傷害她?”林曉燕說,“你能不能把她像小米一樣收走?”
“小米?”哦,我想起來了,玄靈收的那個小鬼。只是玄靈是道士,他會超度鬼魂,我可不會,我只會以劍超度,這到成個問題了。
對了,紫宸還在,找他也可以,不過要怎麼把這個鬼收起來呢,傷腦筋。
我走到那兩個人身邊,對孩子母親說︰“阿姨,這火太燎人了,你要離遠點,你看孩子受不了了。”
女人忙抱孩子退後了幾步。
我摸了摸孩子的頭,手腕的九字真言手串有光芒閃過,孩子慢慢停下不哭了。
剛才手串好像把孩子身上的陰氣吸走了。
莫非手串可以收集陰邪之物?
我退後幾步,默念“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收!”周圍的黑氣掙扎著,慢慢凝聚成一束,鑽進了手串里。
我退回到林曉燕身邊,跟她說︰“解決了,走吧!”
林曉燕疑惑的問︰“好了?之前看你都是動靜很大,這回怎麼這麼安靜?”
哎呀,女人真難伺候,我有點無語。動靜大了她覺得你太暴力,動靜小了她覺得你沒用心辦事。
我轉身對著河邊一棵枯死的老柳樹揮了下手,聲如霹靂,樹干中間被劈出條長長的縫隙。
林曉燕奇怪的問︰“你這是做什麼?”
我說︰“鬼怕柳樹,我警示一下,把那些東西嚇跑了!”
林曉燕看了看,真的沒有再見到黑氣,滿意的回去了。
我胡說八道她竟然相信了!
我看看那棵老柳樹,抱歉,要拿你出來擋箭。不過你也不虧,受了我一擊,應該很快就可以枯木逢春,重新煥發生機了,也算補償你啦!
吃好飯,就是大家自由玩耍時間了。
我叫上陳松,張雅雯和林曉燕,準備去看看農場的幾棵大意楊樹。
听我爸說,這里有1976年定植現仍存活的4株品種對比試驗意楊,其中最大1株目前樹高45米、胸徑106厘米,是經過專家論證的名副其實的“中國意楊王”。
離得很遠我們就看到幾株高高的大樹,與周圍其它楊樹比起來如鶴立雞群。
走到樹底下,才發覺人之渺小,抬起頭看,才知道什麼是參天大樹!
最粗的一棵樹,竟然要兩個人合抱。
張雅雯連連問︰“你好厲害,怎麼知道這里有那麼大樹的?我還第一次見這麼大的樹呢!”
我說︰“這個是我爸他們研究的課題,發展楊樹,造福家鄉,他們一輩子就圍著這些樹轉了!”
1972年,世界林業會議在阿根廷召開,中國代表團路過意大利時帶回了61根三個品種的楊樹枝條。
經原國家林業部安排,這批種條分別在北京、武漢、南京等地進行試驗繁殖。後來,在“樹王”王昌全等人的努力下南京林學院和泗水正式簽署協議,由南京林學院提供苗木和試驗方案,泗水提供場地和管理人員進行區域試驗,進行規模栽植。
九十年代泗水縣各鄉鎮經大力推廣,家家種楊樹。當時各家的自留地、田邊、溝渠邊都種楊樹,十來年就成材了,比種地強,還有不少人開了板皮廠,都發了財。
楊樹成材快,經濟價值高!
可以說,楊樹為本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小時候每年春天,都要幫家里挖樹苗賣樹苗,我們鄉很多學生他們的學費都是靠賣楊樹苗賺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