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呵!
張遠听到李連界說有部片子的事想找自己,立馬來了精神。
照理說,老李相較于龍叔,其性格更接近于“孤狼”。
兩人的性格差距其實還挺明顯的。
從平日里在片場的表現就能看的出來。
李連界是準時上工,準時下工,沒事的話,就自己坐著喝喝茶,或者閉目養神,靜心寧氣。
當然,也不是不理人。
你找他聊天的話,他也能和你娓娓道來。
只是很少主動與所有人詳談。
拍戲時也是,保證自己做到百分百滿意就好,別人的表現,那不歸自己管。
有導演和制片人在,我就是個拿片酬拍戲的演員。
而辰龍則剛好相反。
如果龍叔不是巨星,只是個跑龍套的,那準被人嫌棄的不行。
四處招貓逗狗,片場頭號街溜子。
攝像打光他瞧見了去搭把手。
放飯速度慢,他去幫忙盛湯。
道具搭腳手架,他去扶梯子。
你永遠不知道辰龍會從片場的哪個角落冒出來。
就算是劉茜茜和邁扣拍戲,他歇著,或者路過。
瞧見了,都會上去幫兩人調整一下動作和姿勢。
從上到下,就沒有他不干的活。
工作上也是,唱歌出專輯,拍戲當巨星,公益是大佬。
身體好,精力旺盛是一個原因,但心氣的確也高,天生就愛教人,當領頭羊。
他倆,一個像狼王,一個像獅王。
都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但風格卻大相徑庭。
所以,老李是不太會主動提出幫助他人的,除非關系特別好,或者對方特別有潛力。
而張遠剛好兩項都卡到了。
論關系,無論在《霍元甲》片場還是在這兒,他覺得這小子算是自己人。
尤其在之前與辰龍發生各種小磨擦爭咖位時,這位小弟都出來調停。
在他心里,覺得對方是偏向自己的。
辰龍其實也是這麼覺得,他認為張遠是偏向他這邊的。
這就是兩位大佬的自信。
而且說起來也巧了。
他要聊的這部片子,剛好缺了一個適合張遠的角色。
又想到辰龍剛來劇組就開始拉攏對方,還老提起《尖峰時刻3》的事。
而且還故意在自己面前聊。
那意思就是,這小子是我帶去好萊塢的!
論帶人,李連界真不如辰龍。
論功夫,我比你強!
論名氣……我倆打平手!
論賺錢……我承認你比我強一點點。
在老李眼中,他倆棋逢對手。
可張遠知道,其實在李連界選擇移民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不是辰龍的對手了。
但他自己肯定不會承認自己的失誤。
而現在,在他眼中是平手的狀態下,兩人的博弈點,便延伸到了張遠頭上。
你給他介紹了大片。
我也有啊!
“杰哥,你說的片子……是什麼?”張遠心中已經隱隱有了答案,只需對方確認。
“你听說過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嗎?”
張遠用力點點頭。
猜對了!
清末四大奇案。
這里說的清末,其實就是老妖婆子當政的那些年。
而所謂的四大奇案在後世來看,其實也沒那麼“奇”。
主要是時代背景。
在那個信息閉塞,鄉野百姓可能連當朝皇帝是誰都不清楚的年月。
書攤,書館,民間口傳的,都是這四個故事。
大家也知道,說書先生那嘴,都是開醬油鋪的,添油加醋是最拿手。
于是便越說越奇,越說越怪。
畢竟說書要吸引人,得添加戲劇性。
其中最出名的案子,便是《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
余下還有《楊月樓案》和《太原案》。
最後的,便是這《刺馬案》。
這四個故事中,《太原案》一直被認為是捏造編纂的,沒有真實歷史背景。
而且與剩下三個故事的風格也不同。
剩下三個故事,都包含了對官場黑暗面的描述。
其實最出名的《楊乃武案》,涉及層次也最高,牽扯進了刑部侍郎,浙江巡撫,甚至是左宗棠的勢力……就是老外做愛吃的左宗棠雞的那個左宗棠。
最後是光緒生父醇親王奕 下場過問,有點機械降神的感覺了。
但其實故事邏輯是合理的,奕 出手,是為了幫自己親兒子光緒和背後的皇宮勢力,打壓南方的封疆大吏和軍閥集團,尤其是湘系軍閥。
所以這個故事雖然版本較多,但依舊被認為是有歷史事實考究的。
而《刺馬案》,則是四大奇案中,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案關聯最強的。
因為刺馬,刺馬,可不是刺青,刺身。
是刺殺馬新貽的意思。
馬新貽是個人名,為皇帝欽點的浙江巡撫,後升任兩江總督。
而他正是被刺死在了兩江總督的任上。
刺殺他的人,雖然沒有定論。
但主流說法就兩種,一說是曾國藩,一說是曾國荃。
反正就是這哥倆干的。
而這哥倆則是湘軍魁首。
你瞧,《刺馬案》和《楊乃武》案,背後的大勢力,都是湘軍集團。
可見這個尾大不掉的軍閥集團,在王朝末期勢力有多龐大。
刺馬案,那都不是刺欽差,是直接刺殺了兩江總督!
殺了的結果呢?
曾國藩接任兩江總督,並負責調查此案。
就我查我自己。
“我知道這案子。”張遠心中大致回憶一番後答道︰“拍過不少電影。”
“對對對,這次就是改編老版的。”李連界見他明白,深感欣慰,省了自己不少解釋的功夫。
“片子里有個男三號的角色,現在未定。”
“我覺得挺適合你。”
“你怎麼就讓他演個男三號啊?”龍叔在旁听著,立馬拆台。
“他在《尖峰時刻3》是男幾號?”老李轉頭問道。
龍叔不吱聲了。
也是男三。
在《功夫之王》還不如《尖峰時刻》呢,他還得排在邁扣後邊。
所以老李說是男三號,其實也不算過分。
男三號不打緊,關鍵得看男一男二是誰。
李連界和辰龍打頭陣,他在後邊跟著,不光不丟人,還算沾光。
“這部戲,主要是男人戲。”
“我的男一,劉德樺的男二。”
“男三號,本打算找金城武。”
“可這家伙……哎。”李連界說著說著,都氣笑了。
這部戲,當然就是後來的《投名狀》。
現在還叫《刺馬案》,直接沿用早年邵氏狄龍,姜大衛版的名字。
而早期的演員陣容就比較招笑了。
打算讓金城武演老大龐青雲,謝霆風演老二趙二虎,陳冠希演老三姜武陽。
得虧改了,否則這片子上映要是剛好撞上“艷照門”,結果都不敢想。
導演,自然是陳可欣。
其實拍這部片子的理由也很簡單。
就是看到《英雄》,《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一系列大陸大制作,帶動起了整個電影市場的同時,也變相打擊了香江影壇。
所以陳可欣也想搞一部大制作。
會找金城武的理由,是因為之前在《如果愛》合作過。
他一開始想找那仨,也是為了形象好,能招人喜歡,買票進場。
但很快就否了這方案。
理由也很簡單,這仨人挑不起超級制作的大梁!
這片子的原預算是2億,已經是頂級制作了。
你就找這幫人來,夠格嗎?
而且這仨都是混港圈的,那大陸這麼大的票房市場,誰來保證?
關鍵陳可欣以為最好搞定,和自己有過合作的金城武,卻是頭一個搖頭的。
因為金城武就和郭老師一樣。
郭德罡是有四不吃。
金城武是有三不拍。
不是男主角,或者多男主的戲,不拍。
古裝戲,不拍。
太辛苦太累的,不拍。
這TM不就是少爺嗎?
這不拍那不拍,那你別干這行不就好了。
不拍多男主,是怕人搶戲。
不拍古裝是因為嫌帶妝上妝麻煩,也和第三條一樣,就是怕累。
陳可欣反復找他聊了好幾次,這位都蔫不出的,不太樂意。
同時,陳可欣也打算玩把大的。
為了保證市場和拉來更多的投資,他便找上了李連界。
沒想到金城武難搞,李連界卻很好說話。
不過前提是錢給夠。
一千萬片酬時,老李是愛答不理。
一個億片酬時,老李是眉目帶喜。
總預算兩個億,李連界開價就是一個億片酬。
而且還很驕傲的說,這是友情價,因為自己在好萊塢是拿2000萬美金的。
他也就說說。
在好萊塢,他想一部戲拿到這麼多錢,肯定不是單靠片酬,還得算是分成和後續版費。
反正陳可欣一咬牙就同意了。
這老小子也不是白來的。
轉頭就打著李連界加盟的旗號,去找投資人加預算。
這下好了,寰亞,中影,安德魯摩根三方一听有李連界,也是一咬牙,把預算加到了《黃金甲》同級的水平。
接近4個億!
安德魯摩根是位外國佬,和哈維一樣,是一位好萊塢的獨立片商,也是當年李小龍在好萊塢的長期合作者。
陳導轉頭又找到了華哥。
華哥向來是好說話的,反倒不像金城武一堆要求。
演配角都沒事,《門徒》也是配角。
給李連界作配,不算降咖。
在港圈,老李的號召力可是很強的。
周閏法在好萊塢不算咖,李連界才算咖……這話可是港圈大佬王晶親口說的。
老李這頭和陳可欣聯系著,听說金城武難搞。
李連界心說,難搞,那就別搞了!
金城武為什麼不太想演姜武陽這個角色呢?
因為雖然找了李連界,但功夫皇帝在這片子里,是文戲重。
反倒是老三武戲最重。
金城武會打個屁啊!
就剩名字里帶武了。
同時扭捏,也有想加片酬的意思。
張遠記得,這片子華哥拿了1600萬。
這貨最後磨來磨去,磨到了1200萬。
他什麼檔次啊,只比華哥少那麼點。
三人橫向對比,就他演的差點意思。
若再和那三位老神仙戲骨比,就更沒法看了。
老李就和陳導聊。
別看他是獨狼性格,但心思還是很通透的,是頂級聰明人。
這就給陳可欣分析。
你找金城武,理由是什麼?
你和他熟,有合作基礎。
他帥,有票房號召力,尤其能彌補自己和華哥缺乏的年輕女性市場。
這兩點是最重要的。
李連界說,那我給你提個人吧。
他想著給張遠介紹一下。
沒想到一提名字,對方立馬就說知道。
之前拍《門徒》時,陳可欣就是制片人,還來過片場好幾次呢。
老李說那更好了,接著給他分析。
張遠也是你的熟人。
他也有年輕女性的票房號召力。
而且這角色打戲多,他還能打。
總的來說,就是金城武能干的,他也能。
金城武不能干的,他還能!
陳可欣一琢磨。
“哎!”
“哎,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便同意找他試試。
“多謝杰哥,這可是好機會!”張遠立馬抱拳拱手,表達感謝。
“應該的,這是你有本事。”
“如果你自身沒有這個能力,有機會也輪不到你。”老李客氣道。
張遠心說那也未必。
後世那些割割們,哪個是憑能力的。
還不是照樣天天露臉。
不過張遠發現李連界說這話時,眼楮是看向龍叔的。
所以他又立馬接話。
“有能力的人太多了,但機會太少。”
“如果不是杰哥幫忙,我就算認識陳可欣導演,他也未必會想起我。”
“是您帶我玩,才讓我有這個機會。”
說罷,他也轉頭看了眼辰龍。
龍叔,龍叔。
你再不挽留我,我和跟李哥哥走了呦。
李連界听到他這個話,樂的肩膀直抖。
你瞧瞧!
這才叫人話嘛。
怎麼樣?
不是只有你辰龍才能帶他玩,我一出手,也是了不得滴!
辰龍眉毛一抖。
當我面搶人!
這和給我帶綠帽子有什麼區別?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你搶我小弟,不就是砍我手足。
“那個,張遠。”龍叔也開口。
心想幸好我今天跟來了。
“這是個好機會,你應該努力。”
“之後我再帶你上海外節目,宣傳《尖峰時刻3》,你也好好表現一下。”
“到時候國內國外兩開花。”
“多謝龍叔,海外市場您熟,都听您的。”張遠做足了小輩的姿態。
“還是國內的表演更重要,演員的基礎是表演。”老李又開口。
“讓更多人知道也很重要,尤其是海外,好賺錢。”龍叔也絲毫不讓。
張遠瞧了眼這暗地里劍拔弩張的二位。
兩大功夫巨星伺候我一個人,這福氣還能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