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石婆婆反應過來,林夜伸手朝著石婆婆輕輕一點。
石婆婆渾身一顫,那纏繞在她身上,如同附骨之疽的魔氣朝著林夜纏繞而去。
“吸...”
眼看著林夜像是吃面條一樣將那殘留的魔氣盡數吞噬,石婆婆再也沒有半點異議。
“老身拜見土地神大人。”
石婆婆起身朝著林夜參拜,林夜也不躲避。他吞了香火欲念,解了石婆婆的香火之毒,又將她一身魔念吞噬干淨,等于賜予了石婆婆新生,恩同再造,這個禮,林夜自問當得。
“我這土地神位是鎮級土地,雖然無法敕封下屬村野土地,卻有日夜游神和社令兵馬的配置。”
在龍國大明時代,天子代天敕封都、洲、府、縣城隍以及鎮級土地,而村野土地,多是當地德高望重的老者,他們生前與人為善,福德村鄰,受人愛戴,死後由縣城隍校考後,分村野土地神位,雖然是鎮土地的下屬,卻不歸鎮土地任命。
“我今天封你為寶山鎮土地神廟日游神之位,負責日間巡游,監察屬地生靈行事善惡,救生靈苦難,驅邪縛魅。”
林夜話音落下,自己的土地神位中飛出一面日游神令牌,上書日游,同時從自己的功德簿中飛出一本白皮小書,同時落在石婆婆手上。
在石婆婆接受日游神令牌之時,兩者間就建立起奇妙的從屬關系,那日游神令牌也能汲取香火願力。
“老身拜謝土地大人。”
石婆婆手持令牌拜謝。
“回頭責令你那個徒弟,退還不義之財。從今後,要取之有道,取之有度。”
對于那個四嬸兒,林夜也是做了安排,在村里搞那麼大的場面,也不見得是好事。
“屬下明白,土地大人。”
石婆婆略有所思的看向林夜,
“不過那些也算不得不義之財,不若酌情退回,剩下的我讓那香童弟子在此處選一寬地,為您建一座土地廟,也算為老身某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
听听,這就是數百年老修行的思想覺悟,比起郭峰那貨強的是太多了,剛成屬神就知道自己該干什麼。
“嗯,這個似乎不太好吧?”
官腔嘛,總得拿著點,要不然顯得自己多沒面子。
“您是此地土地神,以後責任重大,沒有神廟駐地,頗有不便。”
石婆婆笑著回應道,
“再說了,老身這不是也有私心,並不是您強求的。”
“既然如此,倒也可行,不過土地廟的選址盡量臨水而建。”
修廟絕對是有必要的,有自己的神廟,逼格瞬間就提升起來了,到時候有石婆婆這個地頭蛇經營,那香火神力還不源源不斷?香火之毒也能為吞魔訣提供持久的修行資源。
“本村東臨金鱗河,臨水而建不是問題。”
石婆婆老實回應,心中對于土地廟要臨水而建雖然有些疑惑,卻明白為下屬的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這一點也是林夜很滿意的地方。
“你照看地方責任重大,本座剛才不小心壞了你的拐杖。”
林夜伸手招來石婆婆破爛不堪的龍頭拐杖,精純的香火神力注入其中。
片刻間斷裂處重生,金光燦燦,又是一件神道寶物,石婆婆看在眼中,滿是羨慕和敬畏,同時也深深的慶幸。
這位大人不懼香火之毒,更能為屬神解毒除魔,那以後的香火神力豈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沒有副作用的香火神力啊,試問哪個神仙不眼饞?這潑天的富貴,自己可一定要把握住,抱緊大腿。
“送小丫頭回去吧,我還要去別處巡游一番。”
將龍頭拐杖丟給石婆婆,算是投桃報李,隨後又囑咐了些事情,轉身消散了陰神之軀,這手段當真是玄妙,石婆婆愣是沒看出林夜用了哪般手段。
“小神遵命,土地神大人盡可放心!”
石婆婆越發恭敬。
卻說林夜散去陰神之軀回歸本尊,趕緊點亮寶貝竹簡,淨心神咒念誦起來,道門真元運轉起來。
吞魔訣雖然強大神異,可是對于林夜當下的修為,也是有些吃力。
吞魔無懼香火之毒無懼諸多魔念,可也終究有個極限,好在這些東西對林夜無法侵蝕,只需要林夜慢慢消化,至于淨心神咒和寶貝竹簡,算是不錯的健胃消食片吧。
就在林夜消化香火欲念和從石婆婆身上吸收的魔念時,石婆婆所在的村落河西莊,也開始修建土地廟的工程。
要說這個四嬸兒雖然有些舍不得,可是石婆婆神威之下也不敢反抗,于是在四嬸兒的號召和那一套神仙說辭之下,河西莊數百戶人家,連同周圍的小自然村都出工出力,開始了河西土地廟建設。
本來按照林夜的想法,土地廟能建成啥樣,畢竟自己前世見到的土地廟也就比狗窩大一些,縮小版的古代房屋罷了,可當林夜看到主殿和附屬建築的地基後,林夜傻眼了。
光從地基看,這主殿就有近三百余平,再加上東西兩個偏殿,以及正前門和東西兩個圓拱偏門雛形,林夜都覺得自己這土地做的太奢侈了。
這得花多少錢啊,河西村雖然是個比較大的行政村,也搞不出那麼多米吧?
“尊上,這些都是我那香童弟子還有她的那些富人弟子捐贈的,絕對沒有任何強迫,有些想要捐贈但是家境不好的,也只是象征性的收一點,若是不收,這些百姓恐怕心里落個不爽利。”
石婆婆似乎看出了林夜的擔心,建廟的事情一一解釋。
林夜沒想到,算剛的這個四嬸兒田麗,還真是個人才。這幾年憑借石婆婆的幫助,可謂是名利雙收,有不少富貴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婦甚至一些土老板紛紛拜師。
這一听田麗得到神仙的指示豁出身家建廟,那一個個的跟打了雞血一樣要參上一股,不讓來還不行,說不拿他們當親人,讓少花錢也不行,說神仙會看不起他們。
“世人燒香,皆有所求。”
林夜不由的感慨了,想起了自己前世看過的一句話︰
“窮問富,富問路,有富佑路問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