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的想法多多少少還是被後世影響到了,提起流媒體,他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版權大戰,燒錢之類的東西。
但現階段,壓根就沒有版權意識。
目前國內屬于群雄亂戰的局面,pps,pptv,56網,優酷,土豆,六間房,快播,暴風影音……
一大堆流媒體公司,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新賽道,一股腦的扎進來,都想喝頭湯,但其實誰都不知道視頻網站應該怎麼玩~
但有一點很清楚,流媒體壓根就和電影院線不是競爭關系~
當然不是競爭關系,網友們要是想看盜版,直接上網上下就行,誰還上視頻站看啊~
飛鳥影視,尹甸園,聖城家園上的資源多的是,想看什麼隨便一搜都有。
只要不觸犯大公司的利益,誰會管你?
有時候就算是大公司,人家也不鳥你。
搜狐引進《越獄》的時候,網上照樣到處都是越獄的種子,電驢,哇嘎,BT,東方快車,隨便下~
網上資源之豐富,是現在網友難以想象的,那時候的網友,誰還沒有個移動硬盤啊,里面都是自己的珍藏~
懂的都懂~
所以壓根不存在張辰所說的版權大戰,燒錢搶版權的事情。
在陳曦看來,壓根不可能。
不過自她認識張辰以來,張辰就沒錯過。
“你說國家會逐漸重視起來版權這塊,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
“那我們是不是也該動手先把那些電影電視劇的新媒體版權簽下來,簽它個20年,到時候如果真的要求正版了,那版權肯定要大漲,我們不管是自己用還是賣掉都能大賺一筆~”
張辰覺得可以做,陳曦興奮的拍手︰“干脆我們也入股一家流媒體公司好了,一個羊是趕,一群羊也是趕……”
“我說了,那個很燒錢的~”
“沒事,等真燒錢的時候,大不了我們再賣出股份就好了,但我覺得流媒體既然是個角,我們可以不用,但必須得有~”
“嗯~”
張辰還覺得挺有道理的,“那你自己決定吧,但目前的主業還是電影~”
“我明白的,我就偷偷收一些版權,囤在手里,等著政府頒布政策就好了……”
“有一個電視劇你可以試一下,《士兵突擊》……”
《士兵突擊》現在就已經火了。
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電視劇是《武林外傳》,下半年就是《士兵突擊》了,不過相信很快又會被《武林外傳2》奪回。
《士兵突擊》這個劇不被電視台看好其實很好理解。
一群男的,連個女主角都沒有,還是關于士兵生活的故事。
提起士兵,第一個印象就是戰斗,槍林彈雨中如履平地等等,殲敵多少等等~
是鐵血,是勇往直前~
可《士兵突擊》呢,講的是一群兵在軍營的故事,沒什麼特別大的沖突。
購片主任不看好這種劇才是正常的。
《士兵突擊》的制片方從這部劇上其實沒有賺到多少錢,因為電視劇火起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輪了。
第三第四輪根本就賣不上什麼價,制片方也就賺了20%吧。
別看已經放到第三第四輪,但這部劇的生命力遠不止這一點,像《士兵突擊》和《武林外傳》這種劇,放到視頻平台上才是最合適的,點播率都巨高……
陳曦顯然也想明白了這里面的關鍵,喜形于色。
“這周又有兩家電影院破土動工了,他們都選擇加入我們嘉禾院線……”
張辰知道這事,都是他爸的功勞。
他爸那幾個老伙計跟著弄了電影院後,這次的《寂靜之地》可謂賺翻了。
看看每天的上座率和賣出的票,自己能分到多少票房是能算出來的。
真的是日進斗金~
幾人在新投資的行業里掙錢了,當然要在煤老板的圈子里吹吹牛逼。
其他的煤老板們正愁有錢沒地方花呢。
買房,買車,送孩子出國,可錢還是花不完。
投身影視行業的不少,但基本都賠的精光。
世界對他們真的是充滿惡意。
那些拉投資的家伙要錢的時候一個個說的天花亂墜,等電影上映了,死的比誰都難看。
對比之下,張辰老爸的幾個朋友就像是黑夜中的螢火蟲。
大家吃飯的時候,這幾個人儼然就成為核心。
他們不是最有錢的,但卻是投資最成功的。
“老張,你不厚道~”
認識張辰他爸的又不只是那幾個人,他爸管車皮的,打過交道的煤老板不知凡幾,只不過以前都止于車皮。
眾人一合計,干脆搞了個基金池,大家投錢進來,一起做電影院。
陳曦口中這兩家就是試水的。
其實按照他們的規模,新申請一條院線都夠了,無奈他們不懂,而且出于職業習慣,絕不在不懂的領域指手畫腳。
那幾個家伙怎麼做的,咱們就怎麼做,模式一模一樣,甚至管理者也是張辰他爸。
“這兩天你在這邊正好,我得回一趟內地?”
“怎麼了,想家了?”
張辰以為陳曦是想家,想想也正常。
他拿下嘉禾,然後當起了甩手掌櫃,嘉禾完全就是陳曦在幫他打理。
小姑娘孤零零的一個人在香港,也沒什麼朋友,時間長了,難免想家。
陳曦卻笑著搖搖頭︰“你也把我想的太脆弱了。我回內地是去談生意,我想收購一條院線,目前有人在和我們競爭,我得親自過去和對方談……”
他這麼一說,張辰來了興趣︰“你想收購哪條院線,詳細說說~”
“是青島銀星院線,大城市被八大院線攥的死死的,除了深圳,我們都插不上手。
我決定進軍二線城市,銀星院線就是我看上的青島本地院線,不過現在北方院線也看上了,在和他們接觸……”
“北方院線?那不就是BJ新影聯嗎?”
05年,遼寧北方院線就已經被整體並入BJ新影聯了,華影南方則與中影新干線合並重組為中影南方新干線,這都是八大院線之一。
嘉禾和人家比起來,屁都不是。
“對,就是BJ新影聯~”
“那我們能爭的過嗎?”
“所以我才要親自過去啊。八大院線有八大院線的好處,我們這種小院線有小院線的好處,而且這不是還有你嗎?”
陳曦的意思,明顯到時候要扯他的虎皮。
扯就扯吧~
“行,你去吧,這里我替你坐鎮幾天,只是,你這又是收購院線,又是收購版權的,你有那麼多錢嗎?”
“嘿,你是不是不知道嘉禾現在股價是多少了?”
說起這個來,陳曦就滿臉興奮。
“收購又不需要全額收購,總之你不用管了,一切有我~”
……
下午,嘉禾的人陪著範小胖和杰森•斯坦森去嘉禾旗下的電影院路演,張辰一開始就說了不去,其實是他另有安排。
他接了《鏘鏘三人行》~
幾乎每次有新片上映,他都要參加一次《三人行》,和竇文濤早就非常熟悉了。
還是熟悉的演播廳,還是熟悉的小桌子。
竇文濤先是散了支煙,然後三個人邊抽邊聊。
“《寂靜之地》我可是貢獻了兩張電影票~”
“兩張?和誰一起看的?”
“這個重點吧,重點不應該是貢獻了電影票嗎?”
竇文濤還等著張辰感謝他呢,沒想到這家伙卻轉到了八卦上。
台下的觀眾們傳來一陣哄笑,這也是《三人行》的特點,用的都是現場觀眾的真實反應,他們不會搞假的,比如安排個領笑的什麼的~
“我女朋友~”
張辰嘿嘿一笑,很想問是不是俞飛鴻,梁文道已經接過了話頭︰“听說《屏住呼吸》也是你的作品?”
張辰點點頭︰“算是吧,我是編劇,導演也是我的朋友~”
他沒說立方體公司就是自己的公司,而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合作者,算是一種自我保護吧。
如果讓他們知道了,稍微算一算立方體公司賺了多少錢,絕對會有人眼紅,到時候全是麻煩。
不如隱身幕後~
“你知不知道《屏住呼吸》在北美很火的,恐怖片圈子里都在傳,我挺佩服你的,同樣一個設定,你居然能鼓搗出兩部不同的電影來,而且還都是大賣~”
竇文濤也在旁邊附和︰“是啊,你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
不過這家伙馬上又道︰“其實我更好奇的是,這部戲你賺了多少錢?這個方便透露一下嗎?”
看到黑框眼鏡後面那雙小眼楮,張辰就知道對方絕對是故意的,這是報復,報復他剛才問女朋友的事……
“你看,觀眾們也很想知道~”
這家伙生怕張辰不說,還玩起了狹天子以令諸侯那一套~
張辰不在意的聳聳肩︰“我作為編劇,有5%的票房分成~”
“那是多少?”
“大概150萬美元吧。”
這些人並不知道票房分成意味著什麼,還在糾結于數字。
听到150萬美元,換算成港幣大概就是1200萬,是不少,但也不至于讓人驚訝。
梁文道換了個話題︰“听說《寂靜之地》是中美同步上映?”
“是的,中國這邊是星辰娛樂主控發行,北美那邊則是新線……”
“我知道香港這邊的票房很高,內地那邊怎麼樣?”
不知道是沒做功課還是故意給話題,梁文道如是問到。
“到今天為止已經過了1.5億~”
“你的目標是多少?2億嗎?”
“嗯,2億吧,這片子想破2億還是有點難度的~”
“那你最後能分到多少?”
“內地所有的電影票房需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和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
剩余的票房中,影院和院線通常會提留大約57%。剩余的43%中,制片方和發行方通常會獲得大約40%的份額,一般發行方的費用是7%,那麼制片方的最終收益是35%……
按照2億票房的話,大概是7000萬的樣子,成本是2000多萬,所以利潤只有4000多萬,這4000多萬是所有的投資人瓜分,所以分到我手里,其實就沒多少了~”
“哇哦,那豈不是說你在內地做一部破兩億的大片,收益甚至有可能比不上美國那邊一部小成本的編劇收益?”
“差不多吧。”
“那北美那邊呢,那邊票房如何?”
“總票房我不知道,首周末票房好像是3000多萬~”
這個數字是瞞不住的,因為有媒體已經報道過了。
“相當于是成本的10倍,那豈不是大賺了?”
張辰搖搖頭︰“不是這麼算的~”
張辰覺得太高調不是什麼好事,還是要藏拙。
俗話所,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北美那邊電影票房主要看前兩周,綜合下來最終票房大概在7000萬8000萬之間~
北美采用的是階梯分成,就是第一周高,之後每周遞減,綜合平均下來就算是50%吧,也就是4000萬美元。
但北美的發行費可不是國內的7%,而是20%,所以制片方最終只有2600萬美元,再和其他投資人按比例分,最後到手也就幾百萬美元,可能比國內的多點,但也多的有限~”
張辰已經在盡力藏拙了。
什麼版權售賣之類的他根本沒說,可即便這樣也把對面的兩人驚到了。
算明白了這個賬,兩人立馬就不淡定了。
“做電影這麼掙錢嗎?”
這麼算下來,張辰做一部電影,多了不敢說,大幾千萬肯定是有的。
這賺錢能力,太恐怖了~
梁文道的關注點卻不在這里︰“為什麼國內的分賬比例那麼低?北美最高能達到60%,國內卻只有固定的41%……”
張辰早猜到對方會這麼問︰“這個我解釋一下~”
他清了清嗓子,看周圍的觀眾們也一個個都露出感興趣的神色,這才開口道︰“國內41%的比例的確是最低的~
但這個是有原因的。
北美的電影市場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市場,他們的分賬方式包括比例都是經過多年的博弈後定出來的。
但我們國家不一樣。
內地的影視行業剛剛抬頭,電影院的數量根本不夠。
為什麼讓院線拿大頭?
因為要鼓勵院線發展啊。
給院線實惠,讓院線掙到錢,才會有人源源不斷的建設院線~
而只有電影院的數量上去了,電影的總票房才能上去,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
你們恐怕還不知道吧,政府對院線的熒幕數量是有指標的。
不是影院數量,不是影片數量,也不是影片質量,更不是總票房,而是熒幕數量……
電影產業改革,唯一的指標就是熒幕數量。
所以影院會長期霸佔影視產業鏈中的上游地位……”
“所以嘉禾一直在內地興建電影院?”
“是的,至少十年內吧,電影行業都會高速發展,電影院都是朝陽產業~
在美國,院線是人盡皆知的夕陽產業,重資產,損耗高。
但在國內,卻是貨真價實的朝陽產業,閉著眼撿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