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張辰突然接到了張衛平的電話,想要商量一下提高票房分成的事。
現在制片方的分賬比例是43%,就這還是張衛平爭取來的。
最初只有35%,後來借助《英雄》,張衛平將分賬比例提高到40%,又借助《十面埋伏》,提高到41%。
這次找張辰,就是想和張辰聯合起來,把分賬比例再往上提一提。
二人見面的地方是一家私人會所。
張辰是帶著人來的,他不可能單刀赴會,他和張衛平的關系可說不上好,甚至算是有仇,‘張一謀背後的男人’這侮辱性的綽號就是張辰第一個叫出來的……
張衛平還是那副流氓地痞樣,大馬金刀的坐在桌子對面。
張辰完全相信,如果這里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對面的家伙絕對會給自己腦袋上來一槍。
“把你叫來,是想和你聯合起來,我們倆一起倒逼院線提高分賬比例?”
“你想提到多少?”
“45%!”
,還真是獅子大開口。
印象中,原時空的這個時候,張衛平也是挾《黃金甲》之威,要求院線將分賬提到了43%,幾年後又憑借《金陵十三釵》提到45%,後來踫到《龍門飛甲》反水,國內的分賬比例最終停留在43%這個數字上。
“一下提這麼多,院線那邊未必願意~”
“我管他們願不願意,你我聯合起來,他們不願意也得願意,否則賀歲檔就沒片子上……”
張衛平身上是有一種混不吝的氣質,靠著這份氣質,他辦事情無往不利。
張辰卻還有其他的顧慮。
他的身份不僅僅是制片公司老板,同時也是院線老板,嘉禾也是有院線的。
他鼓勵老爸和那些煤老板們投資電影院,是因為這行十年內都是朝陽產業。
華夏電影市場的發展和院線的快速建設脫不開關系,可如果電影院的利潤降低,無疑會減速院線的建設,到時候華夏電影市場還能不能如後世那樣崛起,就不好說了。
“這還有什麼好考慮的,你不會不想提吧?”
見張辰遲遲你不說話,張衛平心里也打起了鼓。
來之前,他很確定張辰會同意,因為這對他也有好處。
能多分錢,為什麼要反對?
這無關于個人交情,完全就是利益。
可看張辰現在的意思,卻未必如他想的那般。
一旦張辰反水,他想提高分賬的想法肯定泡湯。
用屁股想也知道院線會怎麼做,肯定是拿張辰制衡他。
你不是要提高分賬嗎,行,我們就降低你的排片,給不提高分賬的《畫皮》多排片。
沉吟片刻,張辰抬起頭來︰“我想提高分賬比例,但我不想這樣一刀切~”
張衛平盯著張辰的眼楮,半晌後︰“那你說說你的方案~”
似乎是怕張辰向著院線那邊,他還特意提醒了一句︰“別忘了,你的《環太平洋》成本可是8個億,分賬比例越高,你回本的壓力就越小~”
張辰當然知道這點,事實上他早就在計劃這事了。
就算張衛平不找他,他也準備找張衛平的。
“我想要和院線按照階梯分賬,就像美國那樣。”
一說這個,張衛平也來了興趣,他對這方面也了解一些,美國的分賬比例可比國內高多了。
“美國發行方和院線一般都是按照時間階梯分賬,比方說第一周雙方的分賬比例是9:1,第二周變成8:2,第三周7:3,第四周6:4……
發行方一開始的分賬比例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低,院線則相反。
這樣有利于制片方快速收回成本,同時院線如果想要多盈利,就要延長放映時間,多排片……
當然,實際運用到國內,肯定不可能按照這個比例,具體如何分配,需要再談~”
“你想得美,你怎麼確定提出這樣的分賬方式,他們就會接受~”
張辰一攤手,“我無法確定,所以需要咋倆搭台一起演出戲,比如一開始我們倆擺出獅子大開口的架勢。
就像那個小故事里講的,你直接說要給牆上開面窗,他們肯定不同意。但你一開始說要掀屋頂,他們不同意,你再說那就開面窗,他們多半就同意了……”
“嘿嘿~”
听到張辰的餿主意,張衛平也笑了起來。
兩人帶來的人也有忍不住笑出聲的。
張辰真的是對人性想的通透。
“這樣就能比45%高?”
“不會。”
張辰搖搖頭︰“但他們肯定不會同意45%,我估計最後的結果是大家各讓一步,43%差不多……
至于我說的這種分賬比例,我們完全可以第一周高一點,45%,第二周43%,第三周41,第四周39%……
按照我以往的經驗,第一周的票房大概佔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前兩周的大概能佔到一半。
也就是說,前兩周基本就夠我們回本的了,後面放映的,就是純賺。
這樣我們可以快速回本,院線為了多盈利,就會延長放映,多排片,他放映的越多,我們賺的就越多,這不就實現了雙贏嗎……”
“那萬一他們前兩周故意給低排片呢?”
“成熟的院線都不會這麼做~”
張辰語氣篤定的伸出手指擺了擺︰“電影是看宣傳的,只有前兩周勢頭火爆,才能保證後面的上座率,除非是院線想要專門收拾你,否則不可能做這種傻事~”
張辰將一切都想到了,張衛平琢磨了一下,感覺他說的很有道理。
心里反而升起了一絲忌憚之心。
張辰並不知道張衛平那邊已經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還在繼續說道︰
“分賬方式也沒有必要拘泥于一種形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電影的體量具體商量。
可以按照日期分賬,也可以按照總票房或者階段性票房分賬,比如總票房超過1億,按照一個比例分賬,超過2億,按照另一個比例分賬,或者1億以內是一個比例,1億到2億是另一個比例,這個完全看各自的定位……”
張辰敢提出這種方式是因為歷史上真的實行過。
原時空,《1942》采用的就是按票房成績進行階梯分賬,發行方與院線的票房分賬比例按照階段性總票房進行階梯分賬,如果票房在3億元內,分賬比例是43:57,超過3億元則是45:55,超過8億元則是47:53……
而同時間上映的《王的盛宴》為了應對《1942》,則選擇按照時間段分賬。
首周43:57,次周41:59,再次周39:61,直至下畫;
這種方式說白了其實就是讓利給電影院和院線,讓對方對自己的影片給與更多排片和放映時間上的支持。
大家也算各出奇招。
張衛平低頭沉思,想要調一些問題出來,但最終也沒找到,張辰考慮的已經很全面了。
“行,就按你說的做。”
張辰提出的方案更靈活,也更容易被院線接受,張衛平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反正這個比例是可以商量的,只要片子好,制片方就處于強勢地位。
“那我們什麼時候和他們攤牌,還需不需要拉其他的制片方進來?”
“其他人就算了,人少反而更容易成事,只要我們倆當中不出反骨仔,這事就能成~”
後世,分賬比例是完全可能達到45%的,就是博納為了《龍門飛甲》的票房反水了,最後官方下場,將比例定在了43%。
人越多,思想越是無法達成統一,不如他倆直接下場,做成既成事實。
“切,別忘了這次聯合可是我找的你,只要你不反水,就不會有人反水……”
張衛平對張辰蛐蛐他很不滿。
張徹不再糾結這個︰“至于什麼時候攤牌,過兩天吧,我準備這次的《寂靜之地》就采用這種方式,也算是為年底的賀歲檔探探路……”
三天後,國內35條院線的代表齊聚京城。
張辰邀請他們的名義是《寂靜之地》的看片會,但眾位代表奇怪的是,星辰娛樂的看片會,為什麼張衛平也在。
先看片,只有電影的質量過硬,他們才有談判的基礎。
片子播放完畢,燈光亮起的那一刻,眾人的臉上都露出笑容。
萬達的葉寧先開口道︰“張導依舊給我們帶來一場視听盛宴,這樣類型的片子國內從來沒有出現過,設定很新穎,這次的《寂靜之地》,我們萬達一定會全力支持……”
葉寧是張辰找來的托。
表面上,萬達和星辰娛樂的關系很一般,只有在最近的《環太平洋》才有了一些合作。
但其實,萬達是站在張辰這邊的。
這大概算是他搞定了大甜甜的隱形福利。
陸正就是萬達的董事。
葉寧起了個頭,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吳鶴滬,趙軍,高軍這樣的大院線經理是不需要捧著張辰的,但其他的小院線還是要仰仗張辰這樣的大導演的。
張辰笑道︰“感謝大家的支持,不過這次還有其他的事情和大家商量……”
說完,他就看向後排的張衛平。
其他人注意到他這個動作,心里都升起不詳的預感。
他們已經隱隱猜到什麼~
畢竟張一謀出一部大片,張衛平就提一次分賬比例,去年的《千里走單騎》是文藝片,不算,今年的《黃金甲》正好是第三部商業大片,他們都猜到張衛平肯定還會舊事重提,只是沒想到這次是和張辰一起……
果然,張衛平爆出45%的分賬比例後,現場炸鍋了。
這哪是商量,這是掀桌子啊~
然後是無休止的爭吵。
最終還是萬達的葉寧︰“張導,你手里也有嘉禾院線,你應該知道院線的盈利情況,我們利潤很薄的。
院線都是重資產,房租設備年年上漲,以前一套放映設備19萬,現在已經漲到39萬,而且是持續性損耗,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更換……”
葉寧的話成功引起其他院線代表的共鳴,是啊,我們也很不容易的。
吳鶴滬等三劍客被推為代表出來講話︰“兩位,45%的分賬比例太高,我們無法接受……”
張衛平立馬一瞪眼︰“哪個院線不接受這個比例,我們就拒絕向其提供拷貝~”
搭台唱戲,張衛平唱的是白臉,他一身的無賴秉性,都不用演,本身就是。
看到群情激奮,張辰出來唱紅臉︰“大家先別急,好好商量,我也知道院線有難處,但目前的情況,的確是投入大資金的制片方承擔了最大的風險,但獲得的收益卻不對等,相比而言,院線承擔的風險太小了。
但我也不想太激進,和氣才能生財,要不這樣,我們修改一下分賬方式……”
張辰隨即將自己的階梯分賬方案公布出來,按照時間分賬,按照票房分賬~
果然,這次院線代表沒有一口否決,開始好好考慮這件事了。
這場討論一直持續了兩天,最終決定,以《寂靜之地》為樣本實驗一次,以上映時間階梯分賬,首周制片方與院線的分賬比例為45:55,然後每周制片方向院線轉移兩個點……
這個方案是多方討論後最終確定的結果。
張辰最初是傾向于按照階段性票房分賬的,但院線方面商量之後,認為《寂靜之地》不具備突破兩億的可能性,選擇了對他們更有利的按時間分賬,妥協的地方就是將首周的分賬比例提到了45%。
……
2006年7月11日
《寂靜之地》舉辦了聲勢浩大的首映禮。
這還是星辰娛樂第一次在魔都舉辦首映禮,以往每次的首映禮,雖然地點不同,但從來都是在京城舉辦。
這次應吳鶴滬的請求,首映禮定在了上海影城的一號廳,這里也是上影節的主場單位。
《寂靜之地》屬于中美合拍,但只在中國方面有首映禮。
董建強邀請了100多家媒體和各個院線的負責人。
通常來講,首映禮是宣傳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辦給院線看的,讓院線看到制片方對電影的信心,期望能夠多給一些排片。
但張辰不需要。
【張辰作品】四個字現在就是最響亮的招牌,出道至今,未嘗一敗,沒有任何一條院線可以拒絕。
更別說這次還是一次針對分賬的嘗試,大家都想看看,這樣的形式到底對哪方很有利,又或者真的是雙贏?
“國立叔,道明叔~”
走完紅毯後,嘉賓們陸續進場,張辰不迭的和眾人打招呼。
張國利滿面春風,《搜索》上個月中旬下映的時候一共賣了4000多萬,著實驚掉了一堆人的下巴。
別看現在電影票房動不動一個億,但那都是大片。
普通的電影能過3000萬就已經算是大賣了。
原始空,《瘋狂的石頭》6月上映,才賣了2000多萬就已經被稱為票房黑馬。
所以說《搜索》的4000多萬真不算少。
這片子的成本才700多萬,算上票房分成,海外版權加上電影頻道版權這些,利潤起碼1000萬。
而且這片子還是張國利的太合民眾主投,星辰娛樂的份額並不多。
一部電影,賺了大幾百萬,還捧紅了兒子,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張國利很是開心,果然,還是和張辰合作有前途。
《搜索》是馮小剛離開太合民眾後,張國利經手的第一個電影項目。
原先的太合民眾,兩人有所分工。
張國利負責電視劇,馮小鋼負責電影。
後來馮小剛因為電影和張辰交惡,也和張國利漸行漸遠。
馮小鋼退出,張國利全盤接手太合民眾。
他在電視劇領域已經無敵,就想著往電影領域插一手。
可這一手可不是好插的。
之前試過幾次,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這才想著和星辰娛樂合作,果然成功了。
陳導明笑道︰“張辰,你可別忘了你還欠我一部《制裁特工》呢~”
他前兩天剛剛客串完《孤膽特工》,卻遲遲听不到《制裁特工》立項的消息,明明特工宇宙里《制裁特工》才是第一個。
“道明叔再耐心等等,《孤單特工》之後就差不多了……”
這點的確怨他,不過並不是空頭支票。
《孤膽特工》上映之後,特工宇宙成形,《制裁特工》也就可以提升日程了。
三人正聊著,遠處一道聲音︰“哈哈,原來你小子在這~”
特殊的聲線,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趙苯山。
“本山叔,老師,你們也到了~”
和趙苯山一起走來的還有付東來,兩人一起合作的《落葉歸根》票房同樣4000萬,和《搜索》不相上下,說起來,當時兩部電影還是競爭對手來著。
張國立兩人也與對方認識,互相打著招呼。
“听說你這次的《寂靜之地》轟動戛納,我今天都得好好看看~”
“好說,好說~”
“張導,你在這呢~”
剛說了兩句話,王景花又到了。
自從和張辰成立拾玖文化後,王景花可謂兵強馬壯,別看離開了華誼這棵大樹,發展反而比從前更好。
這讓她越發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沒有錯。
張辰不停的與人寒暄,今天的首映禮是他的主場,大家來了肯定都要和他打個招呼。
趙苯山似乎有事找他,但看到張辰這麼忙,只說了一句‘你先忙,回頭等你不忙了咱們再聊~’
張辰今天也的確是忙,不少人都是沖著他的面子才來的,他都得招呼。
“張導,預祝電影大賣~”
“彬彬,小明~”
範彬彬和黃小明是一同出現的,兩人明顯是一起走的紅毯。
“謝謝,謝謝,承二位吉言~”
進場的明星越來越多,《武林外傳》的一眾主創這次也來了,不過他們都是電視劇領域的,和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趙苯山突然來到他們附近攀談起來~
“趙老師~”
“大家別客氣,都是搞喜劇的,有共同話題,我就過來找你們聊聊~”
趙苯山可是喜劇大咖,全國公認的小品王,可不他們這幾個小卡拉米能比的。
“你們那個劇挺有意思,俺們那嘎達的人老喜歡看了~”
“謝謝趙老師夸獎。”
“听說第二季已經賣出去了?”
“嗯,上個月剛賣的,應該下個月就開播了~”
“那好,我可不能錯過~”
趙苯山沒什麼架子,幾句話後原本緊張的眾人就不緊張了,漸漸臉上都有了笑容。
“你們這劇好啊,品牌立住了,只要劇本不崩,以後可以一直拍……”
幾人與有榮焉,他們也是這麼想的。
參與《武林外傳》就相當于找了個鐵飯碗,這劇只要還有人看,公司就肯定會一直拍下去。
“這會是不是就準備拍第三季了?”
這會國內的電視劇根本沒有季的概念,都是第一部第二部這麼叫,他的《劉老根》《馬大帥》都是這麼搞的。
“嗯,還沒有,下半年公司讓我們先等等,好像要拍一部《武林外傳大電影》?”
“《武林外傳大電影》?把《武林外傳》的故事拍成電影?”
“好像是這麼回事,我听董經理說的,張導好像是這個意思~”
說起這個眾人就顯得興奮不已,電影啊,他們終于也要拍電影了。
鄙視鏈是在各個行業都存在的,大家普遍認為,電影演員比電視劇演員高級,連電視劇演員自己都這麼認為。
不過趙苯山听到這個消息後倒是動了心思。
他一直想多點開花,小品,電影,電視劇齊頭並進。
電視劇領域還算順利,但電影方面一直打不開局面。
直到今年的《落葉歸根》。
趙苯山自己復盤︰
《落葉歸根》中他貢獻的演技和以往其他電影里貢獻的演技差不多,但只有《落葉歸根》成功了。
這說明什麼?
說明《落葉歸根》的成功和他的關系不大,或者也有關系,但不是決定性的。
這個結論很讓人喪氣,但卻可能是事實。
他想繼續這種模式合作下去,鞏固一下自己在電影圈的地位,可詢問之下才得知,付東來沒有下一部的拍攝計劃。
而且付東來明言,電影的成功其實和他的關系也不大,這個本子是張辰硬塞給他的,電影能夠成功,其實最大的功臣是張辰。
這話肯定是謙虛了,但也有一定道理。
趙苯山也承認,《落葉歸根》的成功,首先是因為它是星辰娛樂的作品,其次才是付東來和他趙苯山的因素。
原本他今天是準備找張辰聊聊電影的事的,只不過張辰太忙了,只能以後找機會再說。
可無意間听到張辰要弄《武林外傳大電影》的消息,讓老趙動了心思。
《武林外傳》本身就是喜劇,和自己天然就是同一個頻道,老趙就想著能不能讓本山傳媒也摻和進來。
只是不確定張辰的態度。
畢竟,這是人家的項目,還是成熟的IP,有沒有本山傳媒其實都沒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