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好,又悶又熱,似乎預兆著一場狂風暴雨。
走出辦公室的賈璉,站在台階上看著院子里的官員們,露出痛苦的表情。
“研發司是怎麼來的?不論各位知道不知道,在下都要解釋一遍,免得不教而誅。”
開場白有點嚇人,主要還是賈璉這個人在京城的官員群體,實在是臭名昭著。
一個不貪贓枉法,工作踏實肯干的人,卻被冠以臭名昭著,可見當下京城的環境。
現場官員滿頭大汗者有之,故作鎮定者有之,直接腿軟需扶著同伴者有之。
自己干了啥事情,在場官員心里最清楚。如果是別的衙門,可能水花都不會有一點。官官相護這個詞,不是說來听听的,是真的在踐行的。
大周依舊是舉人才有做官的資格,恩科之外,平均每三年出一千多個舉人,一百五十進士。這點人放在全國破億的人口里頭,可謂鳳毛麟角。
這些人一旦進入官場後,很自然的維護集體的利益,大周的法律,舉人可以免徭役及四百畝的田賦。其家人亦受庇護。為了逃避徭役田賦,鄉人多有托產于舉人者,甚至自賣為奴。
徭役是什麼,通俗的講,自帶干糧給官府干活。由于每個朝代的甚至一個朝代不同時期的徭役待遇都有不同,細分一點,不同官員給出的待遇都不一樣。大周朝對于徭役的規定,每日都有一定糧食的供給,因為干的多為重體力活。為何如此百姓還要逃避呢?
一者,家中男丁服徭役,留在家里的婦孺老弱容易受到欺負,其次,運氣不好遇見貪官了,你就得自帶干糧了。不是朝廷沒撥糧食,而是被貪墨了。百姓沒有向上發生的渠道,想出縣境,一個路引就能讓你寸步難行。
說這些,就是想解釋一點,官員在這個時代的待遇,同時證明社會精英們的良知並不具備優越性,不會因為他們讀書多高人一等的待遇而有所改善,每個人都飽讀詩書,但是卻沒幾個人按照聖賢的道理去做事。
賈璉簡單的說了一下,這個研發司的由來,大概意思就是,因為研發了新式火銃,陛下下旨,保留當初參與人員,成立一個單獨的部門,研發武備。
“陛下的苦心孤詣,各位同僚似乎並不理解。本官看了花名冊,主事六人,全為兼職,往下七到九品的官員,一百零三人,兼職並出現者不過區區十余人,余者皆為只拿俸祿不露面。工部、內務府、戶部,三衙門就是這麼為陛下辦事的?一個新設的衙門,變成一個吃空餉的地方?本官心里清楚,如果沒點底氣,是不敢到這里來吃空餉的。”
一番話說完,場內氣氛越發的壓抑,所有人臉色都變了。
在眾人看來,賈璉是個極其不守規矩的人,這都是台下的話,你怎麼拿到台面上來講呢?
但有的人就是能打破規矩,不受規矩限制。
賈璉說,巧了,我就是不受規矩約束的人。
這些人有吃空餉的勇氣,有背後造謠中傷的勇氣,卻沒有哪怕一個人站出來對抗賈璉。
為此,賈璉深感悲哀,還以為能跳出來幾個敢于對線的猛士。
“行了,本官的話說完了,接下來該怎麼做,各位回去仔細想想,明日希望看到各位的答復。最後強調兩點,研發司賬戶上借出去的錢,明日午時必須全部歸位。今後這研發司,只要我在京城一天,就會到此坐鎮,各位,請自重。說真的,本官實在不想撕破臉。”
賈璉話說完了,卻一個動彈的人都沒有,對此賈璉默默的環視一圈後,轉身回了辦公室。
等門關上了,現場的官員們才集體散去,說話的聲音也漸漸的大聲。
各種議論紛紛,當面不敢說話,現在膽子不小。
窗戶突然打開,露出賈璉的臉,沖著眾人吼︰“滾!”
如同獅吼功一般,眾人狼狽不堪的逃散,鞋子都跑丟了好幾只。
伴隨著怒吼的是一連串的驚雷聲,隨後微風襲來,進而是狂風呼嘯,豆大的雨點落在地上,從稀疏很快到密集,最終將京城籠罩在茫茫的雨霧之中。
雨下的很大,但賈璉卻沒有留在屋內,第一時間讓人弄來簑衣斗笠,穿戴整齊後舉著一把傘,步行回了五城兵馬司。這個時候,賈璉午飯都沒吃,卻一點胃口都沒有。
雨太大了,雨傘簑衣也不能擋住風雨的侵襲,回到五城兵馬司時,賈璉的鞋子和官袍的下擺濕透了,站在堂上沒一會腳下形成了一個水圈。
當值的御史們紛紛來到,好奇于賈璉此刻的到來,正常情況不是該呆著避雨麼?
賈璉指著外面對眾人道︰“雨太大了,一定會造成內澇的。五城兵馬司平日里沒少收錢,到了該干活的時候,不能往後退。辛苦各位,回去準備一下,讓所有人都準備好了,雨停之後,全部上街,清理內澇造成的衛生問題。最後強調一點,多準備生石灰,積水的地方撒上生石灰,邊邊角角的也要撒。告訴各位官兵,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殺死病氣。因為內澇會將藏于陰溝內的病氣帶出來,就按照這個要求去準備吧。”
如果說,整個京城哪個衙門最有戰斗力,無疑就是五城兵馬司了。原因很簡單,待遇好,上司不作妖,只要好好干活,生活水平能有保證。
暴雨下了一個時辰,對于年初至今下雨不多的京城是非常解渴的一場大雨。地勢低窪處的人家,多為普通百姓,內澇首先是沖著這些人家來的。很多人看著屋內的積水,只能用盆往外舀水,用一切辦法,堵住門檻,避免進水。
但是怎麼說呢,天地之威,自然偉力面前,個體的力量的太過單薄了。
雨剛剛變小,整個京城的人就看見了一副奇景,五城兵馬司上萬人出動,地勢低窪處踩著沒到膝蓋處的積水,穿行于大街小巷,架起龍骨水車抽水排澇,及時清理漂浮的垃圾,風雨中倒下的樹木,裝車運走。這在往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因為往年只要有內澇,首先得到清理的一定是城西,然後是城東,城南城北是不要下想的。普通百姓只能靠自己,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應對自然帶來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