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真的能改變這個世界,僅僅是加了膛線,火銃的射程和精度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承輝帝是懂軍事的皇帝,也是上過戰場的,看著還在繼續的測試,並沒有著急過去,而是在原地耐心的等著龍禁尉不斷的過來通報結果。
賈璉臉上的苦惱一眼可見,前裝槍即便加了膛線,依舊是前裝槍。
繼續測試的過程,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開始的精度射擊時,還能間斷性的五發一輪射擊,三輪過後不行了。
槍管發熱的燙手,必須停下來等溫度降低,然後才有繼續射擊的可能。不然火-藥剛倒進去,直接燒起來。測試的射手都是老手,自然不會犯錯誤。
為首的射手建議,後續的射程測試,先等槍管涼下來。賈璉到是想用水降溫,一想到熱脹冷縮,再想到這個時代的工藝,直接死了這條心。
沒法子,只能耐心的等著,過了差不多五分鐘,靶子也搬到了三百步,沒有表尺的話,這個距離怕是很難打中靶子,即便打中了,也是靠蒙的結果。
果不其然,三百步的射擊成績簡直沒法看,六塊靶子上,只有兩個靶子上有中彈的痕跡。
繼續測試射程沒意義了,賈璉叫停了射程測試,下一輪開始耐久測試。
就是只要能開火,就一直開火,一直干到槍管炸膛。
賈璉來到承輝帝跟前,匯報了三百步射擊的成績後,承輝帝皺眉道︰“能上靶並擊穿一寸厚的木靶子,可見三百步依舊有穿透力。為何命中如此少?”
賈璉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沒法用語言講清楚,有的詞這個時代的人沒听過。
不過賈璉還是有辦法的,讓人把黑板搬過來,用粉筆畫了個示意圖。
“子彈射出後,運行軌跡是一條弧線,距離越遠,這條弧線越明顯。客觀一點講,眼下這款火銃,三百步還能上靶,說明這些射手非常的優秀,絕對是神機營的精銳。下一步,微臣將在大婚之前,將該火銃的初速計算出來,進而制作出表尺。這樣三點一線,能大大的提高射擊精度。火銃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後裝一體彈藥。”
承輝帝听的很認真,頭一次在賈璉面前沒有控制表情,若有所思的微微皺眉。
“三百步猶有殺傷,火銃手只需勤加練習,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五輪射擊,剩下的就是堆人了。卿說的那些,是不是多慮了?”承輝帝簡單粗暴的方法,真到了戰場上,絕對有效。
但賈璉這個時候不能為了拍馬屁而全面附和,必須堅持主見,以免耽誤大事。
“微臣不懂軍事,只知前人有詩句︰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戰場上,己方有幾十個能夠三百步精準射擊的高手,散落各處專門盯著敵軍的軍官打。微臣以為一旦得手,必定可起到不錯的效果。此銃較之當下的火銃,射程確有優勢,然則就技術進步而言門檻不高。”
一番話直接給承輝帝說的情緒穩定了,是吧,線膛槍早就從西洋傳入。改變的不過是子彈的形狀,以及在子彈尾部加了塊軟木。有難度麼?幾乎毫無難度。
你能想的到,別人是傻子麼?況且根據賈璉的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在奇技淫巧方面,西洋已經走在了大周的前面。如今的大周能不受西洋的侵擾,也許是因為距離太遠,又或者是一時半會顧不上,畢竟大周是個龐大的帝國,沒有絕對把握,不敢輕舉妄動。
承輝帝的思緒飄散的有點遠,忍不住問出來︰“朕知西洋各國都不大,從一些傳教士的口中得知,西洋各國對于本朝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動輒以陸上天國稱呼。卿說的來自西洋的威脅,真會發生麼?”
賈璉看看四周,承輝帝扭頭一眼,裘世安立刻隱蔽的擺擺手,身邊的人立刻退開十步以外。賈璉這才低聲道︰“臣以西洋第一強國英吉利為例子,此國以工貿立國,工強軍,貿富國。英吉利在世界各地貿易都是順差,唯獨到了本朝,其不遠萬里運來的商品無法售出,只能爛在貨倉里。偏生西洋各國對于本朝的貨品趨之若鶩,各國商人只能以船載金銀來購物。自前明起,二百余年了。此局面導致大量白銀進入中原,此為前明以白銀為貨幣的基礎。張居正等于官方背書,定白銀為貨幣。此舉將貨幣的解釋權拱手相讓,遺禍至今。”
說到這里,見承輝帝表情專注,賈璉繼續︰“西洋人也鑄銀幣,臣以為應下令,西方銀幣不得在市面流通,今後西洋商人想要貿易,必須先將帶來的金幣銀幣或黃金白銀換成本朝銀幣,然後才能流通。具體怎麼換,朝廷擁有最終解釋權。”
承輝帝眼珠子當即就紅了,他一下就听出里面大有文章可做,忍不住追問︰“眼下加班加點的鑄幣,依舊無法滿足市面上的需求,朕听龍禁尉匯報,市面上早就出現了西洋流傳過來的鷹洋銀元。”
“鷹洋是西班牙人在殖民地墨西哥造的銀幣,昔日全球大帝國西班牙早就沒落了。朝廷應該明令禁止西洋銀元的流通,市面上能流通的只能是朝廷官方確定的貨幣。小額貨幣可以鑄銀毫,漸漸的取代銅錢,對外貿易的大額貨幣,可以開官票,不用拿出銀幣來。屆時,西洋商人的錢收一筆報關費,本朝供貨商取款,可以再收一筆費用。對本朝商人一定要注意收取報關費用的額度,臣以為千分之一是一個不錯的比例。扯遠了,回歸正題。”
承輝帝點點頭,示意賈璉繼續。
“西洋各國以貿易為國之命脈,對本朝貿易卻長期處于單方面的逆差。時間久了,彼國的金銀必定入不敷出,進而導致其貨幣不足,影響其國內經濟。西洋商人皆為海盜出身,其國本性亦如此。做生意做不過本朝,自然會生出搶的念頭。西洋各國之間,長期處于戰爭狀態,比如英吉利與法蘭西,就有所謂的百年戰爭。為了打贏戰爭,雙方都花了大量的精力用與改進武器。船越造越大,火器的射程和威力也再不斷的進步。本朝若停滯不前,被人家打上門來,也就是遲早的問題。真有那麼一天,人家只需要帶上槍炮登門,即便一開始只是在沿海搶一搶,日積月累的,朝廷必定焦頭爛額。再趕上個天災,前明車轍便沖臉上碾過來。”